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2496222X/2024-3223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文晖街道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备注/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生成日期 | 2024-12-27 | 发布日期 | 2024-12-27 |
附件 |
发布日期: 2024-12-27 17:10:32 点击率:
2024年,文晖街道聚焦“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深入贯彻区委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及区“1515”攻坚行动要求,对标对表“风尚大和平 顶流新生代”地标商圈建设目标,拼经济、惠民生、优治理、保平安、强党建,纵深推进文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街道荣获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街道。现代城社区获评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社区,三方协同治理华庭经验在全省作推广交流。美团骑手等相关工作获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刘捷以及中央政法委相关部门现场调研肯定。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统领固根本,政治生态持续向好。擦亮党建品
牌。持续深化“金都华庭”三方协同治理经验,“华庭经验”作为省市区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小区治理优秀案例在全省优秀社区书记培训班上作交流汇报。圆满完成全市首个商品房小区既有电梯换新工程,为全市出台相关工作指导性文件提供经验样板,预计年底加、更梯173台。围绕小区党建“三覆盖、三提升”目标,完成19个小区业委会组建,预计11月底实现24个商品房小区(回迁安置房)业委会全覆盖,并通过跟班实训、名师带徒、包联结对,推动业委会从全域覆盖向高效运转发展。用活党建阵地。探索落地全市首个骑手党群服务中心,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生活就业学习等方面“一揽子”兜底解决方案,美团骑手作为行业代表与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成面对面交流。持续推进清廉文晖建设,拓展武林清风书屋纪法教育功能,今年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30场,接待参观学习2万余人次,街道“数据建模”、武林清风书屋信访宣传活动等被中国纪检监察报、省纪委省监委深度报道。严格落实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等专题学习20余次。充分发挥1+8+N融媒体传播矩阵作用,截至目前,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录用180篇。人大、政协、党管武装工作扎实推进,工青妇等工作成效明显。建强“三支队伍”。聚焦高素质干部队伍,发挥职务职级晋升的持续激励作用,提任科级干部13人,公务员、事业职员等级晋升6人,专技岗位晋升3人,轮岗交流6人,紧缺性人才纳编1人,有效提升文晖士气。聚焦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承办骑手队伍素养提升行动首发仪式,成立全省首个“骑士学院”,以新就业群体为主力的“超时空救援”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省级铜奖、市级金奖。聚焦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与企业家队伍,助力企业申报国家级海外项目4个,市级海外人才项目2个,大运英才项目4个,人才直通车项目1个 。
(二)聚焦发展抓改革,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和平商圈蝶
变焕新。紧抓大和平商圈新型功能培育区获批契机,稳步推进财富武林、杭州嘉里城等15个重点项目。京诚万城、浙金一期、嘉里城启动招商。杭氧北3号、6号等3块地成功出让(出让面积68.28亩,出让金28.46亿元),西房住宅、胜利经合社留用地、寿仙谷等7个项目顺利开工。地铁四期征迁完成征借地42项,强化地铁15号线3个站点建设前期保障。杭氧变、英特产业园、省出版集团区块、杭氧北39号地块完成土地攻坚,搬迁清零。武林之星博览中心全面焕新,入驻首店4家,覆盖文化艺术、时尚潮流、社群社交业态,文化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为企服务亮点纷呈。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助推政务服务“一类事”改革落地见效。上半年累积走访企业400余次,解决难题120余个。新建新和平商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升级德中同行馆,打造企业家会客沙龙,推出“惠企专策”等独家福利,成功引入寿仙谷数智健康中心、静博士机器人服务项目,有效推动区域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导入美团歪马送酒等业务板块,预计年底落地。成功助力能源工程等3家企业申报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助力壳牌燃油、卓锦环保等申报杭州市总部企业。经济指标稳健增长。1-8月,街道实现税收11.52亿元,增幅2.65%;地方财政收入6.72亿元;限上零售业销售额6.7亿元,增幅263.9%,全区第1;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34亿元,增幅44.5%,全区第2;规上工业增加值0.05亿元,增幅34.8%,全区第3;完成固投28.26亿元。完成大企业裂变项目5个,亿元项目5个。
