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250028-7/2024-3125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区住建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备注/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生成日期 | 2024-07-31 | 发布日期 | 2024-07-31 |
附件 |
发布日期: 2024-07-31 15:00:35 点击率:
今年以来,区住建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大城北建设、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等工作为主线,持续提升城市能级提升、改善人居环境、赋能行业发展,为拱墅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贡献住建力量。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抢抓大城北建设契机,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聚焦新一轮大城北三年行动计划,以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城市能级提升,实施产业、民生、基础设施提升项目128个,已完工12个、开工7个,完成投资36.7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1.7%。全力实施管家漾路等95条52.6公里道路建设,重点推进金昌路、康贤路等主次干道,加速形成“十纵十横”路网新格局,已完工新华路、康贤路等13个项目,完工率为65%。通过高标准配建泊位、统筹挖掘地下空间资源等多种方式积极拓展重点区域泊位供给,累计完成地下空间开发量56.8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5%,新增停车泊位4968个(其中公共泊位1131个),完成总任务量的55%。全力保障地铁建设,有力推进地铁四期工程15号线29项征迁工作,已完成26项。高质量推进园林绿化建设,新增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完工五会港绿道、长浜河绿道等3条绿道,杭州运道、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绿道等10条绿道,入选杭州市第一批共富绿道游线。
(二)聚焦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存量空间提质
成立全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领导小组统筹城市更新工作,印发《拱墅区全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拱墅区全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一办七组”协同机制》,理顺体制机制。建立拱墅区城市更新联盟生态体系,吸纳13家设计单位、6家运营单位作为战略合作企业。实施城市更新十大行动,协同各牵头单位推进城镇危房治理、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创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低效开发区(园区)更新、传统商圈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等26项重点任务,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同时,积极推进自主更新项目,浙工新村试点项目正在实施地上主体结构;3个居住类自主更新项目受政策影响暂停,后续待政策明确后继续推进;商业类教场路片区、汽车北站、经纬产业园、百井坊二期自主更新项目持续推进中。
(三)紧盯行业发展趋势,推进建筑业房地产业稳步发展
全力做好建筑企业培育和扶持工作,出台一系列促进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今年5月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晋升房建特级资质,填补我区房建领域特级企业的空白,上半年预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7亿元。持续加强建筑工地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监管力度,先后开展节后复工安全检查暨防高坠、防物体打击和起重机械专项检查、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环境专项治理、建筑垃圾源头管控等专项检查行动,抽查项目895个次,发现整改问题隐患2136处。紧盯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指标,全力抓好项目开工、入统、销售等关键节点,全流程做好服务保障,上半年预计完成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8.3万平方米。同步做好房地产风险项目处置工作,8个市级风险房地产项目均已完成竣备、交付。
(四)突出共同富裕主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五化引领”,谋深抓实老旧小区改造,实现老旧小区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年度实施项目48个,已完工10个小区,剩余38个小区均开工建设。重点推进22个省、市级未来社区建设,已基本完工5个,现场施工9个,剩余8个项目前期推进中。继续深化“一核四全七步”老旧小区加梯拱墅模式,依托项目带动,成片推进加装电梯工作,完成加装电梯202台,提前半年完成市对区考核任务,累计加梯总量跃居全市第一。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筹建,完成2个配售型保障房、2个公租房项目20.16万平方米开工,完成保租房5130套(间)房源筹建、青荷驿站累计130套房源筹集,推出人才专项租赁住房391套房源配租、人才共有产权房907套房源集中配售。桃源保障房项目作为全国保障性住房杭州现场会唯一参观点,得到住建部董建国副部长高度肯定。坚持质量品质优先,紧盯回迁安置时限倒排施工计划,续建安置房项目共15个,已完成杨家沁苑1、永丰2、八丈井东等3个项目。进一步发挥好属地街道、城建单位主力军作用,全力推动回迁安置提档加速,已完成百井坊、八丈井等共693户回迁。以“红色物业”创建为抓手,迭代深化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小区治理模式,积极推进住宅小区公共收益不规范问题专项治理,物业监管服务平台推广、业委会和物管会组建等重点工作。目前全区648个住宅小区完成资产盘点及系统录入工作,441个小区完成经营性收益监管账户开户,开户率达到100%,组建业委会312个,组建物管委267个,建率达90%以上。
