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仿生手弹唱到“路人王”开腔,这里的夜校太上头了!

发布日期: 2025-04-17 09:47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杭州人对“夜校”的热情不是头一遭了,前有抢破头的美妆班、剪辑班,报录比一度达到了100:1,后有AI课、推拿课等特色课程,让无数网友“求中签”。最近,夜校又“卷”到了室外。


没有围墙的“夜校”来了!


这是浙江省文化馆第一次把“夜校”搬到室外,让“全民艺术学堂”走出教室。



S

小伙用仿生手弹琴

这堂音乐课有点“赛博味”

N



上个周末,天色渐暗,西湖文化广场的下沉圆形舞台里传来一阵阵歌声。“海浪无声将夜幕深深淹没,漫过天空尽头的角落……”


舞台正中央,暖黄的灯光下挂起一幅近两米长的牛皮纸,上面是用马克笔手写的《大鱼》简谱。半圆形的台阶上大约40个学生,有的抬起头望着谱子嘴里念念有词,有的和同伴嬉笑着反复练习。



作为首期“没有围墙的夜校”,流行声乐课最先被搬到了户外舞台上,由青年女歌手张云芳老师教唱《大鱼》。虽然课程只设置了20个报名名额,但是路过的人也可以“随到随学”。


张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着这首歌的技术难点,时不时让学员们上台演示。


简谱旁还支起了一架电子琴,琴键上双手轻弹、十指飞舞,旋律在夜色中缓缓流淌。


与众不同的是,其中一只是智能仿生手。



弹琴的小伙子叫周键,12岁时因意外失去了右手,直到2022年大学毕业,因为公益项目的资助,他安装上了强脑科技的智能仿生手。“我感觉我的右手又回来了。以前听别人弹琴,现在有机会弹给别人听,自己的人生重新被改写了。”


说起学琴,其实也就是近一年的事,最初公司里有一架电子琴,周键就在网上找教学视频,自己摸索着练习,练得最熟的就是这首《大鱼》。凭借这手绝活,他还登上了央视的舞台演奏,回来之后把自己的账号名称改成了“钢铁侠阿键(上央视科晚版)”。


这是周键第一次来到文化馆的夜校课堂,弹奏《大鱼》火了之后,他也尝试过找专业的老师教他弹琴,但是这种形式的课堂还从来没体验过。



S

大哥放风筝经过

随口一唱惊艳全场

N



听见歌声,一位身穿荧光绿外套的大哥按捺不住了。


全场的气氛一下子被点燃。大哥丝毫不怯场,拿过麦克风鞠了个躬就开始演唱。“怕你飞远去,怕你离我而去,更怕你永远停留在这里……”


课程老师张云芳曾经为动画《剑来》和张艺谋团队的光影秀都演唱过主题曲,此刻也忍不住惊讶地张开嘴,附近的两个保安也被吸引过来,伸着头想看个究竟。


一曲唱罢,全场欢呼。大家都在惊讶这个夜校“扫地僧”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时候,大哥坦然回答:“我其实是在附近放风筝,刚好路过,听到有音乐声就下来看看。”



大哥姓杜,今年43岁,唱歌是从小就有的爱好,“朋友都说我唱歌很走心,能够抓人心。”不仅是唱歌,游泳、健身、骑行他也一样不落,“我喜欢的东西很多,但是小时候家里没这个意识,也没有所谓的兴趣班。”


杜大哥有两个小孩,大女儿高三,学的音乐,准备走艺考路线,而小儿子四年级,从小就在学乒乓球。他说:“我现在有条件了,如果小孩子有天赋,我肯定要让他们有机会学习。”


人到中年的杜大哥,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都靠挤,比如今天,儿子在附近学乐高,他就放风筝,刚好路过看见户外夜校课,勾起了他的“唱歌瘾”。


大哥感慨地说:“我们杭州老百姓的业余生活还是挺丰富的,广场上跳舞的、运动的、放风筝的都有,现在再加上这种没有围墙的夜校课,路过就可以学一下,真的挺好。”


