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2-20 14:56:06 来源:今日拱墅
| ||
| ||
|
2023年,全区政法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平安护航亚运”核心目标,扎实推进政法平安各项工作,连续18年获得省平安区称号,夺得全省首批“平安二星金鼎”。我区“武林大妈”“红茶议事会”入选全省100个枫桥经验标志性成果案例,长庆街道矛盾纠纷化解“三前”工作法入选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100例。《关于拱墅区全域打造“武林大妈”志愿服务品牌助力迎亚运三大提升行动的报告》获省委易炼红书记批示肯定。
以护航亚运为主线 全力以赴筑牢平安防线
持续推进平安护航城市治理十大攻坚行动,全区社会面平稳有序、赛事顺利圆满。牵头搭建亚运维稳安保“一办五部”协调组,进行专班实体化运作。6月15日全市率先启动每日视频会商,政法、信访、公安、应急、网信等34家单位连续135日进行会商调度,实现涉维稳安保领域的“五个零发生”。开展19轮涉稳风险排查,上报风险隐患559项,全部化解销号,全市综合排名第二。
以平安创建为目标 条分缕析压实考核责任
梳理省平安考核440条指标逐条分解到40个责任部门,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做到条条抓落实。每月召开平安工作例会,每季通报晾晒重要领域平安动态形势。自主设计一人一码的平安“三率”app问卷调查小程序,完成25万余份平安“三率”线上问卷;组织3轮次平安“三率”自测,通过持续推进平安宣传发动,大幅提升平安“三率”水平,辖区群众广泛参与平安建设,更具安全感幸福感。
以重点领域为切口 举一反三推进隐患整治
牵头推进建筑工地、社会治安、道路交通、工矿商贸、居民小区等重点领域隐患整治,开展两轮城乡治理大比武,对平安突出问题进行挂牌整治。深化平安“四级”督查暗访机制,做好点上问题整改和面上举一反三整治,全区层面广泛发动平安隐患自查,累计自查4万余个点位,整治问题10万余个。牵头开展8期“运河平安大讲堂”专题培训会,培训人次1万余名,提升了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深化了平安创建成效。
以区域特色为载体 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拱墅实践
总结提炼我区特色工作,不断向上争取支持,长庆街道风险防控在源头、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的“三在前”工作法,成功入选全省“枫桥经验”百例工作法;小河街道“红茶议事会”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以及20个全省“创新案例”之一。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拱墅实践,与浙大城市学院、中国计量大学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法学实践基地和社会治理教研实践基地,基地运作以来,接收组织59名法学专业师生助力社会治理平安创建,共参与调处矛盾纠纷111个,提供法律援助50余次,撰写社会治理调研文章10余篇,进一步加强基层矛盾调解力量。
以专业素养为保障
资源整合优化法治环境
聘任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在内的10名专家学者作为我区首席法律专家,为我区涉企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支持。整合公检法司力量,选派24名法治指导员,建立“企业法治指导员+首席法律专家”组团式助企纾困制度,化解涉企案事件12件,解决法律纠纷等问题17件。高效解决了辖区的重点企业的涉法问题,多次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肯定。11月12日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训秋调研我区首席法律专家工作,并对该项工作表示肯定。
以阵地建设为支撑
持续擦亮文化反邪品牌
充分发挥大运河文化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IP”优势,创新构建起以“老开心茶馆”为主阵地,广场、街区、公园、社区等为风景带的运河反邪教文化矩阵,形成以“运河+非遗”为特色的文化反邪品牌。
展望2024年,希望与挑战并存,重任在肩。新的一年,区委政法委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政法工作现代化这条主线,全力打好维护稳定主动战、平安提质协同战、基层治理阵地战、营商环境优化战、队伍提能持久战,高质量做好“后亚运”平安政法工作,为拱墅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