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K1493206-6/2005-0614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府办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备注/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生成日期 2005-03-02 发布日期 2005-03-02
附件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05-03-02 18:12:00 点击率:


  区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14)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5年1月23日在杭州市拱墅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拱墅区人民政府区长  俞东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二○○四年工作回顾

 

200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做深做好“强”、“新”、“高”、“美”、“稳”五篇文章,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协调快速发展。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7.05亿元,增长23.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22亿元,增长24.48%;财政总收入21.0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58亿元,分别增长17.89%和25.5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4:46.88:50.7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突破50%。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1号工程”,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精心组织“百日招商”,组团赴日本、香港等地开展招商活动,招商引资再创历史新高。全区共引进各类项目2177项,实际到位资金78.46亿元,增长37.39%;其中合同利用外资19677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7015万美元,分别增长65.97%和54.31%,引资总量名列全市前茅。引进企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项目达41家,引进了合同外资达3865万美元的中石化碧辟(浙江)石油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已有7家在我区投资。2002年以来引进企业全年纳税2.6亿元。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完成自营出口1.51亿美元,增长26.46%。外经工作稳步推进。对口帮扶工作有效开展。“接轨上海”迈出实质性步伐,与上海市普陀区建立友好城区,全面开展了合作交流活动。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我们加快推进“迁二建三”进程,积极发展汽车贸易、专业市场和大卖场等商贸服务业。浙江康汽集团入选全国工商联民营会员企业50强。欧倍德建材超市、建华五金机电市场、浙江时代电子商城等重点项目建成开业,世纪联华等知名商贸企业落户我区。加强杭州汽车物流中心建设和管理,挂牌出让16个地块,基本建成金通汽配市场一期工程。石祥路、沈半路汽车特色街区顺利开街,新建30余家4S汽车品牌店。成功举办第24届全国摩托车及配件展示交易会和第5届中国杭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成立物流建设管理机构,编制完成康桥地区物流发展概念性规划。专业市场快速发展,实现成交额360.62亿元,位居全市各城区之首。加快运河旅游开发,建成“乾隆舫”等项目。房地产业、餐饮业等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全区实现第三产业销售收入252.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79亿元,分别增长46.26%和36.1%。

工业经济突破百亿我们把投入和功能区建设作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切实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开工项目建设。加大政策和服务力度,出台一系列扶持工业发展的意见,精心组织工商企业服务月和为企业解百难活动,认真开展抗缺电工作,工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坚持重点项目推进机制,技改投入进一步加大,完成企业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增长38.07%。工业功能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完成,全年实现项目开工18个,开工面积53万平方米,竣工40万平方米,康永佳纤维、科汇商标等项目竣工投产。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1.16亿元,增长20.72%,工业经济登上了新台阶。

都市农业健康发展。我们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花卉苗木、蔬菜、养殖等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方家埭村、杭州花园岗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分别被评为市级都市农业示范村和农业龙头企业,冰灯米业获得市十佳农产品加工企业称号。进一步强化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西杨村蔬菜基地被认定为浙江省无公害蔬菜基地。认真做好禽流感防治工作,动物防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扎实推进。全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79.26亿元,增长36.22%。

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我们坚持以“11368”工程为主抓手,加快城市建设。突出规划龙头地位,编制吉如地块和庆隆、阮家桥地块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桥西民居和小河直街保护区规划前期工作,优化了运河东岸旅游景观线等一批专项规划。城市综合改造步伐加快,启动拱宸桥桥西、小河、大浒弄、杭二毛等地块改造,浙麻安置房地块顺利动工,全年开工86万平方米,竣工57万平方米。大力推进“居者有其屋”工程建设,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取得新成效,完成3000户拆迁户的回迁安置工作。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项目进展顺利开展了运河商务区、富义仓遗址公园前期和拆迁工作,运河广场主体竣工。加快“城中村”改造,推进农转居多层公寓建设,陆家圩小区、渡驾小区等项目开工10.6万平方米,竣工5.5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赵伍路、丽水路、衢州路一期工程如期动工。投资2.6亿元,高标准实施莫干山路和104国道入城口综合整治,共拆除各类建筑物5.64万平方米,立面整治10万平方米,住宅平改坡132幢,打造了我区第一条城市景观大道。实施环境建设,新增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新建一批环卫配套设施,完成大关南二苑等5个旧有住宅小区截污纳管,整治康桥河等16.7公里河道,顺利通过“万里清水河道”市级考核验收。积极配合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宣杭铁路复线、天然气发电项目等征地拆迁,保证了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城管水平逐步提高。我们积极投身杭州市“一创五迎”活动,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消除了一批市容环境卫生顽症,城区环境面貌得到新的改善。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撤销区市容环卫局,组建区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城市管理综合协调能力得到加强。创新城市管理手段,狠抓市容环境整治,推行“门前三包”IC卡管理新举措,实施街景容貌“亲民型”综合管理,圆满完成“四小车”专项整治,全面整治农贸市场,开展墙体美化工程,落实河道长效管理,提高道路保洁水平。莫干山路成为省级城市街容示范路。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完成公共建筑改造项目155项,新建无障碍通道15910平方米。加强环境保护,启动生态区建设工程,编制了生态区建设总体方案。加大清理和拆除违法建筑力度,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1733处、175784平方米。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我们坚持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列全省88个县(市)、区第一位,全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高新技术成果17项,网上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工作保持领先,区科技创业中心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孵化器。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加大引进和培养教育人才力度,新引进特级教师3名、省市优秀教师和教坛新秀8名。建成全省一流的文澜中学等学校,全年学校建设开工54500平方米、竣工80900平方米。拓展教育发展空间,与杭州师范学院签订教育全面合作协议。启动名校集团化战略,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中考重高上线率比去年上升4个百分点。成功举办第三届运河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性大型文体活动。完成运河博物馆布馆设计方案。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妥善处理了一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建成浙江老年关怀医院新大楼并投入使用。全面完成计划生育各项指标任务,被评为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区。社区建设深入推进,顺利完成40个社区居委会的换届选举,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和睦社区、塘河新村社区被命名为省级文明社区,红石板等7个社区和蚕花园等6个社区分别被命名为省示范社区居委会和省百佳社区居委会。我区被评为全省民政工作目标考核先进区。全面启动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老龄、关心下一代、红十字会、无偿献血、统计、档案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双拥、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我们坚持把加快改革作为促进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成八丈井等6个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开展第三批撤村建居改革试点工作,皋亭等6个行政村翻牌成立社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顺利推进,失土人员参保率达96.4%,农业人口参保率达4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基本覆盖,农业人口参保率达95.9%。加大新课程改革力度,成功承办全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研讨会。率先启动计生避孕药具管理改革并在全市推广。加快医疗机构体制改革步伐,在全市率先完成和睦医院改制。实施了杭州都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化改制工作。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我们把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破解“五大难题”,健全机制,落实举措,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政府各部门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区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8件实事基本完成。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全年共采集岗位20039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6480名,其中就业困难人员6827名,安置残疾人员就业118名。加大“清欠”工作力度,为劳动者追回拖欠和克扣的工资346.6万元。全面开展4.5万余名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推行低保金部分实物发放。深化“春风行动”,共募集捐助资金137.47万元,对2653户困难家庭给予救助,全年共发放各类救助款1140.4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农民人均收入9388元,增长10.1%。

