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765462522X/2025-3244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东新街道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备注/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生成日期 2025-01-20 发布日期 2025-01-20
附件
东新街道抗雪防冻应急预案

发布日期: 2025-01-20 09:09:57 点击率: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切实做好我街道抗雪防冻工作,积极有效地组织抗雪防冻救灾抢险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维护城市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根据《杭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杭州市城区抗雪防冻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东新街道范围内发生的暴雪和低温、冰冻灾害及其所产生的次生、衍生灾害的预警发布、应急响应及灾后处置。

(四)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根据省、市、区救灾工作方针,坚持区政府统一领导,按属地管理和产权所属原则组织实施。

2.突出重点,保障民生。坚持“五保”(保畅通、保树木、保安全、保供应、保民生),优先关注民生安全、优先关注主次道路畅通、优先关注树木绿化,确保无重大人员伤亡,无重大治安事件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各方联动,齐抓共管。应急处置工作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做到部门、社区密切配合,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基层群众组织和广大市民的作用,全民共同参与,采取科学的方法消除灾害。

(五)工作重点

1.组织开展辖区范围内抗雪防冻的抢险处置工作。

2.组织转移危险区域、危旧房、建筑工棚的人员,并进行临时安置和管理。

3.根据职责范围和管辖权限,开展市政设施、公用、交通、电力、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巡查及处理,确保安全运行。

4.落实防冻抗雪物资设备的采购、征集、储备、调拨、配发等各项准备工作。

5.做好城市户外广告、古树名木、行道树的安全处置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一)组织机构

街道建立防冻抗雪工作领导小组,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公共管理办公室,设监测预警组、人员转移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援组。

(二)工作职责

指挥部:负责领导、组织全街道的防冻抗雪工作,及时掌握灾情,组织协调指挥部成员开展防冻抗雪工作及灾后处置。根据上级指挥部门的要求和本地实际,由街道防冻抗雪指挥部指挥决定启动本预案。街道负责防冻抗雪值班等日常工作。街道防冻抗雪指挥部成员单位严格执行各自防冻抗雪工作职责,服从街道防冻抗雪指挥部的统一调度和指挥,全力开展防冻抗雪工作。防冻抗雪期间不得无故外出,保持通信畅通。

1、监测预警组。负责密切关注灾情形势,实时掌握区应急、林水、气象、规划资源等部门发布的防冻抗雪预警信息及本辖区的雨雪情、灾险情信息,及时向各社区及相关防冻抗雪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

2、人员转移组。负责按照指令和预案要求组织危险区域群众紧急转移和安置工作,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保障被转移人员的安全。

3、抢险救援组。负责根据灾险情和抢险方案,组织抢险队伍和物资装备开展抢险救援,并做好抢险现场的安全保障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各工作组的后勤保障,统筹全街道防冻抗雪物资的调拨和采购工作,保障各项防汛应急工作有序开展,及时开展险情前后的舆论宣传。

5、医疗救援组。负责医疗救护应急药品,医疗器械、设备及卫生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伤员的救护。

三、预警分级

(一)暴雪预警信号的含义(降雪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蓝色预警信号:受降雪影响,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12小时内积雪深度增加1-3厘米;对交通、农林业生产、人民生活有一定影响;

黄色预警信号:受降雪影响,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12小时内积雪深度增加3-6厘米,对交通、农林业生产、人民生活有较大影响;

橙色预警信号:受降雪影响,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6小时内积雪深度增加6-10厘米;对交通、农林业生产、人民生活有较严重影响。

红色预警信号:受降雪影响,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到15毫米以上或6小时内积雪深度增加10厘米以上;对交通、农林业生产、人民生活有严重影响。

(二)道路结冰预警信号的含义(低温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黄色预警信号:受低温和降雨(雪)影响,12小时内路面温度低于0℃,并伴有降雨(雪)天气;或路面有积水(雪),路面温度将持续6小时以上低于0摄氏度。

