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K1493206-6/2009-0738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府办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备注/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生成日期 2009-03-04 发布日期 2009-03-04
附件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09-03-04 18:14:00 点击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二○○八年工作回顾

  2008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实力拱墅、秀美拱墅、和谐拱墅”的目标,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过去一年,我们取得了值得全区干部群众振奋的新成果,荣获了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示范区、全国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单位、省示范文明城区、省平安区、省涉奥信访与维稳工作先进区、省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先进区、省老龄工作先进区、省卫生应急示范区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健康职工“六个一”工程、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困难群众保障、区来杭创业者法制学校等特色工作被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石祥路汽车贸易街区荣获“中国特色商业街”称号,小河直街获得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一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狠抓产业转型提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沉着应对经济形势新变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新形势,我们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年初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完成。开展“工业企业服务月”和“为千家企业送温暖”活动,加强与金融单位的联系,举办银企座谈会,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深入实施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成网上审批系统,暂停征收15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推行项目审批代办制,加快项目建设前期手续办理。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亿元,其中区属生产总值76亿元,分别增长11%和20%;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6亿元,增长1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8亿元,增长16%;三次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0.2:48.6:51.2调整为0.1:45.1:54.8;实现财政总收入57.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7.29亿元,分别增长15.09%和13.49%;财政支出11.98亿元,增长58.29%,支出比去年净增4.41亿元。

  招商引资实现高位增长。落实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分析督查例会制,实行分组竞赛考核,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全年完成实际到位国内市外资金130亿元,增长49.7%;合同利用外资4.3亿美元,增长26.2%;实际到位外资3.5亿美元,增长87.2%,招商引资位列全市城区组考核第一。引进了9个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和22个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全年新增有质量的出税企业1112家。外经外贸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自营出口4.8亿美元,完成对外投资1909万美元。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59.7亿元,增长19.3%,总量和增幅双双跃居老城区第一,其中区属工业销售产值182.1亿元,增长15.6%。信息服务与软件业实现新突破,北部软件园实现当年谋划、当年建设、当年开园,引进浙大盘石等100家软件和IT类企业,获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中国电子商务之都杭州北部产业园等称号,东部信必优服务外包基地投入运行。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9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 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58家,全年实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105.9亿元,增长18.1%。加快科技工业功能区二期和石塘园区建设,出让工业用地150亩。杭州新亚齿科材料公司厂房等46个工业项目实现竣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年纳税超千万元企业达到77家,海外海集团、天马控股集团、康桥汽车集团、话机世界等4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10家企业开展上市工作。深入推进节能降耗,5家企业通过杭州市清洁生产审核,9家企业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认定。

  服务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我们切实加快服务业项目建设,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6亿元,增长19%,增幅位列老城区前列。着力实施楼宇经济三年行动计划,运河商务区实现开工,组建杭州(拱墅)中介服务业发展中心,引进汉嘉设计等品牌企业,全区楼宇实现税收4.41亿元,13幢楼宇税收超千万元。专业市场改造提升扎实推进,杭州灯具市场精品城主体竣工,华贸鞋业、武林电器、省二轻装饰材料等3家市场完成搬迁,杭州收藏品等8家市场完成设施改造,全年实现商品市场成交额470亿元,增长20%。成功举办中国杭州第九届国际汽车工业展等大型展会,易构街区、宜家时代主体竣工。旅游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海外海皇冠假日酒店试营业,运河漕舫船投入营运。建筑业稳健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超百亿元。出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认定办法和扶持政策,成功引进亚洲·商务卫视和浙江日报印务中心等知名文化企业,A8艺术公社、乐富·智汇园成为杭州市首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孵化器,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亿元,增长20%。

  村(社)属物业经济稳步发展。村(社)经济实力快速增强,全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71亿元,增长21.5%;村(社)可分配收入达4.21亿元,增长23.2%,全区村(社)年平均可分配收入突破1000万元,进入全市前列。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年人均收入达到13833元,增长10.1%。全年物业经济项目竣工20万平方米,其中有12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推进村级集中办公和财务审计,财务电算化实现全覆盖,村级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股份制改革政策不断完善,完成吴家墩和半山经济合作社改制工作。超额完成市下达的1000亩粮食生产任务。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

  一年来,我们坚持加快建设,狠抓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第三次成功推出新运河。围绕还河于民、申报世遗和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着力实施运河综保“一带一址三区三园”项目建设,拱宸桥桥西历史保护街区、江墅铁路主题公园、欧Ⅲ公园、运河西岸登云路—拱宸桥段绿化景观带等4个项目建成并对外开放,运河沿线建筑物亮灯工程全面实施,第三次成功推出新运河。以运河为中心的3条水上黄金旅游线在国庆节期间顺利开通,拱墅段全长约8.7公里,建成胜利河环楼古水街和上塘河江南水乡民居等沿线景观带,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以道路有机更新带动运河石祥路以北段综保工程的开发,康兴路等5条道路和西杨地块安置房实现开工,标志着7.28平方公里的运河新城建设正式启动,运河综保实现由南向北跨越。

  拆迁安置工作成效显著。拆迁总量创新高,全年拆(搬)迁住户4250户、拆迁单位278家,拆迁面积达125万平方米,完成了“三河一路”等33个重点项目的拆迁工作,瓜山拱康路东侧地块等项目进入拆迁扫尾阶段,为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开好局创造了有利条件。不断优化和谐拆迁模式,“允许自保,鼓励外迁”的历史街区住户搬迁办法更加完善,属地和建设单位共同负责机制更加高效,创新了电脑摇号产生回迁号等工作新机制。切实加快安置房建设,推进回迁安置工作,全年开工安置房60万平方米,竣工6.18万平方米,改建外来务工人员公寓3.68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1680户。

  半山地区整治等环境改善工程全面提速我们以半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为主抓手,大力提升辖区环境质量。完成了32条污水收集系统、6个生活小区和35家公建单位的截污纳管工程,半山地区新增生活污水日截污量5582吨,生活污水日截污总量达到30644吨,截污率达到71%,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杭钢集团工业废水中水回用二期工程项目正式运行,每天可回用工业废水2.88万吨,半山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较上年削减55%。全年关停转迁区属企业48家,实施8家企业扬尘污染整治。完成康桥村摇头畈523亩种植业结构调整改造工程。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实施“两口两线”和文晖路整治,建成6条城市干道和13条支小路,18条城市干道实现开工,改善23条背街小巷,完成6个撤村建居村环境整治。绿化建设成效明显,新增绿地82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1.06平方米,半山公园改扩建一期工程建成免费开放。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开工农转居公寓52万平方米。切实加强做地工作,915亩土地具备出让条件。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扎实开展打造最清洁城区各项工作,保洁保序水平得到提升,辖区道路清洁度位居全市前列。实施街面保序百日整治行动,扎实推进“五乱”和再生资源回收整治等专项行动,城区序化度明显提高。全面推行“停车新政”,全区共设置停车点187个,划定停车泊位6545个,同时落实了“五定”长效管理。完成6家农贸市场改造,大关西三苑等农贸市场在全市评比中名列前茅,长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两违”整治成效明显,开展拆违集中整治月、拆违集中宣传月等系列活动,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32万平方米,查处违法用地56宗、2.34万平方米。3个镇(街道)通过市级生态镇(街道)验收。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一年来,我们坚持协调发展,狠抓各项事业,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更加巩固。

