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250000-9/2025-3253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区司法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备注/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生成日期 | 2025-02-13 | 发布日期 | 2025-02-13 |
附件 |
发布日期: 2025-02-13 16:53:11 点击率:
今年以来,区司法局聚焦区“1515”攻坚行动,持续深化法治建设,进一步提升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水平,作为杭州市唯一区县司法局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拱墅区荣获法治浙江建设优秀单位和法治杭州建设成绩突出单位。局本级获评全省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省司法行政系统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市局综合督导优胜单位(历年来最好名次)。司法部部长贺荣、副部长赵昌华等赴拱墅调研时,对法务集聚区建设、社区矫正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此外,区司法局积极探索法治建设基层实践,形成了一批拱墅特色的法治经验,推荐的“红茶议事会”基层治理案例入选“长三角基层依法治理十大优秀案例”(全省仅2例);“构建全域法治文化带浓厚法治氛围”成功入选杭州市第二届十大法治实践;打造商圈普法特色品牌的经验做法得到省厅徐晓波副厅长批示肯定;电竞中心商务社区“电竞产业服务一类事”入选杭州市特色改革和区、县(市)聚焦产业全链条服务“一类事”改革清单;“家庭签约律师”经验做法得到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成国批示肯定;电竞产业合规建设经验做法被《法治浙江》《杭州信息》简报刊发推广,获省司法厅劳泓副厅长以及陈卫强、宦金元副市长批示肯定;区营商环境涉外法治服务中心项目获评“省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专项督查”典型经验案例;申报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专项行动揭榜挂帅项目,《健全涉企重大行政决策经济影响评估机制》成功入选。
一、加强法治统抓,法治领域改革有新突破。持续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工作,出台重点任务清单。制定区直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法治拱墅建设专题培训班列入运河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创新法治工作载体,建立区级法治建设基层监测点9个,入选市级监测点3个。建立法治建设重点工作提示制度,累计向有关单位制发《重点工作提示函》52份。结合区委巡察工作安排,对17家单位开展法治督察,向巡察组反馈问题21个。
二、建强法治政府,执法协调监督有新推进。推进企业涉外法治服务,编制《涉外劳动用工合规管理工作指引》《涉外知识产权合规管理工作指引》《沙特200问》。推进产业合规建设,编制完成《医疗美容机构监管合规指引》《康养产业(养老机构)合规指引》。推进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全区18个各街道配备专业法审员队伍,审查合同等事项1043件,区合法审查服务中心协审2件,备案审查43件。做好区政府重大事项法律保障,审查区政府合同件32件、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重大行政决策1件、重大执法决定1件、其他事项210件,完成区政府交办的立法等各类征求意见反馈23件次。加强浙江省权力事项库(监管库)事项的监管,审核不认领监管事项1000余项。
三、优化法治环境,两高一低整治展现新面貌。主动引导当事人通过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今年以来,全区新收行政复议案件700件,受理550件,同比分别上升60.18%和76.85%,创历史新高。实行复杂疑难案件一案一议制度,咨询专家意见4次,组织专家评审2次,举办复议听证会1次,全年调撤复议案件174件,综合调解率27.66%。纠错13件,纠错率2.63%。提升诉讼效能,全区新增一审行政诉讼案件144件,一审行政诉讼审结147件,48件案件经调解原告自愿申请撤诉,调撤率32.65%。一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复议后起诉案件50件,复议后起诉率为9.52%。
四、深化法治服务,推进高质量发展有新进展。依托运河财富小镇,率先挂牌成立运河法务集聚区,延伸拓展涉外法律服务中心、电竞产业合规中心、合法性审查中心、智慧矫正指挥中心、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和17个商务社区楼宇法律服务驿站“四中心一圈一楼宇驿站”的特色服务,2024年累计法治体检企业791家,提供各类法律服务572次,开展法治宣传72场次,参与纠纷化解202起,确保市场主体法律服务需求得到充分响应。“党建引领拱墅区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中心建设”获评“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最优党建项目”。浙江宏昊律师事务所联合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
