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496134X/2025-3229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武林街道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备注/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生成日期 2025-01-07 发布日期 2025-01-07
附件
武林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5-01-07 15:39:10 点击率:

今年以来,武林街道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和区委一届六次全会精神,锚定“古韵烟火处,繁华武林里”奋斗目标,高站位谋划、高强度推进、高标准落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亮点纷呈。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拼经济、稳增长,提升经济发展贡献度。注重招商引资。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招商专班,加快推进中霆国坤能源项目尽早落地运营;积极响应大运河数智未来城招商引资区街联动机制,招引3家重点优势企业落地智慧网谷等全区招商平台。坚持精准服务。依托街道班子领导重点项目联系制,持续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提供店小二精准服务,成功挽留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8家重点税源企业。深挖消费潜能。召开武林路商业联盟红茶议事会,发布《武林路商盟公约》。焕新重启历史建筑梅鹤堂,招引Cowhere法餐厅落地开业。联合引进Iceboom、绝色国潮等首店52家,打响“首店经济”品牌。推出 “武林十二巷陌”,举办武林路CityWalk、国潮生活节等活动85场。

(二)换旧貌、展新颜,提升城市能级标识度。居住品质显著跃升。完成安吉、长寿社区79幢房屋13.3万方的旧改工程和竹竿巷、西湖花苑等88幢房屋30万方的旧改工程第一、二标段测绘、问卷调查等前期工作。聚焦书香巷弄特色文化主题,创建市级仙林未来社区。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创新“网格化片区”管理监督模式、“垃圾不落地”街巷保洁模式、“沿街音乐线”垃圾收运模式。推进“宁静小区”建设,做好国家试点评审。全力做好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的边督边改,成功化解全牛坊噪声超标信访投诉件。应急管理常抓不懈。完善《武林街道防汛防台抗旱应急工作规范要求》,健全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和应急工作预案,以“十个有”的标准树牢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抓好隐患整改。

(三)听民意、暖民心,提升民生福祉满意度。打造标杆型大运河“旗舰型食堂”。引入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上海为老助餐服务体量最大的服务商——上海缘源餐饮全资投入,以“公益+”理念推进“幸福四点半课堂”“幸福随手公益”“幸福快递”“幸福微书房”等项目,实现多功能、分时段集于一空间,打造集养老、托幼、就餐、文化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为一体的标杆型大运河“旗舰型食堂”。推进“一老一小”场景融合。“一老”场景新增竹竿巷社区老年学堂,累计开设37门课,上课2000余人次。成长驿站、小月伢托育园等“一小”场景常态化开展亲子活动、养育课堂等主题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街道非遗馆等文化阵地作用,开展八段锦、非遗手工等文化惠民活动30场。借助文化特派员优势,推进“非遗在社区”拱墅样板试点建设。

(四)强基础、塑体系,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基层治理“一贯到底”。实施全域协辅人员的队伍整合,成立武林平安大队,建立“防区摸排、信息共享、协调共处”工作机制,实现“一支队伍管武林”。志愿服务“一以贯之”。联合区委社工部、社区学院筹建“武林大妈”社区学院,打造“十大员”课程体系,推动“武林大妈”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扩展、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风险隐患“一网打尽”。将“一张网”融入融合,推行“网格化+信息式+闭环化”模式,推动平安建设、消防安全、重点人员、应急处置等重要事项“进网入格”,实现“发现及时、调度及时、处置及时”。矛盾纠纷“一站化解”。将执法力量及巡查队员下沉前置,打造集平安维稳、矛盾调处、治安巡逻、应急处置、法治教育、便民利民等功能于一体的24小时东部凤起路、西部武林路平安驿站。