二、下半年工作举措
下半年,拱墅区住建局将继续围绕奋进“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按照市、区两级明确的各项任务,大力推进“1515”攻坚行动,奋力交出全年工作的高分报表,为高水平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拱墅实景作出应有贡献。
(一)全力推进大城北建设,实现新一轮城市能级提升
一是统筹推进128个大城北建设项目,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保民生的要求,重点抓好杭钢单元30班中学、浙江骨伤医院新建等项目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自然与人文和谐交融,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大城北地区。二是持续优化路网结构,聚焦保障安置房、学校、医院等民生项目建设的交付节点,开展重点道路现场督查行动,强化部门联动,合力推进95条52.6公里道路建设,确保完工管家漾路、沈康路等20条道路,同步完成沁园路、独城路等30个项目204个分项移交工作。三是积极做好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继续推进城市之星综合体、杭州恒隆广场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新增地下空间60万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9000个以上。四是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借力大城北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以点带面推进海绵示范区建设,确保48%的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五是全面收尾回迁安置工作,紧扣全市“未安置户在外过渡时间不超过5年”总体原则,对标全市“回迁提速”各项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充分发挥专班统筹、条块协作、严督实导三大机制,全面压实责任单位主体责任,全力攻坚安置房施工进度、配套交付、竣工备案、物业接收四大难题,确保全年回迁安置4077户。六是全力保障地铁建设,按期完成地铁15号线征迁任务,配合市地铁集团做好管线迁改、交通导改、绿化迁移、场地移交等工作。
(二)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着力打造标志性成果
一是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通过定期督查、通报晾晒、赛马激励等多种机制,高质量完成十大行动26项重点任务,全力攻坚经纬产业园、汽车北站地块等产业类自主更新项目,大力推进拱墅区涉及央补资金盘子内的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城市更新央补资金。二是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一方面继续加快浙工新村试点项目施工进度,确保年底前主体完工,同时在居住类、商业类、产业类更新项目上继续发力,积极打造更多的示范样板。另一方面要继续总结提炼浙工新村和东清大厦等实践案例的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拱墅模式”。三是以未来社区的理念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未来社区建设,坚持“一体联动”,高标准完成三塘沁园、稻香园南区等48个老旧小区改造,积极争创6个省、市级未来社区。同时,持续探索老旧小区多元运营模式,逐步把社区闲置资产整合与盘活,通过组建联合体等方式发展综合运营业务,激活社区资源产生经济效益,实现整体的运营平衡。四是加快构建配租型(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完成3个配售型保障房项目供地,推进大学生人才公寓等4个项目2323套保租房认定工作。五是筑牢城市绿色基底,新增绿地不少于35万平方米,建设绿道5条10公里,编制《拱墅区城市绿地建设管理工作意见》,提升绿色管养水平,加大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力度,打造“全龄友好、共治共享、类型丰富、开门见绿”的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体系。
(三)健全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扎实做好项目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落实落地落细“项目为王”,深入推进平台应用,强化要素保障水平,理顺进展跟踪、项目调度、问题协调等工作机制,强化项目审批、建设、验收等流程的指导服务,实现对投资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助力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见效,有力促进投资数据回升。二是继续深化项目审批改革,通过分阶段施工许可、全过程图纸数字化管理、联合验收等改革举措,完善住建条线审批事项“全码办”服务,不断提高企业办事便利度,做优营商环境。三是持续完善招投标监管手段,开展招标代理机构专项检查,通过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排查问题等多种方式,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四)聚焦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好稳进提
质“组合拳 ”