(三)民呼我为办实事,幸福画卷加快绘就。社区建设有声有色。新建流水苑和现代城两处“大运河幸福家园”并投入使用,新增3家示范性婴幼儿成长驿站,新建1家社区食堂,“一老一小一青”全年龄段共富场景可感可及。推动17个“文晖社区一家”公益创投项目提质增效,带动188家社区社会组织总体活跃度继续保持100%。文化建设乐民惠民。省文化强镇(街道)创建成果加速转化,文化馆服务人次43万,新增省级文化圈2个、省级文化驿站1个,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2300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指标任务。打造居民全生命周期学习保障平台,“家门口的青少年宫”、大运河老年学堂吸引超3000人次抢名额入场体验学习。民生保障织密织牢。开展招聘会9场,提供就业岗位180余个。完成个人创业担保贴息贷款340万元,申请高校毕业就业、社保等各类补贴297万元。抓实在建项目“六项制度”落实,主动监管及服务辖区企业1393家。
(四)匠心提质绣文晖,城区面貌精彩蝶变。城市更新持续推进。启动京都苑等三个老旧小区改造,超额20%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计划年底创建流水西苑社区省级未来社区。启动和平大厦立面整治,预计年内完成改造。提前完成长隆公寓78户国有土地居民回迁安置任务,实现在外过渡户清零。宁静小区成效初显。在全省探索宁静小区和宁静工地建设,创新打造宁静小区数智化管控平台和宁静工地智管平台,噪声纠纷发生率下降90%,处置满意率提升80%,获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高兴夫调研肯定。宁静社小区创建工作做法登上人民日报。窗口形象更为靓丽。聚焦“数字化一支队伍管执法”目标,建立“街道行政执法统一协调指挥分中心”,打造具有文晖特色的1314综“和”管家执法改革亮点。人技合防抓好固废整治,固废偷倒下降50%。聚焦城市长效管理,完成京都苑等3个小区1.16万米燃气管道更新改造,紫庭花园小区消防隐患整改,现代雅苑等10个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备塘河等7个入河入海排出口整治,汇融公寓等7个省级高标准类示范小区创评。街道荣获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街道和杭州市“五水共治”“二十佳”镇街称号。
(五)除险保安守底线,治理能力稳步提升。紧盯三源治理。发挥“和事佬”、“红茶议事会”矛调平台作用,成功化解国家级工地意外亡故事件1起,省级回迁安置督办件1起。1-8月三源发案量同比下降27.22%,降幅全区前列。把好风险关口。试点打造“小哥铃”,创新推出“小哥驿站”、“小哥友好地图”、“纠纷委屈奖”等做法,妥善调处26起骑手类警情纠纷。创建平安样板。以流水北苑小区为试点,提升改造辖区27处电动自行车充电点位,为全区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提供文晖样板,获杭州市常务副市长陈瑾批示肯定。联合共建单位打造全区首个反诈主题酒店,1-9月电诈发案量下降33.68%。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文晖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困难和挑战:大拆大建带来的资源瓶颈依然存在,重大项目的落地见效和高端商务楼宇的交付尚需时日;民生实事推进力度尚未跟上群众美好期盼等。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大和平商圈建设,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增强辐射带动力。围绕“风尚大和平”地标商圈建设目标,加快做好大和平商圈地块出让,推动大和平商圈有机更新。大力拓展新商贸内涵,全力推进嘉里城、浙金一期等15个在建重大项目尽快落地见效,积极推动嘉里城与杭锅7、8、9号老厂房的串联打造,形成集现代商业、工业遗存、商业街区为一体的,具有独特韵味的商业街区。发挥大和平“四圈一体”服务机制,加强与商旅(运河)、会展集团的沟通对接,推动武林之星博览中心、杭氧老厂房、杭氧北片区融合,围绕武林之星博览中心开园契机,持续做强做优“文化+文创”、“慢生活+潮生活”等文创产业,努力将杭氧杭锅老厂房打造成为文创的集聚地、文化的承载地、高端会展的发布地。全力对接省农发集团、浙勤集团、市水务等省市级主体平台,争取导入更多新的省市优质项目,为大和平商圈高质量发展联动赋能。依托辖区现有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产业链,美团、罗克韦尔等龙头企业招强引优,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