橙色预警信号:受低温和降雨(雪)影响,6小时内路面温度低于0℃,并伴有降雨(雪)天气;或路面有积水(雪),路面温度将持续12小时以上低于0摄氏度。

红色预警信号:已经出现道路结冰,预计低温和降雨(雪)还将持续,道路结冰可能加重,可能对道路交通造成严重影响;后者已经出现严重影响交通的道路结冰,并将持续。

四、应急响应

根据区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号和区城区抗雪防冻指挥部发布的应急响应等级,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和各自的应急行动方案,履行职责。

(一)暴雪蓝色预警后的响应(四级)

1、响应目标:

天气预报6小时、实况信息1小时对外发布一次;城市运行正常、社会稳定;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基本救助。

2、响应措施:

街道负责督促社区、沿街经营业户和小区物业管理等单位及时清扫积雪,白天积雪应在当日十七时前清扫完毕,夜间积雪应在次日早上七时前清扫完毕。

(二)黄色预警或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后的响应(三级)

1、响应目标:天气预报6小时、实况信息1小时对外发布一次;城市运行正常、社会稳定;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必要救助。

2、响应措施:

街道、社区基层组织负责具体实施辖区行动不便等困难群众的救助;做好避灾场所开启准备工作,加强危房检查,必要时实施人员撤离。

3、响应要求

街道分管领导,当天日常值班带班领导及值班人员、公管办(城管)、各社区城管主任及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开启视频会商系统,按各自区块责任,落实巡查和清雪工作,在重点路段及交通节点抛撒融雪剂化雪,及时完成积雪清扫任务并上报灾情动态。

(三)暴雪橙色预警或道路结冰橙色预警后的响应(II级)

1、响应目标:天气预报3小时、实况信息1小时对外发布一次;城乡行动不便等困难群众、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必要救助;各部门信息发布和查询渠道畅通;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停止户外(高空或道路路面)作业和学校停课。

2、响应措施:在暴雪蓝色、黄色预警或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响应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

街道、社区基层组织落实、开放避灾场所,组织志愿者开展“温暖”帮扶救助活动,组织沿街单位开展公益“温暖”活动;各社区做好抗雪防冻安全宣传工作,居民减少外出和户外活动。

3、响应要求

主要领导值班,随时掌握气象信息、发展趋势和城区灾情,及时准确地发布各种信息、指令,视灾情做好抢险队伍和物资、设备的准备工作,做好转入一级值班的准备,及时向区抗雪办值班室汇报情况。

(四)暴雪红色预警或道路结冰红色预警后的响应(I级)

1、响应目标:天气预报3小时、实况信息1小时对外发布一次;城乡行动不便等困难群众、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必要救助;各部门信息发布和查询渠道畅通;实施交通管制,停止户外(高空或道路路面)作业,学校停课。

2、响应措施:在暴雪橙色预警或道路结冰橙色预警响应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街道、社区做好抗雪防冻安全宣传工作,社区居民尽可能停止户外活动。

3、响应要求

街道利用城区抗雪防冻指挥平台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发展趋势和城区灾情,并向区城区抗雪值班室报告情况。各成员单位要自觉服从统一指挥,积极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五)结冰

当气象台发布雨雪冰冻、道路结冰预警信息或当路表温度低于0℃时,街道要根据区抗雪防冻指挥部的要求,做好结冰道路应急抢险准备工作,融雪剂撒布车装料待命,交警部门应注意指挥和疏导道路交通,必要时封闭结冰道路。市容环卫部门停止路面洒水和冲洗作业,并及时清除道路积水,绿化部门停止绿化浇水。

五、应急终止

暴雪和低温冰冻天气结束,根据市气象部门和市城区抗雪防冻办公室指示,由区抗雪防冻指挥部发布灾害预警降低或终止应急响应。

六、成立社区抗雪防冻领导小组

由社区书记担任指挥,下设四个组。

1、监测预警组:主要负责24小时值班,保证通信畅通。听取抗雪防冻消息并做好详细记录,及时向书记主任汇报。发布抗雪防冻消息,并努力做到抗雪防冻知识家喻户晓,护灾意识深入人心。