(五)固根本、提效能,提升党建引领首位度。推动党建引领群众工作“争星晋位”。夯实“一核多堡”组织体系、“一核多元”工作机制,推进党建引领小区停车“微循环”攻坚破难项目,通过党建联建停车资源共享、三方协同内部资源挖潜、红茶议事居民自管自治等方式,盘活、共享、新增车位531个。推进商务社区建设。开展“共富合伙人”计划,成立创业导师团、创业帮帮团,搭建“武林店小二”线上诉求反馈平台,推出“武林共富卡”等系列加持政策,联合人民网共同举办武林夜讲堂、与浙江省文化馆共同推出艺悦空间等青年夜校,构建青年创业者“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获杭州市首批青年发展型街区荣誉。创新干部队伍亮点。出台“武林新星”街社干部培养锻炼计划,每月组织课题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五张责任清单”》等文件,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排查,营造“清风有声、润物无声”的清廉文化氛围。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全力推动繁华武林。稳存量,持续开展企业走访活动,打造武林店小二“保姆式”服务模式,竭尽全力稳住税源企业和数源企业。拓增量,以“基金+基地+产业招商”的模式开展精准招商,关注物产系、浙旅系、二轻系、农发系等重点企业裂变项目,推动招大引强;发挥人才招引项目优势,以才引才、以企引才,让更多优秀人才汇聚武林;做强首店经济,开展外出招商活动,加大品牌首店招商引进力度。打造武林路成为“夜经济、潮经济、青春经济”的代表,联合文商旅共同推进“武林十二巷陌”,打造大武林商圈魅力区块。

(二)致力打造品质武林。坚持集成化、片区化、街区化,打造集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青少年活动七大嵌入式功能为一体的大运河幸福街区,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友好、更便捷、更高效的生活交往空间。以高标准推进国都公寓、竹竿巷等88幢房屋30万方旧改项目,推进仙林未来社区省级创建工作,谋划打造竹竿巷未来社区。引入社会公益资源和社会组织,打造“武林共富驿站”,为居民提供维修、理发、代购等便民服务,做到“小场地、大活力”。

(三)助力赋能平安武林。探索武林“平安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以打造一支队伍、创办一个学院、建立一个共同体、建设一个驿站为抓手,有效整合所队、社区、党员、物业、社会组织、企业等资源力量,持续完善共治、群治、自治、法治“四治一体”的基层治理体系,在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路径中不断探索前行。持续推动武林大妈社区学院运营,充分发挥武林大妈共富驿站阵地优势,拓展志愿服务内涵,提升知名度、美誉度。

(四)全面筑牢红色堡垒。强化商务社区建设,推动为企服务下沉,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继续做好“武林新星”街社干部培训计划,挖掘一批、培养一批、发展一批优秀年轻干部。细化“四责协同”机制,释放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协同效应,运用“四种形态”,深挖细查“四风”问题反弹变异,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扎实开展主题理论宣讲活动、“浙青年·爱学习”“武林论道”“武林夜讲堂”主题活动。

总结计划
规划计划
总结计划
总结和计划
武林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

002496134X/2025-32295

文号

公布日期

2025-01-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武林街道

今年以来,武林街道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和区委一届六次全会精神,锚定“古韵烟火处,繁华武林里”奋斗目标,高站位谋划、高强度推进、高标准落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亮点纷呈。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拼经济、稳增长,提升经济发展贡献度。注重招商引资。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招商专班,加快推进中霆国坤能源项目尽早落地运营;积极响应大运河数智未来城招商引资区街联动机制,招引3家重点优势企业落地智慧网谷等全区招商平台。坚持精准服务。依托街道班子领导重点项目联系制,持续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提供店小二精准服务,成功挽留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8家重点税源企业。深挖消费潜能。召开武林路商业联盟红茶议事会,发布《武林路商盟公约》。焕新重启历史建筑梅鹤堂,招引Cowhere法餐厅落地开业。联合引进Iceboom、绝色国潮等首店52家,打响“首店经济”品牌。推出 “武林十二巷陌”,举办武林路CityWalk、国潮生活节等活动85场。

(二)换旧貌、展新颜,提升城市能级标识度。居住品质显著跃升。完成安吉、长寿社区79幢房屋13.3万方的旧改工程和竹竿巷、西湖花苑等88幢房屋30万方的旧改工程第一、二标段测绘、问卷调查等前期工作。聚焦书香巷弄特色文化主题,创建市级仙林未来社区。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创新“网格化片区”管理监督模式、“垃圾不落地”街巷保洁模式、“沿街音乐线”垃圾收运模式。推进“宁静小区”建设,做好国家试点评审。全力做好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的边督边改,成功化解全牛坊噪声超标信访投诉件。应急管理常抓不懈。完善《武林街道防汛防台抗旱应急工作规范要求》,健全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和应急工作预案,以“十个有”的标准树牢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抓好隐患整改。

