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K1493206-6/2015-0954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府办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备注/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生成日期 2015-02-02 发布日期 2015-02-02
附件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15-02-02 09:53:00 点击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拱墅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对拱墅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一年,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李克强总理视察运河拱宸桥段,使拱墅备受社会瞩目,也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一年来,我们沉着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改革、扩投资、稳增长、优服务、增活力,通过项目化管理狠抓政府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1.4亿元,增长7.6%,服务业增加值293.1亿元,增长8.1%;地方财政收入60.4亿元,增长8.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3.9亿元,增长2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3亿元,增长4.5%;开放型经济、节能降耗、计划生育等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城区就业率98.9%。

  一年来,我们狠抓产业转型升级,城区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产业基础更加坚实。“6+2”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93.8亿元,增长8.2%。金融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2.3亿元,增长9%。深入开展民间融资管理创新试点,在全市率先成立民间融资服务中心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引进京东金融集团杭州中心、互联网金融项目“鑫合汇”等金融机构123家,入选浙江十大金融创新工程(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2.3亿元,增长18.3%。天堂E谷等文创园区投入使用,利尔达科技大厦被评为市文创特色楼宇,博采传媒原创3D电影《昆塔?盒子总动员》荣获上海电视节“最佳中国动画片”和省“五个一”工程奖。旅游休闲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3亿元,增长29.1%,成功举办运河庙会、运河旅游发展推介会,推出运河世遗旅游线路,“运河游”全年接待游客461.3万人次,增长25.5%,荣膺“最美中国人文旅游城市”称号,入选“浙江省十佳旅游推广城区”。现代商贸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2.5亿元,增长5.6%。万达广场、水晶城购物中心、运河上街等一批商贸设施投入使用,引进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电商企业12家,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中介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2.2亿元,增长16.8%。组建杭州德胜中介服务业发展中心,全区规上中介服务企业达123家。科技信息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8.9亿元,增长8.7%。制定加快信息经济发展实施意见,深入实施“旭日计划”,全力推进“一号工程”。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8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5家,托普仪器专家工作站被认定为市级院士工作站,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都市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9亿元,增长12.6%。康桥园区转型和石塘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建筑业实现总产值312.9亿元,增长8.4%,新增资质建筑企业16家。

  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大力推进70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全年开工项目10个,竣工15个,投用12个。运河中央商务区建设向纵深推进,绿地中央广场一期主体结顶、二期开工建设,远洋商业项目全面开建,成功引进英蓝国际项目。申花商务集聚区基本成形,丰元大厦、中天西城纪投入使用,矩阵国际、天行国际实现竣工。登云路莫干山路商务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蓝孔雀综合体、佳源银座开工建设,中粮大悦城项目落地。皋亭商务集聚区建设继续推进,宏鼎国际综合体加快建设,中铁国际太阳城实现竣工。米市巷商务集聚区加快提升,苏宁生活广场投入使用,武林壹号商务楼开工建设,智慧楼宇建设试点启动。运河广告产业园建设持续推进,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全面开展招商,中科院数字技术中心、惠普云服务平台投入运行,自建产业用房二、三、四期主体结顶,总部经济区开工建设,网新图灵、舜杰科技等产业项目投入使用。智能电商产业园、国家工业设计中心纳入全市首批创新型产业用地项目,开始启动开发建设。实施留用地开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协调落实留用地补足指标134.4亩,开工24万平方米,竣工57万平方米。

  开放带动成效显著。招商引资继续走在全市前列,全年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7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1亿美元,浙商创业创新到位资金59.5亿元,均列市考核组第一名。积极推进以企引企,实现到位资金69.9亿元。新增税收千万元以上企业13家,新引进“6+2”产业项目资金占招商总量的82.4%。新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27个,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落户拱墅。全力开展土地招商,全年出让经营性用地9宗617.7亩。外贸出口、服务外包完成市下达任务。城乡统筹扎实推进,转移区县协作产业项目16项,总投资4.4亿元。切实做好山海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企业服务更加有力。出台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鼓励大学生创业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兑现落实各类扶持资金1.8亿元。深入开展企业服务活动,推出全省首个企业服务“政企云”手机应用平台,坚持每月召开企业服务例会,全年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2236项。助推企业做优做强,完成“个转企”1984家,“海外海”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天格科技和凯大催化、话机世界分别在港交所和“新三板”成功上市。

  一年来,我们狠抓城市建设管理,全域城市化步伐加快。

  征地拆迁强势推进。在全市率先开展征地拆迁“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全年拆迁1065户、面积110万平方米。全力保障省市重点督办项目落地,铁路北货场交地顺利开展,地铁建设交地借地工作按时序推进,金昌路、杭州老年病医院地块拆迁全面完成。着力提升拆迁绩效,全力破解项目拆迁扫尾难题,全年清零项目41个。

  区块开发统筹推进。坚持统一规划、连片开发、整体推进,切实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祥符片区完成万里塑胶、万马药业、佑昌照明地块拆迁,化工路等5条道路开工建设,萍水路南侧、星桥和万里化工地块拆迁全面启动,莫干山路西侧沿线开发全线拉开。上塘片区高架东侧土地整理继续推进,皋亭商务集聚区拆迁开始启动。半山片区桃源新区拆迁扫尾打破坚冰,下塘河以南片区拆迁基本完成,桃源中央公园建成开放,基本完成省肿瘤医院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康桥片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康配地块完成做地,洋湾里低洼积水区块10天完成71户整村拆迁,创造拆迁清零新纪录。

  城市框架加快拓展。“七纵七横”14条主次干道建设全面推进,开工5条,竣工1条。30条支小路开工8条,竣工7条,开通建成未移交道路19条,城区路网结构更加完善。紫荆公园地下车库等9个项目1853个停车泊位投入使用,引入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地下公共停车库项目4个,数量居全市第一。

  城区环境不断提升。全力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实施河道综保工程12条(段),打通断头河5条,消除黑臭河道21条,新增日截污量2.5万吨,完成25条道路和9个生活小区低洼积水改造,在全省率先建立地下管网及河道管理智慧平台,运河拱墅段水质主要指标稳定保持在五类水平。着力整治大气环境污染,加快半山北大桥地区污染企业搬迁,关停市属重点企业4家,大力开展工地扬尘、渣土运输、百日治霾、餐饮油烟、黄标车淘汰等专项整治,推广扬尘污染立体防控,建成扬尘综合控制区210万平方米。深入推进“三改一拆”,拆除违法建筑110.9万平方米,4个街道通过“无违建街道”验收。全面开展治堵工作,大力推广“大封闭”综合管理模式,完成13个老小区交通综合治理,规范和新增停车位3400个。创新开展治废工作,在全市率先启动生活垃圾“三化四分”和优化调整清洁直运试点,垃圾分类覆盖面持续扩大。深入推进绿化建设,种植大苗7260株、藤本植物23万株,新增绿地30.7万平方米。竣工半山游步道北延二期工程。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大力推进“门前新三包”工作,深化智慧城管建设,城区“四化”管理更加精细。

