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004-1/2024-2989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公安分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备注/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生成日期 2024-02-29 发布日期 2024-02-29
附件
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区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 2024-02-29 16:28:46 点击率:

今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决策部署,紧扣亚运安保工作主线,持续夯实“业务争创一流、队伍走在前列”两大基点,深化实施“清源、赋能、护航、亮剑、筑底、规范”六大行动,以最高标准、最严措施、最佳状态全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地落实。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全警投入,完成亚运安保“必答题”。将护航亚运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完善分局亚运安保“一办四组20个专项组”总体架构,徐晓东副区长挂帅总牵,7位局领导领衔专班,2063人安保团队凝心聚力“一核两侧”整体推进。期间,李志龙书记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两次专题听取公安亚运安保维稳情况汇报并慰问指导。一是紧盯专项任务。严密要素排查和风险清零,圆满完成开闭幕式安保、火炬传递等任务63批次,有序保障中外媒体采访集散147批次3102人,要人住地警卫工作获得公安部特勤局和外宾总队充分肯定。二是严密赛事安保。部署1480名安保警力,组建法制服务等专业队33支,不断迭代细化“一馆一方案”,保障赛事活动1368场,验证安检70万余人次,实现全程“零滋事、零异常”,亚运体育公园场馆安保方案被亚组委安保部推荐为全省参考样本。三是建强外围管控。紧盯外围管控,构建“一核四翼”防护网,会同属地街道建立5个外围保障现场指挥部,布设“云瞳”智能预警系统,整合街道、部门和群防群治力量3500余人,开展3波次专项整治,发现整改问题110余项,妥善处置了各类涉亚警情事件175起。

(二)打防并举,打好优商护企“主动仗”。紧盯主业主责,深化犯罪模型、案情分析、运河智呼等系统建设,持续提升打击能力与服务水平,实现最平安社会环境,营造最优营商环境。一是聚力案件攻坚。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今年来行政处罚4625人、刑拘754人、取保1440人,破获“8.04”专案、“8.31”部督侵犯著作权案、“曲奇云盘”部督专案、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红袖”案、09年故意杀人命案积案等一批大案要案,打处未成年盗窃团伙、非法添加碱性橙、假牛羊肉串等民生案件,各类经济案件追赃挽损165.99亿元,其中在预谋阶段挫败“9.12”网约绑架抢劫案获得杨青玖副省长批示肯定,分局治安大队获报2023全国“扫黄打非”先进基层示范点。二是聚心反诈宣防。发起“打回流”集群战役,侦破现发11起百万电诈案件,创新打击声纹比中电诈团伙并拓展明确境外组织,共破案348起,打掉团伙43个,采取强制措施496人,起诉484人,追赃挽损2613.70万元;完善反诈中心-派出所-街道三级预警劝阻指挥体系,深入开展全区预警劝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成功劝阻296起,劝阻金额7765.72万元。三是聚焦警企服务。出台《全区公安机关服务营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并结合我区实际发布“拱墅区公安分局助企十条”。指导杭钢集团、杭州热联集团、拱墅城投集团等单位妥善处置涉诉事件,进一步保障重点企业权益。此外,在13家重点企业内建立为企服务警务站并举行集中授牌仪式。物产中大集团警务站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一网通办”功能,被评为全市十大示范警务站之一。

(三)共建共治,打造社会治理“新生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镇街版“警网协同”运行机制建设,创新推动各行业领域“枫桥式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创建,主动联络诸暨市局、岱山县局及“国枫所”优秀代表合作交流,打出组合拳。一是完善协同布防。坚持群众路线,发动“武林大妈”“红巷义警”“蓝喜鹊”等全区265支义警队伍、476家创枫重点单位共同构筑“护点、巡线、控面”的社会面总体防控体系;建立“环区、环赛、环核心”圈层查控网,查控进出杭10万余人次,抓获逃犯2人,切实将风险过滤在外。二是强化要素清底。紧扣63项要素管控标准和28个100%目标清单,排查全区出租房屋14万余套,户籍人口70.8万余人,流动人口48.3万余人,化解处置重点风险隐患757起、重点矛盾纠纷322起,处置扬言“8·24”“9·12”等个人极端事件40起,查处亚运期间无人机“黑飞”案件12起。三是深化源头治理。以非警务类事项分流处置全省试点为契机,建立“161”家暴警情防控综合治理体系,发布《全区深化街道“小脑+手脚”警网协同运行机制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发展完善基层“警网协同”运行机制建设,累计向“基层四平台”推送联动警情6717起,有效化解率达96.7%,“小区健康指数”入围全省社会治安指数体系最佳指标指数,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初显。