(三)听民意、暖民心,提升民生福祉满意度。打造标杆型大运河“旗舰型食堂”。引入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上海为老助餐服务体量最大的服务商——上海缘源餐饮全资投入,以“公益+”理念推进“幸福四点半课堂”“幸福随手公益”“幸福快递”“幸福微书房”等项目,实现多功能、分时段集于一空间,打造集养老、托幼、就餐、文化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为一体的标杆型大运河“旗舰型食堂”。推进“一老一小”场景融合。“一老”场景新增竹竿巷社区老年学堂,累计开设37门课,上课2000余人次。成长驿站、小月伢托育园等“一小”场景常态化开展亲子活动、养育课堂等主题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街道非遗馆等文化阵地作用,开展八段锦、非遗手工等文化惠民活动30场。借助文化特派员优势,推进“非遗在社区”拱墅样板试点建设。

(四)强基础、塑体系,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基层治理“一贯到底”。实施全域协辅人员的队伍整合,成立武林平安大队,建立“防区摸排、信息共享、协调共处”工作机制,实现“一支队伍管武林”。志愿服务“一以贯之”。联合区委社工部、社区学院筹建“武林大妈”社区学院,打造“十大员”课程体系,推动“武林大妈”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扩展、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风险隐患“一网打尽”。将“一张网”融入融合,推行“网格化+信息式+闭环化”模式,推动平安建设、消防安全、重点人员、应急处置等重要事项“进网入格”,实现“发现及时、调度及时、处置及时”。矛盾纠纷“一站化解”。将执法力量及巡查队员下沉前置,打造集平安维稳、矛盾调处、治安巡逻、应急处置、法治教育、便民利民等功能于一体的24小时东部凤起路、西部武林路平安驿站。

(五)固根本、提效能,提升党建引领首位度。推动党建引领群众工作“争星晋位”。夯实“一核多堡”组织体系、“一核多元”工作机制,推进党建引领小区停车“微循环”攻坚破难项目,通过党建联建停车资源共享、三方协同内部资源挖潜、红茶议事居民自管自治等方式,盘活、共享、新增车位531个。推进商务社区建设。开展“共富合伙人”计划,成立创业导师团、创业帮帮团,搭建“武林店小二”线上诉求反馈平台,推出“武林共富卡”等系列加持政策,联合人民网共同举办武林夜讲堂、与浙江省文化馆共同推出艺悦空间等青年夜校,构建青年创业者“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获杭州市首批青年发展型街区荣誉。创新干部队伍亮点。出台“武林新星”街社干部培养锻炼计划,每月组织课题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五张责任清单”》等文件,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排查,营造“清风有声、润物无声”的清廉文化氛围。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全力推动繁华武林。稳存量,持续开展企业走访活动,打造武林店小二“保姆式”服务模式,竭尽全力稳住税源企业和数源企业。拓增量,以“基金+基地+产业招商”的模式开展精准招商,关注物产系、浙旅系、二轻系、农发系等重点企业裂变项目,推动招大引强;发挥人才招引项目优势,以才引才、以企引才,让更多优秀人才汇聚武林;做强首店经济,开展外出招商活动,加大品牌首店招商引进力度。打造武林路成为“夜经济、潮经济、青春经济”的代表,联合文商旅共同推进“武林十二巷陌”,打造大武林商圈魅力区块。

(二)致力打造品质武林。坚持集成化、片区化、街区化,打造集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青少年活动七大嵌入式功能为一体的大运河幸福街区,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友好、更便捷、更高效的生活交往空间。以高标准推进国都公寓、竹竿巷等88幢房屋30万方旧改项目,推进仙林未来社区省级创建工作,谋划打造竹竿巷未来社区。引入社会公益资源和社会组织,打造“武林共富驿站”,为居民提供维修、理发、代购等便民服务,做到“小场地、大活力”。

(三)助力赋能平安武林。探索武林“平安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以打造一支队伍、创办一个学院、建立一个共同体、建设一个驿站为抓手,有效整合所队、社区、党员、物业、社会组织、企业等资源力量,持续完善共治、群治、自治、法治“四治一体”的基层治理体系,在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路径中不断探索前行。持续推动武林大妈社区学院运营,充分发挥武林大妈共富驿站阵地优势,拓展志愿服务内涵,提升知名度、美誉度。

(四)全面筑牢红色堡垒。强化商务社区建设,推动为企服务下沉,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继续做好“武林新星”街社干部培训计划,挖掘一批、培养一批、发展一批优秀年轻干部。细化“四责协同”机制,释放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协同效应,运用“四种形态”,深挖细查“四风”问题反弹变异,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扎实开展主题理论宣讲活动、“浙青年·爱学习”“武林论道”“武林夜讲堂”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