S

从两岁萌娃到白发老人

这堂课,一家三代做同学

N



除了杜大哥这样的中年人,课堂上的年龄层次也很丰富。


最小的“学员”只有两岁多,和奶奶在广场上散步,听见这边有音乐声,就被吸引过来了。看见其他小朋友上台,小宝贝也一溜烟跑到了台上,一边牙牙学语一边对着台下挥手。



另一个5岁的小女孩举高手期待上台,可爱的样子让老师直呼“简直是民政局的暗广”,小女孩想了想给大家唱了一首《春天在哪里》,稚嫩的童声萌化了一片叔叔阿姨。


拱墅区几个小学生迫不及待地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歌喉,“我们在学校里就是合唱团的!”


“学员”里还有几个满头白发的爷爷,手捧歌谱,认真地看着曲调,生怕唱错,甚至有人拿出笔,一行一行地指着谱子“画重点”。


从两岁萌娃到七旬老人,这堂课真是一家三代一起上兴趣班,和孙子孙女做同学了!


课程结束后,墙上的海报前围满了人,大家纷纷写下自己还想学习的内容。


也许有些人因为身体或现实条件的限制,像独臂小伙周键那样,未能早点出发;也许像杜大哥一样,曾错过了学习的机会;也许像小朋友、老爷爷们一样,从未失去热爱,只是一直缺少一个起点。


追求热爱,从来不分年龄,也永远不嫌太晚。哪怕只有一首歌的时间,但是在忙碌的生活里留下一点对提高自我、对享受艺术的追求,怎么不算一种英雄主义呢?


4月18日,也就是后天,同样在这里,将开设下一期课程,由杭州市中医院的老师带领大家跳“中医健身操”。


“没有围墙的夜校”之后也将根据天气情况,每周固定开课1-2次,课程内容由你来定!



报名方式

“浙江省文化馆”“浙里文化圈”


活动地点

西湖文化广场下沉舞台“武林旋风”


活动时间

周五、周六19:00-20:20

政民互动
政民互动
回应关切
从仿生手弹唱到“路人王”开腔,这里的夜校太上头了!
发布时间: 2025-04-17 09:47
信息来源:拱墅发布 浏览量:

杭州人对“夜校”的热情不是头一遭了,前有抢破头的美妆班、剪辑班,报录比一度达到了100:1,后有AI课、推拿课等特色课程,让无数网友“求中签”。最近,夜校又“卷”到了室外。


没有围墙的“夜校”来了!


这是浙江省文化馆第一次把“夜校”搬到室外,让“全民艺术学堂”走出教室。



S

小伙用仿生手弹琴

这堂音乐课有点“赛博味”

N



上个周末,天色渐暗,西湖文化广场的下沉圆形舞台里传来一阵阵歌声。“海浪无声将夜幕深深淹没,漫过天空尽头的角落……”


舞台正中央,暖黄的灯光下挂起一幅近两米长的牛皮纸,上面是用马克笔手写的《大鱼》简谱。半圆形的台阶上大约40个学生,有的抬起头望着谱子嘴里念念有词,有的和同伴嬉笑着反复练习。



作为首期“没有围墙的夜校”,流行声乐课最先被搬到了户外舞台上,由青年女歌手张云芳老师教唱《大鱼》。虽然课程只设置了20个报名名额,但是路过的人也可以“随到随学”。


张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着这首歌的技术难点,时不时让学员们上台演示。


简谱旁还支起了一架电子琴,琴键上双手轻弹、十指飞舞,旋律在夜色中缓缓流淌。


与众不同的是,其中一只是智能仿生手。



弹琴的小伙子叫周键,12岁时因意外失去了右手,直到2022年大学毕业,因为公益项目的资助,他安装上了强脑科技的智能仿生手。“我感觉我的右手又回来了。以前听别人弹琴,现在有机会弹给别人听,自己的人生重新被改写了。”


