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250020-1/2024-2979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区文广旅体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备注/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生成日期 | 2024-01-23 | 发布日期 | 2024-01-23 |
附件 |
发布日期: 2024-01-23 11:02:14 点击率:
2023年,区文广旅体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区委一届四次全会精神,聚焦打赢“经济翻身仗”和“亚运攻坚仗”,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坚决的力度、更坚实的工作,持续围绕高水平打造运河明珠、高品质建设幸福家园的奋斗目标,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拱墅文旅体事业更加绚丽的华章。
(一)亚运保障圆满高效。一是全力以赴保障亚运赛事。组织赛事运行保障、赛时指挥调度、亚运标志性成果打造等工作,圆满完成各项赛事任务。二是文旅体验出圈出彩。牵头亚运城市体验,组织亚运会、亚残运会宾客体验运河文化,“宸宸线”累计接待来自马来西亚、印度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近千人次,亚运期间运河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74.6万人次,王星记扇、木版水印技艺在亚运会国际贵宾欢迎宴会、主媒体中心进行展示和互动体验,王星记扇的乌木双面彩绘《莲韵》,都锦生的《潮涌钱江》、《春涌西湖》、《辉耀大运河》织锦礼盒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贵宾。特别是王星记扇,是习近平总书记赠送贵宾的国礼。三是酒店服务平稳高效。牵头亚运接待酒店服务保障,全区共46家接待酒店,其中13家官方接待饭店,累计入住亚运、亚残相关人员4320人次,得到了叙利亚总统夫妇等贵宾的称赞,真正做到“接待高质量、安全有保障”。亚残运会期间,在之江饭店开设技术官员分村,做好300余名技术官员的服务保障工作,为两个亚运的精彩举办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大运河文化标识持续擦亮。一是大运河文化标识有力传播。开展大运河文化标识拱墅区巡回展,宣传推广文化基因解码转化利用示范项目《如梦上塘》,该项目荣获省级旅游演艺精品项目。举办“大运不竭,街巷无限”千人专家说拱墅大型文旅直播活动。二是博物馆群建设初具规模。我区现有博物馆29家,2023年新建大运河紫檀博物馆、大运河数字文献馆和天竺筷工艺博物馆;亚运前夕,历时4个月提升改造的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焕新开放。三是非遗保护发展指数蝉联全省第一。成功入选浙江省非遗助力共富试点地区名单,制定《拱墅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等4个规范性文件,詹氏中医骨伤疗法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名录(全区省级名录17个),成功创建王星记、天竺筷两家省级非遗工坊,王星记、十竹斋两家省级非遗体验基地。
(三)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加速推进。一是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办亮拱墅区第十二届半山立夏节活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杭州(拱墅)主场活动、长三角水上运动节暨大运河运动文旅节、“大运河戏曲廊道”演出季、京杭大运河水上对抗赛等文旅体活动。二是文旅消费强劲有力。打造“拱墅有礼”,举办“一河串百艺”非遗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征集评选出全竹扇《千里古运》、拱宸茶韵等50件优秀旅游商品。赴上海、南京、郑州、西安等地开展文旅主题宣传推介,发布《寻迹运河南》、《最忆江南烟火色》等短视频。9月8日,国家文旅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举办的文旅体融合促消费交流活动现场会在拱墅成功召开,我区文旅体融合工作经验推向全国。
(四)产业能级持续跃升。一是平台创建成果喜人。拱墅成功创评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全省初评总分第一的成绩正式入选国家首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桥西历史街区获评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武林路时尚街区获评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二是文旅项目集链成群。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武林路二期、立夏非遗文化广场、祥符桥风貌街区等焕新亮相,杭钢遗址公园、运河湾国际旅游综合体等加快推进,武林广场、电竞场馆、中国丝绸城等52个项目的环境品质实现“微改造、精提升”。三是文旅载体彰显特色。武林夜市、北关集市、大运河非遗花伞市集、马戏市集四大市集以匠心手作、新国风原创、禅意文化等为特色,集中展现拱墅文旅特有的烟火气、文艺范。持续打造“一镇一街多店”的“运河·百县千碗”特色美食格局,做精“美食拱墅”IP。四是文旅演艺蓄力赋能。充分发挥杭州剧院、运河大剧院、新天地太阳剧场等演艺资源,结合周边文旅资源,提升文化格调,赋能旅游价值。启动全省首批“文艺赋美工程”,桥西音乐角等3个文艺赋美点位入选城市艺舞台街头演艺示范项目。10个项目入选市级“城市艺舞台·演艺新空间”示范项目,其中“疯狂理发店”入选金牌演艺新空间,九剧院、66Livehouse、杭州X秀等6个项目入选示范演艺新空间。