一是持续培优扶强建筑业企业,建立资质升级和增项建筑业企业储备库,明确培育目标和措施,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的骨干企业。全面梳理重大项目清单,在加快项目落地的同时,做好“评定分离”推进和本地企业推介工作,全力争取建筑业总产值降幅收窄。二是继续巩固“双碳”工作成果,推广绿色建造方式,确保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230万平方米,完成公共建筑节能和居住建筑节能改造6万平方米。三是全力保障房地销售工作,围绕重点项目做好指导服务,聚焦拿地、企业入库、开工、项目入库、销售5个节点,加强企业沟通、部门协作,促成项目早开工早入库早供应。同时,用好房地产企业信用评级等手段,督促企业规范销售行为及预售资金使用。四是开展住宅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坚决夯实参建单位的工程质量主体责任,全面推行房屋建筑工程“首件首验”样板先行制度,减少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全力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整体提高。五是全面压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责任,持续开展建设工程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专项整治,用好“墅智工地”智慧监管平台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力量,实行项目分级分类监管,进一步提升工程监管效率,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的底线红线。六是持续完善招投标监管手段,开展招标代理机构专项检查,通过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排查问题等多种方式,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打造勤廉并重城建铁军
一是完善“红垒筑城.先锋助建”党建引领机制,着力建强“一核多堡”组织体系,健全“一核多元”工作机制,激发建筑业党组织力量,深化打造“青城论坛”,将“红色工地”组织体系进一步落地扎根,扎进 “班、组、队”等基本单元,上下贯通、作用到底,真正实现“脚手架上党旗扬”,探索在根治欠薪、工地安全方面取得新成效。二是完善“解决问题划句号”的绩效考核机制,重点关注“关键少数”和“年轻干部”,抓两头、带中间,梳理遗留问题,开展专班攻坚,锤炼干部“解决问题划句号”的能力。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履行职责为基础,晒出工作量、挂出成绩单,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住建干部队伍。三是完善“清廉单元建设”的主体责任机制,树立严管就是厚爱的意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一体推进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形成具有鲜明“住建味”的“清廉机关单元”示范项目。树牢亲清政商关系,及时了解回应企业的呼声和诉求,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做到既亲近又清廉。继续推进“清廉新社会组织建设”,打造“清风助建”行业示范点,做到有阵地、有制度、有行动、有成效,做到以点带面、“盆景”变“风景”。
规划计划
|
总结计划
|
总结和计划
|
索引号
00250028-7/2024-31254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07-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住建局
今年以来,区住建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大城北建设、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等工作为主线,持续提升城市能级提升、改善人居环境、赋能行业发展,为拱墅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贡献住建力量。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抢抓大城北建设契机,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聚焦新一轮大城北三年行动计划,以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城市能级提升,实施产业、民生、基础设施提升项目128个,已完工12个、开工7个,完成投资36.7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1.7%。全力实施管家漾路等95条52.6公里道路建设,重点推进金昌路、康贤路等主次干道,加速形成“十纵十横”路网新格局,已完工新华路、康贤路等13个项目,完工率为65%。通过高标准配建泊位、统筹挖掘地下空间资源等多种方式积极拓展重点区域泊位供给,累计完成地下空间开发量56.8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5%,新增停车泊位4968个(其中公共泊位1131个),完成总任务量的55%。全力保障地铁建设,有力推进地铁四期工程15号线29项征迁工作,已完成26项。高质量推进园林绿化建设,新增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完工五会港绿道、长浜河绿道等3条绿道,杭州运道、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绿道等10条绿道,入选杭州市第一批共富绿道游线。
(二)聚焦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存量空间提质
成立全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领导小组统筹城市更新工作,印发《拱墅区全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拱墅区全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一办七组”协同机制》,理顺体制机制。建立拱墅区城市更新联盟生态体系,吸纳13家设计单位、6家运营单位作为战略合作企业。实施城市更新十大行动,协同各牵头单位推进城镇危房治理、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创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低效开发区(园区)更新、传统商圈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等26项重点任务,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同时,积极推进自主更新项目,浙工新村试点项目正在实施地上主体结构;3个居住类自主更新项目受政策影响暂停,后续待政策明确后继续推进;商业类教场路片区、汽车北站、经纬产业园、百井坊二期自主更新项目持续推进中。