五、全力法治护航,普法依法治理有新提升。全区打造6个“法律明白人”法治实践工作站,为“法律明白人”学习培训、履行职责等提供支持和保障,并将其对接融入“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持续推进公民法治素养精准提升工程,联合大关街道,编制发布《拱墅区老年人法治素养基准(第一版)》,通过问法议事、基准解读组合拳,不断扩大基准知晓率和影响力。组织普法微视频大赛,推出原创普法微视频18部,加强以案释法。指导武林街道长寿社区、祥符街道蓝孔雀社区争创“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持续擦亮“拱墅运河法治文化带”金名片,打造“拱墅运河普法号”“武林法治街区”。
六、强化法治支撑,抓源促治有新实效。制定《拱墅区人民调解“抓源促治、强基固本”专项行动方案》,2024年各人民调解组织受理调解案件7076件,成功7056件,成功率为99.7%。梳理26个典型案例,编印《拱墅人民调解》案例手册1500本,加强调解队伍业务能力建设。加强民非调解组织建设和管理,探索推进金融纠纷调解“流程图”制定。严格落实安置帮教人员管理。
七、坚持法治惠民,法律援助有新优化。积极构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深入推进“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2024年累计提供法律咨询2571人次,开展认罪认罚法律帮助1181件,指派法律援助案件2171件,公共法律服务总体满意率99.29%。与杭州市国立公证处建立公证事项联动机制,向16个商务社区派驻专属公证员,提供公证咨询及预约公证业务。与区劳动仲裁院建立劳动争议快速响应机制,为有起诉意愿的劳动群体提供更加主动、快速、便捷的法律维权服务36起,涉众639人。
八、严格执法公正,社区矫正有新局面。坚持矫正中心实体化运作,全力做好全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监管工作,被区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评为“服务示范岗”先进集体。继续加强省司法厅“信用矫正”——信用教育场景建设试点项目建设,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社区矫正专项执法督查活动,对档案材料、系统录入等进行执法质量考评考核,提升工作规范度。与区妇联、区公安分局探索建立家暴警示教育基地,联合实施对家暴人员开展警示教育和心理测评工作。
2025年司法行政工作计划如下:
一是全面依法治区增效提升行动。充分发挥法治赋能作用,持续迭代完善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加快健全完善专区各项机制,把专区建设成为法治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专项行动揭榜挂帅项目,争取入选揭榜挂帅典型案例。加强高频涉法风险的行政指导和法律服务,重点推进电竞产业合规服务落地电竞中心商务社区,推进企业合规从“事后整改”到“全程防控”转变。
二是依法行政优化提升行动。针对职业打假案件申请行政复议日渐规模化、程式化问题,参照市滥诉联合甄别机制的意见,联合区法院、区市监局,推进滥诉认定工作。继续打造复议品牌,在打造“行政复议特邀专家论证机制”品牌的基础上,围绕行政复议重点领域,通过积累办案数据、汇集案例素材,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办案流程,提升行政复议办案质效。加大与各级法院、上级部门联系力度,争取调控各项复议诉讼指标,提高调撤率。
三是法治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深化全方位法治服务一类事改革,紧盯“1+4”主导产业,聚焦企业需求,创新推出一批企业急需的法治服务事项,在完成建设医美产业服务、电竞产业服务“一类事”的基础上持续做好深化文章。进一步充实“1+1+N”法治服务内涵,针对辖区企业、商务社区特点提供8大服务清单,通过线上“企业服务百事通”。
四是普法依法治理深化提升行动。谋划开展“八五”普法验收工作;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以及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为重点,组织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深化“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持续擦亮“拱墅运河普法号”“长庆空中慕课”“武林大妈普法学院”等普法品牌,梳理可打造的运河法治项目,进一步完善法治人文旅游线路。
五是人民调解抓源促治提升行动。进一步推进“抓源促治”专项行动,结合我区安置房大量交付,房屋质量等问题纠纷同样高发易发的实际,配备调解团队,提前评估并做好准备。加强民非调解组织管理,探索民非调解组织与人民调解组织错位互补发展经验。完善金融纠纷调解“流程图”及相关民非调解组织应用试点工作。
六是公共法律服务扩能提升行动。加强新业态集聚区法律援助分中心建设,探索建立“法援+街道”“法援+工会”“法援+人社”“法援+矛调”“法援+仲裁”等多部门协同处置模式,确保新业态就业群体纠纷“发现早、解决快、化解好”。充分发挥我区法援中心、劳动仲裁委、社会治理中心、共享法庭、信访办公地点的集聚优势,进一步吸纳人社、劳动监察、工会等部门等资源力量,扩充司法救助等援助选项。
七是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固本行动。严格落实《社区矫正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省厅四个文件规定,推进《拱墅区执法一本通》实施运用,切实规范统一全区社区矫正工作标准。深化社区矫正社会组织工作活力,着眼于拱墅特色、矫正特色、文化特色,提升社会组织品牌效应。加大社区矫正工作宣传力度,开展社区矫正开放日、网络宣传等工作,以开放促发展,带动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规划计划