2、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给已撤离人员和未能及时撤离人员送衣物、粮食等,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食、衣、住等基本问题。

3、人员转移组:主要负责老人病残人员撤离、伤残人员的送医急救、物资转移等运送工作。

4、抢险救援组:主要负责做好房屋倒塌、出险人员的抢救和强制撤离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各社区要参照本预案制定各自的抗雪防冻预案,要明确抗雪防冻工作责任和工作任务,并建立应急机构进行监督检查,保障抗雪防冻等应急处置工作所需经费,配备好抗雪防冻物资和设备,落实专人加强对抗雪防冻物资的管理、维护和使用,做到物资和设备定点存放。

(二)抗雪防冻工作中各科室、社区各相关企业应按照区抗雪防冻指挥部的要求,听从调度、服从指挥,遇有重大事宜应及时向街道报告。

(三)建立领导带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在抗雪抢险过程中,落实专人及时汇总上报灾情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和定时报告制(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并在15分钟内书面报告防指办)。当日情况汇总应于次日凌晨5时前书面上报街道抗雪防冻指挥部办公室。

(四)各社区应在每年11月15日前将抗雪防冻准备工作情况上报街道抗雪防冻指挥部办公室。

(五)抗雪防冻工作中,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电子显示屏、有线广播、微信平台等传播手段,及时传播灾害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南;在极端灾害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或橙色预警以上)时,应加大播放频次。

(六)当气象预报与实际天气情况发生偏差,且发生降雪时,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街道抗雪防冻指挥部办公室的要求,及时启动预案。

八、预案演练

按照区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总体安排及要求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并对预案演练进行总结评估,查找应急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抗雪防冻应急处置能力。

九、附则

各社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有关文件、会议要求,站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抗雪防冻救灾、安排好受灾群众生产生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绝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要加强应急值守,严格落实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并按照要求实行限时报告制度。对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
应急预案及处置
东新街道抗雪防冻应急预案

索引号

765462522X/2025-32445

文号

公布日期

2025-01-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东新街道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切实做好我街道抗雪防冻工作,积极有效地组织抗雪防冻救灾抢险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维护城市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根据《杭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杭州市城区抗雪防冻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东新街道范围内发生的暴雪和低温、冰冻灾害及其所产生的次生、衍生灾害的预警发布、应急响应及灾后处置。

(四)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根据省、市、区救灾工作方针,坚持区政府统一领导,按属地管理和产权所属原则组织实施。

2.突出重点,保障民生。坚持“五保”(保畅通、保树木、保安全、保供应、保民生),优先关注民生安全、优先关注主次道路畅通、优先关注树木绿化,确保无重大人员伤亡,无重大治安事件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各方联动,齐抓共管。应急处置工作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做到部门、社区密切配合,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基层群众组织和广大市民的作用,全民共同参与,采取科学的方法消除灾害。

(五)工作重点

1.组织开展辖区范围内抗雪防冻的抢险处置工作。

2.组织转移危险区域、危旧房、建筑工棚的人员,并进行临时安置和管理。

3.根据职责范围和管辖权限,开展市政设施、公用、交通、电力、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巡查及处理,确保安全运行。

4.落实防冻抗雪物资设备的采购、征集、储备、调拨、配发等各项准备工作。

5.做好城市户外广告、古树名木、行道树的安全处置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一)组织机构

街道建立防冻抗雪工作领导小组,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公共管理办公室,设监测预警组、人员转移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援组。

(二)工作职责

指挥部:负责领导、组织全街道的防冻抗雪工作,及时掌握灾情,组织协调指挥部成员开展防冻抗雪工作及灾后处置。根据上级指挥部门的要求和本地实际,由街道防冻抗雪指挥部指挥决定启动本预案。街道负责防冻抗雪值班等日常工作。街道防冻抗雪指挥部成员单位严格执行各自防冻抗雪工作职责,服从街道防冻抗雪指挥部的统一调度和指挥,全力开展防冻抗雪工作。防冻抗雪期间不得无故外出,保持通信畅通。