  一年来,我们狠抓社会民生改善,群众生活品质有新提升。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制定北部教育提振行动计划,出台公建配套学校建设标准实施意见,加快校园标准化建设,开工学校7所,竣工10所,新开办学校6所,校园建设总量创历史新高。引进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与华东师范大学、浙江音乐学院等高校开展合作办学,推动文澜、育才2所优质民办初中领办公办小学。创新实施义务教育发展群和学前教育共同体。中考成绩继续在全市领跑。提升改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完成浙江老年关怀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启动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创新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建成区域健康信息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先进区”复评。稳步实施“单独两孩”计生新政。挖掘展示第二批历史文化遗址,实施文体惠民“十百千”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三联”模式,成功举办第三届大运河文化节、半山立夏节、区老年人运动会等特色文体活动,全区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全年新增就业3.1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提升社保服务质量,全面推行“邻家式”医保服务。加大生活困难群众帮扶力度,建立困难救助信息共享平台,出台困难家庭医保补贴和因病致贫家庭生活补贴暂行办法,实现边缘困难群众医保全覆盖,“助医绿色通道”救助项目被省政府授予“浙江慈善奖”。全面构建“5432”养老服务体系,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15家,新增享受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人员1902人,新增机构养老床位608张,启动全省首个老年服务产业园建设。加大扶残助残力度,残疾人保障逐步从基本生活保障向综合保障转变。完成老旧小区房屋安全排查,全力保障群众居住安全。

  社会治理不断创新。成功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浙江省双拥模范城区”。全面开展社区减负增效工作,建立健全社区职责规范长效机制。成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组建区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发展体系。深化完善15个经合社股份制改革。深入开展矛盾纠纷三级排查化解,实行重大疑难信访区领导包案机制,完善网上信访工作模式,共受理信访电1.1万件(人)次,结案率100%。妥善处置企业搬迁、小客车“双限”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成功承办杭州市暨拱墅区反恐防暴群体性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演练。切实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高温抗旱、防汛防台等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连续第九年获“省平安区”称号。

  一年来,我们狠抓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

  法治建设不断深化。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和决定,主动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重视和支持区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认真听取区政协的意见与建议。全年办理人大代表意见100件、政协委员提案188件。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实现执法单位和街道法律顾问全覆盖。

  行政效能建设取得实效。积极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组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认真编制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清减行政职权事项3951项,清减率达61.7%,公布责任事项391项,厘清责任边界17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做好市级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权限下放承接工作,建成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大厅。落实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行企业登记“五证联办”并联审批。

  作风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大力整治“四风”问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加大执法执纪力度,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0件22人。厉行勤俭节约,“三公”经费下降45%。加强财政管理,实现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全公开,试点开展街道国库集中支付。强化审计监督,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量化评价,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抓好审计结果整改落实。

  一年来,区各有关方面为全面实现工作目标也作出了不懈努力,老龄、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爱国卫生、科学普及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双拥、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方方面面关心、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拱墅建设和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向辖区各企事业单位、驻军和武警部队以及关心、支持拱墅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今后工作中,在四个方面仍需我们不懈努力:一是经济发展依然较多依赖低端产业和低小散企业,产业基础仍较薄弱,在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高端化和企业做优做强方面仍需不懈努力;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历史欠账仍然较多,城中村改造步伐还不够快,治水治气治堵等工作任务还十分繁重,在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提升城市能级方面仍需不懈努力;三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在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强化民生保障方面仍需不懈努力;四是社会治理有待创新强化,政府职能还需进一步转变,在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方面仍需不懈努力。

  二、2015年工作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承前启后之年。随着运河成功申遗、信息经济加快发展和城北地区开发的持续推进,拱墅发展迎来了十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叠加的挑战。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区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富强、秀美、文化、和谐新拱墅”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转中求好,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突出转型升级,坚持建管并重,强化民生保障,提升社会治理,加强党的建设,积极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保障作用,深处着力、精准发力、持续给力,全面提升产城融合发展水平的总体思路,对此,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2015年,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委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六届七次全会的部署,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继续围绕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用足用好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新红利,着力在夯实产业基础、优化产业平台、提升城市功能、加强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上下功夫,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确保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开放型经济确保完成市下达目标,力争走在城区前列;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社会民生等各项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拉高标杆、自加压力、主动有为,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着力夯实城区产业基础。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不懈推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信息经济“一号工程”为引领,以“6+2”产业为重点,努力提升产业层次,夯实发展基础,着力打造拱墅经济升级版。全力发展信息经济、推进智慧应用,以重点企业、科技楼宇、智慧产业培育为突破口,着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实现科技信息业主营业务收入120亿元,增长10%。大力推进金融业改革创新,突出发展新兴金融业态,完善金融功能和服务体系,实现金融服务业增加值70亿元,增长10%。加快“一园十四区”文创园区改造升级,推进文创与科技、信息、传媒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文创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90亿元,增长10%。大力引进知识密集型中介企业,重点发展法律服务、财务咨询、资产评估、信用评级、产权交易等中介服务,实现中介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190亿元,增长10%。以运河成功申遗为契机,深入挖掘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精心培育运河世遗旅游线路,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全产业链,实现旅游休闲业主营业务收入63亿元,增长10%。抓好城西银泰商圈、城北万达商圈培育,推动商业业态提升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现代商贸业主营业务收入780亿元,增长5%。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创新型产业用地开发,着力发展总部工业和智能制造业,实现都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80亿元,增长8%。积极鼓励优强建筑企业主攻知名房地产商市场、特色中型企业主攻专业分包市场,打造拱墅建筑业集团优势,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35亿元,增长7%。

  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生命线工程不动摇,大力推进产业招商。更加注重引进项目的产业导向和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引进信息经济企业100家,“6+2”产业企业400家,“6+2”产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招商引资总量的70%以上。突出抓好地块招商,大力招引具有强大资金实力、开发建设能力和运营能力的企业入驻开发。高度重视楼宇二次招商,既注重招大引强,又注重引进一批高成长性企业,既大力吸引企业总部,又积极招引财务中心、销售中心、研发中心落地拱墅,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6个,行业领军企业20家,高成长性企业100家,新增税收千万元以上企业11家。着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考核制度和服务体系,继续加强资源平台、信息网络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中介机构、浙商商会、异地驻杭商会、行业领军人物桥梁纽带作用,深入推进浙商回归、以商引商、以企引企。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推动外贸外包外经协调发展。继续做好区县协作和对口帮扶等工作。