社会政治保持稳定。我们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创建“平安拱墅”。投入350万元,完成治安动态监控系统一期工程,全区打防控一体化长效机制建设初具规模,防范和打击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在全市率先推出出租私房等级管理星级评定制度,瓜山南苑被列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会议观摩点。深化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暨信访联动服务工作机制,及时稳妥地处置了一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共受理信访电总数45915件次,办结率达99.6%。加强安全生产,有效防止和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半山林区实现10年无火灾事故。

自身建设继续加强。我们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定期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主动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加强与工、青、妇、科协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全年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96件,办结率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深入开展依法治区和普法教育工作,全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民主法治文明村”创建工作取得实效,蒋家浜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建立行政许可相关配套制度,启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区政府门户网站,开展“三清理一公开”工作,行政审批提速率达32.85%,机关效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效能监察,发挥审计监察职能作用,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区人民开拓进取、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对政府工作给予热情支持与帮助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以及辖区各企事业单位、驻军和武警部队,向所有关心和参与拱墅区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运行质量仍需提高,结构调整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征地拆迁难题直接影响了各类建设项目的推进,城区功能和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不少;政府机关工作效能和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五年主要任务

 

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展望国际国内形势,全球经济继续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整体形势好于去年,长三角地区仍是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国家宏观调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发展趋势看好。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积聚了充沛的能量,创造了开明开放的人文环境,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条件。但是,经济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挑战,为此,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党中央关于新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根据区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200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委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围绕加快建设大都市中心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继续实施“四大战略”、打造“四大品牌”,以“三产发展年”和“环境建设年”为抓手,发展经济,建设城市,稳定社会,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拱墅经济社会平稳协调较快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生产总值增长15%;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5亿元;

城市建设力争开工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

净增就业岗位16500个;

计划生育率97%以上。

实际工作中,我们将以更高的目标来要求。

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需要突出抓好以下8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开放兴区,力求招商引资有新跨越

牢牢把握有利时机,坚持招商引资“1号工程”地位不动摇,立足新起点,采取新举措,继续保持高位推动招商引资的良好态势,再掀招商引资新高潮。

用好招商资源。强化“寸土必尽其用”思想,盘活用足存量资源,大力推行“无地招商”新模式。加快推进长期征而未用土地的开发,积极整合闲置厂房资源,严把投资强度关,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引进项目的土地集约利用率和建筑容积率。落实“亲商、安商、富商”举措,支持现有企业增资扩股,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主动嫁接外资,鼓励外商并购民营企业,打开“以民引外”新局面。发挥大规模城市综合改造优势,依托工业功能区、物流区块、运河商务区和石祥路、沈半路汽车特色街区等开发建设,包装推出一批大项目招商,最大限度发挥区块集聚功能。积极开展楼宇招商,引进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发展“楼宇经济”。

强化招商措施。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大力推行网上招商、委托招商,继续开展“百日招商”等招商活动。密切与上海市普陀区等的联系,加快接轨上海步伐,实现招商资源共享。落实招商引资“六个有”,进一步加强基层招商中心和招商信息网络建设,提高招商人员素质,建立全员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招商队伍,进一步打造“一站式、全天候、全方位”服务平台。调整、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逐步形成以税收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各个层面的招商积极性,突出村级招商的主力军作用。

提高招商质量。突出“引外、引大、引强”,突出选商引资,突出税源经济,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效益。抓住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和CEPA实施的机遇,接轨上海,主攻港澳,拓展欧美,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项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守土有责”,抓好辖区内出让地块的招商,大力引进建筑、房地产企业,确保房地产项目税收落户本区。做好引进企业的服务工作,提高引进企业出税率。在狠抓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支持现有企业的发展壮大。高度重视出口退税工作,减轻政策调整对地方财政的压力。进一步做好外经外贸工作,支持企业到境外投资兴业,拓展国际市场。

