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2-22 10:05:46 来源:今日拱墅
2月21日下午,政协第一届杭州市拱墅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委员们围绕深入贯彻区委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在会上作了精彩发言,贡献“金点子”,亮出“高言值”,扛起“硬担当”。
浙工新村城市危旧房有机更新(试点)项目的实践与启示
蒋汉波 民革拱墅基层委
城市更新需要找到一条资金能平衡、社会效应优、推进可持续的新路径,作为全省首个以居民为出资主体的城市危旧房有机更新项目,浙工新村的实践提供了一个样板。在今后的城市更新中,应注重重塑居民、政府的关系,推广“居民委托-政府服务”的模式,贯彻“受益者付费”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推动政策创新,减轻城市更新带来的行政负担、财政负荷、政策风险,让城市更新这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能可持续地运转,在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时,又能有力推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升级,成为经济内生动力发展的新引擎。
产城文融合 推进大和平商圈高质量发展
祝晓琴 文晖街道政协委员活动小组
围绕“三城五区”目标定位,在产城文融合推进大和平商圈高质量发展中提出“大和平商圈”发展规划的核心要义,在于以“商圈+服务”推动和平区块、嘉里商业街区与杭锅老厂房、武林之星博览中心串联打造,形成集现代商业、老厂房、商业街区于一体的具有独特韵味的商业片区。目前,大和平区块内财富武林、浙金一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1719以及城商文晖等项目马上就要交付,大和平地块也将整体启动开发,建议区相关部门立足核心区域商业用地和创新型用地,提前研究谋划,全力打造新的产业平台助推我区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打造武林商圈繁华时尚金名片 在建设新型消费中心城市中展现硬核担当
俞义 提案委
围绕“千年大运河、繁华武林门”目标定位,以更高发展要求加以精心打造。建议以西湖文化广场、武林广场和延安路为重点,进一步做好交通设施改造和交通组织优化,增加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规划建设配套停车场。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多维度赋能商圈,提升科技化水平,增强“文化武林”韵味,吸引年青人消费群体。推动直播“+商贸”“+夜经济”,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把武林商圈打造成为杭城繁华时尚的引领者、运河文化示范区的金名片,在杭州建设新型消费中心城市中展现硬核担当。
关于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建议
马冬萍 和睦街道政协委员活动小组、特邀界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呼声很高、难点不少,当前仍面临需求意见统一难、部门沟通协作难、施工运维监管难等问题。建议通过党建引领聚合力、协商议事聚共识,调动居民加梯积极性;通过准入机制再完善、施工监管再细化,加强部门联动力;通过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可持续运转模式,提升各方参与度。由此,促进加装电梯“应加尽加、加能加好、更要管好”,让老旧小区居民享受“一键直达”的幸福生活。
抢抓人工智能新机遇 谋划智能算力产业发展
李滢 经济界
当前,各地都在积极抢占人工智能这一未来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算力需求将迎来指数级增长,但算力资源供给严重短缺。拱墅作为杭州“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重要一环,应积极发挥“两朵云”算力资源禀赋优势,高水平打造数字新城。建议组建工作专班,落细落实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各项工作;采用“动态化建设”模式,推动区政府与杭钢充分合作互惠;加强联动院企,为需求客户提供多渠道算力支撑;强化生态聚合,制定完善算力经济相关扶持政策。
构建多元化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服务“平台经济”就业群体
汪涛 社法委、农工党拱墅基层委
以快递小哥、新媒体主播、网约车司机为代表的“平台经济”从业人员,逐渐成为了传统业态适时转型的推车手、国民经济守正创新的实践者、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守护人。“平台经济”就业群体,面临着政策普惠性、组织自律性、规则统一性方面的问题。建议通过“工伤险+商业险”的“双保障”形成政策的有效负担、“行政+司法”的“两把尺”形成政策的有效覆盖、“工会+协会”的“两个会”形成政策的有形覆盖,以安全有序、统筹有度、循章有法、创新有为的保障,顺时应势地推进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造拱墅区医美健康产业新高地
方文南 经科委
围绕拱墅医美产业集聚发展和打造“美丽经济第一区”目标,建议加强医美产品的研发支持,增加高新医药产品注册的奖励;加强医美产业属地销售政策倾斜,重视消费内循环,扩大政府购买,给予实物或货币补贴;扶持行业龙头和主导品牌,给予经济贡献奖励,鼓励总部经济和连锁企业销售归集,减少企业因税收归集后带来的成本增加;加强产业高端人才引进配套奖励支持,在人才安置培育、对外合作交流、科研项目开展等方面等给予补助;支持拱墅医美企业参与团标,行标和国标的制定,提升话语权和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和活力的建议
何嘉 工商联界
拱墅区作为杭州市核心主城区,是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和窗口区。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和活力,建议要进一步优化好民企减负降本,树立“整体智治”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要进一步保障好民企的民生“大事”,解除民营企业的后顾之忧;要进一步打造好民营企业个性化问题闭环解决方案,实实在在地帮助民营企业破难解困;要进一步抓好拱商精神宣传,不断扩大新时代拱商精神的影响和优秀典型的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