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2-22 09:32:48 来源:今日拱墅
| ||
| ||
| ||
| ||
|
2023年,区民政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老有康养”“弱有众扶”专项、民生实事工程、共富示范幸福颐养区建设要求,持续助力大运河幸福家园建设。
破浪奋进2023
创新树标赋能现代社区新格局
在全省现代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交流发言,通过第四批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中期验收并获评优秀,承办“大运河现代社区治理联动机制”成立仪式暨第一次会议,“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基地”落地拱墅。出台全省首个《社区服务空间热活度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制定市级标准《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与服务规范》。推动“清廉社区”建设,发布《拱墅区社区事项准入办法》。试点开展“统分”片区化改革。成功创建东新园社区、和睦社区2家省级五星级社区服务综合体。
兜底扩面完善社会救助新网络
以“七优享”工程“弱有众扶”专项为抓手,整合助联体、慈善爱心超市、社工站等线下阵地,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覆盖率达100%。设立全省首个“助联体专项基金”。建强慈善阵地,积极打造杭州市首个慈善文化公园,建成3条慈善街区,武林路幸福里慈善街区入选杭州市首批特色慈善基地品牌。
争先领跑擘画养老服务新蓝图
深入推进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街道级康养联合体9家,新增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258张,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无感智能终端28个,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155人,培训高级持证护理员79人。累计为3356户独居老人安装“安居守护”设备,建成家庭养老照护床位579张。累计建成115家社区阳光食堂(助餐点),配送餐社区覆盖率80%以上。出台《关于深化社区居家养老大照护工作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成功承办全国人工智能条件下养老社会实验工作研讨会暨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养老)特色基地工作推进会。“五色探访安居守护”工作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引育并重指导社会组织新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推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双覆盖,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36个,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入章率100%。2家社会组织被评为杭州市第一批清廉社会组织创建培育点。强化监督整治,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专项整治工作。聚焦培育扶持,新增5A级社会组织5家、4A级3家、3A级20家;促成公羊会全球总部落户拱墅并正式启用。全区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营率达到100%,区、街道两级通过公益创投形式资助150个项目共计690万元。
务实增效推进社会服务新突破
打造运河婚俗改革品牌,举办第八届运河婚典并打造全区首个户外结婚登记颁证基地,长庆街道婚姻文化教育基地区家风馆开馆。持续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水平,牵头制定发布市级地方标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服务规范》。13个社区获评第二批市儿童友好社区称号。强化区-街-社联动救助体系,劝导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29人次。
2024年,区民政局将进一步推动民生工作创新融合发展,不断建强“大运河幸福家园”等民生综合服务平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扬帆启航2024
锚定幸福家园 打造民生服务新高地
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服务场景,构建社区居家养老大照护体系,精耕细作“阳光老人家”养老品牌,优化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五色探访”机制。持续擦亮运河婚姻服务金名片,建成数字婚俗博物馆、运河婚俗沉浸式体验区,举办运河水韵集体婚典。以社会工作服务站(室)为载体,统一整合救助、未保、慈善、养老和社会组织培育孵化等服务资源,打造一批具有民政辨识度的综合服务平台。
锚定共同富裕 构建慈善救助新体系
加快推进“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促进公益慈善与政府救助相融合,发挥兜底保障在“提低”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高效运行杭州市慈善文化公园。探索非货币财产慈善信托。升级数字化应用,建成春风里慈善爱心家园系统3.0版本。
锚定现代社区 创树基层治理新典范
以“五社联动”提质增效为抓手,推进现代社区建设。深化推进片区改革,形成“四统四分”五社联动组织框架。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以“大运河幸福家园”为服务阵地,培育壮大各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社会组织党建矩阵,打造“一‘芯’五阵地”社会组织党建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