二、坚持商贸富区,力求现代服务业有新突破

要从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扩大地方财源、增加就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高度,实施“商贸富区”战略,开展“三产发展年”活动,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制订发展规划。结合编制“十一五”规划,研究制订全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一批专项发展规划。注重规划与城市建设、自然积聚、消费需求相结合,积极发挥运河、主要道路、商业区块的积聚效应,突出优势行业,合理布局和引导商贸服务业发展。要制订切实有效的推进政策,加大对重点服务行业和服务企业的培育力度,营造良好环境,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做强优势产业。充分利用汽车物流中心和汽车特色街区两大平台优势,加快品牌店及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康汽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扩大我区汽车销售份额,进一步打响“汽车拱墅”品牌。积极举办国际汽车展等各类专业性展会,发挥会展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加强康桥物流中心建设,争取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推进建设“物流拱墅”。按照整合提升的要求,改造提升传统市场,加快建设新兴市场,积极培育具有拱墅特色的专业市场群,努力创建市场强区。加快发展商业街区和商贸中心。发挥运河景观优势,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使之成为全区经济重要的增长极。

拓宽发展领域。积极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抓住入世后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新机遇,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积极引进香港等地区和国家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与国际知名企业和品牌的对接。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抓紧欧尚二店、世纪联华运河广场店、迪尚商务楼、红石中央大厦、国际汇丰中心等14个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商贸服务业快速扩张。主动适应“旅游西进”战略,以运河水上巴士通航和“乾隆舫”开业为契机,加大运河沿线旅游设施建设力度,发展运河旅游事业。积极发展广告、会计、法律、资产评估、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中介服务业,大力引进国内外著名的中介企业,推进中介组织向市场化、专业化发展。

三、坚持工业强区,力求先进制造业有新提升

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积极破解要素制约,坚持高强度投入,着力提高工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推动都市工业发展。

加快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和电力等各项配套建设,力争启动功能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杭行路、东吴路、祥园中路东段等3条骨架道路,增强功能区要素集聚和产业吸纳功能。加快功能区项目建设进度,全年新开工项目10个,开工40万平方米,竣工50万平方米,确保2004年前开工的项目全面建成。积极做好功能区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力争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3亿元。

加大技改投入。积极破解要素制约,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银企合作,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加快技改。健全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责任机制,主攻17个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突出抓好紫金实业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促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见效,尽快形成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发展壮大重点企业,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发展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积极引导民营中小企业发挥机制和体制优势,实施规模扩张和技术赶超计划,增强发展后劲,努力打造一批小巨人企业。

推进技术创新。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搭建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对接平台,鼓励企业加快运用高新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嫁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和自有核心技术比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工业经济由投资增长向创新增长转变。发挥区科技创业中心作用,引导有发展潜力的孵化企业实现技术产业化。大力发展信息通讯、机械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全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

四、坚持环境立区,力求城市面貌有新气象

以大建设推动大发展,全面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坚持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四位一体整体推进,以超前的思维和魄力,积极实施新一轮“11368”工程,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服务功能,精心营建独具个性、富有魅力的大都市中心城区形象。

加快城市综合改造。坚持以规划指导建设,深化重点项目的规划方案,严格规划管理,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一手抓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一手抓“城中村”改造,不断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全面展开运河沿线地区综合改造,开工建设运河(德胜路到石祥路段)文化旅游景观带,积极筹建北星公园、运河宾馆、青莎古镇、小河直街历史街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LOFT)。加快祥符阮家桥和庆隆片等地区“城中村”改造,全年实现多层公寓开工15万平方米。突出主干,完善网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轻纺路、衢州路、赵伍路、小河路等道路工程,努力改善全区道路交通条件,有效缓解“行路难”。深入实施“居者有其屋”工程,积极解决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难”问题,稳妥推进在外过渡拆迁户的安置工作和零星地块改造,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加强环境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环境建设向提高城市品位和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方面深化。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生态区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化建设的重点转移,将建设重点从城郊结合地区转移到城区中心地带,高标准实施运河丽水路沿线等地区绿化,进一步凸显个性和特色。抓好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改善街巷环境面貌。开展半山地区废弃矿山治理,继续做好旧有小区截污纳管等工作。完成104国道入城口整治任务。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高质量实施姚家坝水闸改建,落实河道长效管理措施,完成“万里清水河道”工程任务。强化防违、控违工作机制,坚决清理和拆除违法建筑

破解建设难题。进一步发扬克难攻坚、开拓创新精神,着力破解征地拆迁难。依法抓好征地拆迁,严格执行法规和政策,规范拆迁行为,维护好被拆迁群众的合法利益。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征地拆迁工作机制,认真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化解矛盾,确保项目建设的拆迁工作顺利实施。加快安置房建设步伐,提高建设品质,开工拱宸桥桥东、小河等地块安置房项目,竣工杭二毛、热水瓶厂等地块在建安置房。坚持城市资源经营理念,深化“以地聚财、项目引资、滚动开发”运作模式,牢牢把握土地出让和金融机构融资等筹资主渠道,全年力争出让经营性土地500亩。探索市场化融资的新途径,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和民间资金参与城市建设,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强化城市管理。向管理要市容,向管理要品位,向管理要形象,营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环境,推进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创新城市管理理念,提高区级城市管理综合协调功能,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加强以城市“洁化、绿化、亮化、序化”为主要内容的长效管理,形成管理、监督、执法良性互动的城市管理格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编制城市管理三年规划。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推行区、镇(街道)环卫作业分层管理。不断加大城市管理的投入。落实城市管理举措,推广“门前三包”IC卡管理、城管公安联勤等城市管理机制。依法加大对占道、违章停车、建筑工地噪音、脏乱差的管理和查处工作。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提高环卫保洁和市政、绿化养管水平。主攻农贸市场、社区、城郊结合部三个管理难点,提升“洁美杯”竞赛水平。