(四)深化实践,当好执法规范排头兵。一是健全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贯彻落实《浙江省公安机关法律顾问工作规则》有关规定,分局建立了以法制大队和其他业务部门专兼职法制员为主体以及分局公职律师组成的法律顾问队伍,每年依法聘请法律顾问参与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重大案件指导,大力推进法律顾问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同时强化对合同形式规范性与合同内容合法性的审查,落实重大合同备案、预警报告、年度专题报告等制度,切实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公安决策、建设法治公安中的积极作用。二是坚持外抓软硬设施建设,内促服务意识强化。深化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品牌窗口,确保服务质效提升。在政务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一个为企服务专窗,在全区共建立政务服务延伸网点56个。今年以来,共开具外国人无犯罪记录56份,提供咨询服务180次。为40名企业人员受理审批赴港签注,通过“绿色助企通道”提供服务1256次。三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制定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做到执法全过程记录,通过办公场所和门户网站,依法公开执法信息。四是强化公检法协作。全面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办公室效用,确立定期联合分析研判、重大疑难案件集体会商等制度,以检察监督推进执法规范,实现共赢。

二、存在不足及原因

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但是仍应清醒认识到我局法制工作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一)执法理念和思维方式仍存不足。部分民警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探索提出执法新方式,执法能力和法律素质尚未适应新时代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因日常工作繁重,对研究新型犯罪手段、学习新型法律法规缺乏系统学习。

(二)智慧公安建设缺少亮点突破。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分局执法活动的开展在运用各类新型科技手段、创新推进执法办案信息化、科技化提档升级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未能有智慧化运用的成果亮点予以呈现。

(三)新型违法犯罪应对能力有待提升。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将进入快车道,随之而来的新业态、新型违法犯罪快速发展对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安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拱墅“三城五区”建设的再出发之年,全区公安机关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持续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护航中国式现代化拱墅实景建设。

一是在护航民生上聚焦发力。聚焦公安工作主责主业,坚持一以贯之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应对社会治安形势变化,推出更多便企利企举措,不断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坚决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全力助推拱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是在警务改革上聚焦发力。坚持系统观念,高质量推进改革突破、体系重塑,优化专业运行流程、警力资源投向、勤务运作安排等,积极探索实践“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推动公安工作更规范、更主动、更高效。

三是在基层治理上聚焦发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立足辖区,扎实做好管控治安要素、防治安事故等基础工作,大抓基层基础,打好基础工作改革“组合拳”,全面提升实现基层所队提振、基础工作提质、基本能力提升。

四是在执法质效上聚焦发力。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快信访法治化建设,推动执法理念转变、执法阵地建设、执法监督管理、执法服务保障取得新突破,积极打造智慧法治公安建设拱墅标杆模范。

行政执法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和工作要点
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区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索引号

00250004-1/2024-29897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02-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公安分局

今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决策部署,紧扣亚运安保工作主线,持续夯实“业务争创一流、队伍走在前列”两大基点,深化实施“清源、赋能、护航、亮剑、筑底、规范”六大行动,以最高标准、最严措施、最佳状态全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地落实。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全警投入,完成亚运安保“必答题”。将护航亚运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完善分局亚运安保“一办四组20个专项组”总体架构,徐晓东副区长挂帅总牵,7位局领导领衔专班,2063人安保团队凝心聚力“一核两侧”整体推进。期间,李志龙书记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两次专题听取公安亚运安保维稳情况汇报并慰问指导。一是紧盯专项任务。严密要素排查和风险清零,圆满完成开闭幕式安保、火炬传递等任务63批次,有序保障中外媒体采访集散147批次3102人,要人住地警卫工作获得公安部特勤局和外宾总队充分肯定。二是严密赛事安保。部署1480名安保警力,组建法制服务等专业队33支,不断迭代细化“一馆一方案”,保障赛事活动1368场,验证安检70万余人次,实现全程“零滋事、零异常”,亚运体育公园场馆安保方案被亚组委安保部推荐为全省参考样本。三是建强外围管控。紧盯外围管控,构建“一核四翼”防护网,会同属地街道建立5个外围保障现场指挥部,布设“云瞳”智能预警系统,整合街道、部门和群防群治力量3500余人,开展3波次专项整治,发现整改问题110余项,妥善处置了各类涉亚警情事件175起。

(二)打防并举,打好优商护企“主动仗”。紧盯主业主责,深化犯罪模型、案情分析、运河智呼等系统建设,持续提升打击能力与服务水平,实现最平安社会环境,营造最优营商环境。一是聚力案件攻坚。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今年来行政处罚4625人、刑拘754人、取保1440人,破获“8.04”专案、“8.31”部督侵犯著作权案、“曲奇云盘”部督专案、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红袖”案、09年故意杀人命案积案等一批大案要案,打处未成年盗窃团伙、非法添加碱性橙、假牛羊肉串等民生案件,各类经济案件追赃挽损165.99亿元,其中在预谋阶段挫败“9.12”网约绑架抢劫案获得杨青玖副省长批示肯定,分局治安大队获报2023全国“扫黄打非”先进基层示范点。二是聚心反诈宣防。发起“打回流”集群战役,侦破现发11起百万电诈案件,创新打击声纹比中电诈团伙并拓展明确境外组织,共破案348起,打掉团伙43个,采取强制措施496人,起诉484人,追赃挽损2613.70万元;完善反诈中心-派出所-街道三级预警劝阻指挥体系,深入开展全区预警劝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成功劝阻296起,劝阻金额7765.72万元。三是聚焦警企服务。出台《全区公安机关服务营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并结合我区实际发布“拱墅区公安分局助企十条”。指导杭钢集团、杭州热联集团、拱墅城投集团等单位妥善处置涉诉事件,进一步保障重点企业权益。此外,在13家重点企业内建立为企服务警务站并举行集中授牌仪式。物产中大集团警务站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一网通办”功能,被评为全市十大示范警务站之一。

