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地名史话丨香积寺:千年兴衰中的运河佛韵

发布日期: 2025-05-19 08:53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香积寺,坐落于杭州城北江涨桥东畔,有着非凡来历与波折历程。公元978年,钱弘俶纳土归宋之际,它应运而生,作为全国唯一主供监斋菩萨大圣紧那罗王菩萨的道场,声名渐起。

其前身兴福寺由柯氏舍宅建成,可仅 “舍宅” 还不够,历经三十余年无额期,直至宋真宗大中祥符间获赐 “香积”,地位攀升,南宋时甚至有了下院。元朝时,佛教密宗盛极一时,杨琏真伽 “大弘圣化”,但元末风云突变,张士诚开河,香积寺受冲击被毁,周边众多庙宇一同遭殃。

朱元璋立国后,佛教政策利好,香积寺迎来转机,洪武四年重建,二十四年升级为 “丛林”。诸多小寺院并入,它凭独特地理位置崭露头角。虞谦笔下 “闹中取静,别有洞天”,官河舟船往来,寺内幽径通幽、茂林蔽日,凸显其不凡。

然而,磨难接踵而至。鸦片战争爆发,杭城备战,香积寺周边再无宁日;嘉庆大火、太平军两度破城,令其元气大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沦为废墟,仅存双塔供人追思。1963年双塔成市级文物,却仍躲不过厄运,1968年东塔被毁,只剩西塔孤独坚守,1989年列为省级文物,往昔辉煌却渐被遗忘。

转机悄然降临在2005年,一位叫罗金根的老人,原是杭州运输设备厂工人,厂址恰在香积寺旧址。这年他向建设中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捐献出直径1.2米、高约0.7米、形似腰鼓的古塔基,经考证,竟是康熙年间香积寺东塔塔基,约有300年历史,这段尘封往事瞬间引发关注。回溯塔基来历,得从康熙年间祥峰和尚说起。祥峰和尚挂单香积寺时,见面店活鳝被困不忍直视,多次念叨“打杀、打杀”,终趁店主不备放生黄鳝,惨遭店主殴打却意外开悟,传说此后他还能手到病除。祥峰和尚对香积寺贡献斐然,拓寺基、造毗庐阁,还建寺前双塔,可惜嘉庆大火吞噬毗庐阁,独留双塔见证往昔,遗留西塔九层八面、仿木结构,刻满佛像经咒,彰显古建魅力。


2009年3月,香积寺复建工程启动,秉持“半传统庙、半文化庙”理念,于2010年除夕重焕生机。新建佛寺仿唐风格,摒弃明清繁缛彩绘,采用“伽蓝七堂制”布局;最大亮点当属“铜”元素大量运用,因木料为工程木,多处木外包铜,约400吨铜料、9000余个带标志铜椽,营造出“殿殿有铜,步步见香”独特景观,这般手笔在全国佛寺中尚属首例。

穿越千年风雨,香积寺饱经沧桑,见证朝代更迭世事变迁。它从诞生、兴盛,到历经劫难、几近湮灭,再到重获新生,恰似一位坚毅行者,怀揣历史底蕴,于运河之畔续写传奇,袅袅佛香依旧,等待世人探寻往昔风华、感悟当下宁静。

速读拱墅
社区之声
拱墅地名史话丨香积寺:千年兴衰中的运河佛韵
发布时间: 2025-05-19 08:53
信息来源:今日拱墅 浏览量:

香积寺,坐落于杭州城北江涨桥东畔,有着非凡来历与波折历程。公元978年,钱弘俶纳土归宋之际,它应运而生,作为全国唯一主供监斋菩萨大圣紧那罗王菩萨的道场,声名渐起。

其前身兴福寺由柯氏舍宅建成,可仅 “舍宅” 还不够,历经三十余年无额期,直至宋真宗大中祥符间获赐 “香积”,地位攀升,南宋时甚至有了下院。元朝时,佛教密宗盛极一时,杨琏真伽 “大弘圣化”,但元末风云突变,张士诚开河,香积寺受冲击被毁,周边众多庙宇一同遭殃。

朱元璋立国后,佛教政策利好,香积寺迎来转机,洪武四年重建,二十四年升级为 “丛林”。诸多小寺院并入,它凭独特地理位置崭露头角。虞谦笔下 “闹中取静,别有洞天”,官河舟船往来,寺内幽径通幽、茂林蔽日,凸显其不凡。

然而,磨难接踵而至。鸦片战争爆发,杭城备战,香积寺周边再无宁日;嘉庆大火、太平军两度破城,令其元气大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沦为废墟,仅存双塔供人追思。1963年双塔成市级文物,却仍躲不过厄运,1968年东塔被毁,只剩西塔孤独坚守,1989年列为省级文物,往昔辉煌却渐被遗忘。

转机悄然降临在2005年,一位叫罗金根的老人,原是杭州运输设备厂工人,厂址恰在香积寺旧址。这年他向建设中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捐献出直径1.2米、高约0.7米、形似腰鼓的古塔基,经考证,竟是康熙年间香积寺东塔塔基,约有300年历史,这段尘封往事瞬间引发关注。回溯塔基来历,得从康熙年间祥峰和尚说起。祥峰和尚挂单香积寺时,见面店活鳝被困不忍直视,多次念叨“打杀、打杀”,终趁店主不备放生黄鳝,惨遭店主殴打却意外开悟,传说此后他还能手到病除。祥峰和尚对香积寺贡献斐然,拓寺基、造毗庐阁,还建寺前双塔,可惜嘉庆大火吞噬毗庐阁,独留双塔见证往昔,遗留西塔九层八面、仿木结构,刻满佛像经咒,彰显古建魅力。


2009年3月,香积寺复建工程启动,秉持“半传统庙、半文化庙”理念,于2010年除夕重焕生机。新建佛寺仿唐风格,摒弃明清繁缛彩绘,采用“伽蓝七堂制”布局;最大亮点当属“铜”元素大量运用,因木料为工程木,多处木外包铜,约400吨铜料、9000余个带标志铜椽,营造出“殿殿有铜,步步见香”独特景观,这般手笔在全国佛寺中尚属首例。

穿越千年风雨,香积寺饱经沧桑,见证朝代更迭世事变迁。它从诞生、兴盛,到历经劫难、几近湮灭,再到重获新生,恰似一位坚毅行者,怀揣历史底蕴,于运河之畔续写传奇,袅袅佛香依旧,等待世人探寻往昔风华、感悟当下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