  大力扶持创新创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计划,选择一批信息经济和“6+2”产业领域发展有潜力的企业,从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力争经过几年努力,涌现出若干家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深入实施“旭日计划”,培育科技型企业30家,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区级以上专利试点企业10家。深入实施品牌、标准化和质量建设,制订驰、著名商标梯队培育计划,实施重点产业标准创新工程,推进质量强业、质量强企。加大企业上市培育支持力度,力争主板和“新三板”新上市企业5家以上。加大人才招引和培育力度,全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为拱墅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优化提升大学生、海外留学生创业园,扶持人力资源企业发展,加快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园筹备建设。

  (二)坚持以平台经济为载体,着力提升城区发展承载力。

  进一步优化城区产业布局,确定重点产业发展区块,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实行一个管理主体、一个招商团队、一套协调机制,推广“基地+资本+产业”的运行模式,着力打造一批产业优势突出、示范效应明显、功能集聚完善、能支撑未来发展的特色产业中心和集聚区,在杭州创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抢占一席之地。

  全力打造一河一路产业核心区。依托运河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集聚发展互联网金融、私募基金、融资租赁、信托管理、风险投资、第三方支付等金融创新业态,全力打造运河财富小镇。竣工绿地中央广场一期,加快远洋商业项目建设,开工英蓝国际金融楼宇,完成长乐B地块出让并力争开工,推进胜利河旅游综合体、运河文化展示中心、运河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推动沿运河古建筑群产业转型,加快运河沿线高端产业集聚。依托莫干山路区位、交通、空间优势,大力引进现代商务、旅游休闲、购物娱乐、文化创意、艺术交流等现代服务业,扶持鼓励青年人入驻创业,竣工蓝钻天成,开工中粮大悦城、中非中心,推进佳源银座、蓝孔雀综合体建设,加快万马药业、万里塑胶、佑昌照明等地块出让,推动民生药厂区块开发,着力打造莫干山路青年休闲创意带。

  加快建设区域性产业中心。深入推进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建设,优化整合杭州运河国家广告产业园项目资源,全面启用园区自建产业用房,加快推进总部经济区和金融创投区开发建设,积极推动汽车城转型发展,着力打造智慧创新小镇。开工建设智能电商产业园,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化的一流开发运营商投资入驻,加快建设总部型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电商创新中心、电商企业总部基地、电商服务中心和电商投融资中心。启动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建设,集聚发展工业产品设计研发相关产业,扶持培育名品名牌,着力打造国家级工业设计示范基地。

  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启动智慧网谷创新型产业带建设,积极推动铁路北站单元用地规划调整,布点规划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集聚发展电子商务和信息软件两大产业,带动物联网、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关联产业发展,推动区块价值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移动互联小镇建设,整合杭州银泰城周边楼宇资源,加快运河财富中心、矩阵国际、天行国际建设投用,启动智谷创业园规划建设,集聚发展APP应用、互联网金融、3D打印、手机网络游戏等创新产业,推动移动互联产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深入推进康桥、石塘园区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土地利用“亩产倍增”计划,加大腾笼换鸟力度,集聚发展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智能物流等产业,加快建设环保产业园和智慧产业园。

  着力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开工钱塘乐富等20个项目,竣工来益科技等15个项目,投用泰嘉园三期等10个项目,加快建设天瑞置业等15个项目,推进天津现代等10个项目前期工作。深入实施留用地开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鼓励街道整合留用地资源,推进产业平台建设。支持上塘街道依托杭州(中国)网商城、文创园区和留用地项目资源,打造特色电商小镇。支持祥符街道整合吉如、郭家厍留用地和周边商业用地资源,规划建设桥西创新产业园。

  (三)坚持以区块开发为依托,着力提升城区城市功能。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快城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大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力度,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全面推进新城新区建设。加快运河新城建设步伐,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定位,实施义桥、平安桥区块规划调整,开展管家漾区块城市设计,整理做地7宗260亩,竣工西杨B地块等安置房22.3万平方米,加快金昌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康桥文体中心。全面完成桃源新区拆迁清零,加快土地招商和出让,整理做地5宗212亩,全面完成安置房建设,竣工经济适用房4.5万平方米,完成下塘河以南区块道路建设。深入推进田园新区建设,深化打造绿色生态品质居住区。积极谋划杭钢新城开发建设,主动对接杭钢集团转型升级,科学规划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切实做好相关前期工作。

  统筹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大拆迁力度,突出清零重点,实施项目拆迁句号工程。全年完成拆迁800户,力争1000户,清零项目50个,再掀征地拆迁新高潮。全力推进祥符片区莫干山路、登云路沿线区块开发建设,基本完成莫干山路以西、石祥路以南城中村改造,整理做地20宗831亩,竣工安置房13万平方米。加快推进上塘片区高架和沈半路沿线地块开发,整理做地16宗644亩,完成拱宸地块拆迁扫尾,竣工蔡马安置房,加快七古登和拱宸安置房建设进度。稳步推进康桥东片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俞家桥路、平炼路等主次干道建设,整理做地8宗344亩,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深入实施半山地区集镇改造提升,深化省肿瘤医院周边环境整治,推动杭钢生活区水电气市政公用设施改造。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积极迎接拱墅地铁时代,全力保障地铁二号线、五号线建设,优化完善地铁站点布局,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引领作用。打好主次干道建设攻坚战,着力打通断头路,完善城区路网框架。实施“六纵七横”13条32公里主次干道建设,开工茶汤路等3条,竣工育亩路、环镇北路,实施留石快速路全程高架建设,启动香积寺路下穿运河隧道工程。加快推进支小路建设,着力打通道路“微循环”,建设支小路24条,开工5条,竣工8条。推进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开工金松公园地下停车库等8个项目,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223个。提升城区绿化品质,编制生态绿化建设专项规划和行道树专项规划,种植大苗7000株、垂直绿化5万株,完成扩绿30万平方米,开工望宸阁、半山游步道三期工程,竣工金松公园。

