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12-10 17:14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今年以来,潮鸣街道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要求,精准聚焦全区“1515”攻坚行动,深入实施街道“五领行动”,在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城市管理、基层治理等各领域持续发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打造数字就业新样板
街道开展“共富职通车”就业服务项目,精准聚焦群众需求。通过“嵌入式”“订单式”“定向式”职业培训,引入陪诊师、收纳师、直播师等新业态技能培训课程,助力失业青年提升技能,拓宽就业与创业渠道。
街道精心打造“职业体验市集”,以“沉浸式”“零距离”的职业培训与体验模式,让失业青年深入感受企业文化。目前,已助力 50余名失业青年成功就业,成为共富路上的闪耀名片。
庆春商务社区全力打造工作基地,为失业人员送上常态化培训与体验岗位的暖心礼包。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培训70余场,惠及1700余人次,提供职业体验200余人次,推动50余人成功就业。“共富职通车”项目更是凭借其显著成效,荣获国家和省级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服务案例一等奖,成为潮鸣街道民生领域的标志性亮点工程。
激发老年学堂新动能
老年学堂秉持“适其所需,授其所宜”的理念,春秋两季分别开设14门丰富多元的课程,涵盖书法、绘画、舞蹈等诸多领域,精准对接居民兴趣与需求,把学习的机会送到居民“心坎上”。
学堂依托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广设教学点,让优质教育资源触手可及,真正实现课堂就在“家门口”。目前,已有超300名学员参与课程学习。值得一提的是,老年学堂推行低偿收费与志愿服务时长兑换学费的创新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其中约60%的学员以此抵免了学费。
老年学堂的学员还积极投身银龄互助、文艺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化身社区治理的“生力军”,8支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累计参与志愿服务达300余人次,为构建和谐社区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催生共鸣美好新模式
街道通过常态化的例会、培训及核查机制,实现民政、社保等多领域监管无死角。定期走访1.8万名老人、困难户与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将关爱与温暖送达。扎实推进民生实事,11项民生工程与16个“七优享”项目同步推进。成功举办8场养育照护活动,助力5名孤独症儿童康复,残疾人社会化照护服务超目标完成10人次。大运河社区食堂全新亮相,持证护理员新增60名,精心构建双拥主题公园与退役军人服务站。
在助残扶幼方面,街道持续擦亮省级五星级残疾人之家服务品牌,全年开展186次主题活动、基础与拓展服务,服务达3228人次,6名服务对象实现112小时过渡就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与社工站协同共建,“潮少年”品牌声名远扬,儿童主任关爱服务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践行勇立潮头新示范
街道全力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同时,以争创全国、市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为契机,梳理、整合、盘活辖区的养老服务资源、阵地、对象,不断满足老年日益增长的各类需求,提高其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通过实施“新潮计划”“争鸣计划”“潮头计划”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分层分类开展社工培训,全面提升社区基层治理能力与社工团队的专业素养,打造更贴心、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体验,推动社区建设迈向新高度。
创新试点引领新方向
街道携手司法所开展资源共建,打造全区首家医美行业劳动仲裁庭,实现从宣传到仲裁全周期服务,助力医美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街道创新推进“家社院”一体化模式,探索集居家照护、社区照料、机构托养“三位一体”的“家社院”服务试点,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专业的养老服务。
专题专栏
|
年度专题汇总
|
共同富裕
|
拱墅足迹
|
今年以来,潮鸣街道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要求,精准聚焦全区“1515”攻坚行动,深入实施街道“五领行动”,在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城市管理、基层治理等各领域持续发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打造数字就业新样板
街道开展“共富职通车”就业服务项目,精准聚焦群众需求。通过“嵌入式”“订单式”“定向式”职业培训,引入陪诊师、收纳师、直播师等新业态技能培训课程,助力失业青年提升技能,拓宽就业与创业渠道。
街道精心打造“职业体验市集”,以“沉浸式”“零距离”的职业培训与体验模式,让失业青年深入感受企业文化。目前,已助力 50余名失业青年成功就业,成为共富路上的闪耀名片。
庆春商务社区全力打造工作基地,为失业人员送上常态化培训与体验岗位的暖心礼包。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培训70余场,惠及1700余人次,提供职业体验200余人次,推动50余人成功就业。“共富职通车”项目更是凭借其显著成效,荣获国家和省级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服务案例一等奖,成为潮鸣街道民生领域的标志性亮点工程。
激发老年学堂新动能
老年学堂秉持“适其所需,授其所宜”的理念,春秋两季分别开设14门丰富多元的课程,涵盖书法、绘画、舞蹈等诸多领域,精准对接居民兴趣与需求,把学习的机会送到居民“心坎上”。
学堂依托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广设教学点,让优质教育资源触手可及,真正实现课堂就在“家门口”。目前,已有超300名学员参与课程学习。值得一提的是,老年学堂推行低偿收费与志愿服务时长兑换学费的创新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其中约60%的学员以此抵免了学费。
老年学堂的学员还积极投身银龄互助、文艺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化身社区治理的“生力军”,8支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累计参与志愿服务达300余人次,为构建和谐社区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催生共鸣美好新模式
街道通过常态化的例会、培训及核查机制,实现民政、社保等多领域监管无死角。定期走访1.8万名老人、困难户与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将关爱与温暖送达。扎实推进民生实事,11项民生工程与16个“七优享”项目同步推进。成功举办8场养育照护活动,助力5名孤独症儿童康复,残疾人社会化照护服务超目标完成10人次。大运河社区食堂全新亮相,持证护理员新增60名,精心构建双拥主题公园与退役军人服务站。
在助残扶幼方面,街道持续擦亮省级五星级残疾人之家服务品牌,全年开展186次主题活动、基础与拓展服务,服务达3228人次,6名服务对象实现112小时过渡就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与社工站协同共建,“潮少年”品牌声名远扬,儿童主任关爱服务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践行勇立潮头新示范
街道全力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同时,以争创全国、市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为契机,梳理、整合、盘活辖区的养老服务资源、阵地、对象,不断满足老年日益增长的各类需求,提高其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通过实施“新潮计划”“争鸣计划”“潮头计划”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分层分类开展社工培训,全面提升社区基层治理能力与社工团队的专业素养,打造更贴心、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体验,推动社区建设迈向新高度。
创新试点引领新方向
街道携手司法所开展资源共建,打造全区首家医美行业劳动仲裁庭,实现从宣传到仲裁全周期服务,助力医美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街道创新推进“家社院”一体化模式,探索集居家照护、社区照料、机构托养“三位一体”的“家社院”服务试点,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专业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