说起学琴,其实也就是近一年的事,最初公司里有一架电子琴,周键就在网上找教学视频,自己摸索着练习,练得最熟的就是这首《大鱼》。凭借这手绝活,他还登上了央视的舞台演奏,回来之后把自己的账号名称改成了“钢铁侠阿键(上央视科晚版)”。


这是周键第一次来到文化馆的夜校课堂,弹奏《大鱼》火了之后,他也尝试过找专业的老师教他弹琴,但是这种形式的课堂还从来没体验过。



S

大哥放风筝经过

随口一唱惊艳全场

N



听见歌声,一位身穿荧光绿外套的大哥按捺不住了。


全场的气氛一下子被点燃。大哥丝毫不怯场,拿过麦克风鞠了个躬就开始演唱。“怕你飞远去,怕你离我而去,更怕你永远停留在这里……”


课程老师张云芳曾经为动画《剑来》和张艺谋团队的光影秀都演唱过主题曲,此刻也忍不住惊讶地张开嘴,附近的两个保安也被吸引过来,伸着头想看个究竟。


一曲唱罢,全场欢呼。大家都在惊讶这个夜校“扫地僧”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时候,大哥坦然回答:“我其实是在附近放风筝,刚好路过,听到有音乐声就下来看看。”



大哥姓杜,今年43岁,唱歌是从小就有的爱好,“朋友都说我唱歌很走心,能够抓人心。”不仅是唱歌,游泳、健身、骑行他也一样不落,“我喜欢的东西很多,但是小时候家里没这个意识,也没有所谓的兴趣班。”


杜大哥有两个小孩,大女儿高三,学的音乐,准备走艺考路线,而小儿子四年级,从小就在学乒乓球。他说:“我现在有条件了,如果小孩子有天赋,我肯定要让他们有机会学习。”


人到中年的杜大哥,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都靠挤,比如今天,儿子在附近学乐高,他就放风筝,刚好路过看见户外夜校课,勾起了他的“唱歌瘾”。


大哥感慨地说:“我们杭州老百姓的业余生活还是挺丰富的,广场上跳舞的、运动的、放风筝的都有,现在再加上这种没有围墙的夜校课,路过就可以学一下,真的挺好。”


S

从两岁萌娃到白发老人

这堂课,一家三代做同学

N



除了杜大哥这样的中年人,课堂上的年龄层次也很丰富。


最小的“学员”只有两岁多,和奶奶在广场上散步,听见这边有音乐声,就被吸引过来了。看见其他小朋友上台,小宝贝也一溜烟跑到了台上,一边牙牙学语一边对着台下挥手。



另一个5岁的小女孩举高手期待上台,可爱的样子让老师直呼“简直是民政局的暗广”,小女孩想了想给大家唱了一首《春天在哪里》,稚嫩的童声萌化了一片叔叔阿姨。


拱墅区几个小学生迫不及待地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歌喉,“我们在学校里就是合唱团的!”


“学员”里还有几个满头白发的爷爷,手捧歌谱,认真地看着曲调,生怕唱错,甚至有人拿出笔,一行一行地指着谱子“画重点”。


从两岁萌娃到七旬老人,这堂课真是一家三代一起上兴趣班,和孙子孙女做同学了!


课程结束后,墙上的海报前围满了人,大家纷纷写下自己还想学习的内容。


也许有些人因为身体或现实条件的限制,像独臂小伙周键那样,未能早点出发;也许像杜大哥一样,曾错过了学习的机会;也许像小朋友、老爷爷们一样,从未失去热爱,只是一直缺少一个起点。


追求热爱,从来不分年龄,也永远不嫌太晚。哪怕只有一首歌的时间,但是在忙碌的生活里留下一点对提高自我、对享受艺术的追求,怎么不算一种英雄主义呢?


4月18日,也就是后天,同样在这里,将开设下一期课程,由杭州市中医院的老师带领大家跳“中医健身操”。


“没有围墙的夜校”之后也将根据天气情况,每周固定开课1-2次,课程内容由你来定!



报名方式

“浙江省文化馆”“浙里文化圈”


活动地点

西湖文化广场下沉舞台“武林旋风”


活动时间

周五、周六19:0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