(二)聚焦三支队伍建设,提升核心引领能级,增强党建向心力。持续深化“一核多堡”组织体系,“一核多元”工作机制,广泛组织动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在内的多元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持续打造young活力幸福家园、骑手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景,为青年友好型街区建设提供阵地支持。持续推进“三支队伍”建设,结合机构改革统筹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让干部敢为、敢闯、敢干。提前谋划社区班子换届工作,组建一批政治过硬,战斗力强,结构合理的社区党委班子,墩苗压担锻造堪当重任的基层骨干力量。
(三)聚焦幸福家园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级,增强共富引领力。以农都、三里家园农贸市场为街区中心,提升改造三里家园党群服务中心、社区食堂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构建汇聚“农贸市场+社区食堂+文体医疗+社区服务+一老一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三里家园新型社区便民综合街区,满足全年龄居民需求。充分利用大运河幸福家园、文化家园等服务阵地,组织多样化的社区活动,提升社区空间热活度和居民参与率。积极做好全市首批现代城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试点项目,促进优质普惠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以和平广场新型功能培育区城市设计及详细规划为指引,加快完成京都苑、文晖里、和平小区改造任务。推进保障地铁十五号线征迁与借地任务全面落地,加快推动松艮、打铁关、和平会展三个站点的建设。全面谋划“十五五”时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计划,为城市有机更新蓄力谋新。
(四)聚焦平安文晖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级,增强改革驱动力。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为统领,优化“宁静工地”建设,实现全域覆盖。积极推进依法治街工作,全力配合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坚持深化“平安三率”主题宣传,定期召开红茶议事会,做强和事佬、和茶馆品牌,铺开“协商铃”、“小哥铃”,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
规划计划
|
总结计划
|
总结和计划
|
索引号
002496222X/2024-32236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12-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文晖街道
2024年,文晖街道聚焦“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深入贯彻区委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及区“1515”攻坚行动要求,对标对表“风尚大和平 顶流新生代”地标商圈建设目标,拼经济、惠民生、优治理、保平安、强党建,纵深推进文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街道荣获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街道。现代城社区获评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社区,三方协同治理华庭经验在全省作推广交流。美团骑手等相关工作获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刘捷以及中央政法委相关部门现场调研肯定。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统领固根本,政治生态持续向好。擦亮党建品
牌。持续深化“金都华庭”三方协同治理经验,“华庭经验”作为省市区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小区治理优秀案例在全省优秀社区书记培训班上作交流汇报。圆满完成全市首个商品房小区既有电梯换新工程,为全市出台相关工作指导性文件提供经验样板,预计年底加、更梯173台。围绕小区党建“三覆盖、三提升”目标,完成19个小区业委会组建,预计11月底实现24个商品房小区(回迁安置房)业委会全覆盖,并通过跟班实训、名师带徒、包联结对,推动业委会从全域覆盖向高效运转发展。用活党建阵地。探索落地全市首个骑手党群服务中心,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生活就业学习等方面“一揽子”兜底解决方案,美团骑手作为行业代表与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成面对面交流。持续推进清廉文晖建设,拓展武林清风书屋纪法教育功能,今年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30场,接待参观学习2万余人次,街道“数据建模”、武林清风书屋信访宣传活动等被中国纪检监察报、省纪委省监委深度报道。