五、坚持统筹协调,力求各项事业有新发展

按照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统筹兼顾,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进一步落实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推进国内外科技合作,构筑为全社会科技创新和创业服务的公共科技平台,加强科普宣传和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创建省科技强区。大力引进开发人才资源,优化人才环境,构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高地。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积极实施教育新一轮大发展。坚持“名校加民校、名校加新校”的办学思路,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布局调整。继续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加大人才培养本土化力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幼儿教育、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重视做好民工子女的就学工作。

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基层文化体育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进农村健身苑(点)建设,力争每个社区、村都有一处健身设施。以弘扬运河文化为宗旨,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建成开放运河博物馆、运河广场和大关游泳健身中心,开工建设体育大厦工程。继续开展网吧、电子出版物等专项整治,净化文化市场。

加强卫生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快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健全三级公共卫生网络,全面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育社区卫生服务精品亮点,实现社区卫生“六位一体”的医疗保健服务功能,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继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抓好农村改水改厕,基本消灭露天粪缸,消除简易棚厕2000只,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城区。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探索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新机制,争创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区。

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以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落实扩大就业、缓解失业、鼓励创业的各项政策,改善就业环境。做大做强创业园地,拓宽劳务派遣领域,进一步挖掘岗位开发潜力,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有效开展城镇失业人员、失土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增强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完善就业服务网络,改进就业管理和服务,加快推进撤村建居地区和农村基层劳动保障室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再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突出抓好拖欠民工工资等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完善社会保障。积极完善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和医疗保险制度,巩固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构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深入开展“春风行动”,落实长效帮扶机制。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发展老龄事业,开工建设总投资1600万元、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的区老人公寓。深入开展残疾人助行、助听、光明康复工程,加大对残疾人就学、就业和创业的扶持力度。

深化社区建设。加快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建成2000平方米的区级社区服务中心,构建社区服务信息平台,争取全区30%社区建立社区电子阅览室。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和市场化,逐步改变政府包揽的服务模式,组织辖区单位、社会志愿者和社会中介组织共同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支持发展社区家政服务业。完善社区工作准入制度,规范各类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评比考核进社区行为,进一步突出社区的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撤村建居地区的社区建设,完成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推进社区自治

六、坚持和谐稳定,力求平安拱墅创建有新成效

坚持把社会稳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突出重点,落实举措,切实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努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实施瓜山等个第三批撤村建居村的股份制改革,稳妥推进未撤建居村开展股份制改革。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参保率。紧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大力提升效益农业发展水平,引进外来资金和技术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适应性调整,推进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的规模化经营、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切实做好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

推进依法治区。积极实施依法治区和普法教育规划,深化 “民主法治文明村”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提高政府法治能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规范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强化执法监察,对执法不公、越权执法、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等行为严查严办。依法保护外来投资者、企业经营者和个体私营者的合法权益。

深化创建“平安拱墅”。围绕实现“平安区(县)”目标,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形成维护社会稳定长效管理机制,力争全区80%的街道(镇)达到“平安街道(镇)”标准,80%社区(村)达到“平安社区(村)”标准。坚持严打、严管、严防、严治“四严”机制的经常化,深化打防控一体化机制建设。完善预案,提高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处置能力。建成全区治安动态网络监控系统。建设总投资2800万元、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的区看守所。继续抓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和维权工作,积极防范违法犯罪。加强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妥善处理疑难信访和群体性事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监督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坚持为民办事,力求人民生活有新改善

始终把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高度关注民生,落实解难举措,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今年,在努力推动工作全面落实的同时,突出抓好以下8件实事:

1、高度关注群众住房难问题,拆迁安置用房竣工30万平方米。

2、着眼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区品位,进一步扩大城区绿化面积,新增绿地面积80万平方米。

3、实施生态区建设,重点整治十字港河等6公里河道,完成八丈井新村等3个旧有小区的截污纳管工程。

4、进一步开发就业岗位,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6500个,帮助14000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4500名,完成再就业培训3800名。

5、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新建健身点10个。

6、进一步加强学校建设,建成和睦南中学、德胜小学综合楼,力争开工建设桥西地块九年制学校。

7、稳步扩大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面,农民参保率稳定在90%以上。努力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抓好农村改厕工作。

8、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为目的,实施治安动态网络监控系统二期建设,形成覆盖全区的治安监控网络体系。

八、坚持务实高效,力求政府执政能力有新提高

牢固树立执政为民意识,进一步转变和规范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一个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服务型政府。

推进民主进程。依法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认真执行各项决议、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高度重视人民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与落实工作。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建议和意见,推行和完善政情通报制度,健全区长公开电话网络和其它为民服务网络增强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支持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开展工作,继续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等工作。

提高行政效能。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完善区政府门户网站和区党政机关信息网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努力建设信息化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务督查机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行政效能监察,确保政令畅通。坚持开展“满意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科学编制好“十一五”规划。高质量地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加强廉政建设。多形式开展理想信念、从政道德和法律纪律教育,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从源头上、机制上、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完善和坚持预算外资金管理、政府采购、小型建筑工程招投标、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等有效制度,加强对政府公共工程、社会公益性资金的审计和监督。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惩治腐败分子,保证政府的清正廉洁。

各位代表:拱墅的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快的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时代的召唤当作前进的动力,把崇高的使命化为积极的行动,以更足的干劲、更实的作风,适应新形势,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再攀新高峰,为全面建设大都市中心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
政府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K1493206-6/2005-06148