  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开展水环境治理,加快推进截污纳管,实现全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零直排。深入实施河道综保工程,加快打通断头河,动态消除黑臭河道,落实长效管理,确保运河出境断面水质不劣于入境断面。继续大力实施道路、生活小区低洼积水治理,切实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深入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半山北大桥地区重点企业关停转迁,深入推进道路、工地扬尘污染立体防控,加强工业废气、机动车污染、餐饮油烟、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城区空气质量。着力改善城区交通环境,深入实施老小区“大封闭”交通综合治理,加快完善石祥路以南区域交通综合规划设计,探索实行“大循环”交通治理模式。深入推进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试点工作,全面实施“三化四分”八大行动,不断优化清洁直运机制。依法推进“三改一拆”行动,切实抓好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源头防控,全力创建“无违建区”。强化城市长效管理,全面提升管理精细化、智慧化、网格化、社会化水平,确保城管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四)坚持以民生工程为推动,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坚持民生优先,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保护传承好运河文化,努力推动群众生活品质有新提升。

  加快社会民生项目建设。开工运河中央公园,着力打造城市中心的森林公园。开工运河大剧院,融合传统演艺与高科技影像展示功能,着力打造综合性文化剧院。积极引进大型综合性民营医院,开工建设杭州市老年病医院新院区,切实改变城北地区医疗资源短缺现状。加快一批区级教育、卫生、文体设施建设,完善城区公共服务配套。启动桃源地块养老服务综合中心建设,实现老年服务产业园开园,推动老年事业和老年产业互动发展。开工建设杭州市肢残人综合服务中心。

  加快公共服务改革创新。围绕打造主城区最好教育目标,全面实施北部教育提振行动计划,加快学校建设,加大教师培训交流力度,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南北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办学机制创新,试点推行教育管办评分离,加快教育国际化步伐,引进优质教育项目1个,培育国际化示范学校2所,创办招收外籍学生国际学校1所。深化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完善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康复回社区分级诊疗服务。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深化“看中医到拱墅”品牌建设。加大医技人才梯级成长培养力度,全面实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生指导工作职能,深化打造优质服务品牌。深入实施文体惠民工程,精心举办大运河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春夏秋冬四季歌特色文化活动,深化公共文化“三联”模式,拓展民星大舞台等特色载体,大力扶持民间文体团队和草根名人,用好用活运河文化遗产,做精运河文化品牌。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失业预警机制,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群体就业,新增就业3.1万人,帮助1.7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建设大学生就业“孵化”基地,筹建区级大学生企业实训见习基地20家。继续加大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着力打造“无欠薪拱墅”。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继续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新增机构养老床位300张。着力提升社会救助水平,探索实行救助审批权限下放,积极拓宽社会慈善救助资金渠道,不断增强帮扶救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五)坚持以平安和谐为目标,着力依法加强社会治理。

  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切实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推进社会治理各领域工作取得新成效。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深化和谐社区创建,探索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制度,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坚持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加快培养本土社会工作者队伍。继续加大社会组织扶持培育力度,开展公益创投活动,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全面深化经合社股份制改革,强化经合社“三资”监管,开展留用地项目建设跟踪审计,不断提升经合社依法运营管理集体资产的能力和水平。

  依法维护社会和谐。畅通人民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坚持领导干部定期接访,继续实行领导包案制,推广联合接访、网上信访等做法,严格落实信访事项终结制,加强信访积案化解。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人民调解平台,深化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全面构筑广覆盖、高效率、多联动的基层矛盾调解体系。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推动法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促进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全面完成“六五”普法任务。

  深化“平安拱墅”建设。完善流动人口网格化管理服务,加大出租房群租现象治理,努力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依法强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影响安全生产、损害生态环境、破坏网络安全等重点问题治理,严防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着力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加强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管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完善群体性突发事件、涉恐涉暴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六)坚持以依法行政为重点,着力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

  继续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依法行政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突破,不断提升政府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定期通报政府工作推进情况,优质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建立健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大力治理乱作为、不作为问题,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高度重视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健全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稳步推进预决算公开,全面实行街道国库集中支付,不断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行政决策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重大发展战略决策机制、重大项目落地决策机制、企业培育扶持决策机制、重大民生项目决策机制。坚持重大事项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与政协协商,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不断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决策程序,着力构建程序合法、环节完备的政府决策机制。

  创新管理服务方式。坚持重大问题导向,着力探索和解决拱墅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建立城市开发建设新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开发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资金绩效,确保资金链安全。探索建立产业基金,为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扶持重点产业发展和产业平台建设。探索建立楼宇资源招商共享机制,坚持全区一盘棋,加强街道、部门招商引资调度力度,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项目共享、平台共享、成果共享, 有效整合楼宇资源,提升招商实效。探索建立原有楼宇改造提升和腾笼换鸟机制,进一步完善现有楼宇基础配套,提升楼宇品质,优化入驻企业结构,实现楼宇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探索建立运河旅游市场化推进机制,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产品开发和景区运营管理,努力将大运河拱墅段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精品。探索建立行政审批提速增效和公共资源交易规范管理新机制,优化审批流程设计,完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压缩审批环节和周期,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善招投标管理监督办法,切实保障平等竞争、公平交易。探索完善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管干分离,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实效。

  新的一年,在全面推进工作的同时,我们将继续把为民办实事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好以下十件实事:

  1、加快安置房建设步伐,全力推进在外过渡拆迁户尽快回迁新居,实现开工安置房27万平方米,竣工50万平方米,回迁安置1200户。

  2、加大水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实施河道综保工程12条(段)、清淤4条、生态治理2条(段),实施截污纳管项目48个,公建单位截污改造100家,新增日截污量2万吨。

  3、深入推进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10条道路、20个生活小区低洼积水治理,改造河道闸(泵)站3座,打通断头河2条。

  4、深入治理老小区停车难、行路难问题,实施“大封闭”交通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完成9个老小区交通综合治理。

  5、全面实施生活垃圾“三化四分”,不断完善垃圾清洁直运试点模式,完成40个生活小区生活垃圾“美丽桶房”建设,优化垃圾清运线路10条,开展40家宾馆、学校食堂及农贸市场餐厨生厨垃圾规范化处理试点。

  6、加快学校(幼儿园)建设,着力缓解上学难问题,开工6所,竣工8所,新开办5所。

  7、不断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启用桃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康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关上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半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提升红十字应急救援能力,开展普及性应急救护培训5000人次、现场救护员培训1000人次。

  8、加大助老助残力度,建成启用智慧养老助残综合服务平台,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10个。

  9、建成开放区文化馆新馆、区图书馆新馆,迁建提升区老年大学。

  10、强化食品安全治理,大中型以上餐饮企业100%实施量化分级管理,持证小餐饮量化分级管理率达85%以上,学校食堂量化分级A、B等级达95%以上,实施食品定量检测5批次/千人,新创建省级放心农贸市场4家。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我们重任,人民寄予我们厚望。新的一年,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适应新常态,干出新业绩,实现新跨越,为建设美丽拱墅、创造拱墅人民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本文有删减)