严格落实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等专题学习20余次。充分发挥1+8+N融媒体传播矩阵作用,截至目前,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录用180篇。人大、政协、党管武装工作扎实推进,工青妇等工作成效明显。建强“三支队伍”。聚焦高素质干部队伍,发挥职务职级晋升的持续激励作用,提任科级干部13人,公务员、事业职员等级晋升6人,专技岗位晋升3人,轮岗交流6人,紧缺性人才纳编1人,有效提升文晖士气。聚焦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承办骑手队伍素养提升行动首发仪式,成立全省首个“骑士学院”,以新就业群体为主力的“超时空救援”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省级铜奖、市级金奖。聚焦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与企业家队伍,助力企业申报国家级海外项目4个,市级海外人才项目2个,大运英才项目4个,人才直通车项目1个 。
(二)聚焦发展抓改革,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和平商圈蝶
变焕新。紧抓大和平商圈新型功能培育区获批契机,稳步推进财富武林、杭州嘉里城等15个重点项目。京诚万城、浙金一期、嘉里城启动招商。杭氧北3号、6号等3块地成功出让(出让面积68.28亩,出让金28.46亿元),西房住宅、胜利经合社留用地、寿仙谷等7个项目顺利开工。地铁四期征迁完成征借地42项,强化地铁15号线3个站点建设前期保障。杭氧变、英特产业园、省出版集团区块、杭氧北39号地块完成土地攻坚,搬迁清零。武林之星博览中心全面焕新,入驻首店4家,覆盖文化艺术、时尚潮流、社群社交业态,文化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为企服务亮点纷呈。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助推政务服务“一类事”改革落地见效。上半年累积走访企业400余次,解决难题120余个。新建新和平商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升级德中同行馆,打造企业家会客沙龙,推出“惠企专策”等独家福利,成功引入寿仙谷数智健康中心、静博士机器人服务项目,有效推动区域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导入美团歪马送酒等业务板块,预计年底落地。成功助力能源工程等3家企业申报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助力壳牌燃油、卓锦环保等申报杭州市总部企业。经济指标稳健增长。1-8月,街道实现税收11.52亿元,增幅2.65%;地方财政收入6.72亿元;限上零售业销售额6.7亿元,增幅263.9%,全区第1;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34亿元,增幅44.5%,全区第2;规上工业增加值0.05亿元,增幅34.8%,全区第3;完成固投28.26亿元。完成大企业裂变项目5个,亿元项目5个。
(三)民呼我为办实事,幸福画卷加快绘就。社区建设有声有色。新建流水苑和现代城两处“大运河幸福家园”并投入使用,新增3家示范性婴幼儿成长驿站,新建1家社区食堂,“一老一小一青”全年龄段共富场景可感可及。推动17个“文晖社区一家”公益创投项目提质增效,带动188家社区社会组织总体活跃度继续保持100%。文化建设乐民惠民。省文化强镇(街道)创建成果加速转化,文化馆服务人次43万,新增省级文化圈2个、省级文化驿站1个,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2300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指标任务。打造居民全生命周期学习保障平台,“家门口的青少年宫”、大运河老年学堂吸引超3000人次抢名额入场体验学习。民生保障织密织牢。开展招聘会9场,提供就业岗位180余个。完成个人创业担保贴息贷款340万元,申请高校毕业就业、社保等各类补贴297万元。抓实在建项目“六项制度”落实,主动监管及服务辖区企业1393家。
(四)匠心提质绣文晖,城区面貌精彩蝶变。城市更新持续推进。启动京都苑等三个老旧小区改造,超额20%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计划年底创建流水西苑社区省级未来社区。启动和平大厦立面整治,预计年内完成改造。提前完成长隆公寓78户国有土地居民回迁安置任务,实现在外过渡户清零。宁静小区成效初显。在全省探索宁静小区和宁静工地建设,创新打造宁静小区数智化管控平台和宁静工地智管平台,噪声纠纷发生率下降90%,处置满意率提升80%,获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高兴夫调研肯定。宁静社小区创建工作做法登上人民日报。窗口形象更为靓丽。聚焦“数字化一支队伍管执法”目标,建立“街道行政执法统一协调指挥分中心”,打造具有文晖特色的1314综“和”管家执法改革亮点。人技合防抓好固废整治,固废偷倒下降50%。聚焦城市长效管理,完成京都苑等3个小区1.16万米燃气管道更新改造,紫庭花园小区消防隐患整改,现代雅苑等10个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备塘河等7个入河入海排出口整治,汇融公寓等7个省级高标准类示范小区创评。街道荣获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街道和杭州市“五水共治”“二十佳”镇街称号。
