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3-20 16:04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人口就业
根据202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8.8万人,比上年增加1.1万人。全区户籍人口89.47万人,其中男性43.34万人,女性46.14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8.44%和51.56%。全年出生人口0.62万人,人口出生率7.0‰;死亡人口0.79万人,死亡率8.85‰;人口自然增长率-1.85‰。
全区新增就业37563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5191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7618人;发放促进就业专项资金1.3亿元,惠及3.43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23年末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59658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66641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75509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人数779060人。户籍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9.6%。
卫生事业
初步统计,全区共有卫生机构数887家(含13家省市医疗机构、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中心),实有床位21819张,每千人执业医师数8.83人,每千人注册护士数10.49人,门(急)诊人次1727.65万人次,住院人次63.95万人次。强化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辖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门诊)实现应开尽开。全力推进医疗资源配置合理优化,完成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提升改造,提升面积约2.4万平方米,引入大型设备31台。新增综合性急救站点1处,杭州AED在线登记885台,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A+数量全市第一,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社区医院建成数全省第一,基层中医“拱墅模式”获评健康浙江行动示范样板和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通过“全国健康区”复评,国家慢病示范区复评获得通报表扬。多措并举增加普惠托位供给,全年新增普惠型托育机构15家,社区成长驿站16家,托位888个(其中普惠型托位750个),公共服务七优享“幼有善育”工作获得全省第一。
科技创新
新增科技领军企业1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3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34家。杭州市浙大城市学院脑重大疾病创新药物及技术概念验证中心入选2023年度杭州市概念验证中心创建单位;中美华东等单位的11个项目入选2023年度市“115”引智计划;拱墅区入选首批浙江省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新认定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新认定省级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新备案市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全区专利授权量7774件,比上年下降19.3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570件,下降12.76%。全年新设市场主体32743家,增长33.52%,其中内资企业16526家,增长28.79%。
教育事业
全区有各类教育机构212个,其中:职业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高中3所,初中2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小学52所,幼儿园113所(含民办、部门办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2所。全区共有在校学生145503人,其中幼儿园在校幼儿35859人,小学在校学生73221人,初中在校学生32383人,高中(含职业高中)在校学生3744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296人。全区教师11338人。全区省现代化校园44所,其中12所校园获评2023年度省现代化学校。全国文明校园1所,省级文明校园8所,市级文明校园50所,区级文明校园51所。
文化体育事业
拱墅区创成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名单。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获评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牵头亚运城市体验,“宸宸线”累计接待35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近千人次。首次赴南京、上海等旅游客源城市开展“时尚之都 运河明珠”文旅宣传推广促销。承办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长三角水上运动节暨大运河运动文旅节、“大运河戏曲廊道”演出季、“大运不竭、街巷无限”主题直播活动、京杭大运河水上对抗赛、半山立夏节、大运河庙会等大型文旅体活动,办好“一河串百艺”、“爱上拱墅”2023迎亚运城市文旅体验游讲解员大赛、“指津•非遗谭”大运河非遗讲坛等品牌活动,非遗保护发展指数蝉联全省第一。新建3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个文化驿站,2个城市书房。全区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1140场次,参与人次5050万。围绕大运河文化标识创作文艺作品荣获48项国家、省、市奖项。新建嵌入式体育场地296个,新增面积超6万平方米,“一河二带五圈”嵌入式体育场地项目入选“2023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全年开展了1188场“迎亚运”全民健身赛事和科学健身指导活动,辐射群众30万。高水平完成五大场馆八项亚运、亚残运会赛事组织保障,5000余名驻馆工作人员累计服务1398名运动员、25.5万余名观众,产生79枚金牌。
社会事业
|
人口就业
根据202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8.8万人,比上年增加1.1万人。全区户籍人口89.47万人,其中男性43.34万人,女性46.14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8.44%和51.56%。全年出生人口0.62万人,人口出生率7.0‰;死亡人口0.79万人,死亡率8.85‰;人口自然增长率-1.85‰。
全区新增就业37563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5191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7618人;发放促进就业专项资金1.3亿元,惠及3.43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23年末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59658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66641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75509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人数779060人。户籍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9.6%。
卫生事业
初步统计,全区共有卫生机构数887家(含13家省市医疗机构、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中心),实有床位21819张,每千人执业医师数8.83人,每千人注册护士数10.49人,门(急)诊人次1727.65万人次,住院人次63.95万人次。强化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辖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门诊)实现应开尽开。全力推进医疗资源配置合理优化,完成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提升改造,提升面积约2.4万平方米,引入大型设备31台。新增综合性急救站点1处,杭州AED在线登记885台,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A+数量全市第一,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社区医院建成数全省第一,基层中医“拱墅模式”获评健康浙江行动示范样板和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通过“全国健康区”复评,国家慢病示范区复评获得通报表扬。多措并举增加普惠托位供给,全年新增普惠型托育机构15家,社区成长驿站16家,托位888个(其中普惠型托位750个),公共服务七优享“幼有善育”工作获得全省第一。
科技创新
新增科技领军企业1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3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34家。杭州市浙大城市学院脑重大疾病创新药物及技术概念验证中心入选2023年度杭州市概念验证中心创建单位;中美华东等单位的11个项目入选2023年度市“115”引智计划;拱墅区入选首批浙江省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新认定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新认定省级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新备案市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全区专利授权量7774件,比上年下降19.3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570件,下降12.76%。全年新设市场主体32743家,增长33.52%,其中内资企业16526家,增长28.79%。
教育事业
全区有各类教育机构212个,其中:职业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高中3所,初中2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小学52所,幼儿园113所(含民办、部门办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2所。全区共有在校学生145503人,其中幼儿园在校幼儿35859人,小学在校学生73221人,初中在校学生32383人,高中(含职业高中)在校学生3744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296人。全区教师11338人。全区省现代化校园44所,其中12所校园获评2023年度省现代化学校。全国文明校园1所,省级文明校园8所,市级文明校园50所,区级文明校园51所。
文化体育事业
拱墅区创成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名单。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获评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牵头亚运城市体验,“宸宸线”累计接待35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近千人次。首次赴南京、上海等旅游客源城市开展“时尚之都 运河明珠”文旅宣传推广促销。承办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长三角水上运动节暨大运河运动文旅节、“大运河戏曲廊道”演出季、“大运不竭、街巷无限”主题直播活动、京杭大运河水上对抗赛、半山立夏节、大运河庙会等大型文旅体活动,办好“一河串百艺”、“爱上拱墅”2023迎亚运城市文旅体验游讲解员大赛、“指津•非遗谭”大运河非遗讲坛等品牌活动,非遗保护发展指数蝉联全省第一。新建3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个文化驿站,2个城市书房。全区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1140场次,参与人次5050万。围绕大运河文化标识创作文艺作品荣获48项国家、省、市奖项。新建嵌入式体育场地296个,新增面积超6万平方米,“一河二带五圈”嵌入式体育场地项目入选“2023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全年开展了1188场“迎亚运”全民健身赛事和科学健身指导活动,辐射群众30万。高水平完成五大场馆八项亚运、亚残运会赛事组织保障,5000余名驻馆工作人员累计服务1398名运动员、25.5万余名观众,产生79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