文号

公布日期

2005-03-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府办


  区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14)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5年1月23日在杭州市拱墅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拱墅区人民政府区长  俞东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二○○四年工作回顾

 

200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做深做好“强”、“新”、“高”、“美”、“稳”五篇文章,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协调快速发展。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7.05亿元,增长23.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22亿元,增长24.48%;财政总收入21.0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58亿元,分别增长17.89%和25.5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4:46.88:50.7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突破50%。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1号工程”,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精心组织“百日招商”,组团赴日本、香港等地开展招商活动,招商引资再创历史新高。全区共引进各类项目2177项,实际到位资金78.46亿元,增长37.39%;其中合同利用外资19677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7015万美元,分别增长65.97%和54.31%,引资总量名列全市前茅。引进企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项目达41家,引进了合同外资达3865万美元的中石化碧辟(浙江)石油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已有7家在我区投资。2002年以来引进企业全年纳税2.6亿元。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完成自营出口1.51亿美元,增长26.46%。外经工作稳步推进。对口帮扶工作有效开展。“接轨上海”迈出实质性步伐,与上海市普陀区建立友好城区,全面开展了合作交流活动。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我们加快推进“迁二建三”进程,积极发展汽车贸易、专业市场和大卖场等商贸服务业。浙江康汽集团入选全国工商联民营会员企业50强。欧倍德建材超市、建华五金机电市场、浙江时代电子商城等重点项目建成开业,世纪联华等知名商贸企业落户我区。加强杭州汽车物流中心建设和管理,挂牌出让16个地块,基本建成金通汽配市场一期工程。石祥路、沈半路汽车特色街区顺利开街,新建30余家4S汽车品牌店。成功举办第24届全国摩托车及配件展示交易会和第5届中国杭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成立物流建设管理机构,编制完成康桥地区物流发展概念性规划。专业市场快速发展,实现成交额360.62亿元,位居全市各城区之首。加快运河旅游开发,建成“乾隆舫”等项目。房地产业、餐饮业等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全区实现第三产业销售收入252.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79亿元,分别增长46.26%和36.1%。

工业经济突破百亿我们把投入和功能区建设作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切实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开工项目建设。加大政策和服务力度,出台一系列扶持工业发展的意见,精心组织工商企业服务月和为企业解百难活动,认真开展抗缺电工作,工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坚持重点项目推进机制,技改投入进一步加大,完成企业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增长38.07%。工业功能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完成,全年实现项目开工18个,开工面积53万平方米,竣工40万平方米,康永佳纤维、科汇商标等项目竣工投产。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1.16亿元,增长20.72%,工业经济登上了新台阶。

都市农业健康发展。我们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花卉苗木、蔬菜、养殖等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方家埭村、杭州花园岗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分别被评为市级都市农业示范村和农业龙头企业,冰灯米业获得市十佳农产品加工企业称号。进一步强化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西杨村蔬菜基地被认定为浙江省无公害蔬菜基地。认真做好禽流感防治工作,动物防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扎实推进。全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79.26亿元,增长36.22%。

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我们坚持以“11368”工程为主抓手,加快城市建设。突出规划龙头地位,编制吉如地块和庆隆、阮家桥地块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桥西民居和小河直街保护区规划前期工作,优化了运河东岸旅游景观线等一批专项规划。城市综合改造步伐加快,启动拱宸桥桥西、小河、大浒弄、杭二毛等地块改造,浙麻安置房地块顺利动工,全年开工86万平方米,竣工57万平方米。大力推进“居者有其屋”工程建设,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取得新成效,完成3000户拆迁户的回迁安置工作。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项目进展顺利开展了运河商务区、富义仓遗址公园前期和拆迁工作,运河广场主体竣工。加快“城中村”改造,推进农转居多层公寓建设,陆家圩小区、渡驾小区等项目开工10.6万平方米,竣工5.5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赵伍路、丽水路、衢州路一期工程如期动工。投资2.6亿元,高标准实施莫干山路和104国道入城口综合整治,共拆除各类建筑物5.64万平方米,立面整治10万平方米,住宅平改坡132幢,打造了我区第一条城市景观大道。实施环境建设,新增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新建一批环卫配套设施,完成大关南二苑等5个旧有住宅小区截污纳管,整治康桥河等16.7公里河道,顺利通过“万里清水河道”市级考核验收。积极配合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宣杭铁路复线、天然气发电项目等征地拆迁,保证了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城管水平逐步提高。我们积极投身杭州市“一创五迎”活动,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消除了一批市容环境卫生顽症,城区环境面貌得到新的改善。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撤销区市容环卫局,组建区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城市管理综合协调能力得到加强。创新城市管理手段,狠抓市容环境整治,推行“门前三包”IC卡管理新举措,实施街景容貌“亲民型”综合管理,圆满完成“四小车”专项整治,全面整治农贸市场,开展墙体美化工程,落实河道长效管理,提高道路保洁水平。莫干山路成为省级城市街容示范路。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完成公共建筑改造项目155项,新建无障碍通道15910平方米。加强环境保护,启动生态区建设工程,编制了生态区建设总体方案。加大清理和拆除违法建筑力度,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1733处、175784平方米。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我们坚持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列全省88个县(市)、区第一位,全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高新技术成果17项,网上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工作保持领先,区科技创业中心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孵化器。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加大引进和培养教育人才力度,新引进特级教师3名、省市优秀教师和教坛新秀8名。建成全省一流的文澜中学等学校,全年学校建设开工54500平方米、竣工80900平方米。拓展教育发展空间,与杭州师范学院签订教育全面合作协议。启动名校集团化战略,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中考重高上线率比去年上升4个百分点。成功举办第三届运河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性大型文体活动。完成运河博物馆布馆设计方案。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妥善处理了一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建成浙江老年关怀医院新大楼并投入使用。全面完成计划生育各项指标任务,被评为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区。社区建设深入推进,顺利完成40个社区居委会的换届选举,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和睦社区、塘河新村社区被命名为省级文明社区,红石板等7个社区和蚕花园等6个社区分别被命名为省示范社区居委会和省百佳社区居委会。我区被评为全省民政工作目标考核先进区。全面启动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老龄、关心下一代、红十字会、无偿献血、统计、档案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双拥、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我们坚持把加快改革作为促进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成八丈井等6个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开展第三批撤村建居改革试点工作,皋亭等6个行政村翻牌成立社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顺利推进,失土人员参保率达96.4%,农业人口参保率达4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基本覆盖,农业人口参保率达95.9%。加大新课程改革力度,成功承办全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研讨会。率先启动计生避孕药具管理改革并在全市推广。加快医疗机构体制改革步伐,在全市率先完成和睦医院改制。实施了杭州都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化改制工作。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我们把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破解“五大难题”,健全机制,落实举措,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政府各部门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区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8件实事基本完成。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全年共采集岗位20039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6480名,其中就业困难人员6827名,安置残疾人员就业118名。加大“清欠”工作力度,为劳动者追回拖欠和克扣的工资346.6万元。全面开展4.5万余名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推行低保金部分实物发放。深化“春风行动”,共募集捐助资金137.47万元,对2653户困难家庭给予救助,全年共发放各类救助款1140.4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农民人均收入9388元,增长10.1%。