(五)除险保安守底线,治理能力稳步提升。紧盯三源治理。发挥“和事佬”、“红茶议事会”矛调平台作用,成功化解国家级工地意外亡故事件1起,省级回迁安置督办件1起。1-8月三源发案量同比下降27.22%,降幅全区前列。把好风险关口。试点打造“小哥铃”,创新推出“小哥驿站”、“小哥友好地图”、“纠纷委屈奖”等做法,妥善调处26起骑手类警情纠纷。创建平安样板。以流水北苑小区为试点,提升改造辖区27处电动自行车充电点位,为全区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提供文晖样板,获杭州市常务副市长陈瑾批示肯定。联合共建单位打造全区首个反诈主题酒店,1-9月电诈发案量下降33.68%。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文晖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困难和挑战:大拆大建带来的资源瓶颈依然存在,重大项目的落地见效和高端商务楼宇的交付尚需时日;民生实事推进力度尚未跟上群众美好期盼等。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大和平商圈建设,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增强辐射带动力。围绕“风尚大和平”地标商圈建设目标,加快做好大和平商圈地块出让,推动大和平商圈有机更新。大力拓展新商贸内涵,全力推进嘉里城、浙金一期等15个在建重大项目尽快落地见效,积极推动嘉里城与杭锅7、8、9号老厂房的串联打造,形成集现代商业、工业遗存、商业街区为一体的,具有独特韵味的商业街区。发挥大和平“四圈一体”服务机制,加强与商旅(运河)、会展集团的沟通对接,推动武林之星博览中心、杭氧老厂房、杭氧北片区融合,围绕武林之星博览中心开园契机,持续做强做优“文化+文创”、“慢生活+潮生活”等文创产业,努力将杭氧杭锅老厂房打造成为文创的集聚地、文化的承载地、高端会展的发布地。全力对接省农发集团、浙勤集团、市水务等省市级主体平台,争取导入更多新的省市优质项目,为大和平商圈高质量发展联动赋能。依托辖区现有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产业链,美团、罗克韦尔等龙头企业招强引优,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
(二)聚焦三支队伍建设,提升核心引领能级,增强党建向心力。持续深化“一核多堡”组织体系,“一核多元”工作机制,广泛组织动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在内的多元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持续打造young活力幸福家园、骑手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景,为青年友好型街区建设提供阵地支持。持续推进“三支队伍”建设,结合机构改革统筹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让干部敢为、敢闯、敢干。提前谋划社区班子换届工作,组建一批政治过硬,战斗力强,结构合理的社区党委班子,墩苗压担锻造堪当重任的基层骨干力量。
(三)聚焦幸福家园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级,增强共富引领力。以农都、三里家园农贸市场为街区中心,提升改造三里家园党群服务中心、社区食堂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构建汇聚“农贸市场+社区食堂+文体医疗+社区服务+一老一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三里家园新型社区便民综合街区,满足全年龄居民需求。充分利用大运河幸福家园、文化家园等服务阵地,组织多样化的社区活动,提升社区空间热活度和居民参与率。积极做好全市首批现代城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试点项目,促进优质普惠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以和平广场新型功能培育区城市设计及详细规划为指引,加快完成京都苑、文晖里、和平小区改造任务。推进保障地铁十五号线征迁与借地任务全面落地,加快推动松艮、打铁关、和平会展三个站点的建设。全面谋划“十五五”时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计划,为城市有机更新蓄力谋新。
(四)聚焦平安文晖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级,增强改革驱动力。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为统领,优化“宁静工地”建设,实现全域覆盖。积极推进依法治街工作,全力配合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坚持深化“平安三率”主题宣传,定期召开红茶议事会,做强和事佬、和茶馆品牌,铺开“协商铃”、“小哥铃”,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