政府工作
政府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K1493206-6/2015-09541

文号

公布日期

2015-02-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府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拱墅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对拱墅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一年,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李克强总理视察运河拱宸桥段,使拱墅备受社会瞩目,也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一年来,我们沉着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改革、扩投资、稳增长、优服务、增活力,通过项目化管理狠抓政府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1.4亿元,增长7.6%,服务业增加值293.1亿元,增长8.1%;地方财政收入60.4亿元,增长8.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3.9亿元,增长2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3亿元,增长4.5%;开放型经济、节能降耗、计划生育等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城区就业率98.9%。

  一年来,我们狠抓产业转型升级,城区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产业基础更加坚实。“6+2”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93.8亿元,增长8.2%。金融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2.3亿元,增长9%。深入开展民间融资管理创新试点,在全市率先成立民间融资服务中心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引进京东金融集团杭州中心、互联网金融项目“鑫合汇”等金融机构123家,入选浙江十大金融创新工程(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2.3亿元,增长18.3%。天堂E谷等文创园区投入使用,利尔达科技大厦被评为市文创特色楼宇,博采传媒原创3D电影《昆塔?盒子总动员》荣获上海电视节“最佳中国动画片”和省“五个一”工程奖。旅游休闲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3亿元,增长29.1%,成功举办运河庙会、运河旅游发展推介会,推出运河世遗旅游线路,“运河游”全年接待游客461.3万人次,增长25.5%,荣膺“最美中国人文旅游城市”称号,入选“浙江省十佳旅游推广城区”。现代商贸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2.5亿元,增长5.6%。万达广场、水晶城购物中心、运河上街等一批商贸设施投入使用,引进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电商企业12家,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中介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2.2亿元,增长16.8%。组建杭州德胜中介服务业发展中心,全区规上中介服务企业达123家。科技信息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8.9亿元,增长8.7%。制定加快信息经济发展实施意见,深入实施“旭日计划”,全力推进“一号工程”。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8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5家,托普仪器专家工作站被认定为市级院士工作站,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都市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9亿元,增长12.6%。康桥园区转型和石塘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建筑业实现总产值312.9亿元,增长8.4%,新增资质建筑企业16家。

  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大力推进70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全年开工项目10个,竣工15个,投用12个。运河中央商务区建设向纵深推进,绿地中央广场一期主体结顶、二期开工建设,远洋商业项目全面开建,成功引进英蓝国际项目。申花商务集聚区基本成形,丰元大厦、中天西城纪投入使用,矩阵国际、天行国际实现竣工。登云路莫干山路商务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蓝孔雀综合体、佳源银座开工建设,中粮大悦城项目落地。皋亭商务集聚区建设继续推进,宏鼎国际综合体加快建设,中铁国际太阳城实现竣工。米市巷商务集聚区加快提升,苏宁生活广场投入使用,武林壹号商务楼开工建设,智慧楼宇建设试点启动。运河广告产业园建设持续推进,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全面开展招商,中科院数字技术中心、惠普云服务平台投入运行,自建产业用房二、三、四期主体结顶,总部经济区开工建设,网新图灵、舜杰科技等产业项目投入使用。智能电商产业园、国家工业设计中心纳入全市首批创新型产业用地项目,开始启动开发建设。实施留用地开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协调落实留用地补足指标134.4亩,开工24万平方米,竣工57万平方米。

  开放带动成效显著。招商引资继续走在全市前列,全年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7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1亿美元,浙商创业创新到位资金59.5亿元,均列市考核组第一名。积极推进以企引企,实现到位资金69.9亿元。新增税收千万元以上企业13家,新引进“6+2”产业项目资金占招商总量的82.4%。新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27个,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落户拱墅。全力开展土地招商,全年出让经营性用地9宗617.7亩。外贸出口、服务外包完成市下达任务。城乡统筹扎实推进,转移区县协作产业项目16项,总投资4.4亿元。切实做好山海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企业服务更加有力。出台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鼓励大学生创业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兑现落实各类扶持资金1.8亿元。深入开展企业服务活动,推出全省首个企业服务“政企云”手机应用平台,坚持每月召开企业服务例会,全年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2236项。助推企业做优做强,完成“个转企”1984家,“海外海”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天格科技和凯大催化、话机世界分别在港交所和“新三板”成功上市。

  一年来,我们狠抓城市建设管理,全域城市化步伐加快。

  征地拆迁强势推进。在全市率先开展征地拆迁“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全年拆迁1065户、面积110万平方米。全力保障省市重点督办项目落地,铁路北货场交地顺利开展,地铁建设交地借地工作按时序推进,金昌路、杭州老年病医院地块拆迁全面完成。着力提升拆迁绩效,全力破解项目拆迁扫尾难题,全年清零项目41个。

  区块开发统筹推进。坚持统一规划、连片开发、整体推进,切实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祥符片区完成万里塑胶、万马药业、佑昌照明地块拆迁,化工路等5条道路开工建设,萍水路南侧、星桥和万里化工地块拆迁全面启动,莫干山路西侧沿线开发全线拉开。上塘片区高架东侧土地整理继续推进,皋亭商务集聚区拆迁开始启动。半山片区桃源新区拆迁扫尾打破坚冰,下塘河以南片区拆迁基本完成,桃源中央公园建成开放,基本完成省肿瘤医院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康桥片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康配地块完成做地,洋湾里低洼积水区块10天完成71户整村拆迁,创造拆迁清零新纪录。

  城市框架加快拓展。“七纵七横”14条主次干道建设全面推进,开工5条,竣工1条。30条支小路开工8条,竣工7条,开通建成未移交道路19条,城区路网结构更加完善。紫荆公园地下车库等9个项目1853个停车泊位投入使用,引入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地下公共停车库项目4个,数量居全市第一。

  城区环境不断提升。全力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实施河道综保工程12条(段),打通断头河5条,消除黑臭河道21条,新增日截污量2.5万吨,完成25条道路和9个生活小区低洼积水改造,在全省率先建立地下管网及河道管理智慧平台,运河拱墅段水质主要指标稳定保持在五类水平。着力整治大气环境污染,加快半山北大桥地区污染企业搬迁,关停市属重点企业4家,大力开展工地扬尘、渣土运输、百日治霾、餐饮油烟、黄标车淘汰等专项整治,推广扬尘污染立体防控,建成扬尘综合控制区210万平方米。深入推进“三改一拆”,拆除违法建筑110.9万平方米,4个街道通过“无违建街道”验收。全面开展治堵工作,大力推广“大封闭”综合管理模式,完成13个老小区交通综合治理,规范和新增停车位3400个。创新开展治废工作,在全市率先启动生活垃圾“三化四分”和优化调整清洁直运试点,垃圾分类覆盖面持续扩大。深入推进绿化建设,种植大苗7260株、藤本植物23万株,新增绿地30.7万平方米。竣工半山游步道北延二期工程。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大力推进“门前新三包”工作,深化智慧城管建设,城区“四化”管理更加精细。

