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拱墅区教育局关于区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三次)康004提案的答复意见
发布日期: 2024-11-22 19:21
浏览次数:
尊敬的黄苏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引进名校名师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我局已于2024年3月收到,非常感谢您对拱墅教育的关注和关心,现就您的建议回复如下:
“建议”中关注的拱墅北部引入优质教育资源,这也是拱墅教育推进全域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自2015年以来,拱墅区紧紧围绕“深耕南部、决战北部”战略部署,连续实施多轮北部教育提振行动,加快推动北部成长为杭城教育“新高地”。结合“建议”中提及的“GS1301-A33-11地块30班中学和GS1301-A33-10地块30班小学引进文澜教育集团等优质教育资源”、“充分考虑北部群众对教育高质量需求,引进名校”,我局现有做法如下:
一、高起点建设北部学校,扩大优质学位保障
(一)增扩优质学位。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高起点办学”为工作目标,通过高起点举办新建学校、改造帮扶基础相对较好的学校等方式,推进优质学校挖潜扩容,进一步扩大学位供给。如2024年,康桥街道辖区内新投用杭州市育才大城北学校(小学部)、杭州市文润小学两所公办配套学校,扩大康桥街道内优质学位保障。
(二)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城市化进程对教育资源的实际需求,优化学校建设规划,实现教育资源与教育需求有机衔接。后续,将统筹推进GS1301-A33-11地块30班中学、GS1301-A33-10地块30班小学等学校的建设,结合区域内学校分布、学校规模、适龄儿童等合理确定学区布局,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二、引入区域优质集团品牌,拓宽名校品牌辐射
(一)健全体制机制。为加快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局以集团化为关键路径推进扩优提质,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2021年出台《“拱•有优学”运河新名校集团化2021行动计划》;2023年印发《关于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拱墅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在延续已经建立的良好机制和举措基础上,持续擦亮文澜、安吉路、长寿桥、卖鱼桥、观成、华附等优质集团品牌,进一步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优化组建新名校集团。此外,对集团化办学情况进行考核,以评促建,激发集团化办学活力。
(二)探索合作新模式。整体谋划教育布局,明确新建、待建学校领办格局,促进区域名校组团化发展。一是形成“名校+新校”格局,推动新建配套学校高起点办学,如近年拱墅北部新投用的文澜第二小学、新文实验小学、和苑实验小学等学校,分别由区内成熟名校品牌“文澜”、“安吉路”、“华附”引领,2024年康桥街道辖区内新投用的杭州市文润小学由区内成熟教育集团“卖小”领办。二是探索“民办+公办”模式,推动公办学校盘活办学管理、民办学校特色品牌更鲜明,如由育才中学领办育才大城北学校,文澜中学领办文澜实验中学和慧澜中学。三是依托“高校+重高”资源优势,推进跨层级、跨学段合作办学,如2020年艮山中学与杭州第十四中学签署名校集团化协议,挂牌杭州第十四中学教育集团艮山中学,开展紧密型深度合作。
三、持续提振北部教育行动,深化北部学科“创优”
(一)深化北部学科“创优”工程。区教育研究院与北部学校进行“一对一”结对,通过“面上共进、点上结对、团队创优、个体提质”,通过“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指导”,帮助学校找准发展突破点,精心规划提振方案,进一步提升北部教育核心竞争力。如区教育研究院教研员团队数次集体进驻康桥中学开展专项指导,以基于学情为基础、以信息技术辅助为抓手、以青年教师培养为动力、以课堂转型为目标,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提质改革。
(二)切实加强北部教师队伍培育。一是政策跟进激励。给予北部特定地区教师地域性绩效奖励;在提升使用、职务评审、先进评比、荣誉推荐方面,给予北部教师政策倾斜,鼓励优秀教师向北部流动。二是抓好队伍建设。推进北部“校校有特级”工程,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构建由“学科带头人—运河名师—省特级教师—领军教师”组成的专业发展体系,以点及面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辐射、倍增效益。同时,通过学科教师“新苗、新秀、绿荫、丹桂”的垂直成长体系,定期开展“运河赛课节”,让各年龄层的教师以赛促练,不断实现自我提升。
未来,拱墅教育将继续以加快南北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加强北部校园建设规划,以集团化为关键路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打造一批新的北部品牌学校;加强北部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北部教育核心竞争力;切实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进一步擦亮拱墅“学有优教”品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
感谢您对拱墅教育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和改进我们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