(三)共建共治,打造社会治理“新生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镇街版“警网协同”运行机制建设,创新推动各行业领域“枫桥式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创建,主动联络诸暨市局、岱山县局及“国枫所”优秀代表合作交流,打出组合拳。一是完善协同布防。坚持群众路线,发动“武林大妈”“红巷义警”“蓝喜鹊”等全区265支义警队伍、476家创枫重点单位共同构筑“护点、巡线、控面”的社会面总体防控体系;建立“环区、环赛、环核心”圈层查控网,查控进出杭10万余人次,抓获逃犯2人,切实将风险过滤在外。二是强化要素清底。紧扣63项要素管控标准和28个100%目标清单,排查全区出租房屋14万余套,户籍人口70.8万余人,流动人口48.3万余人,化解处置重点风险隐患757起、重点矛盾纠纷322起,处置扬言“8·24”“9·12”等个人极端事件40起,查处亚运期间无人机“黑飞”案件12起。三是深化源头治理。以非警务类事项分流处置全省试点为契机,建立“161”家暴警情防控综合治理体系,发布《全区深化街道“小脑+手脚”警网协同运行机制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发展完善基层“警网协同”运行机制建设,累计向“基层四平台”推送联动警情6717起,有效化解率达96.7%,“小区健康指数”入围全省社会治安指数体系最佳指标指数,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初显。

(四)深化实践,当好执法规范排头兵。一是健全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贯彻落实《浙江省公安机关法律顾问工作规则》有关规定,分局建立了以法制大队和其他业务部门专兼职法制员为主体以及分局公职律师组成的法律顾问队伍,每年依法聘请法律顾问参与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重大案件指导,大力推进法律顾问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同时强化对合同形式规范性与合同内容合法性的审查,落实重大合同备案、预警报告、年度专题报告等制度,切实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公安决策、建设法治公安中的积极作用。二是坚持外抓软硬设施建设,内促服务意识强化。深化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品牌窗口,确保服务质效提升。在政务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一个为企服务专窗,在全区共建立政务服务延伸网点56个。今年以来,共开具外国人无犯罪记录56份,提供咨询服务180次。为40名企业人员受理审批赴港签注,通过“绿色助企通道”提供服务1256次。三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制定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做到执法全过程记录,通过办公场所和门户网站,依法公开执法信息。四是强化公检法协作。全面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办公室效用,确立定期联合分析研判、重大疑难案件集体会商等制度,以检察监督推进执法规范,实现共赢。

二、存在不足及原因

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但是仍应清醒认识到我局法制工作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一)执法理念和思维方式仍存不足。部分民警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探索提出执法新方式,执法能力和法律素质尚未适应新时代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因日常工作繁重,对研究新型犯罪手段、学习新型法律法规缺乏系统学习。

(二)智慧公安建设缺少亮点突破。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分局执法活动的开展在运用各类新型科技手段、创新推进执法办案信息化、科技化提档升级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未能有智慧化运用的成果亮点予以呈现。

(三)新型违法犯罪应对能力有待提升。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将进入快车道,随之而来的新业态、新型违法犯罪快速发展对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安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拱墅“三城五区”建设的再出发之年,全区公安机关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持续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护航中国式现代化拱墅实景建设。

一是在护航民生上聚焦发力。聚焦公安工作主责主业,坚持一以贯之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应对社会治安形势变化,推出更多便企利企举措,不断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坚决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全力助推拱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是在警务改革上聚焦发力。坚持系统观念,高质量推进改革突破、体系重塑,优化专业运行流程、警力资源投向、勤务运作安排等,积极探索实践“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推动公安工作更规范、更主动、更高效。

三是在基层治理上聚焦发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立足辖区,扎实做好管控治安要素、防治安事故等基础工作,大抓基层基础,打好基础工作改革“组合拳”,全面提升实现基层所队提振、基础工作提质、基本能力提升。

四是在执法质效上聚焦发力。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快信访法治化建设,推动执法理念转变、执法阵地建设、执法监督管理、执法服务保障取得新突破,积极打造智慧法治公安建设拱墅标杆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