  一年来,我们狠抓社会民生改善,群众生活品质有新提升。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制定北部教育提振行动计划,出台公建配套学校建设标准实施意见,加快校园标准化建设,开工学校7所,竣工10所,新开办学校6所,校园建设总量创历史新高。引进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与华东师范大学、浙江音乐学院等高校开展合作办学,推动文澜、育才2所优质民办初中领办公办小学。创新实施义务教育发展群和学前教育共同体。中考成绩继续在全市领跑。提升改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完成浙江老年关怀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启动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创新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建成区域健康信息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先进区”复评。稳步实施“单独两孩”计生新政。挖掘展示第二批历史文化遗址,实施文体惠民“十百千”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三联”模式,成功举办第三届大运河文化节、半山立夏节、区老年人运动会等特色文体活动,全区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全年新增就业3.1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提升社保服务质量,全面推行“邻家式”医保服务。加大生活困难群众帮扶力度,建立困难救助信息共享平台,出台困难家庭医保补贴和因病致贫家庭生活补贴暂行办法,实现边缘困难群众医保全覆盖,“助医绿色通道”救助项目被省政府授予“浙江慈善奖”。全面构建“5432”养老服务体系,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15家,新增享受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人员1902人,新增机构养老床位608张,启动全省首个老年服务产业园建设。加大扶残助残力度,残疾人保障逐步从基本生活保障向综合保障转变。完成老旧小区房屋安全排查,全力保障群众居住安全。

  社会治理不断创新。成功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浙江省双拥模范城区”。全面开展社区减负增效工作,建立健全社区职责规范长效机制。成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组建区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发展体系。深化完善15个经合社股份制改革。深入开展矛盾纠纷三级排查化解,实行重大疑难信访区领导包案机制,完善网上信访工作模式,共受理信访电1.1万件(人)次,结案率100%。妥善处置企业搬迁、小客车“双限”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成功承办杭州市暨拱墅区反恐防暴群体性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演练。切实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高温抗旱、防汛防台等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连续第九年获“省平安区”称号。

  一年来,我们狠抓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

  法治建设不断深化。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和决定,主动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重视和支持区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认真听取区政协的意见与建议。全年办理人大代表意见100件、政协委员提案188件。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实现执法单位和街道法律顾问全覆盖。

  行政效能建设取得实效。积极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组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认真编制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清减行政职权事项3951项,清减率达61.7%,公布责任事项391项,厘清责任边界17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做好市级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权限下放承接工作,建成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大厅。落实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行企业登记“五证联办”并联审批。

  作风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大力整治“四风”问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加大执法执纪力度,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0件22人。厉行勤俭节约,“三公”经费下降45%。加强财政管理,实现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全公开,试点开展街道国库集中支付。强化审计监督,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量化评价,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抓好审计结果整改落实。

  一年来,区各有关方面为全面实现工作目标也作出了不懈努力,老龄、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爱国卫生、科学普及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双拥、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方方面面关心、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拱墅建设和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向辖区各企事业单位、驻军和武警部队以及关心、支持拱墅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今后工作中,在四个方面仍需我们不懈努力:一是经济发展依然较多依赖低端产业和低小散企业,产业基础仍较薄弱,在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高端化和企业做优做强方面仍需不懈努力;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历史欠账仍然较多,城中村改造步伐还不够快,治水治气治堵等工作任务还十分繁重,在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提升城市能级方面仍需不懈努力;三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在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强化民生保障方面仍需不懈努力;四是社会治理有待创新强化,政府职能还需进一步转变,在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方面仍需不懈努力。

  二、2015年工作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承前启后之年。随着运河成功申遗、信息经济加快发展和城北地区开发的持续推进,拱墅发展迎来了十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叠加的挑战。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区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富强、秀美、文化、和谐新拱墅”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转中求好,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突出转型升级,坚持建管并重,强化民生保障,提升社会治理,加强党的建设,积极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保障作用,深处着力、精准发力、持续给力,全面提升产城融合发展水平的总体思路,对此,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2015年,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委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六届七次全会的部署,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继续围绕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用足用好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新红利,着力在夯实产业基础、优化产业平台、提升城市功能、加强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上下功夫,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确保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开放型经济确保完成市下达目标,力争走在城区前列;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社会民生等各项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拉高标杆、自加压力、主动有为,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着力夯实城区产业基础。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不懈推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信息经济“一号工程”为引领,以“6+2”产业为重点,努力提升产业层次,夯实发展基础,着力打造拱墅经济升级版。全力发展信息经济、推进智慧应用,以重点企业、科技楼宇、智慧产业培育为突破口,着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实现科技信息业主营业务收入120亿元,增长10%。大力推进金融业改革创新,突出发展新兴金融业态,完善金融功能和服务体系,实现金融服务业增加值70亿元,增长10%。加快“一园十四区”文创园区改造升级,推进文创与科技、信息、传媒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文创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90亿元,增长10%。大力引进知识密集型中介企业,重点发展法律服务、财务咨询、资产评估、信用评级、产权交易等中介服务,实现中介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190亿元,增长10%。以运河成功申遗为契机,深入挖掘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精心培育运河世遗旅游线路,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全产业链,实现旅游休闲业主营业务收入63亿元,增长10%。抓好城西银泰商圈、城北万达商圈培育,推动商业业态提升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现代商贸业主营业务收入780亿元,增长5%。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创新型产业用地开发,着力发展总部工业和智能制造业,实现都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80亿元,增长8%。积极鼓励优强建筑企业主攻知名房地产商市场、特色中型企业主攻专业分包市场,打造拱墅建筑业集团优势,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35亿元,增长7%。

  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生命线工程不动摇,大力推进产业招商。更加注重引进项目的产业导向和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引进信息经济企业100家,“6+2”产业企业400家,“6+2”产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招商引资总量的70%以上。突出抓好地块招商,大力招引具有强大资金实力、开发建设能力和运营能力的企业入驻开发。高度重视楼宇二次招商,既注重招大引强,又注重引进一批高成长性企业,既大力吸引企业总部,又积极招引财务中心、销售中心、研发中心落地拱墅,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6个,行业领军企业20家,高成长性企业100家,新增税收千万元以上企业11家。着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考核制度和服务体系,继续加强资源平台、信息网络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中介机构、浙商商会、异地驻杭商会、行业领军人物桥梁纽带作用,深入推进浙商回归、以商引商、以企引企。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推动外贸外包外经协调发展。继续做好区县协作和对口帮扶等工作。