社会政治保持稳定。我们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创建“平安拱墅”。投入350万元,完成治安动态监控系统一期工程,全区打防控一体化长效机制建设初具规模,防范和打击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在全市率先推出出租私房等级管理星级评定制度,瓜山南苑被列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会议观摩点。深化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暨信访联动服务工作机制,及时稳妥地处置了一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共受理信访电总数45915件次,办结率达99.6%。加强安全生产,有效防止和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半山林区实现10年无火灾事故。

自身建设继续加强。我们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定期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主动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加强与工、青、妇、科协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全年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96件,办结率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深入开展依法治区和普法教育工作,全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民主法治文明村”创建工作取得实效,蒋家浜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建立行政许可相关配套制度,启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区政府门户网站,开展“三清理一公开”工作,行政审批提速率达32.85%,机关效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效能监察,发挥审计监察职能作用,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区人民开拓进取、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对政府工作给予热情支持与帮助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以及辖区各企事业单位、驻军和武警部队,向所有关心和参与拱墅区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运行质量仍需提高,结构调整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征地拆迁难题直接影响了各类建设项目的推进,城区功能和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不少;政府机关工作效能和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五年主要任务

 

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展望国际国内形势,全球经济继续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整体形势好于去年,长三角地区仍是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国家宏观调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发展趋势看好。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积聚了充沛的能量,创造了开明开放的人文环境,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条件。但是,经济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挑战,为此,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党中央关于新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根据区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200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委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围绕加快建设大都市中心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继续实施“四大战略”、打造“四大品牌”,以“三产发展年”和“环境建设年”为抓手,发展经济,建设城市,稳定社会,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拱墅经济社会平稳协调较快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生产总值增长15%;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5亿元;

城市建设力争开工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

净增就业岗位16500个;

计划生育率97%以上。

实际工作中,我们将以更高的目标来要求。

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需要突出抓好以下8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开放兴区,力求招商引资有新跨越

牢牢把握有利时机,坚持招商引资“1号工程”地位不动摇,立足新起点,采取新举措,继续保持高位推动招商引资的良好态势,再掀招商引资新高潮。

用好招商资源。强化“寸土必尽其用”思想,盘活用足存量资源,大力推行“无地招商”新模式。加快推进长期征而未用土地的开发,积极整合闲置厂房资源,严把投资强度关,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引进项目的土地集约利用率和建筑容积率。落实“亲商、安商、富商”举措,支持现有企业增资扩股,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主动嫁接外资,鼓励外商并购民营企业,打开“以民引外”新局面。发挥大规模城市综合改造优势,依托工业功能区、物流区块、运河商务区和石祥路、沈半路汽车特色街区等开发建设,包装推出一批大项目招商,最大限度发挥区块集聚功能。积极开展楼宇招商,引进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发展“楼宇经济”。

强化招商措施。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大力推行网上招商、委托招商,继续开展“百日招商”等招商活动。密切与上海市普陀区等的联系,加快接轨上海步伐,实现招商资源共享。落实招商引资“六个有”,进一步加强基层招商中心和招商信息网络建设,提高招商人员素质,建立全员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招商队伍,进一步打造“一站式、全天候、全方位”服务平台。调整、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逐步形成以税收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各个层面的招商积极性,突出村级招商的主力军作用。

提高招商质量。突出“引外、引大、引强”,突出选商引资,突出税源经济,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效益。抓住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和CEPA实施的机遇,接轨上海,主攻港澳,拓展欧美,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项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守土有责”,抓好辖区内出让地块的招商,大力引进建筑、房地产企业,确保房地产项目税收落户本区。做好引进企业的服务工作,提高引进企业出税率。在狠抓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支持现有企业的发展壮大。高度重视出口退税工作,减轻政策调整对地方财政的压力。进一步做好外经外贸工作,支持企业到境外投资兴业,拓展国际市场。