  社会事业取得新跨越。科技工作深入推进。顺利通过2007年度区县(市)党政领导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区科创中心荣获市“十佳”孵化器称号。推荐国家火炬计划等市级以上科技计划105项。与浙大城市学院合作交流深入推进。新增2个科普示范街道,建成7个科普长廊。人才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2196名,建成杭州市留学人员拱墅创业园和天马集团博士后流动站。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组建大关中学等7个教育集团,全区名校集团化和优质义务教育覆盖率分别达到58%和95%。加快学校建设,桥西72班配套学校、香积寺巷小学一期交付使用,大关中学二期等3所学校实现竣工,半山田园地块一小等5所学校、幼儿园实现开工,省一级重高杭十四中落户拱墅。中考成绩在全市保持领先。区老年大学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层文化阵地得到巩固,80%的镇、街道文化站达到省市级“东海明珠”标准,运河博物馆和区图书馆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完成新一轮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成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完成运河博物馆第三展厅布展工作。文化市场监管规范有序。体育工作成效明显。建改建区文体中心、区体育场,区体育大厦建设进展顺利,全区人均体育占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建成10个国民体质监测站。成功举办第五届运河文化艺术节、2007-2008年中国女子篮球甲级联赛浙江赛区赛事等一系列群众性文体活动,圆满完成我区奥运火炬传递的组织工作。卫生事业协调发展。7个镇、街道荣获市卫生强镇(街道)称号,成为全市基层镇、街道创强率最高的城区。开展建设健康城区六项行动等主题活动,健康生活五件套发放到全区11.9万户家庭手中。区公共卫生中心和祥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开工。全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在全国率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集团化工作。成功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浙江站启动仪式,中医药进社区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战略部署,出台具体实施意见,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区计划生育率达到98.59%。区红十字会完成换届选举。

  民生保障日趋完善。加大对改善民生的财政投入,全年财政用于改善民生支出达9.44亿元,民生支出增量占新增财力的92.38%,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的财政支出增长达到24.77%,社会保障与就业、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和城乡社区事务的财政支出增长达到175.62%。启动危旧房改善11.7万平方米,完成7.7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达2072户,整治德胜新村等58个庭院,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2285个,帮助15318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成再就业培训4633人,52个社区达到市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劳动维权取得新进展,为劳动者追讨欠薪821.46万元。城镇无保障老年居民、少年儿童的参保工作进一步加强,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单位达9475家、参保人员84820人。农村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从每人每年140元提高到210元。在全市率先建立困难重性精神病人住院押金垫付资金制度,建成10个示范型社区(村)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开展“一倾斜四延伸”全覆盖救助工作,发放各类救助金2300余万元,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组建了覆盖全区的民情民意调查网络。

  社区建设成效明显。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建设,创建省和谐示范社区7个。2个街道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加强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新建社区配套用房1.15万平方米,确权2万平方米,建成13个农村星光老年之家和8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社区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连续两年荣获杭州市社区信息化整体推进先进区称号。加强社区工作者管理,实现社区工作者统一招聘,举办首届社区工作者高级研修班。基层民主扎实推进,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选民登记率、参选率分别达到100%和98.6%。完成沈家桥村等7个村的撤村建居工作。

  平安创建深入推进。深化平安拱墅创建,实行矛盾纠纷“三色预警”管理,开展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和重信重访问题专项整治,推进社区“12345”规范化建设,完善网上信访工作模式,共受理信访电总数17098件(人)次,办结率99.2%。全力做好奥运会和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期间信访维稳工作。积极探索实践常量数据指导下的主动警务机制建设,完善三级巡防网络体系,推行派出所警务区工作模式,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区治安工作继续保持刑事发案下降和破案、打处数上升的良好势头。实施流动人口“1236”工程建设。加强依法治区普法教育工作,开展运河法治文化艺术节活动,推进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结合,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416起。康桥镇西杨村被评为省五星级民主法治村。

  公共突发事件得到成功处置。妥善处置三聚氰胺奶粉、手足口病、麻疹等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抗雪救灾、防台防汛、动物防疫、消防和食用农产品安全工作,连续13年未发生森林火灾,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派出骨干力量支援灾区,全力开展对口援建,恒丰集团提前完成8.5万顶汶川地震救灾帐篷生产任务,组织辖区建筑企业在四川省广元市建成337套过渡安置房,全区累计为汶川地震捐款2700余万元,交纳特殊党费210余万元。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10件实事顺利推进,一批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推动创新、再破难题”专项行动和解放思想大行动深入开展,广大干部队伍思想更加解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91项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切实加强政府学习,系统学习了宏观经济形势等方面知识。电子政务建设继续深化,推出“杭州·拱墅”新版门户网站,新建区政府信息公开网和全区统一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平台,电子监察系统投入运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国有建设单位资金使用管理,推行区级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公开出租,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坚持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区人大代表议案及意见建议76件、区政协委员提案108件,按时办结率100%,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99.46%。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0件、商业贿赂案件10件。审计工作成效明显,开展抗震救灾款和十大工程跟踪审计,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审计47个,核减工程造价6268.72万元,平均核减率达11.79%。开展10个部门、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10名领导干部实行经济责任集中交接。

  老龄、关心下一代、无偿献血、档案管理、内审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双拥、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人民防空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依法、民主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脚踏实地、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热情支持与帮助的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各有关单位、驻军、武警部队,向所有关心和参与拱墅区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政府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金融危机对我区经济影响逐步显现,财政收支趋紧,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企业亏损面扩大,节能降耗不容乐观,项目建设进度不够理想;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任务仍相当艰巨,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仍然很重,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干部队伍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九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本届政府的届中之年,也是全面落实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展望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国际金融危机并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受大环境的影响,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区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2009年的经济工作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多。我们要看到不利因素,更要看到有利条件,当前欧美等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出台刺激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中央提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注重综合运用减税、扩大中央政府投资等多种手段加大对保障民生、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沉着应对,趋利避害,变危机为机遇,再掀经济社会发展新高潮。

  2009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三年大变样”学习实践活动为统揽,以应危机、保增长为中心,以解放思想、激情创业为动力,毫不动摇地坚持“四大”战略、建设“三个拱墅”,毫不动摇地实施建设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毫不动摇地开展项目推进年、招商引资年、政府服务年三大活动,毫不动摇地改善民生,毫不动摇地锻造一支一流的干部队伍,努力实现拱墅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2009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9%

  区属工业销售产值增长10%

  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力争10%;

  开竣工拆迁安置房100万平方米;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8200个。

  实际工作中,我们将朝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2009年,我们要围绕“两保、三化、四提升”,做好十方面重点工作。“保”,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三化”,就是推进城市化、产业优化、政府工作项目化。“四提升”,就是提升工作位次、提升服务水平、提升环境质量、提升生活品质。

  一、致力于加大投入,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扩大投资是当前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有力举措。全面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切实加快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竞争力。

  实现百亿投入。突出抓投入保增长,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把抓项目、增后劲摆在经济工作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着重实施155个区属项目建设,其中二产项目29个、三产项目39个、城建项目67个、社会事业项目17个、主要房地产项目3个。坚持并完善领导联系制、项目责任制、项目督查制、项目审批代办制等机制和制度,提高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效率,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全年实现项目开工80项、竣工68项。

  化解拆迁安置难题。征地拆迁是加快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手段,也是制约项目建设进度的重要因素。坚持和谐拆迁模式,完善拆迁工作机制,全年实现拆迁住户2000户。认真做好拆迁户的思想工作,努力化解矛盾,营造支持拆迁的良好社会氛围,保证拆迁工作顺利推进。严格执行征地拆迁政策,规范拆迁行为,最大限度维护好被拆迁群众的合法利益。坚持一手抓拆迁、一手抓安置,切实加快10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其中新开工64万平方米,努力实现“房等人”目标。

  强化资金保障。利用好“一调两宽两严”政策,坚持“做地、招商、出让”一体化操作,提升土地市场竞争力,全年完成做地1100亩,加快回笼资金,实现全年城市建设政府性投入125亿元。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广泛参与各种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把政府投资引导作用与发挥民间投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区属项目列入上级政府性项目计划。发挥市、区创投基金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优势,推进银企合作,帮助企业渡难关。