  大力扶持创新创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计划,选择一批信息经济和“6+2”产业领域发展有潜力的企业,从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力争经过几年努力,涌现出若干家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深入实施“旭日计划”,培育科技型企业30家,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区级以上专利试点企业10家。深入实施品牌、标准化和质量建设,制订驰、著名商标梯队培育计划,实施重点产业标准创新工程,推进质量强业、质量强企。加大企业上市培育支持力度,力争主板和“新三板”新上市企业5家以上。加大人才招引和培育力度,全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为拱墅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优化提升大学生、海外留学生创业园,扶持人力资源企业发展,加快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园筹备建设。

  (二)坚持以平台经济为载体,着力提升城区发展承载力。

  进一步优化城区产业布局,确定重点产业发展区块,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实行一个管理主体、一个招商团队、一套协调机制,推广“基地+资本+产业”的运行模式,着力打造一批产业优势突出、示范效应明显、功能集聚完善、能支撑未来发展的特色产业中心和集聚区,在杭州创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抢占一席之地。

  全力打造一河一路产业核心区。依托运河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集聚发展互联网金融、私募基金、融资租赁、信托管理、风险投资、第三方支付等金融创新业态,全力打造运河财富小镇。竣工绿地中央广场一期,加快远洋商业项目建设,开工英蓝国际金融楼宇,完成长乐B地块出让并力争开工,推进胜利河旅游综合体、运河文化展示中心、运河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推动沿运河古建筑群产业转型,加快运河沿线高端产业集聚。依托莫干山路区位、交通、空间优势,大力引进现代商务、旅游休闲、购物娱乐、文化创意、艺术交流等现代服务业,扶持鼓励青年人入驻创业,竣工蓝钻天成,开工中粮大悦城、中非中心,推进佳源银座、蓝孔雀综合体建设,加快万马药业、万里塑胶、佑昌照明等地块出让,推动民生药厂区块开发,着力打造莫干山路青年休闲创意带。

  加快建设区域性产业中心。深入推进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建设,优化整合杭州运河国家广告产业园项目资源,全面启用园区自建产业用房,加快推进总部经济区和金融创投区开发建设,积极推动汽车城转型发展,着力打造智慧创新小镇。开工建设智能电商产业园,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化的一流开发运营商投资入驻,加快建设总部型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电商创新中心、电商企业总部基地、电商服务中心和电商投融资中心。启动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建设,集聚发展工业产品设计研发相关产业,扶持培育名品名牌,着力打造国家级工业设计示范基地。

  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启动智慧网谷创新型产业带建设,积极推动铁路北站单元用地规划调整,布点规划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集聚发展电子商务和信息软件两大产业,带动物联网、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关联产业发展,推动区块价值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移动互联小镇建设,整合杭州银泰城周边楼宇资源,加快运河财富中心、矩阵国际、天行国际建设投用,启动智谷创业园规划建设,集聚发展APP应用、互联网金融、3D打印、手机网络游戏等创新产业,推动移动互联产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深入推进康桥、石塘园区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土地利用“亩产倍增”计划,加大腾笼换鸟力度,集聚发展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智能物流等产业,加快建设环保产业园和智慧产业园。

  着力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开工钱塘乐富等20个项目,竣工来益科技等15个项目,投用泰嘉园三期等10个项目,加快建设天瑞置业等15个项目,推进天津现代等10个项目前期工作。深入实施留用地开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鼓励街道整合留用地资源,推进产业平台建设。支持上塘街道依托杭州(中国)网商城、文创园区和留用地项目资源,打造特色电商小镇。支持祥符街道整合吉如、郭家厍留用地和周边商业用地资源,规划建设桥西创新产业园。

  (三)坚持以区块开发为依托,着力提升城区城市功能。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快城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大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力度,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全面推进新城新区建设。加快运河新城建设步伐,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定位,实施义桥、平安桥区块规划调整,开展管家漾区块城市设计,整理做地7宗260亩,竣工西杨B地块等安置房22.3万平方米,加快金昌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康桥文体中心。全面完成桃源新区拆迁清零,加快土地招商和出让,整理做地5宗212亩,全面完成安置房建设,竣工经济适用房4.5万平方米,完成下塘河以南区块道路建设。深入推进田园新区建设,深化打造绿色生态品质居住区。积极谋划杭钢新城开发建设,主动对接杭钢集团转型升级,科学规划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切实做好相关前期工作。

  统筹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大拆迁力度,突出清零重点,实施项目拆迁句号工程。全年完成拆迁800户,力争1000户,清零项目50个,再掀征地拆迁新高潮。全力推进祥符片区莫干山路、登云路沿线区块开发建设,基本完成莫干山路以西、石祥路以南城中村改造,整理做地20宗831亩,竣工安置房13万平方米。加快推进上塘片区高架和沈半路沿线地块开发,整理做地16宗644亩,完成拱宸地块拆迁扫尾,竣工蔡马安置房,加快七古登和拱宸安置房建设进度。稳步推进康桥东片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俞家桥路、平炼路等主次干道建设,整理做地8宗344亩,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深入实施半山地区集镇改造提升,深化省肿瘤医院周边环境整治,推动杭钢生活区水电气市政公用设施改造。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积极迎接拱墅地铁时代,全力保障地铁二号线、五号线建设,优化完善地铁站点布局,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引领作用。打好主次干道建设攻坚战,着力打通断头路,完善城区路网框架。实施“六纵七横”13条32公里主次干道建设,开工茶汤路等3条,竣工育亩路、环镇北路,实施留石快速路全程高架建设,启动香积寺路下穿运河隧道工程。加快推进支小路建设,着力打通道路“微循环”,建设支小路24条,开工5条,竣工8条。推进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开工金松公园地下停车库等8个项目,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223个。提升城区绿化品质,编制生态绿化建设专项规划和行道树专项规划,种植大苗7000株、垂直绿化5万株,完成扩绿30万平方米,开工望宸阁、半山游步道三期工程,竣工金松公园。