|
总结计划
|
总结和计划
|
索引号
00250000-9/2025-32537
文号
公布日期
2025-02-1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司法局
今年以来,区司法局聚焦区“1515”攻坚行动,持续深化法治建设,进一步提升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水平,作为杭州市唯一区县司法局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拱墅区荣获法治浙江建设优秀单位和法治杭州建设成绩突出单位。局本级获评全省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省司法行政系统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市局综合督导优胜单位(历年来最好名次)。司法部部长贺荣、副部长赵昌华等赴拱墅调研时,对法务集聚区建设、社区矫正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此外,区司法局积极探索法治建设基层实践,形成了一批拱墅特色的法治经验,推荐的“红茶议事会”基层治理案例入选“长三角基层依法治理十大优秀案例”(全省仅2例);“构建全域法治文化带浓厚法治氛围”成功入选杭州市第二届十大法治实践;打造商圈普法特色品牌的经验做法得到省厅徐晓波副厅长批示肯定;电竞中心商务社区“电竞产业服务一类事”入选杭州市特色改革和区、县(市)聚焦产业全链条服务“一类事”改革清单;“家庭签约律师”经验做法得到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成国批示肯定;电竞产业合规建设经验做法被《法治浙江》《杭州信息》简报刊发推广,获省司法厅劳泓副厅长以及陈卫强、宦金元副市长批示肯定;区营商环境涉外法治服务中心项目获评“省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专项督查”典型经验案例;申报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专项行动揭榜挂帅项目,《健全涉企重大行政决策经济影响评估机制》成功入选。
一、加强法治统抓,法治领域改革有新突破。持续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工作,出台重点任务清单。制定区直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法治拱墅建设专题培训班列入运河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创新法治工作载体,建立区级法治建设基层监测点9个,入选市级监测点3个。建立法治建设重点工作提示制度,累计向有关单位制发《重点工作提示函》52份。结合区委巡察工作安排,对17家单位开展法治督察,向巡察组反馈问题21个。
二、建强法治政府,执法协调监督有新推进。推进企业涉外法治服务,编制《涉外劳动用工合规管理工作指引》《涉外知识产权合规管理工作指引》《沙特200问》。推进产业合规建设,编制完成《医疗美容机构监管合规指引》《康养产业(养老机构)合规指引》。推进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全区18个各街道配备专业法审员队伍,审查合同等事项1043件,区合法审查服务中心协审2件,备案审查43件。做好区政府重大事项法律保障,审查区政府合同件32件、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重大行政决策1件、重大执法决定1件、其他事项210件,完成区政府交办的立法等各类征求意见反馈23件次。加强浙江省权力事项库(监管库)事项的监管,审核不认领监管事项1000余项。
三、优化法治环境,两高一低整治展现新面貌。主动引导当事人通过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今年以来,全区新收行政复议案件700件,受理550件,同比分别上升60.18%和76.85%,创历史新高。实行复杂疑难案件一案一议制度,咨询专家意见4次,组织专家评审2次,举办复议听证会1次,全年调撤复议案件174件,综合调解率27.66%。纠错13件,纠错率2.63%。提升诉讼效能,全区新增一审行政诉讼案件144件,一审行政诉讼审结147件,48件案件经调解原告自愿申请撤诉,调撤率32.65%。一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复议后起诉案件50件,复议后起诉率为9.52%。
四、深化法治服务,推进高质量发展有新进展。依托运河财富小镇,率先挂牌成立运河法务集聚区,延伸拓展涉外法律服务中心、电竞产业合规中心、合法性审查中心、智慧矫正指挥中心、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和17个商务社区楼宇法律服务驿站“四中心一圈一楼宇驿站”的特色服务,2024年累计法治体检企业791家,提供各类法律服务572次,开展法治宣传72场次,参与纠纷化解202起,确保市场主体法律服务需求得到充分响应。“党建引领拱墅区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中心建设”获评“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最优党建项目”。浙江宏昊律师事务所联合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