  二、致力于增强后劲,着力抓好招商引资

  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一号工程”地位不动摇,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年”和“政府服务年”活动,全年实际到位国内市外资金比上年计划增长28%,实际到位外资增长29%,实现继续走在全市前列目标。

  开展政府服务活动。牢固树立“安商、亲商、富商”理念,坚持“一线工作法”,健全领导分片联系企业机制,开展“十帮”行动,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不断优化政策环境,落实各项帮扶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继续完善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打造优良的政务环境。

  注重招商选资。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三年倍增计划,更加注重产业导向,着力引进高新技术、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中介服务等产业项目,推进全区产业转型提升。更加注重选商引资,着力引进有区域影响力和产业带动性的高质量项目,1000万元以上大项目占全部到位资金的60%以上。更加注重招商引税,着力提高引进企业产税率和产税额,全年新增有质量的出税企业900家。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扩大发展空间,全年实现自营出口4.8亿美元,新增境外中方投资760万美元,推动外经外贸工作新发展。继续做好“山海协作”和“对口帮扶”工作。

  用好招商资源。发挥招商引资的工作优势,为经营性土地的成功出让创造条件,同时要坚持守土有责,充分利用中心城区板块、运河板块、半山地区板块、祥符板块出让土地以及10%留用地等新增资源,大力引进优质项目。盘活闲置厂房资源,整合低、小、散企业用地,推行标准厂房建设,大力引进工业企业总部、技术研发中心、销售中心,提高存量土地利用率。积极招引央属企业、500强民企、500强外企,以北京、上海、深圳为重点,开展驻点招商。全面完善投资信息、客商信息、项目信息、资源信息等信息库,做到资源共建、信息共享,使资源和投资有效对接。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和奖惩政策,发挥政策激励效应。

  三、致力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围绕打造服务业成长第一区的目标,进一步加快楼宇建设,推进产业优化,全面提升城市经济综合实力。切实抓好26个重点三产项目建设,全年实现楼宇税收超5亿元,亿元税收楼宇零突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运河天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通过产业规划、政策引导、招商引资推动创意企业集聚和升级,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亿元。加快专业化分工,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加强服务外包基地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服务外包企业。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引进金融证券保险机构,加强与创投机构合作,支持成长型企业发展。提升中介服务业发展中心管理水平,引进培育研发设计、广告策划、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业。依托康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第三方物流等现代物流企业,富康大厦实现开工,康华大厦交付使用,不断提高物流业的专业化水平。

  繁荣生活性服务业。围绕市场大区向市场强区转变的目标,着眼于提高市场销售利润率和增加值率,有序推进专业市场整合提升,杭州城北大厦实现竣工开业,完成杭州运河钢材市场、杭州文化商城等8家市场的内外设施改造,实施钱江服装小商品市场精品区原地重建,开工杭州灯具市场一期工程。加快银泰城西店、运河上街、欧尚二店、TESCO(泰斯科)超市等大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区域商贸中心。推进明珠大厦、凯锐大厦等5所高星级宾馆建设,其中万豪酒店和百瑞运河大饭店实现开业,全面提高休闲旅游接待能力。加快方正商务楼等6个项目建设,继续提升汽车物流中心和石祥路汽车贸易街区两大平台。

  加快十大城市综合体建设。围绕打造“全国领先、全省一流软件园”目标,着力推进北部软件园综合体建设,建立与软件基地、中介商务机构、高等院校长期合作机制,整合西湖印业等用房资源,建成交付两个新创业区,开工20万平方米、建成20万平方米软件园楼宇,同步抓好招商工作,引进优质软件类企业200家。开工建设北部软件园专项用房一期工程和北部软件园综合配套中心等项目,加快实施北部软件园道路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加快建设运河商务区综合体和桃源新区商务居住综合体。开工建设杭汽发地块商务居住综合体、银泰购物中心综合体、瓜山商务综合体。积极谋划大河造船厂运河旅游综合体、田园新区商务居住综合体、杭协联热电厂地块综合体、杭一棉地块综合体,加快推进规划、招商等前期工作,尽快实现开工。

  四、致力于整合优化,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争创工业经济新优势。

  发展都市型工业强化园区主战场、主平台作用,加快工业功能区和石塘园区建设,建成杭行路、祥园中路等2条骨架道路,新开工建设8条道路,全年出让工业用地150亩,集聚发展医药、电子、通用设备、电气机械等产业,使园区成为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完善的都市型工业基地。加快培育企业发展梯队,做强龙头企业、扶持成长型企业、壮大中小企业群体,鼓励企业加快上市,争取更多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全年开工中亚机械科研用房等15个项目,浙江泰普森体育用品公司厂房二期等17个项目建成投产。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辅导企业申报国家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全年新增市、区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增长18%。把握增值税转型契机,加大技改贴息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年实现技改投入2亿元。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对4家工业企业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完成市下达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目标。

  做大做强建筑业。抓住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的机遇,贯彻落实国家支持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房地产建筑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落实建筑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建筑企业开拓市场、调整提升结构、强化质量管理、抓好资质申报,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0亿元,建筑业税收3.2亿元。积极培育引进高资质建筑企业,新增一级建筑资质企业2家。

  五、致力于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建设品质农村目标,继续打好新农村建设三场硬仗,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

  加快城中村改造。坚持大项目带动与直接改造两轮驱动,全面实施五大片区城中村改造,全年实现农转居公寓开工39万平方米,竣工23万平方米。全面推进祥符地区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吉如片区城中村改造的土地整理工作,加快实施花园岗、祥符桥、方家埭片区开发。着力抓好上塘地区城中村改造,重点实施瓜山、皋亭等片区农转居公寓建设。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紧紧抓住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契机,增强村(社)经济实力,农村经济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增长15%以上。加快村级10%留用地项目的规划、拆迁、建设和招商,全年新开工物业经济项目40万平方米,竣工20万平方米。围绕三年翻一番的目标,盘活整合各类资源,实现村(社)可分配收入5.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力争比2006年增长100%,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增长10%。完成市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

  深入开展农村改革。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完成石塘等6个村的撤村建居和半山镇的撤镇建街工作。加快农村股份制改革步伐,基本完成新文等7个撤村建居村的股份制改革,启动平安桥等8个村的股份制改革工作。完善农村保障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额达到360元。继续加强村(社)财务管理,严格执行会计集中办公、财务审计、财务公开、网络电算化管理等制度,同时探索加强村级物业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的新方法。

  六、致力于有机更新,深入推进运河综保

  全面落实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十大项目,落实十大保障,强化城市管理,提升环境质量,努力扮靓杭城北大厅。

  第四次推出新运河。围绕打造运河申遗示范区目标,全面抓好“一寺一厂三区三馆”等8个运河综保项目建设,恢复香积寺,建设拱宸桥桥西历史街区风貌协调区、小河直街风貌协调区、大兜路历史街区,建成开放中国刀剪剑、伞、扇等3大国家级博物馆,形成一条富有运河传统风味的旅游景观带,确保国庆节前第四次推出新运河。

  推进运河新城开发围绕加快运河综保由南向北推进和开发大城北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运河新城。坚持规划先行,通过国际招标,高标准完成运河新城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编制工作。着力完善新城的路网格局,竣工拱康路、康桥路以及丽水路(康桥路以北段)、康兴路(康桥路以北段)、洋湾路等5条道路。加快安置房和配套设施建设,全年开工建设平安桥等地块30万平方米安置房和杭十四中康桥新校区项目。

  加强运河综保成果利用管理。探索加强历史街区、运河综保景观设施和配套设施日常管理的有效办法,充分发挥建设成果的综合效益。利用运河文化景观带建设的成果和推出新运河的良好氛围,优化旅游线路,推广运河水上游、工业遗存游、文化创意游、特色民居游,精心组织运河旅游休闲节活动,提高“运河游”的市场知名度。依托运河综保工程的公建配套设施,扶持美食茶楼、娱乐演艺等特色潜力行业,不断完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配套功能,发展休闲旅游业。