(五)文体服务提质升级。一是品质文化生活圈全面覆盖。出台《拱墅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拱墅区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标准》。新建3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个文化驿站,2个城市书房。二是全民健身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打造“10分钟健身圈”,积极落实亚运场馆开放惠民工作,区属三大亚运场馆、公共体育场馆全部接入“亚运场馆在线”平台,实现一站式查询、预约功能。三是体育赛事密集登场。成功举办第九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活动、浙江省女子篮球联赛、浙江省青少年中国式摔跤冠军赛、杭州城市定向挑战赛、“大运杯”社区运动会暨嵌入式体育场地比赛等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四是体教融合双向共赢。举办区首届青少年曲棍球挑战赛、“奔跑吧少年”区中小学生羽毛球、击剑、跆拳道、中国式摔跤等比赛。
(六)行业管理安全精准。一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年受理办结各类行政审批许可和备案1967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二是演艺监管精准有效。上线智慧演艺监管系统,试运行至今共监管演出2900余场次,抽查演员274人次,有效解决了演出行业存在的现场监管难、违法违规行为取证难等问题。三是业态整治克难攻坚。加强密室逃脱、剧本娱乐场所等新业态监管,联合教育部门进一步规范艺术考级市场活动。四是综合执法有序有力。开展扫黄打非、扫黑除恶、护校安园、旅游目的地整治、脱口秀演出、艺术品市场净化等各类重点专项督查整治行动,全年未发生因文旅体行业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
规划计划
|
总结计划
|
总结和计划
|
索引号
00250020-1/2024-29795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01-2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文广旅体局
2023年,区文广旅体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区委一届四次全会精神,聚焦打赢“经济翻身仗”和“亚运攻坚仗”,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坚决的力度、更坚实的工作,持续围绕高水平打造运河明珠、高品质建设幸福家园的奋斗目标,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拱墅文旅体事业更加绚丽的华章。
(一)亚运保障圆满高效。一是全力以赴保障亚运赛事。组织赛事运行保障、赛时指挥调度、亚运标志性成果打造等工作,圆满完成各项赛事任务。二是文旅体验出圈出彩。牵头亚运城市体验,组织亚运会、亚残运会宾客体验运河文化,“宸宸线”累计接待来自马来西亚、印度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近千人次,亚运期间运河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74.6万人次,王星记扇、木版水印技艺在亚运会国际贵宾欢迎宴会、主媒体中心进行展示和互动体验,王星记扇的乌木双面彩绘《莲韵》,都锦生的《潮涌钱江》、《春涌西湖》、《辉耀大运河》织锦礼盒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贵宾。特别是王星记扇,是习近平总书记赠送贵宾的国礼。三是酒店服务平稳高效。牵头亚运接待酒店服务保障,全区共46家接待酒店,其中13家官方接待饭店,累计入住亚运、亚残相关人员4320人次,得到了叙利亚总统夫妇等贵宾的称赞,真正做到“接待高质量、安全有保障”。亚残运会期间,在之江饭店开设技术官员分村,做好300余名技术官员的服务保障工作,为两个亚运的精彩举办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大运河文化标识持续擦亮。一是大运河文化标识有力传播。开展大运河文化标识拱墅区巡回展,宣传推广文化基因解码转化利用示范项目《如梦上塘》,该项目荣获省级旅游演艺精品项目。举办“大运不竭,街巷无限”千人专家说拱墅大型文旅直播活动。二是博物馆群建设初具规模。我区现有博物馆29家,2023年新建大运河紫檀博物馆、大运河数字文献馆和天竺筷工艺博物馆;亚运前夕,历时4个月提升改造的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焕新开放。三是非遗保护发展指数蝉联全省第一。成功入选浙江省非遗助力共富试点地区名单,制定《拱墅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等4个规范性文件,詹氏中医骨伤疗法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名录(全区省级名录17个),成功创建王星记、天竺筷两家省级非遗工坊,王星记、十竹斋两家省级非遗体验基地。