二、坚持商贸富区,力求现代服务业有新突破

要从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扩大地方财源、增加就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高度,实施“商贸富区”战略,开展“三产发展年”活动,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制订发展规划。结合编制“十一五”规划,研究制订全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一批专项发展规划。注重规划与城市建设、自然积聚、消费需求相结合,积极发挥运河、主要道路、商业区块的积聚效应,突出优势行业,合理布局和引导商贸服务业发展。要制订切实有效的推进政策,加大对重点服务行业和服务企业的培育力度,营造良好环境,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做强优势产业。充分利用汽车物流中心和汽车特色街区两大平台优势,加快品牌店及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康汽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扩大我区汽车销售份额,进一步打响“汽车拱墅”品牌。积极举办国际汽车展等各类专业性展会,发挥会展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加强康桥物流中心建设,争取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推进建设“物流拱墅”。按照整合提升的要求,改造提升传统市场,加快建设新兴市场,积极培育具有拱墅特色的专业市场群,努力创建市场强区。加快发展商业街区和商贸中心。发挥运河景观优势,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使之成为全区经济重要的增长极。

拓宽发展领域。积极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抓住入世后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新机遇,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积极引进香港等地区和国家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与国际知名企业和品牌的对接。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抓紧欧尚二店、世纪联华运河广场店、迪尚商务楼、红石中央大厦、国际汇丰中心等14个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商贸服务业快速扩张。主动适应“旅游西进”战略,以运河水上巴士通航和“乾隆舫”开业为契机,加大运河沿线旅游设施建设力度,发展运河旅游事业。积极发展广告、会计、法律、资产评估、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中介服务业,大力引进国内外著名的中介企业,推进中介组织向市场化、专业化发展。

三、坚持工业强区,力求先进制造业有新提升

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积极破解要素制约,坚持高强度投入,着力提高工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推动都市工业发展。

加快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和电力等各项配套建设,力争启动功能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杭行路、东吴路、祥园中路东段等3条骨架道路,增强功能区要素集聚和产业吸纳功能。加快功能区项目建设进度,全年新开工项目10个,开工40万平方米,竣工50万平方米,确保2004年前开工的项目全面建成。积极做好功能区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力争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3亿元。

加大技改投入。积极破解要素制约,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银企合作,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加快技改。健全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责任机制,主攻17个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突出抓好紫金实业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促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见效,尽快形成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发展壮大重点企业,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发展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积极引导民营中小企业发挥机制和体制优势,实施规模扩张和技术赶超计划,增强发展后劲,努力打造一批小巨人企业。

推进技术创新。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搭建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对接平台,鼓励企业加快运用高新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嫁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和自有核心技术比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工业经济由投资增长向创新增长转变。发挥区科技创业中心作用,引导有发展潜力的孵化企业实现技术产业化。大力发展信息通讯、机械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全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

四、坚持环境立区,力求城市面貌有新气象

以大建设推动大发展,全面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坚持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四位一体整体推进,以超前的思维和魄力,积极实施新一轮“11368”工程,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服务功能,精心营建独具个性、富有魅力的大都市中心城区形象。

加快城市综合改造。坚持以规划指导建设,深化重点项目的规划方案,严格规划管理,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一手抓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一手抓“城中村”改造,不断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全面展开运河沿线地区综合改造,开工建设运河(德胜路到石祥路段)文化旅游景观带,积极筹建北星公园、运河宾馆、青莎古镇、小河直街历史街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LOFT)。加快祥符阮家桥和庆隆片等地区“城中村”改造,全年实现多层公寓开工15万平方米。突出主干,完善网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轻纺路、衢州路、赵伍路、小河路等道路工程,努力改善全区道路交通条件,有效缓解“行路难”。深入实施“居者有其屋”工程,积极解决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难”问题,稳妥推进在外过渡拆迁户的安置工作和零星地块改造,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加强环境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环境建设向提高城市品位和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方面深化。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生态区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化建设的重点转移,将建设重点从城郊结合地区转移到城区中心地带,高标准实施运河丽水路沿线等地区绿化,进一步凸显个性和特色。抓好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改善街巷环境面貌。开展半山地区废弃矿山治理,继续做好旧有小区截污纳管等工作。完成104国道入城口整治任务。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高质量实施姚家坝水闸改建,落实河道长效管理措施,完成“万里清水河道”工程任务。强化防违、控违工作机制,坚决清理和拆除违法建筑

破解建设难题。进一步发扬克难攻坚、开拓创新精神,着力破解征地拆迁难。依法抓好征地拆迁,严格执行法规和政策,规范拆迁行为,维护好被拆迁群众的合法利益。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征地拆迁工作机制,认真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化解矛盾,确保项目建设的拆迁工作顺利实施。加快安置房建设步伐,提高建设品质,开工拱宸桥桥东、小河等地块安置房项目,竣工杭二毛、热水瓶厂等地块在建安置房。坚持城市资源经营理念,深化“以地聚财、项目引资、滚动开发”运作模式,牢牢把握土地出让和金融机构融资等筹资主渠道,全年力争出让经营性土地500亩。探索市场化融资的新途径,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和民间资金参与城市建设,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强化城市管理。向管理要市容,向管理要品位,向管理要形象,营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环境,推进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创新城市管理理念,提高区级城市管理综合协调功能,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加强以城市“洁化、绿化、亮化、序化”为主要内容的长效管理,形成管理、监督、执法良性互动的城市管理格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编制城市管理三年规划。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推行区、镇(街道)环卫作业分层管理。不断加大城市管理的投入。落实城市管理举措,推广“门前三包”IC卡管理、城管公安联勤等城市管理机制。依法加大对占道、违章停车、建筑工地噪音、脏乱差的管理和查处工作。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提高环卫保洁和市政、绿化养管水平。主攻农贸市场、社区、城郊结合部三个管理难点,提升“洁美杯”竞赛水平。