  加快环境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环境建设向提高城市品位和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方面深化。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着力实施22条城市主次干道、30条支小路建设和5条道路综合整治,修缮道路16条,有效缓解“行路难”问题。加快成片旧城区改造,完成桥西登云路北、剪刀厂与秉祥巷、大兜路、塘河等4个成片旧城区土地整理工作。推进塘河新村、维元弄、董家新村危旧房改善,当年完成危旧房改善1.8万平方米,累计完成15.7万平方米,办好老百姓家门里的民心工程。抓好城区专项绿化,提高养护水平,打造绿化精品亮点,全年新增绿地50万平方米。

  强化城市管理。进一步完善保洁作业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健全准入和淘汰机制,提高城区分类保洁清洁度,加强序化考核,进一步提高街面序化水平,保洁保序考核争优秀,进入老城区前三位。加强城管执法电子监控网络建设,加大对违章停车、出店经营等行为查处力度,提高街面管控水平。全面落实停车新政,加强路面停车的疏导和管理,规范辖区停车秩序。开展车载流动水果摊、非法营运专项整治,实行严管重罚,解决一批影响城区市容秩序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保持对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整治的高压态势,落实“防、控、拆”三位一体的即查即拆工作机制,确保实现“新违建零增长,剩余违建负增长”目标。组织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建立健全辖区地籍调查数据库。

  七、致力于环境提升,继续推进半山地区环境整治

  坚持企业搬迁、道路建设、河道整治、景观完善、区块开发“五管齐下”,确保半山地区环境整治每年都见新成效、取得新变化。

  第二次推出“新三河”。以电厂热水河、电厂河—沿山港、杭钢河等“一纵两横”主干河道为重点,同步实施石前港河等7条河道综合整治,其中北马桥港河等8条河道确保当年完成,提升硬件设施,改善沿河景观,实现水系连线成网,确保国庆节推出半山地区“新三河”。

  强化污染治理。加快企业关停转迁,全年关停转迁区属企业29家。建成年减排二氧化硫6000吨的杭钢炼铁分厂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项目,改善半山地区空气质量。进一步严格环境准入,引导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在线监测和环境监管,确保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抓好生活污水收集和截污纳管工作,对17条背街小巷进行截污纳管改造,新建污水收集系统11公里,使半山地区截污率达到75%。

  加快新区开发步伐。坚持企业搬迁与做地并举,重点实施康桥造纸厂地块改造,带动周边区块发展。实施桃源新区综合改造,开工建设R21-13地块20万平方米安置房,推进区块内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田园新区开发和半山集镇整治。

  八、致力于以人为本,继续加快五强区建设

  坚持共建共享,努力繁荣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生活品质。

  推进科技创新。切实强化基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区和省级科技强区复核。加强孵化器建设,完善创业孵化体系,推荐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00项、立项30项以上,全年实现孵化企业技工贸总收入4亿元。加快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与区内外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新增6个科普长廊。加强人才工作,吸引留学生到留创园投资创业,引进各类人才2700名。

  打造高品质教育强区。继续实施学校建设、人才培养、名校集团化和科研强教四大工程,全面提升教育水平,积极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加快教育设施建设,推进新一轮学校改造,提升1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新组建2个教育集团,打造在全市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小学,形成布局更为合理的优质教育资源圈。推进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做好第十届省特级教师评选的培养推荐工作,着力培训塔基教师,不断提高全区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健全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科研课题的立项数和成果论文的获奖数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提升文化先进区。积极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场馆的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半山公园民俗展示区资源,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力争天竺筷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运河文化广场为主阵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争创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积极争取“运河之春—元宵灯会”列入全省民俗旅游项目。改造提升运河博物馆半景厅。实施公信文化工程,强化文化市场监管。

  创建省体育强区。切实强化举措,确保成功创建省体育强区。搭建更加便利的全民健身平台,加快区体育大厦和室外运动场所建设,积极筹建区体育馆,促进辖区院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着力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建好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依托汽车贸易街区资源,建成全国一流的F2卡丁车俱乐部。实施“一校一队”计划,举办拱墅区第三届老年人运动会,广泛开展“运河健走”、“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活动,丰富群众体育生活。

  创建省卫生强区。围绕创建省卫生强区和省卫生区目标,积极完善公共卫生及社区卫生服务两大体系,加快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在全市率先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工作,以市二医院医疗综合楼和省新华医院住院楼建成投入使用为契机,优化15分钟就医圈。结合国家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点项目,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和爱国卫生工作。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责,继续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深化中医药进社区工作,筹建运河名中医馆。继续开展“双示范”创建活动,打造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品牌,计划生育率达到97%以上。

  九、致力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要把保民生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促进发展成果共享,努力创造惠及全区人民的幸福和谐新生活。全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增量占财政支出增量的80%

  全力促进充分就业。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巩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成果,力争100%城市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突出抓好关停企业人员的就业工作,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创建拱墅区大学生创业园,在北部软件园和浙大城市学院建立创业促进就业实践基地,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全年养老保险净增5000人,工伤保险净增5000人。继续开展“春风行动”、“9.19”帮扶日活动,完善“一倾斜四延伸”工作机制,不断拓宽救助范围,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全年受益人数达到55000人次。着力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启动杭州市肢体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积极创建浙江省助残扶残爱心城市,推动残疾人工作上新台阶。争创全国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

  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落实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完善社区布局,优化社区服务,培育2个区级精品社区和10个街道(镇)特色社区,努力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面加强撤村建居社区建设,做好社区配套用房建设和确权工作。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和农村工作,完善社区工作者招聘录用、教育培训和管理考核制度,建立社区工作者信息库和社区后备干部储备库,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围绕“全省示范、全国领先”目标,进一步扩大社区助老助残服务受益面和覆盖面,全面打响拱墅助老助残服务品牌,争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

  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预防、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工作,完善信访接待制度,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强化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预防和控制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推进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工作。加大法律援助力度,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加强防台防汛、森林消防、动物防疫等工作。切实抓好食用农产品管理和“十小”行业整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企业和各类工程项目安全监管,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推进应急管理“四进”工作,健全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十、致力于强化服务,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目标和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政府工作项目化,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为民办好十件实事。新的一年,我们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为民办实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重抓好以下10件实事:1、促进就业再就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8200个,帮助11500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成再就业培训3340人;2、改善群众住房条件,竣工拆迁安置房39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1000户;3、提高群众居住环境质量,改善庭院26个、房屋158幢;4、加强环卫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垃圾中转站3座,新建、改建、扩建公厕7座;5、积极改善水环境,完成47条污水收集系统改造;6、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大浒弄地块配套学校交付使用;7、提高助老助残服务水平,建成区残疾人文体活动站,新建、扩建10个助老助残服务站,开发助老助残公益性岗位50个,新增重点服务对象300名;8、推进文体设施建设,建成30处基层文体健身场所;9、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改建、扩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改建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深化数字巡防工作,新增路面治安监控点位50处,建成全区群防群治无线通讯专网,强化专职群防队伍建设,落实社区监控维护费用。

  提高政府执行力。广泛开展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三年大变样”为主题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提高科学领导能力、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全方位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继续抽调机关干部深入拆迁一线等难点工作岗位挂职锻炼。强化重点工程建设效能监察,严格实施对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执行不力责任追究。完善目标责任考核、政务督查等制度,确保政令畅通,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提升工作位次。切实抓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重大工作事项,向区政协通报情况,主动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推行网上办理新模式,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效率。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作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平台建设,落实区长信访联络员制度,畅通政府与群众的联系渠道,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财政资金、政府投资项目、民生项目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监督审计。加强行政监察工作,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确保行政权力规范运行。