(三)紧盯行业发展趋势,推进建筑业房地产业稳步发展
全力做好建筑企业培育和扶持工作,出台一系列促进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今年5月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晋升房建特级资质,填补我区房建领域特级企业的空白,上半年预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7亿元。持续加强建筑工地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监管力度,先后开展节后复工安全检查暨防高坠、防物体打击和起重机械专项检查、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环境专项治理、建筑垃圾源头管控等专项检查行动,抽查项目895个次,发现整改问题隐患2136处。紧盯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指标,全力抓好项目开工、入统、销售等关键节点,全流程做好服务保障,上半年预计完成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8.3万平方米。同步做好房地产风险项目处置工作,8个市级风险房地产项目均已完成竣备、交付。
(四)突出共同富裕主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五化引领”,谋深抓实老旧小区改造,实现老旧小区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年度实施项目48个,已完工10个小区,剩余38个小区均开工建设。重点推进22个省、市级未来社区建设,已基本完工5个,现场施工9个,剩余8个项目前期推进中。继续深化“一核四全七步”老旧小区加梯拱墅模式,依托项目带动,成片推进加装电梯工作,完成加装电梯202台,提前半年完成市对区考核任务,累计加梯总量跃居全市第一。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筹建,完成2个配售型保障房、2个公租房项目20.16万平方米开工,完成保租房5130套(间)房源筹建、青荷驿站累计130套房源筹集,推出人才专项租赁住房391套房源配租、人才共有产权房907套房源集中配售。桃源保障房项目作为全国保障性住房杭州现场会唯一参观点,得到住建部董建国副部长高度肯定。坚持质量品质优先,紧盯回迁安置时限倒排施工计划,续建安置房项目共15个,已完成杨家沁苑1、永丰2、八丈井东等3个项目。进一步发挥好属地街道、城建单位主力军作用,全力推动回迁安置提档加速,已完成百井坊、八丈井等共693户回迁。以“红色物业”创建为抓手,迭代深化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小区治理模式,积极推进住宅小区公共收益不规范问题专项治理,物业监管服务平台推广、业委会和物管会组建等重点工作。目前全区648个住宅小区完成资产盘点及系统录入工作,441个小区完成经营性收益监管账户开户,开户率达到100%,组建业委会312个,组建物管委267个,建率达90%以上。
二、下半年工作举措
下半年,拱墅区住建局将继续围绕奋进“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按照市、区两级明确的各项任务,大力推进“1515”攻坚行动,奋力交出全年工作的高分报表,为高水平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拱墅实景作出应有贡献。
(一)全力推进大城北建设,实现新一轮城市能级提升
一是统筹推进128个大城北建设项目,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保民生的要求,重点抓好杭钢单元30班中学、浙江骨伤医院新建等项目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自然与人文和谐交融,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大城北地区。二是持续优化路网结构,聚焦保障安置房、学校、医院等民生项目建设的交付节点,开展重点道路现场督查行动,强化部门联动,合力推进95条52.6公里道路建设,确保完工管家漾路、沈康路等20条道路,同步完成沁园路、独城路等30个项目204个分项移交工作。三是积极做好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继续推进城市之星综合体、杭州恒隆广场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新增地下空间60万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9000个以上。四是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借力大城北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以点带面推进海绵示范区建设,确保48%的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五是全面收尾回迁安置工作,紧扣全市“未安置户在外过渡时间不超过5年”总体原则,对标全市“回迁提速”各项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充分发挥专班统筹、条块协作、严督实导三大机制,全面压实责任单位主体责任,全力攻坚安置房施工进度、配套交付、竣工备案、物业接收四大难题,确保全年回迁安置4077户。六是全力保障地铁建设,按期完成地铁15号线征迁任务,配合市地铁集团做好管线迁改、交通导改、绿化迁移、场地移交等工作。
(二)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着力打造标志性成果