五、坚持统筹协调,力求各项事业有新发展

按照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统筹兼顾,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进一步落实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推进国内外科技合作,构筑为全社会科技创新和创业服务的公共科技平台,加强科普宣传和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创建省科技强区。大力引进开发人才资源,优化人才环境,构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高地。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积极实施教育新一轮大发展。坚持“名校加民校、名校加新校”的办学思路,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布局调整。继续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加大人才培养本土化力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幼儿教育、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重视做好民工子女的就学工作。

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基层文化体育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进农村健身苑(点)建设,力争每个社区、村都有一处健身设施。以弘扬运河文化为宗旨,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建成开放运河博物馆、运河广场和大关游泳健身中心,开工建设体育大厦工程。继续开展网吧、电子出版物等专项整治,净化文化市场。

加强卫生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快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健全三级公共卫生网络,全面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育社区卫生服务精品亮点,实现社区卫生“六位一体”的医疗保健服务功能,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继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抓好农村改水改厕,基本消灭露天粪缸,消除简易棚厕2000只,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城区。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探索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新机制,争创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区。

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以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落实扩大就业、缓解失业、鼓励创业的各项政策,改善就业环境。做大做强创业园地,拓宽劳务派遣领域,进一步挖掘岗位开发潜力,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有效开展城镇失业人员、失土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增强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完善就业服务网络,改进就业管理和服务,加快推进撤村建居地区和农村基层劳动保障室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再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突出抓好拖欠民工工资等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完善社会保障。积极完善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和医疗保险制度,巩固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构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深入开展“春风行动”,落实长效帮扶机制。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发展老龄事业,开工建设总投资1600万元、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的区老人公寓。深入开展残疾人助行、助听、光明康复工程,加大对残疾人就学、就业和创业的扶持力度。

深化社区建设。加快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建成2000平方米的区级社区服务中心,构建社区服务信息平台,争取全区30%社区建立社区电子阅览室。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和市场化,逐步改变政府包揽的服务模式,组织辖区单位、社会志愿者和社会中介组织共同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支持发展社区家政服务业。完善社区工作准入制度,规范各类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评比考核进社区行为,进一步突出社区的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撤村建居地区的社区建设,完成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推进社区自治

六、坚持和谐稳定,力求平安拱墅创建有新成效

坚持把社会稳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突出重点,落实举措,切实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努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实施瓜山等个第三批撤村建居村的股份制改革,稳妥推进未撤建居村开展股份制改革。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参保率。紧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大力提升效益农业发展水平,引进外来资金和技术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适应性调整,推进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的规模化经营、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切实做好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

推进依法治区。积极实施依法治区和普法教育规划,深化 “民主法治文明村”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提高政府法治能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规范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强化执法监察,对执法不公、越权执法、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等行为严查严办。依法保护外来投资者、企业经营者和个体私营者的合法权益。

深化创建“平安拱墅”。围绕实现“平安区(县)”目标,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形成维护社会稳定长效管理机制,力争全区80%的街道(镇)达到“平安街道(镇)”标准,80%社区(村)达到“平安社区(村)”标准。坚持严打、严管、严防、严治“四严”机制的经常化,深化打防控一体化机制建设。完善预案,提高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处置能力。建成全区治安动态网络监控系统。建设总投资2800万元、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的区看守所。继续抓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和维权工作,积极防范违法犯罪。加强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妥善处理疑难信访和群体性事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监督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坚持为民办事,力求人民生活有新改善

始终把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高度关注民生,落实解难举措,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今年,在努力推动工作全面落实的同时,突出抓好以下8件实事:

1、高度关注群众住房难问题,拆迁安置用房竣工30万平方米。

2、着眼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区品位,进一步扩大城区绿化面积,新增绿地面积80万平方米。

3、实施生态区建设,重点整治十字港河等6公里河道,完成八丈井新村等3个旧有小区的截污纳管工程。

4、进一步开发就业岗位,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6500个,帮助14000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4500名,完成再就业培训3800名。

5、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新建健身点10个。

6、进一步加强学校建设,建成和睦南中学、德胜小学综合楼,力争开工建设桥西地块九年制学校。

7、稳步扩大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面,农民参保率稳定在90%以上。努力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抓好农村改厕工作。

8、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为目的,实施治安动态网络监控系统二期建设,形成覆盖全区的治安监控网络体系。

八、坚持务实高效,力求政府执政能力有新提高

牢固树立执政为民意识,进一步转变和规范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一个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服务型政府。

推进民主进程。依法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认真执行各项决议、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高度重视人民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与落实工作。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建议和意见,推行和完善政情通报制度,健全区长公开电话网络和其它为民服务网络增强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支持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开展工作,继续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等工作。

提高行政效能。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完善区政府门户网站和区党政机关信息网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努力建设信息化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务督查机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行政效能监察,确保政令畅通。坚持开展“满意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科学编制好“十一五”规划。高质量地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加强廉政建设。多形式开展理想信念、从政道德和法律纪律教育,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从源头上、机制上、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完善和坚持预算外资金管理、政府采购、小型建筑工程招投标、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等有效制度,加强对政府公共工程、社会公益性资金的审计和监督。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惩治腐败分子,保证政府的清正廉洁。

各位代表:拱墅的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快的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时代的召唤当作前进的动力,把崇高的使命化为积极的行动,以更足的干劲、更实的作风,适应新形势,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再攀新高峰,为全面建设大都市中心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