  各位代表,危机与机遇并存,发展与民生并重。2009年政府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扎实苦干,为实现拱墅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
政府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K1493206-6/2009-07382

文号

公布日期

2009-03-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府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二○○八年工作回顾

  2008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实力拱墅、秀美拱墅、和谐拱墅”的目标,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过去一年,我们取得了值得全区干部群众振奋的新成果,荣获了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示范区、全国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单位、省示范文明城区、省平安区、省涉奥信访与维稳工作先进区、省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先进区、省老龄工作先进区、省卫生应急示范区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健康职工“六个一”工程、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困难群众保障、区来杭创业者法制学校等特色工作被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石祥路汽车贸易街区荣获“中国特色商业街”称号,小河直街获得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一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狠抓产业转型提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沉着应对经济形势新变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新形势,我们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年初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完成。开展“工业企业服务月”和“为千家企业送温暖”活动,加强与金融单位的联系,举办银企座谈会,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深入实施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成网上审批系统,暂停征收15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推行项目审批代办制,加快项目建设前期手续办理。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亿元,其中区属生产总值76亿元,分别增长11%和20%;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6亿元,增长1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8亿元,增长16%;三次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0.2:48.6:51.2调整为0.1:45.1:54.8;实现财政总收入57.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7.29亿元,分别增长15.09%和13.49%;财政支出11.98亿元,增长58.29%,支出比去年净增4.41亿元。

  招商引资实现高位增长。落实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分析督查例会制,实行分组竞赛考核,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全年完成实际到位国内市外资金130亿元,增长49.7%;合同利用外资4.3亿美元,增长26.2%;实际到位外资3.5亿美元,增长87.2%,招商引资位列全市城区组考核第一。引进了9个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和22个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全年新增有质量的出税企业1112家。外经外贸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自营出口4.8亿美元,完成对外投资1909万美元。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59.7亿元,增长19.3%,总量和增幅双双跃居老城区第一,其中区属工业销售产值182.1亿元,增长15.6%。信息服务与软件业实现新突破,北部软件园实现当年谋划、当年建设、当年开园,引进浙大盘石等100家软件和IT类企业,获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中国电子商务之都杭州北部产业园等称号,东部信必优服务外包基地投入运行。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9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 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58家,全年实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105.9亿元,增长18.1%。加快科技工业功能区二期和石塘园区建设,出让工业用地150亩。杭州新亚齿科材料公司厂房等46个工业项目实现竣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年纳税超千万元企业达到77家,海外海集团、天马控股集团、康桥汽车集团、话机世界等4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10家企业开展上市工作。深入推进节能降耗,5家企业通过杭州市清洁生产审核,9家企业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认定。

  服务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我们切实加快服务业项目建设,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6亿元,增长19%,增幅位列老城区前列。着力实施楼宇经济三年行动计划,运河商务区实现开工,组建杭州(拱墅)中介服务业发展中心,引进汉嘉设计等品牌企业,全区楼宇实现税收4.41亿元,13幢楼宇税收超千万元。专业市场改造提升扎实推进,杭州灯具市场精品城主体竣工,华贸鞋业、武林电器、省二轻装饰材料等3家市场完成搬迁,杭州收藏品等8家市场完成设施改造,全年实现商品市场成交额470亿元,增长20%。成功举办中国杭州第九届国际汽车工业展等大型展会,易构街区、宜家时代主体竣工。旅游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海外海皇冠假日酒店试营业,运河漕舫船投入营运。建筑业稳健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超百亿元。出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认定办法和扶持政策,成功引进亚洲·商务卫视和浙江日报印务中心等知名文化企业,A8艺术公社、乐富·智汇园成为杭州市首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孵化器,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亿元,增长20%。

  村(社)属物业经济稳步发展。村(社)经济实力快速增强,全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71亿元,增长21.5%;村(社)可分配收入达4.21亿元,增长23.2%,全区村(社)年平均可分配收入突破1000万元,进入全市前列。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年人均收入达到13833元,增长10.1%。全年物业经济项目竣工20万平方米,其中有12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推进村级集中办公和财务审计,财务电算化实现全覆盖,村级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股份制改革政策不断完善,完成吴家墩和半山经济合作社改制工作。超额完成市下达的1000亩粮食生产任务。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

  一年来,我们坚持加快建设,狠抓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第三次成功推出新运河。围绕还河于民、申报世遗和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着力实施运河综保“一带一址三区三园”项目建设,拱宸桥桥西历史保护街区、江墅铁路主题公园、欧Ⅲ公园、运河西岸登云路—拱宸桥段绿化景观带等4个项目建成并对外开放,运河沿线建筑物亮灯工程全面实施,第三次成功推出新运河。以运河为中心的3条水上黄金旅游线在国庆节期间顺利开通,拱墅段全长约8.7公里,建成胜利河环楼古水街和上塘河江南水乡民居等沿线景观带,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以道路有机更新带动运河石祥路以北段综保工程的开发,康兴路等5条道路和西杨地块安置房实现开工,标志着7.28平方公里的运河新城建设正式启动,运河综保实现由南向北跨越。

  拆迁安置工作成效显著。拆迁总量创新高,全年拆(搬)迁住户4250户、拆迁单位278家,拆迁面积达125万平方米,完成了“三河一路”等33个重点项目的拆迁工作,瓜山拱康路东侧地块等项目进入拆迁扫尾阶段,为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开好局创造了有利条件。不断优化和谐拆迁模式,“允许自保,鼓励外迁”的历史街区住户搬迁办法更加完善,属地和建设单位共同负责机制更加高效,创新了电脑摇号产生回迁号等工作新机制。切实加快安置房建设,推进回迁安置工作,全年开工安置房60万平方米,竣工6.18万平方米,改建外来务工人员公寓3.68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1680户。

  半山地区整治等环境改善工程全面提速我们以半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为主抓手,大力提升辖区环境质量。完成了32条污水收集系统、6个生活小区和35家公建单位的截污纳管工程,半山地区新增生活污水日截污量5582吨,生活污水日截污总量达到30644吨,截污率达到71%,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杭钢集团工业废水中水回用二期工程项目正式运行,每天可回用工业废水2.88万吨,半山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较上年削减55%。全年关停转迁区属企业48家,实施8家企业扬尘污染整治。完成康桥村摇头畈523亩种植业结构调整改造工程。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实施“两口两线”和文晖路整治,建成6条城市干道和13条支小路,18条城市干道实现开工,改善23条背街小巷,完成6个撤村建居村环境整治。绿化建设成效明显,新增绿地82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1.06平方米,半山公园改扩建一期工程建成免费开放。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开工农转居公寓52万平方米。切实加强做地工作,915亩土地具备出让条件。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扎实开展打造最清洁城区各项工作,保洁保序水平得到提升,辖区道路清洁度位居全市前列。实施街面保序百日整治行动,扎实推进“五乱”和再生资源回收整治等专项行动,城区序化度明显提高。全面推行“停车新政”,全区共设置停车点187个,划定停车泊位6545个,同时落实了“五定”长效管理。完成6家农贸市场改造,大关西三苑等农贸市场在全市评比中名列前茅,长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两违”整治成效明显,开展拆违集中整治月、拆违集中宣传月等系列活动,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32万平方米,查处违法用地56宗、2.34万平方米。3个镇(街道)通过市级生态镇(街道)验收。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一年来,我们坚持协调发展,狠抓各项事业,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更加巩固。