1、监测预警组。负责密切关注灾情形势,实时掌握区应急、林水、气象、规划资源等部门发布的防冻抗雪预警信息及本辖区的雨雪情、灾险情信息,及时向各社区及相关防冻抗雪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

2、人员转移组。负责按照指令和预案要求组织危险区域群众紧急转移和安置工作,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保障被转移人员的安全。

3、抢险救援组。负责根据灾险情和抢险方案,组织抢险队伍和物资装备开展抢险救援,并做好抢险现场的安全保障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各工作组的后勤保障,统筹全街道防冻抗雪物资的调拨和采购工作,保障各项防汛应急工作有序开展,及时开展险情前后的舆论宣传。

5、医疗救援组。负责医疗救护应急药品,医疗器械、设备及卫生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伤员的救护。

三、预警分级

(一)暴雪预警信号的含义(降雪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蓝色预警信号:受降雪影响,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12小时内积雪深度增加1-3厘米;对交通、农林业生产、人民生活有一定影响;

黄色预警信号:受降雪影响,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12小时内积雪深度增加3-6厘米,对交通、农林业生产、人民生活有较大影响;

橙色预警信号:受降雪影响,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6小时内积雪深度增加6-10厘米;对交通、农林业生产、人民生活有较严重影响。

红色预警信号:受降雪影响,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到15毫米以上或6小时内积雪深度增加10厘米以上;对交通、农林业生产、人民生活有严重影响。

(二)道路结冰预警信号的含义(低温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黄色预警信号:受低温和降雨(雪)影响,12小时内路面温度低于0℃,并伴有降雨(雪)天气;或路面有积水(雪),路面温度将持续6小时以上低于0摄氏度。

橙色预警信号:受低温和降雨(雪)影响,6小时内路面温度低于0℃,并伴有降雨(雪)天气;或路面有积水(雪),路面温度将持续12小时以上低于0摄氏度。

红色预警信号:已经出现道路结冰,预计低温和降雨(雪)还将持续,道路结冰可能加重,可能对道路交通造成严重影响;后者已经出现严重影响交通的道路结冰,并将持续。

四、应急响应

根据区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号和区城区抗雪防冻指挥部发布的应急响应等级,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和各自的应急行动方案,履行职责。

(一)暴雪蓝色预警后的响应(四级)

1、响应目标:

天气预报6小时、实况信息1小时对外发布一次;城市运行正常、社会稳定;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基本救助。

2、响应措施:

街道负责督促社区、沿街经营业户和小区物业管理等单位及时清扫积雪,白天积雪应在当日十七时前清扫完毕,夜间积雪应在次日早上七时前清扫完毕。

(二)黄色预警或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后的响应(三级)

1、响应目标:天气预报6小时、实况信息1小时对外发布一次;城市运行正常、社会稳定;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必要救助。

2、响应措施:

街道、社区基层组织负责具体实施辖区行动不便等困难群众的救助;做好避灾场所开启准备工作,加强危房检查,必要时实施人员撤离。

3、响应要求

街道分管领导,当天日常值班带班领导及值班人员、公管办(城管)、各社区城管主任及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开启视频会商系统,按各自区块责任,落实巡查和清雪工作,在重点路段及交通节点抛撒融雪剂化雪,及时完成积雪清扫任务并上报灾情动态。

(三)暴雪橙色预警或道路结冰橙色预警后的响应(II级)

1、响应目标:天气预报3小时、实况信息1小时对外发布一次;城乡行动不便等困难群众、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必要救助;各部门信息发布和查询渠道畅通;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停止户外(高空或道路路面)作业和学校停课。

2、响应措施:在暴雪蓝色、黄色预警或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响应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