  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开展水环境治理,加快推进截污纳管,实现全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零直排。深入实施河道综保工程,加快打通断头河,动态消除黑臭河道,落实长效管理,确保运河出境断面水质不劣于入境断面。继续大力实施道路、生活小区低洼积水治理,切实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深入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半山北大桥地区重点企业关停转迁,深入推进道路、工地扬尘污染立体防控,加强工业废气、机动车污染、餐饮油烟、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城区空气质量。着力改善城区交通环境,深入实施老小区“大封闭”交通综合治理,加快完善石祥路以南区域交通综合规划设计,探索实行“大循环”交通治理模式。深入推进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试点工作,全面实施“三化四分”八大行动,不断优化清洁直运机制。依法推进“三改一拆”行动,切实抓好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源头防控,全力创建“无违建区”。强化城市长效管理,全面提升管理精细化、智慧化、网格化、社会化水平,确保城管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四)坚持以民生工程为推动,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坚持民生优先,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保护传承好运河文化,努力推动群众生活品质有新提升。

  加快社会民生项目建设。开工运河中央公园,着力打造城市中心的森林公园。开工运河大剧院,融合传统演艺与高科技影像展示功能,着力打造综合性文化剧院。积极引进大型综合性民营医院,开工建设杭州市老年病医院新院区,切实改变城北地区医疗资源短缺现状。加快一批区级教育、卫生、文体设施建设,完善城区公共服务配套。启动桃源地块养老服务综合中心建设,实现老年服务产业园开园,推动老年事业和老年产业互动发展。开工建设杭州市肢残人综合服务中心。

  加快公共服务改革创新。围绕打造主城区最好教育目标,全面实施北部教育提振行动计划,加快学校建设,加大教师培训交流力度,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南北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办学机制创新,试点推行教育管办评分离,加快教育国际化步伐,引进优质教育项目1个,培育国际化示范学校2所,创办招收外籍学生国际学校1所。深化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完善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康复回社区分级诊疗服务。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深化“看中医到拱墅”品牌建设。加大医技人才梯级成长培养力度,全面实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生指导工作职能,深化打造优质服务品牌。深入实施文体惠民工程,精心举办大运河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春夏秋冬四季歌特色文化活动,深化公共文化“三联”模式,拓展民星大舞台等特色载体,大力扶持民间文体团队和草根名人,用好用活运河文化遗产,做精运河文化品牌。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失业预警机制,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群体就业,新增就业3.1万人,帮助1.7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建设大学生就业“孵化”基地,筹建区级大学生企业实训见习基地20家。继续加大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着力打造“无欠薪拱墅”。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继续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新增机构养老床位300张。着力提升社会救助水平,探索实行救助审批权限下放,积极拓宽社会慈善救助资金渠道,不断增强帮扶救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五)坚持以平安和谐为目标,着力依法加强社会治理。

  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切实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推进社会治理各领域工作取得新成效。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深化和谐社区创建,探索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制度,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坚持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加快培养本土社会工作者队伍。继续加大社会组织扶持培育力度,开展公益创投活动,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全面深化经合社股份制改革,强化经合社“三资”监管,开展留用地项目建设跟踪审计,不断提升经合社依法运营管理集体资产的能力和水平。

  依法维护社会和谐。畅通人民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坚持领导干部定期接访,继续实行领导包案制,推广联合接访、网上信访等做法,严格落实信访事项终结制,加强信访积案化解。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人民调解平台,深化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全面构筑广覆盖、高效率、多联动的基层矛盾调解体系。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推动法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促进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全面完成“六五”普法任务。

  深化“平安拱墅”建设。完善流动人口网格化管理服务,加大出租房群租现象治理,努力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依法强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影响安全生产、损害生态环境、破坏网络安全等重点问题治理,严防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着力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加强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管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完善群体性突发事件、涉恐涉暴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六)坚持以依法行政为重点,着力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

  继续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依法行政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突破,不断提升政府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定期通报政府工作推进情况,优质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建立健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大力治理乱作为、不作为问题,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高度重视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健全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稳步推进预决算公开,全面实行街道国库集中支付,不断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行政决策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重大发展战略决策机制、重大项目落地决策机制、企业培育扶持决策机制、重大民生项目决策机制。坚持重大事项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与政协协商,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不断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决策程序,着力构建程序合法、环节完备的政府决策机制。

  创新管理服务方式。坚持重大问题导向,着力探索和解决拱墅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建立城市开发建设新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开发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资金绩效,确保资金链安全。探索建立产业基金,为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扶持重点产业发展和产业平台建设。探索建立楼宇资源招商共享机制,坚持全区一盘棋,加强街道、部门招商引资调度力度,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项目共享、平台共享、成果共享, 有效整合楼宇资源,提升招商实效。探索建立原有楼宇改造提升和腾笼换鸟机制,进一步完善现有楼宇基础配套,提升楼宇品质,优化入驻企业结构,实现楼宇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探索建立运河旅游市场化推进机制,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产品开发和景区运营管理,努力将大运河拱墅段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精品。探索建立行政审批提速增效和公共资源交易规范管理新机制,优化审批流程设计,完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压缩审批环节和周期,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善招投标管理监督办法,切实保障平等竞争、公平交易。探索完善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管干分离,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实效。

  新的一年,在全面推进工作的同时,我们将继续把为民办实事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好以下十件实事:

  1、加快安置房建设步伐,全力推进在外过渡拆迁户尽快回迁新居,实现开工安置房27万平方米,竣工50万平方米,回迁安置1200户。

  2、加大水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实施河道综保工程12条(段)、清淤4条、生态治理2条(段),实施截污纳管项目48个,公建单位截污改造100家,新增日截污量2万吨。

  3、深入推进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10条道路、20个生活小区低洼积水治理,改造河道闸(泵)站3座,打通断头河2条。

  4、深入治理老小区停车难、行路难问题,实施“大封闭”交通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完成9个老小区交通综合治理。

  5、全面实施生活垃圾“三化四分”,不断完善垃圾清洁直运试点模式,完成40个生活小区生活垃圾“美丽桶房”建设,优化垃圾清运线路10条,开展40家宾馆、学校食堂及农贸市场餐厨生厨垃圾规范化处理试点。

  6、加快学校(幼儿园)建设,着力缓解上学难问题,开工6所,竣工8所,新开办5所。

  7、不断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启用桃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康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关上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半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提升红十字应急救援能力,开展普及性应急救护培训5000人次、现场救护员培训1000人次。

  8、加大助老助残力度,建成启用智慧养老助残综合服务平台,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10个。

  9、建成开放区文化馆新馆、区图书馆新馆,迁建提升区老年大学。

  10、强化食品安全治理,大中型以上餐饮企业100%实施量化分级管理,持证小餐饮量化分级管理率达85%以上,学校食堂量化分级A、B等级达95%以上,实施食品定量检测5批次/千人,新创建省级放心农贸市场4家。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我们重任,人民寄予我们厚望。新的一年,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适应新常态,干出新业绩,实现新跨越,为建设美丽拱墅、创造拱墅人民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本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