拱墅区教育局关于区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三次)文005提案的答复意见
发布日期: 2024-11-22 19:23:42 浏览次数:

尊敬的邵莉静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我局已于2024年3月收到,非常感谢您对拱墅教育的关注和关心,现就您的建议回复如下:

加快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一直以来是拱墅教育的发展愿景。拱墅区瞄准“拱有优学”、“学有优教”目标,秉持“打造家门口每一所好学校”的理念,致力于建设高水平美好教育,千方百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针对“建议”中提及文晖辖区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说明如下:1.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由原朝晖二区小学、原朝晖六区小学和现代城配套小学构建而成,实现一校三校区一体化管理;2.学校布局需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等因素,待XC0401-A33-22地块学校建成后,区教育局将综合考虑区域教育实际、学校布局、学校规模、适龄学生人数、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划定学区范围。

结合“建议”中提出的“整体部署,完善管理体系”、“统筹资源,促进校际均衡”、“深化改革,推进队伍建设”等优化教育资源的建议,我局现有举措如下:

一、健全体制机制,纵深推进集团化办学

我局以集团化为关键路径推进扩优提质,出台系列政策,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2021年出台《“拱•有优学”运河新名校集团化2021行动计划》;2023年印发《关于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拱墅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作考核实施方案》,不断落实支持和保障政策。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全区品牌资源,在延续已经建立的良好机制和举措基础上,持续擦亮文澜、安吉路、长寿桥、卖鱼桥、观成、华附等优质集团品牌,并优化组建新名校集团。二是健全治理体系。各教育集团制定发展规划、集团章程、集团理事会领导制度等相关制度,明确各成员校的权利与义务、运作机制及内部评价激励等内容,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三是加大保障力度。通过安排专项经费、加大师资倾斜力度,保障集团内师资交流、资源共享、教研互通等活动开展。

二、深化办学路径,加快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从有利于优质生成、均衡发展的角度,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形成“名校+新校”、“民办+公办”、“高校+重高”等多种集团化办学协作模式,因校制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推广。一是形成“名校+新校”格局,推动新建配套学校高起点办学,如近年新投用的新文实验小学、文澜第二小学、和苑实验小学,由区内成熟名校品牌“安吉路”、“文澜”、“华附”领办。二是探索“民办+公办”模式,推动公办学校盘活办学管理、民办学校特色品牌更鲜明,如由育才中学领办育才大城北学校,观成实验学校领办观成武林小学和观成武林中学。三是依托“高校+重高”资源优势,推进跨层级、跨学段合作办学,如华师大附属学校与华师大合作,胜蓝实验中学与中国教科院合作。

三、培育优质师资,构筑拱墅教育人才高地

我局始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聚焦“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大先生”的强师目标,持续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一是培育名特师资队伍。全市首推校长职级制、班主任职级制,全面构建由“学科带头人—运河名师—省特级教师—领军教师”组成的专业发展体系,以点及面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不断加强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辐射、倍增效益。二是开展教师梯级培养。构建学科教师“新苗、新秀、绿荫、丹桂”的垂直成长体系,定期开展“运河赛课节”,让各年龄层的教师以赛促练,不断实现自我提升;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分学科举办“运河未来教师”研修班,实现新教师“一年能教”“三年熟教”“五年慧教”,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拱墅教育软实力。

针对“建议”中关注的文晖辖区内教育资源配置,我局将根据城市化进程对教育资源的实际需求,优化学校建设规划,统筹推进学校建设,实现教育资源与教育需求有机衔接。就“建议”中提出的“筹建的中学引进全区优质公办初中合作办学模式”、“五里塘苑新18班的学校纳入现代校区”等内容,我局将统筹谋划区域品牌布局,从有利于优质生成、均衡发展的角度,明确新建学校领办格局,加快新优质学校成长。

未来,拱墅教育将继续以加快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完善教育治理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集团化为关键路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拱墅教育核心竞争力,切实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进一步擦亮拱墅“学有优教”品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