  社会事业取得新跨越。科技工作深入推进。顺利通过2007年度区县(市)党政领导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区科创中心荣获市“十佳”孵化器称号。推荐国家火炬计划等市级以上科技计划105项。与浙大城市学院合作交流深入推进。新增2个科普示范街道,建成7个科普长廊。人才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2196名,建成杭州市留学人员拱墅创业园和天马集团博士后流动站。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组建大关中学等7个教育集团,全区名校集团化和优质义务教育覆盖率分别达到58%和95%。加快学校建设,桥西72班配套学校、香积寺巷小学一期交付使用,大关中学二期等3所学校实现竣工,半山田园地块一小等5所学校、幼儿园实现开工,省一级重高杭十四中落户拱墅。中考成绩在全市保持领先。区老年大学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层文化阵地得到巩固,80%的镇、街道文化站达到省市级“东海明珠”标准,运河博物馆和区图书馆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完成新一轮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成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完成运河博物馆第三展厅布展工作。文化市场监管规范有序。体育工作成效明显。建改建区文体中心、区体育场,区体育大厦建设进展顺利,全区人均体育占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建成10个国民体质监测站。成功举办第五届运河文化艺术节、2007-2008年中国女子篮球甲级联赛浙江赛区赛事等一系列群众性文体活动,圆满完成我区奥运火炬传递的组织工作。卫生事业协调发展。7个镇、街道荣获市卫生强镇(街道)称号,成为全市基层镇、街道创强率最高的城区。开展建设健康城区六项行动等主题活动,健康生活五件套发放到全区11.9万户家庭手中。区公共卫生中心和祥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开工。全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在全国率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集团化工作。成功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浙江站启动仪式,中医药进社区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战略部署,出台具体实施意见,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区计划生育率达到98.59%。区红十字会完成换届选举。

  民生保障日趋完善。加大对改善民生的财政投入,全年财政用于改善民生支出达9.44亿元,民生支出增量占新增财力的92.38%,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的财政支出增长达到24.77%,社会保障与就业、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和城乡社区事务的财政支出增长达到175.62%。启动危旧房改善11.7万平方米,完成7.7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达2072户,整治德胜新村等58个庭院,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2285个,帮助15318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成再就业培训4633人,52个社区达到市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劳动维权取得新进展,为劳动者追讨欠薪821.46万元。城镇无保障老年居民、少年儿童的参保工作进一步加强,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单位达9475家、参保人员84820人。农村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从每人每年140元提高到210元。在全市率先建立困难重性精神病人住院押金垫付资金制度,建成10个示范型社区(村)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开展“一倾斜四延伸”全覆盖救助工作,发放各类救助金2300余万元,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组建了覆盖全区的民情民意调查网络。

  社区建设成效明显。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建设,创建省和谐示范社区7个。2个街道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加强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新建社区配套用房1.15万平方米,确权2万平方米,建成13个农村星光老年之家和8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社区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连续两年荣获杭州市社区信息化整体推进先进区称号。加强社区工作者管理,实现社区工作者统一招聘,举办首届社区工作者高级研修班。基层民主扎实推进,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选民登记率、参选率分别达到100%和98.6%。完成沈家桥村等7个村的撤村建居工作。

  平安创建深入推进。深化平安拱墅创建,实行矛盾纠纷“三色预警”管理,开展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和重信重访问题专项整治,推进社区“12345”规范化建设,完善网上信访工作模式,共受理信访电总数17098件(人)次,办结率99.2%。全力做好奥运会和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期间信访维稳工作。积极探索实践常量数据指导下的主动警务机制建设,完善三级巡防网络体系,推行派出所警务区工作模式,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区治安工作继续保持刑事发案下降和破案、打处数上升的良好势头。实施流动人口“1236”工程建设。加强依法治区普法教育工作,开展运河法治文化艺术节活动,推进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结合,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416起。康桥镇西杨村被评为省五星级民主法治村。

  公共突发事件得到成功处置。妥善处置三聚氰胺奶粉、手足口病、麻疹等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抗雪救灾、防台防汛、动物防疫、消防和食用农产品安全工作,连续13年未发生森林火灾,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派出骨干力量支援灾区,全力开展对口援建,恒丰集团提前完成8.5万顶汶川地震救灾帐篷生产任务,组织辖区建筑企业在四川省广元市建成337套过渡安置房,全区累计为汶川地震捐款2700余万元,交纳特殊党费210余万元。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10件实事顺利推进,一批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推动创新、再破难题”专项行动和解放思想大行动深入开展,广大干部队伍思想更加解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91项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切实加强政府学习,系统学习了宏观经济形势等方面知识。电子政务建设继续深化,推出“杭州·拱墅”新版门户网站,新建区政府信息公开网和全区统一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平台,电子监察系统投入运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国有建设单位资金使用管理,推行区级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公开出租,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坚持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区人大代表议案及意见建议76件、区政协委员提案108件,按时办结率100%,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99.46%。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0件、商业贿赂案件10件。审计工作成效明显,开展抗震救灾款和十大工程跟踪审计,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审计47个,核减工程造价6268.72万元,平均核减率达11.79%。开展10个部门、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10名领导干部实行经济责任集中交接。

  老龄、关心下一代、无偿献血、档案管理、内审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双拥、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人民防空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依法、民主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脚踏实地、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热情支持与帮助的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各有关单位、驻军、武警部队,向所有关心和参与拱墅区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政府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金融危机对我区经济影响逐步显现,财政收支趋紧,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企业亏损面扩大,节能降耗不容乐观,项目建设进度不够理想;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任务仍相当艰巨,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仍然很重,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干部队伍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九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本届政府的届中之年,也是全面落实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展望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国际金融危机并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受大环境的影响,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区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2009年的经济工作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多。我们要看到不利因素,更要看到有利条件,当前欧美等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出台刺激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中央提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注重综合运用减税、扩大中央政府投资等多种手段加大对保障民生、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沉着应对,趋利避害,变危机为机遇,再掀经济社会发展新高潮。

  2009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三年大变样”学习实践活动为统揽,以应危机、保增长为中心,以解放思想、激情创业为动力,毫不动摇地坚持“四大”战略、建设“三个拱墅”,毫不动摇地实施建设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毫不动摇地开展项目推进年、招商引资年、政府服务年三大活动,毫不动摇地改善民生,毫不动摇地锻造一支一流的干部队伍,努力实现拱墅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2009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9%

  区属工业销售产值增长10%

  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力争10%;

  开竣工拆迁安置房100万平方米;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8200个。

  实际工作中,我们将朝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2009年,我们要围绕“两保、三化、四提升”,做好十方面重点工作。“保”,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三化”,就是推进城市化、产业优化、政府工作项目化。“四提升”,就是提升工作位次、提升服务水平、提升环境质量、提升生活品质。

  一、致力于加大投入,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扩大投资是当前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有力举措。全面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切实加快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竞争力。

  实现百亿投入。突出抓投入保增长,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把抓项目、增后劲摆在经济工作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着重实施155个区属项目建设,其中二产项目29个、三产项目39个、城建项目67个、社会事业项目17个、主要房地产项目3个。坚持并完善领导联系制、项目责任制、项目督查制、项目审批代办制等机制和制度,提高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效率,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全年实现项目开工80项、竣工68项。

  化解拆迁安置难题。征地拆迁是加快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手段,也是制约项目建设进度的重要因素。坚持和谐拆迁模式,完善拆迁工作机制,全年实现拆迁住户2000户。认真做好拆迁户的思想工作,努力化解矛盾,营造支持拆迁的良好社会氛围,保证拆迁工作顺利推进。严格执行征地拆迁政策,规范拆迁行为,最大限度维护好被拆迁群众的合法利益。坚持一手抓拆迁、一手抓安置,切实加快10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其中新开工64万平方米,努力实现“房等人”目标。

  强化资金保障。利用好“一调两宽两严”政策,坚持“做地、招商、出让”一体化操作,提升土地市场竞争力,全年完成做地1100亩,加快回笼资金,实现全年城市建设政府性投入125亿元。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广泛参与各种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把政府投资引导作用与发挥民间投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区属项目列入上级政府性项目计划。发挥市、区创投基金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优势,推进银企合作,帮助企业渡难关。

