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2-22 09:57:18 来源:今日拱墅
| ||
| ||
|
区文商旅集团自组建成立以来,按照“以文塑旅、以旅促商、以商兴区”总体思路,锚定坚决打赢“两场硬仗”,聚焦“迎亚运”“促消费”“弘扬大运河文化”三条主线,扎实推进文商旅高质量融合发展。2023年,武林商圈获评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武林路时尚街区获评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如梦上塘》获评省级旅游演绎精品项目,武林商圈、武林路、丝绸城专报获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主动担当作为 全力攻坚“两场硬仗”
全力保障亚运,绣出最美风景线。精心实施延安路、武林路二期、杭州中国丝绸城、西湖文化广场、大运河武林门风情街区、墅园(大运河书法公园)、上塘古运河景区等项目提升改造及花满杭城工程,匠心改造重要节点、建筑立面、标识标牌、特色店招、夜景灯光、绿化景观和导视系统,在亚运会前焕新亮相。推行“红旗班”精细化管理模式,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
全力提振消费,商圈迸发新活力。以“武林消费季”为主线联动四大商圈,策划并开展“春节烟花秀”“武林衣秀”“武林大巡游”“‘龙马精神’唤醒及巡游”等主题活动50余场和文艺赋美“乐动武林”超百场。创新消费场景,将梅鹤堂打造成高端餐饮集群,“皇后公园”焕新归来,武林路巨型扭蛋机等5个项目在全市“赛马活动”获评优秀,不断激发商圈消费活力。搭建“文商旅”融媒体矩阵,全网阅读量破亿,推动“流量”变“留量”。
统揽全域资源 文旅融合“主客共享”
弘扬大运河文化,讲好大运河故事。以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成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端智库,与浙外、城院开展企校共建“1+3”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展大运河文旅线路规划设计、文创产品设计及短视频大赛,借力引智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在“文商旅资讯”推出《走读运河》《听·桥》《匠心拾遗》等系列专栏,不断提升大运河拱墅段的首位度、辨识度、集成度。
丰富文旅供给,促进文旅融合。积极抢抓亚运风口,设计并制作文旅宣传册、手绘地图及宣传折页,推出《拱墅区文化旅游资源集》。梳理460个文旅点位,推出“启运”“亚运”“走运”“古运”4条特色文旅线路和十大精品采风体验线,夜游项目《如梦上塘》全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荣获省级演艺精品项目。秦河旅游驿站获浙江省二级旅游驿站;打造自有品牌IP市集——“运閤集”,推动市集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
夯实发展根基 赋能企业提质增效
坚持做大做强,强化运营能力。全年完成投资额22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落地拱墅投资总额1.2亿元;引进外资500万美元,招引总投资1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个,落地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优质产业链项目4个;推进武林广场、西湖文化广场、武林路、丝绸城4个管委会和半山景区旅游资源的承接运作,切实提升运营能力。
健全体制机制,规范高效运转。在国企改革专班指导下,有序完成资产接收及人员转隶。坚持党建引领,创新《运·合》党建品牌,积极践行“131”工作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晰集团发展目标、主责主业,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议事规则、财务审计、资产采购、合同档案、职工管理、业务保障等6大类22项内控管理制度,推动集团高效运转。
2024年,集团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文商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持续擦亮“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金名片。做优文旅经济。以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为契机,深度开发文旅资源,丰富《如梦上塘》夜游项目,投资打造大运河文化音乐剧、影视剧,助推文创产业发展;做强商圈经济。打造“221”核心商业场景,加快特色街区、重点商场转型升级,强化数字赋能,全力推进大武林、大运河、新天地、大和平四大商圈重塑提升。做大赛事经济。持续放大亚运效应,计划承办亚洲搏击联赛、世界女子曲棍球超级联赛(中国站)、国际霹雳舞公开赛(杭州站)等赛事,推动文体旅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杭州打造国际“赛”“会”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