感谢您对拱墅教育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和改进我们的各项工作。

政府信息公开

拱墅区教育局关于区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三次)文005提案的答复意见

发布日期: 2024-11-22 19:23

浏览次数:

尊敬的邵莉静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我局已于2024年3月收到,非常感谢您对拱墅教育的关注和关心,现就您的建议回复如下:

加快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一直以来是拱墅教育的发展愿景。拱墅区瞄准“拱有优学”、“学有优教”目标,秉持“打造家门口每一所好学校”的理念,致力于建设高水平美好教育,千方百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针对“建议”中提及文晖辖区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说明如下:1.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由原朝晖二区小学、原朝晖六区小学和现代城配套小学构建而成,实现一校三校区一体化管理;2.学校布局需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等因素,待XC0401-A33-22地块学校建成后,区教育局将综合考虑区域教育实际、学校布局、学校规模、适龄学生人数、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划定学区范围。

结合“建议”中提出的“整体部署,完善管理体系”、“统筹资源,促进校际均衡”、“深化改革,推进队伍建设”等优化教育资源的建议,我局现有举措如下:

一、健全体制机制,纵深推进集团化办学

我局以集团化为关键路径推进扩优提质,出台系列政策,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2021年出台《“拱•有优学”运河新名校集团化2021行动计划》;2023年印发《关于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拱墅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作考核实施方案》,不断落实支持和保障政策。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全区品牌资源,在延续已经建立的良好机制和举措基础上,持续擦亮文澜、安吉路、长寿桥、卖鱼桥、观成、华附等优质集团品牌,并优化组建新名校集团。二是健全治理体系。各教育集团制定发展规划、集团章程、集团理事会领导制度等相关制度,明确各成员校的权利与义务、运作机制及内部评价激励等内容,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三是加大保障力度。通过安排专项经费、加大师资倾斜力度,保障集团内师资交流、资源共享、教研互通等活动开展。

二、深化办学路径,加快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从有利于优质生成、均衡发展的角度,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形成“名校+新校”、“民办+公办”、“高校+重高”等多种集团化办学协作模式,因校制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推广。一是形成“名校+新校”格局,推动新建配套学校高起点办学,如近年新投用的新文实验小学、文澜第二小学、和苑实验小学,由区内成熟名校品牌“安吉路”、“文澜”、“华附”领办。二是探索“民办+公办”模式,推动公办学校盘活办学管理、民办学校特色品牌更鲜明,如由育才中学领办育才大城北学校,观成实验学校领办观成武林小学和观成武林中学。三是依托“高校+重高”资源优势,推进跨层级、跨学段合作办学,如华师大附属学校与华师大合作,胜蓝实验中学与中国教科院合作。

三、培育优质师资,构筑拱墅教育人才高地

我局始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聚焦“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大先生”的强师目标,持续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一是培育名特师资队伍。全市首推校长职级制、班主任职级制,全面构建由“学科带头人—运河名师—省特级教师—领军教师”组成的专业发展体系,以点及面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不断加强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辐射、倍增效益。二是开展教师梯级培养。构建学科教师“新苗、新秀、绿荫、丹桂”的垂直成长体系,定期开展“运河赛课节”,让各年龄层的教师以赛促练,不断实现自我提升;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分学科举办“运河未来教师”研修班,实现新教师“一年能教”“三年熟教”“五年慧教”,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拱墅教育软实力。

针对“建议”中关注的文晖辖区内教育资源配置,我局将根据城市化进程对教育资源的实际需求,优化学校建设规划,统筹推进学校建设,实现教育资源与教育需求有机衔接。就“建议”中提出的“筹建的中学引进全区优质公办初中合作办学模式”、“五里塘苑新18班的学校纳入现代校区”等内容,我局将统筹谋划区域品牌布局,从有利于优质生成、均衡发展的角度,明确新建学校领办格局,加快新优质学校成长。

未来,拱墅教育将继续以加快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完善教育治理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集团化为关键路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拱墅教育核心竞争力,切实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进一步擦亮拱墅“学有优教”品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

感谢您对拱墅教育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和改进我们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