  二、致力于增强后劲,着力抓好招商引资

  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一号工程”地位不动摇,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年”和“政府服务年”活动,全年实际到位国内市外资金比上年计划增长28%,实际到位外资增长29%,实现继续走在全市前列目标。

  开展政府服务活动。牢固树立“安商、亲商、富商”理念,坚持“一线工作法”,健全领导分片联系企业机制,开展“十帮”行动,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不断优化政策环境,落实各项帮扶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继续完善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打造优良的政务环境。

  注重招商选资。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三年倍增计划,更加注重产业导向,着力引进高新技术、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中介服务等产业项目,推进全区产业转型提升。更加注重选商引资,着力引进有区域影响力和产业带动性的高质量项目,1000万元以上大项目占全部到位资金的60%以上。更加注重招商引税,着力提高引进企业产税率和产税额,全年新增有质量的出税企业900家。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扩大发展空间,全年实现自营出口4.8亿美元,新增境外中方投资760万美元,推动外经外贸工作新发展。继续做好“山海协作”和“对口帮扶”工作。

  用好招商资源。发挥招商引资的工作优势,为经营性土地的成功出让创造条件,同时要坚持守土有责,充分利用中心城区板块、运河板块、半山地区板块、祥符板块出让土地以及10%留用地等新增资源,大力引进优质项目。盘活闲置厂房资源,整合低、小、散企业用地,推行标准厂房建设,大力引进工业企业总部、技术研发中心、销售中心,提高存量土地利用率。积极招引央属企业、500强民企、500强外企,以北京、上海、深圳为重点,开展驻点招商。全面完善投资信息、客商信息、项目信息、资源信息等信息库,做到资源共建、信息共享,使资源和投资有效对接。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和奖惩政策,发挥政策激励效应。

  三、致力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围绕打造服务业成长第一区的目标,进一步加快楼宇建设,推进产业优化,全面提升城市经济综合实力。切实抓好26个重点三产项目建设,全年实现楼宇税收超5亿元,亿元税收楼宇零突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运河天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通过产业规划、政策引导、招商引资推动创意企业集聚和升级,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亿元。加快专业化分工,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加强服务外包基地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服务外包企业。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引进金融证券保险机构,加强与创投机构合作,支持成长型企业发展。提升中介服务业发展中心管理水平,引进培育研发设计、广告策划、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业。依托康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第三方物流等现代物流企业,富康大厦实现开工,康华大厦交付使用,不断提高物流业的专业化水平。

  繁荣生活性服务业。围绕市场大区向市场强区转变的目标,着眼于提高市场销售利润率和增加值率,有序推进专业市场整合提升,杭州城北大厦实现竣工开业,完成杭州运河钢材市场、杭州文化商城等8家市场的内外设施改造,实施钱江服装小商品市场精品区原地重建,开工杭州灯具市场一期工程。加快银泰城西店、运河上街、欧尚二店、TESCO(泰斯科)超市等大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区域商贸中心。推进明珠大厦、凯锐大厦等5所高星级宾馆建设,其中万豪酒店和百瑞运河大饭店实现开业,全面提高休闲旅游接待能力。加快方正商务楼等6个项目建设,继续提升汽车物流中心和石祥路汽车贸易街区两大平台。

  加快十大城市综合体建设。围绕打造“全国领先、全省一流软件园”目标,着力推进北部软件园综合体建设,建立与软件基地、中介商务机构、高等院校长期合作机制,整合西湖印业等用房资源,建成交付两个新创业区,开工20万平方米、建成20万平方米软件园楼宇,同步抓好招商工作,引进优质软件类企业200家。开工建设北部软件园专项用房一期工程和北部软件园综合配套中心等项目,加快实施北部软件园道路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加快建设运河商务区综合体和桃源新区商务居住综合体。开工建设杭汽发地块商务居住综合体、银泰购物中心综合体、瓜山商务综合体。积极谋划大河造船厂运河旅游综合体、田园新区商务居住综合体、杭协联热电厂地块综合体、杭一棉地块综合体,加快推进规划、招商等前期工作,尽快实现开工。

  四、致力于整合优化,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争创工业经济新优势。

  发展都市型工业强化园区主战场、主平台作用,加快工业功能区和石塘园区建设,建成杭行路、祥园中路等2条骨架道路,新开工建设8条道路,全年出让工业用地150亩,集聚发展医药、电子、通用设备、电气机械等产业,使园区成为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完善的都市型工业基地。加快培育企业发展梯队,做强龙头企业、扶持成长型企业、壮大中小企业群体,鼓励企业加快上市,争取更多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全年开工中亚机械科研用房等15个项目,浙江泰普森体育用品公司厂房二期等17个项目建成投产。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辅导企业申报国家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全年新增市、区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增长18%。把握增值税转型契机,加大技改贴息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年实现技改投入2亿元。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对4家工业企业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完成市下达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目标。

  做大做强建筑业。抓住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的机遇,贯彻落实国家支持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房地产建筑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落实建筑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建筑企业开拓市场、调整提升结构、强化质量管理、抓好资质申报,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0亿元,建筑业税收3.2亿元。积极培育引进高资质建筑企业,新增一级建筑资质企业2家。

  五、致力于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建设品质农村目标,继续打好新农村建设三场硬仗,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

  加快城中村改造。坚持大项目带动与直接改造两轮驱动,全面实施五大片区城中村改造,全年实现农转居公寓开工39万平方米,竣工23万平方米。全面推进祥符地区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吉如片区城中村改造的土地整理工作,加快实施花园岗、祥符桥、方家埭片区开发。着力抓好上塘地区城中村改造,重点实施瓜山、皋亭等片区农转居公寓建设。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紧紧抓住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契机,增强村(社)经济实力,农村经济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增长15%以上。加快村级10%留用地项目的规划、拆迁、建设和招商,全年新开工物业经济项目40万平方米,竣工20万平方米。围绕三年翻一番的目标,盘活整合各类资源,实现村(社)可分配收入5.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力争比2006年增长100%,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增长10%。完成市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

  深入开展农村改革。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完成石塘等6个村的撤村建居和半山镇的撤镇建街工作。加快农村股份制改革步伐,基本完成新文等7个撤村建居村的股份制改革,启动平安桥等8个村的股份制改革工作。完善农村保障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额达到360元。继续加强村(社)财务管理,严格执行会计集中办公、财务审计、财务公开、网络电算化管理等制度,同时探索加强村级物业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的新方法。

  六、致力于有机更新,深入推进运河综保

  全面落实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十大项目,落实十大保障,强化城市管理,提升环境质量,努力扮靓杭城北大厅。

  第四次推出新运河。围绕打造运河申遗示范区目标,全面抓好“一寺一厂三区三馆”等8个运河综保项目建设,恢复香积寺,建设拱宸桥桥西历史街区风貌协调区、小河直街风貌协调区、大兜路历史街区,建成开放中国刀剪剑、伞、扇等3大国家级博物馆,形成一条富有运河传统风味的旅游景观带,确保国庆节前第四次推出新运河。

  推进运河新城开发围绕加快运河综保由南向北推进和开发大城北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运河新城。坚持规划先行,通过国际招标,高标准完成运河新城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编制工作。着力完善新城的路网格局,竣工拱康路、康桥路以及丽水路(康桥路以北段)、康兴路(康桥路以北段)、洋湾路等5条道路。加快安置房和配套设施建设,全年开工建设平安桥等地块30万平方米安置房和杭十四中康桥新校区项目。

  加强运河综保成果利用管理。探索加强历史街区、运河综保景观设施和配套设施日常管理的有效办法,充分发挥建设成果的综合效益。利用运河文化景观带建设的成果和推出新运河的良好氛围,优化旅游线路,推广运河水上游、工业遗存游、文化创意游、特色民居游,精心组织运河旅游休闲节活动,提高“运河游”的市场知名度。依托运河综保工程的公建配套设施,扶持美食茶楼、娱乐演艺等特色潜力行业,不断完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配套功能,发展休闲旅游业。