(三)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加速推进。一是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办亮拱墅区第十二届半山立夏节活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杭州(拱墅)主场活动、长三角水上运动节暨大运河运动文旅节、“大运河戏曲廊道”演出季、京杭大运河水上对抗赛等文旅体活动。二是文旅消费强劲有力。打造“拱墅有礼”,举办“一河串百艺”非遗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征集评选出全竹扇《千里古运》、拱宸茶韵等50件优秀旅游商品。赴上海、南京、郑州、西安等地开展文旅主题宣传推介,发布《寻迹运河南》、《最忆江南烟火色》等短视频。9月8日,国家文旅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举办的文旅体融合促消费交流活动现场会在拱墅成功召开,我区文旅体融合工作经验推向全国。
(四)产业能级持续跃升。一是平台创建成果喜人。拱墅成功创评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全省初评总分第一的成绩正式入选国家首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桥西历史街区获评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武林路时尚街区获评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二是文旅项目集链成群。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武林路二期、立夏非遗文化广场、祥符桥风貌街区等焕新亮相,杭钢遗址公园、运河湾国际旅游综合体等加快推进,武林广场、电竞场馆、中国丝绸城等52个项目的环境品质实现“微改造、精提升”。三是文旅载体彰显特色。武林夜市、北关集市、大运河非遗花伞市集、马戏市集四大市集以匠心手作、新国风原创、禅意文化等为特色,集中展现拱墅文旅特有的烟火气、文艺范。持续打造“一镇一街多店”的“运河·百县千碗”特色美食格局,做精“美食拱墅”IP。四是文旅演艺蓄力赋能。充分发挥杭州剧院、运河大剧院、新天地太阳剧场等演艺资源,结合周边文旅资源,提升文化格调,赋能旅游价值。启动全省首批“文艺赋美工程”,桥西音乐角等3个文艺赋美点位入选城市艺舞台街头演艺示范项目。10个项目入选市级“城市艺舞台·演艺新空间”示范项目,其中“疯狂理发店”入选金牌演艺新空间,九剧院、66Livehouse、杭州X秀等6个项目入选示范演艺新空间。
(五)文体服务提质升级。一是品质文化生活圈全面覆盖。出台《拱墅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拱墅区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标准》。新建3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个文化驿站,2个城市书房。二是全民健身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打造“10分钟健身圈”,积极落实亚运场馆开放惠民工作,区属三大亚运场馆、公共体育场馆全部接入“亚运场馆在线”平台,实现一站式查询、预约功能。三是体育赛事密集登场。成功举办第九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活动、浙江省女子篮球联赛、浙江省青少年中国式摔跤冠军赛、杭州城市定向挑战赛、“大运杯”社区运动会暨嵌入式体育场地比赛等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四是体教融合双向共赢。举办区首届青少年曲棍球挑战赛、“奔跑吧少年”区中小学生羽毛球、击剑、跆拳道、中国式摔跤等比赛。
(六)行业管理安全精准。一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年受理办结各类行政审批许可和备案1967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二是演艺监管精准有效。上线智慧演艺监管系统,试运行至今共监管演出2900余场次,抽查演员274人次,有效解决了演出行业存在的现场监管难、违法违规行为取证难等问题。三是业态整治克难攻坚。加强密室逃脱、剧本娱乐场所等新业态监管,联合教育部门进一步规范艺术考级市场活动。四是综合执法有序有力。开展扫黄打非、扫黑除恶、护校安园、旅游目的地整治、脱口秀演出、艺术品市场净化等各类重点专项督查整治行动,全年未发生因文旅体行业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