五、全力法治护航,普法依法治理有新提升。全区打造6个“法律明白人”法治实践工作站,为“法律明白人”学习培训、履行职责等提供支持和保障,并将其对接融入“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持续推进公民法治素养精准提升工程,联合大关街道,编制发布《拱墅区老年人法治素养基准(第一版)》,通过问法议事、基准解读组合拳,不断扩大基准知晓率和影响力。组织普法微视频大赛,推出原创普法微视频18部,加强以案释法。指导武林街道长寿社区、祥符街道蓝孔雀社区争创“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持续擦亮“拱墅运河法治文化带”金名片,打造“拱墅运河普法号”“武林法治街区”。
六、强化法治支撑,抓源促治有新实效。制定《拱墅区人民调解“抓源促治、强基固本”专项行动方案》,2024年各人民调解组织受理调解案件7076件,成功7056件,成功率为99.7%。梳理26个典型案例,编印《拱墅人民调解》案例手册1500本,加强调解队伍业务能力建设。加强民非调解组织建设和管理,探索推进金融纠纷调解“流程图”制定。严格落实安置帮教人员管理。
七、坚持法治惠民,法律援助有新优化。积极构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深入推进“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2024年累计提供法律咨询2571人次,开展认罪认罚法律帮助1181件,指派法律援助案件2171件,公共法律服务总体满意率99.29%。与杭州市国立公证处建立公证事项联动机制,向16个商务社区派驻专属公证员,提供公证咨询及预约公证业务。与区劳动仲裁院建立劳动争议快速响应机制,为有起诉意愿的劳动群体提供更加主动、快速、便捷的法律维权服务36起,涉众639人。
八、严格执法公正,社区矫正有新局面。坚持矫正中心实体化运作,全力做好全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监管工作,被区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评为“服务示范岗”先进集体。继续加强省司法厅“信用矫正”——信用教育场景建设试点项目建设,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社区矫正专项执法督查活动,对档案材料、系统录入等进行执法质量考评考核,提升工作规范度。与区妇联、区公安分局探索建立家暴警示教育基地,联合实施对家暴人员开展警示教育和心理测评工作。
2025年司法行政工作计划如下:
一是全面依法治区增效提升行动。充分发挥法治赋能作用,持续迭代完善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加快健全完善专区各项机制,把专区建设成为法治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专项行动揭榜挂帅项目,争取入选揭榜挂帅典型案例。加强高频涉法风险的行政指导和法律服务,重点推进电竞产业合规服务落地电竞中心商务社区,推进企业合规从“事后整改”到“全程防控”转变。
二是依法行政优化提升行动。针对职业打假案件申请行政复议日渐规模化、程式化问题,参照市滥诉联合甄别机制的意见,联合区法院、区市监局,推进滥诉认定工作。继续打造复议品牌,在打造“行政复议特邀专家论证机制”品牌的基础上,围绕行政复议重点领域,通过积累办案数据、汇集案例素材,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办案流程,提升行政复议办案质效。加大与各级法院、上级部门联系力度,争取调控各项复议诉讼指标,提高调撤率。
三是法治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深化全方位法治服务一类事改革,紧盯“1+4”主导产业,聚焦企业需求,创新推出一批企业急需的法治服务事项,在完成建设医美产业服务、电竞产业服务“一类事”的基础上持续做好深化文章。进一步充实“1+1+N”法治服务内涵,针对辖区企业、商务社区特点提供8大服务清单,通过线上“企业服务百事通”。
四是普法依法治理深化提升行动。谋划开展“八五”普法验收工作;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以及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为重点,组织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深化“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持续擦亮“拱墅运河普法号”“长庆空中慕课”“武林大妈普法学院”等普法品牌,梳理可打造的运河法治项目,进一步完善法治人文旅游线路。
五是人民调解抓源促治提升行动。进一步推进“抓源促治”专项行动,结合我区安置房大量交付,房屋质量等问题纠纷同样高发易发的实际,配备调解团队,提前评估并做好准备。加强民非调解组织管理,探索民非调解组织与人民调解组织错位互补发展经验。完善金融纠纷调解“流程图”及相关民非调解组织应用试点工作。
六是公共法律服务扩能提升行动。加强新业态集聚区法律援助分中心建设,探索建立“法援+街道”“法援+工会”“法援+人社”“法援+矛调”“法援+仲裁”等多部门协同处置模式,确保新业态就业群体纠纷“发现早、解决快、化解好”。充分发挥我区法援中心、劳动仲裁委、社会治理中心、共享法庭、信访办公地点的集聚优势,进一步吸纳人社、劳动监察、工会等部门等资源力量,扩充司法救助等援助选项。
七是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固本行动。严格落实《社区矫正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省厅四个文件规定,推进《拱墅区执法一本通》实施运用,切实规范统一全区社区矫正工作标准。深化社区矫正社会组织工作活力,着眼于拱墅特色、矫正特色、文化特色,提升社会组织品牌效应。加大社区矫正工作宣传力度,开展社区矫正开放日、网络宣传等工作,以开放促发展,带动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参与社区矫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