  加快环境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环境建设向提高城市品位和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方面深化。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着力实施22条城市主次干道、30条支小路建设和5条道路综合整治,修缮道路16条,有效缓解“行路难”问题。加快成片旧城区改造,完成桥西登云路北、剪刀厂与秉祥巷、大兜路、塘河等4个成片旧城区土地整理工作。推进塘河新村、维元弄、董家新村危旧房改善,当年完成危旧房改善1.8万平方米,累计完成15.7万平方米,办好老百姓家门里的民心工程。抓好城区专项绿化,提高养护水平,打造绿化精品亮点,全年新增绿地50万平方米。

  强化城市管理。进一步完善保洁作业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健全准入和淘汰机制,提高城区分类保洁清洁度,加强序化考核,进一步提高街面序化水平,保洁保序考核争优秀,进入老城区前三位。加强城管执法电子监控网络建设,加大对违章停车、出店经营等行为查处力度,提高街面管控水平。全面落实停车新政,加强路面停车的疏导和管理,规范辖区停车秩序。开展车载流动水果摊、非法营运专项整治,实行严管重罚,解决一批影响城区市容秩序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保持对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整治的高压态势,落实“防、控、拆”三位一体的即查即拆工作机制,确保实现“新违建零增长,剩余违建负增长”目标。组织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建立健全辖区地籍调查数据库。

  七、致力于环境提升,继续推进半山地区环境整治

  坚持企业搬迁、道路建设、河道整治、景观完善、区块开发“五管齐下”,确保半山地区环境整治每年都见新成效、取得新变化。

  第二次推出“新三河”。以电厂热水河、电厂河—沿山港、杭钢河等“一纵两横”主干河道为重点,同步实施石前港河等7条河道综合整治,其中北马桥港河等8条河道确保当年完成,提升硬件设施,改善沿河景观,实现水系连线成网,确保国庆节推出半山地区“新三河”。

  强化污染治理。加快企业关停转迁,全年关停转迁区属企业29家。建成年减排二氧化硫6000吨的杭钢炼铁分厂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项目,改善半山地区空气质量。进一步严格环境准入,引导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在线监测和环境监管,确保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抓好生活污水收集和截污纳管工作,对17条背街小巷进行截污纳管改造,新建污水收集系统11公里,使半山地区截污率达到75%。

  加快新区开发步伐。坚持企业搬迁与做地并举,重点实施康桥造纸厂地块改造,带动周边区块发展。实施桃源新区综合改造,开工建设R21-13地块20万平方米安置房,推进区块内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田园新区开发和半山集镇整治。

  八、致力于以人为本,继续加快五强区建设

  坚持共建共享,努力繁荣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生活品质。

  推进科技创新。切实强化基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区和省级科技强区复核。加强孵化器建设,完善创业孵化体系,推荐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00项、立项30项以上,全年实现孵化企业技工贸总收入4亿元。加快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与区内外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新增6个科普长廊。加强人才工作,吸引留学生到留创园投资创业,引进各类人才2700名。

  打造高品质教育强区。继续实施学校建设、人才培养、名校集团化和科研强教四大工程,全面提升教育水平,积极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加快教育设施建设,推进新一轮学校改造,提升1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新组建2个教育集团,打造在全市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小学,形成布局更为合理的优质教育资源圈。推进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做好第十届省特级教师评选的培养推荐工作,着力培训塔基教师,不断提高全区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健全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科研课题的立项数和成果论文的获奖数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提升文化先进区。积极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场馆的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半山公园民俗展示区资源,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力争天竺筷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运河文化广场为主阵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争创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积极争取“运河之春—元宵灯会”列入全省民俗旅游项目。改造提升运河博物馆半景厅。实施公信文化工程,强化文化市场监管。

  创建省体育强区。切实强化举措,确保成功创建省体育强区。搭建更加便利的全民健身平台,加快区体育大厦和室外运动场所建设,积极筹建区体育馆,促进辖区院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着力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建好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依托汽车贸易街区资源,建成全国一流的F2卡丁车俱乐部。实施“一校一队”计划,举办拱墅区第三届老年人运动会,广泛开展“运河健走”、“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活动,丰富群众体育生活。

  创建省卫生强区。围绕创建省卫生强区和省卫生区目标,积极完善公共卫生及社区卫生服务两大体系,加快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在全市率先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工作,以市二医院医疗综合楼和省新华医院住院楼建成投入使用为契机,优化15分钟就医圈。结合国家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点项目,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和爱国卫生工作。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责,继续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深化中医药进社区工作,筹建运河名中医馆。继续开展“双示范”创建活动,打造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品牌,计划生育率达到97%以上。

  九、致力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要把保民生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促进发展成果共享,努力创造惠及全区人民的幸福和谐新生活。全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增量占财政支出增量的80%

  全力促进充分就业。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巩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成果,力争100%城市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突出抓好关停企业人员的就业工作,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创建拱墅区大学生创业园,在北部软件园和浙大城市学院建立创业促进就业实践基地,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全年养老保险净增5000人,工伤保险净增5000人。继续开展“春风行动”、“9.19”帮扶日活动,完善“一倾斜四延伸”工作机制,不断拓宽救助范围,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全年受益人数达到55000人次。着力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启动杭州市肢体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积极创建浙江省助残扶残爱心城市,推动残疾人工作上新台阶。争创全国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

  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落实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完善社区布局,优化社区服务,培育2个区级精品社区和10个街道(镇)特色社区,努力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面加强撤村建居社区建设,做好社区配套用房建设和确权工作。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和农村工作,完善社区工作者招聘录用、教育培训和管理考核制度,建立社区工作者信息库和社区后备干部储备库,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围绕“全省示范、全国领先”目标,进一步扩大社区助老助残服务受益面和覆盖面,全面打响拱墅助老助残服务品牌,争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

  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预防、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工作,完善信访接待制度,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强化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预防和控制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推进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工作。加大法律援助力度,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加强防台防汛、森林消防、动物防疫等工作。切实抓好食用农产品管理和“十小”行业整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企业和各类工程项目安全监管,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推进应急管理“四进”工作,健全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十、致力于强化服务,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目标和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政府工作项目化,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为民办好十件实事。新的一年,我们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为民办实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重抓好以下10件实事:1、促进就业再就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8200个,帮助11500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成再就业培训3340人;2、改善群众住房条件,竣工拆迁安置房39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1000户;3、提高群众居住环境质量,改善庭院26个、房屋158幢;4、加强环卫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垃圾中转站3座,新建、改建、扩建公厕7座;5、积极改善水环境,完成47条污水收集系统改造;6、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大浒弄地块配套学校交付使用;7、提高助老助残服务水平,建成区残疾人文体活动站,新建、扩建10个助老助残服务站,开发助老助残公益性岗位50个,新增重点服务对象300名;8、推进文体设施建设,建成30处基层文体健身场所;9、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改建、扩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改建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深化数字巡防工作,新增路面治安监控点位50处,建成全区群防群治无线通讯专网,强化专职群防队伍建设,落实社区监控维护费用。

  提高政府执行力。广泛开展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三年大变样”为主题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提高科学领导能力、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全方位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继续抽调机关干部深入拆迁一线等难点工作岗位挂职锻炼。强化重点工程建设效能监察,严格实施对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执行不力责任追究。完善目标责任考核、政务督查等制度,确保政令畅通,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提升工作位次。切实抓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重大工作事项,向区政协通报情况,主动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推行网上办理新模式,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效率。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作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平台建设,落实区长信访联络员制度,畅通政府与群众的联系渠道,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财政资金、政府投资项目、民生项目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监督审计。加强行政监察工作,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确保行政权力规范运行。

  各位代表,危机与机遇并存,发展与民生并重。2009年政府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扎实苦干,为实现拱墅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