街道、社区基层组织落实、开放避灾场所,组织志愿者开展“温暖”帮扶救助活动,组织沿街单位开展公益“温暖”活动;各社区做好抗雪防冻安全宣传工作,居民减少外出和户外活动。

3、响应要求

主要领导值班,随时掌握气象信息、发展趋势和城区灾情,及时准确地发布各种信息、指令,视灾情做好抢险队伍和物资、设备的准备工作,做好转入一级值班的准备,及时向区抗雪办值班室汇报情况。

(四)暴雪红色预警或道路结冰红色预警后的响应(I级)

1、响应目标:天气预报3小时、实况信息1小时对外发布一次;城乡行动不便等困难群众、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必要救助;各部门信息发布和查询渠道畅通;实施交通管制,停止户外(高空或道路路面)作业,学校停课。

2、响应措施:在暴雪橙色预警或道路结冰橙色预警响应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街道、社区做好抗雪防冻安全宣传工作,社区居民尽可能停止户外活动。

3、响应要求

街道利用城区抗雪防冻指挥平台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发展趋势和城区灾情,并向区城区抗雪值班室报告情况。各成员单位要自觉服从统一指挥,积极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五)结冰

当气象台发布雨雪冰冻、道路结冰预警信息或当路表温度低于0℃时,街道要根据区抗雪防冻指挥部的要求,做好结冰道路应急抢险准备工作,融雪剂撒布车装料待命,交警部门应注意指挥和疏导道路交通,必要时封闭结冰道路。市容环卫部门停止路面洒水和冲洗作业,并及时清除道路积水,绿化部门停止绿化浇水。

五、应急终止

暴雪和低温冰冻天气结束,根据市气象部门和市城区抗雪防冻办公室指示,由区抗雪防冻指挥部发布灾害预警降低或终止应急响应。

六、成立社区抗雪防冻领导小组

由社区书记担任指挥,下设四个组。

1、监测预警组:主要负责24小时值班,保证通信畅通。听取抗雪防冻消息并做好详细记录,及时向书记主任汇报。发布抗雪防冻消息,并努力做到抗雪防冻知识家喻户晓,护灾意识深入人心。

2、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给已撤离人员和未能及时撤离人员送衣物、粮食等,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食、衣、住等基本问题。

3、人员转移组:主要负责老人病残人员撤离、伤残人员的送医急救、物资转移等运送工作。

4、抢险救援组:主要负责做好房屋倒塌、出险人员的抢救和强制撤离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各社区要参照本预案制定各自的抗雪防冻预案,要明确抗雪防冻工作责任和工作任务,并建立应急机构进行监督检查,保障抗雪防冻等应急处置工作所需经费,配备好抗雪防冻物资和设备,落实专人加强对抗雪防冻物资的管理、维护和使用,做到物资和设备定点存放。

(二)抗雪防冻工作中各科室、社区各相关企业应按照区抗雪防冻指挥部的要求,听从调度、服从指挥,遇有重大事宜应及时向街道报告。

(三)建立领导带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在抗雪抢险过程中,落实专人及时汇总上报灾情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和定时报告制(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并在15分钟内书面报告防指办)。当日情况汇总应于次日凌晨5时前书面上报街道抗雪防冻指挥部办公室。

(四)各社区应在每年11月15日前将抗雪防冻准备工作情况上报街道抗雪防冻指挥部办公室。

(五)抗雪防冻工作中,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电子显示屏、有线广播、微信平台等传播手段,及时传播灾害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南;在极端灾害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或橙色预警以上)时,应加大播放频次。

(六)当气象预报与实际天气情况发生偏差,且发生降雪时,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街道抗雪防冻指挥部办公室的要求,及时启动预案。

八、预案演练

按照区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总体安排及要求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并对预案演练进行总结评估,查找应急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抗雪防冻应急处置能力。

九、附则

各社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有关文件、会议要求,站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抗雪防冻救灾、安排好受灾群众生产生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绝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要加强应急值守,严格落实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并按照要求实行限时报告制度。对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