一是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通过定期督查、通报晾晒、赛马激励等多种机制,高质量完成十大行动26项重点任务,全力攻坚经纬产业园、汽车北站地块等产业类自主更新项目,大力推进拱墅区涉及央补资金盘子内的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城市更新央补资金。二是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一方面继续加快浙工新村试点项目施工进度,确保年底前主体完工,同时在居住类、商业类、产业类更新项目上继续发力,积极打造更多的示范样板。另一方面要继续总结提炼浙工新村和东清大厦等实践案例的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拱墅模式”。三是以未来社区的理念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未来社区建设,坚持“一体联动”,高标准完成三塘沁园、稻香园南区等48个老旧小区改造,积极争创6个省、市级未来社区。同时,持续探索老旧小区多元运营模式,逐步把社区闲置资产整合与盘活,通过组建联合体等方式发展综合运营业务,激活社区资源产生经济效益,实现整体的运营平衡。四是加快构建配租型(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完成3个配售型保障房项目供地,推进大学生人才公寓等4个项目2323套保租房认定工作。五是筑牢城市绿色基底,新增绿地不少于35万平方米,建设绿道5条10公里,编制《拱墅区城市绿地建设管理工作意见》,提升绿色管养水平,加大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力度,打造“全龄友好、共治共享、类型丰富、开门见绿”的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体系。
(三)健全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扎实做好项目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落实落地落细“项目为王”,深入推进平台应用,强化要素保障水平,理顺进展跟踪、项目调度、问题协调等工作机制,强化项目审批、建设、验收等流程的指导服务,实现对投资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助力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见效,有力促进投资数据回升。二是继续深化项目审批改革,通过分阶段施工许可、全过程图纸数字化管理、联合验收等改革举措,完善住建条线审批事项“全码办”服务,不断提高企业办事便利度,做优营商环境。三是持续完善招投标监管手段,开展招标代理机构专项检查,通过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排查问题等多种方式,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四)聚焦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好稳进提
质“组合拳 ”
一是持续培优扶强建筑业企业,建立资质升级和增项建筑业企业储备库,明确培育目标和措施,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的骨干企业。全面梳理重大项目清单,在加快项目落地的同时,做好“评定分离”推进和本地企业推介工作,全力争取建筑业总产值降幅收窄。二是继续巩固“双碳”工作成果,推广绿色建造方式,确保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230万平方米,完成公共建筑节能和居住建筑节能改造6万平方米。三是全力保障房地销售工作,围绕重点项目做好指导服务,聚焦拿地、企业入库、开工、项目入库、销售5个节点,加强企业沟通、部门协作,促成项目早开工早入库早供应。同时,用好房地产企业信用评级等手段,督促企业规范销售行为及预售资金使用。四是开展住宅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坚决夯实参建单位的工程质量主体责任,全面推行房屋建筑工程“首件首验”样板先行制度,减少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全力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整体提高。五是全面压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责任,持续开展建设工程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专项整治,用好“墅智工地”智慧监管平台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力量,实行项目分级分类监管,进一步提升工程监管效率,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的底线红线。六是持续完善招投标监管手段,开展招标代理机构专项检查,通过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排查问题等多种方式,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打造勤廉并重城建铁军
一是完善“红垒筑城.先锋助建”党建引领机制,着力建强“一核多堡”组织体系,健全“一核多元”工作机制,激发建筑业党组织力量,深化打造“青城论坛”,将“红色工地”组织体系进一步落地扎根,扎进 “班、组、队”等基本单元,上下贯通、作用到底,真正实现“脚手架上党旗扬”,探索在根治欠薪、工地安全方面取得新成效。二是完善“解决问题划句号”的绩效考核机制,重点关注“关键少数”和“年轻干部”,抓两头、带中间,梳理遗留问题,开展专班攻坚,锤炼干部“解决问题划句号”的能力。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履行职责为基础,晒出工作量、挂出成绩单,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住建干部队伍。三是完善“清廉单元建设”的主体责任机制,树立严管就是厚爱的意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一体推进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形成具有鲜明“住建味”的“清廉机关单元”示范项目。树牢亲清政商关系,及时了解回应企业的呼声和诉求,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做到既亲近又清廉。继续推进“清廉新社会组织建设”,打造“清风助建”行业示范点,做到有阵地、有制度、有行动、有成效,做到以点带面、“盆景”变“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