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250045-5/2024-2969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区投促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备注/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生成日期 | 2024-01-12 | 发布日期 | 2024-01-12 |
附件 |
发布日期: 2024-01-12 10:52:47 点击率:
2023年,拱墅区投促局紧紧围绕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和市委“两场硬仗”部署要求,扛起使命担当,以新发展理念精准谋划产业赛道,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大力开展“项目引落攻坚战”,以全市“项目促进提速年、外资提质攻坚年”为抓手,串点成链,强链固基,以高质量项目、高水平引资助力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产业项目落地指标任务完成情况。2023年度招引1亿元以上制造业固投项目5个,完成率166.7%;完成招引1亿元以上服务业固投项目11个,完成率110.0%,其中10亿元以上服务业固投项目5个,完成率100.0%;完成招引1亿元以上注册类项目24个,完成率126.3%。
实际利用外资指标任务完成情况。2023年年度实际利用外资出报7.45亿美元,同比增长175.02%,其中制造业外资全年出报1.4亿美元。
二、2023年工作举措及亮点
(一)协同联动找准“焦点”,善用“机制链”赋能项目招引
1、奔赴山海,践行“一把手”招商。由区领导挂帅,整合产业部门、国企平台力量,构建多级联动招商体系,瞄准世界500强、头部企业、总部项目,以“大兵团、小分队”结合模式赴各地开展敲门招商。今年以来,全区开展敲门招商120余次,足迹辐射法国、德国等境外发达地区及国内北京、上海、武汉等10多个重点城市,重点拜访嘉里集团、新鸿基集团、招商蛇口集团、顺丰集团、华润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200余家;其中“一把手”带队外出招商16次,促成中林集团贸易总部、京东MALL、国民养老保险浙江公司、宸境科技等重点产业项目签约落地。
2、坚定不移,统筹“重大项目”推进。坚持全区上下一盘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引进,定期召开重点项目专题协调会、大项目盯引落地闭环工作等,协调调度福布斯中国、华东合成生物研究院项目等40余个重点项目推进,并成立以区分管领导为责任领导,区投促局、区发改经信局等单位具体落实的工作专班,合力盯引推进、落实落地保障,统筹推进产业项目招引。今年以来,共新增重大产业项目136个,已推进并成功落地货拉拉东部总部、贝壳美家总部项目等一批优质重大项目。
3、靶向发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重点围绕“1+4”产业主赛道开展谋篇布局,统筹产业链重点项目招引,锁定金融科技、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等25个产业细分赛道,梳理涵盖4356家企业的《细分产业招商图谱》,以产业细分领域、行业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世界500强、生命健康龙头企业碧迪医疗大中华区创新中心正式落成启动,比亚迪旗下最高端品牌仰望汽车杭州总部项目等一批高层次、高能级重大产业项目纷纷签约落地。成功推动“拱墅区全力打造全省生命健康产业高地”等2个案例入选《“投资浙里”全省招商引资创新案例》。
(二)多元路径开拓“源点”,广铺“招商链”探索机会蓝海
1、“延伸触角”,深化驻点招商。敏锐洞察政策风向,把握一线城市国企、央企及独角兽企业外迁、浙商回归机会,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五大双招双引城市群方向开展新一轮驻外招商,累计共走访企业980家,洽谈对接项目618个,已实现英诺仿真、象鲜科技、戴比尔斯珠宝浙江首店等项目注册落地。
2、“广交益友”,拓展合作招商。聘任普洛斯友山基金、戴德梁行、金杜律所等15家机构为“招商大使”,形成深度战略合作。探索与世界500强劳埃德集团、康桥资本、中金资本等开展国际化投资布局的机构合作,通过投招联动引入优质外资产业企业的方式,拓宽外资招引渠道。强化与摩根士丹利、杭州资本、启明创投等头部基金投资机构合作,通过产业基金合作落地晟霖益嘉泛半导体、新瑞碳等重大项目,助力产业集聚发展。
3、“搭乘东风”,借力活动招商。积极参加各类展会、行业论坛、学术沙龙等招商活动近50场,组织承办首届创新力企业国际投资大会、中英企业交流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数字医疗健康产业大会等一系列高级别主题招商活动,签约香港壹立体育、昆泰磁悬浮等6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620亿元。
(三)组合聚变破解“难点”,搭建“服务链”营造亲清环境
1、数字化配给资源要素。强化要素统筹,全口径掌握全区商业、工业、创新型用地等土地资源情况,完成2023年全区地块、楼宇招商手册编制。联合区发改局实现“项目一点通”迭代升级上线,打通楼宇和土地资源数据,实现“一键找地”、“一键找楼”。开发升级拱墅“云招商”小程序,与万楼数据开展合作,利用数字赋能,拓展精准招商工具,将拱墅招商资源和项目需求便捷、畅通、精准对接。
2、组合式优化政策要素。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作用,用足用好省市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区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政策以及科技、人才等专项政策,加强对项目的支撑作用。拟定拱墅区关于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若干举措,进一步吸引扩大外资流入;同时积极实施“一企一策”服务,精准施策服务企业,申报上会汉海信息技术、康佳光伏、顺网科技等25家新设企业政策,兑现物产中大富盛等一企一策项目6个。
3、全周期加强服务要素。围绕产业用地项目的核心环境、关键指标和重点任务,梳理各环节流程、工作时序和要点事项,建立健全项目盯引、签约、落地、开工、竣工、达产全生命周期闭环机制,同时制定《新招引企业非产业用地“一企一策”项目达产细则》,完善项目管理流程,评估项目执行情况,全流程做好政策宣讲、答疑解惑、协助企业办理各项手续,以优质服务和营商生态打响拱墅引商名片。
三、存在问题及短板
今年以来,全区项目招引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空间保障存在瓶颈。固定资产投资大项目偏少,因为单块土地供给面积的因素,可供出让的相应地块资源稀缺,折合固投总投资10亿元的大项目少。二是工作合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各街道、平台对外资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感有待提升,对存量外资的挖掘不够深入,与兄弟城区发挥存量企业的作用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四、2024年工作思路
1、在强化精准招引上谋高招,进一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把握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变幻带来的产业链布局重构以及新科学新技术应用的“窗口期”,紧扣全市“五大产业生态圈”打造要求,围绕“1+4”产业定位,以产业细分领域、行业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布局各产业招商专班,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一是围绕商贸金融产业,重塑大武林商圈优势。以大武林商圈为龙头,推动新天地、运河商圈等重塑提升、协同发展,加快大和平商圈建设招商,形成南北呼应、东西互动的区域商圈矩阵格局。依托省级特色小镇运河财富小镇、汇金国际、武林金融集聚区等平台,着力培育招引科技金融、消费金融、外资金融业态,不断巩固“全省商贸金融第一区”优势,持续盯引大和平地块、澳康达名车广场等在谈项目,做好摩根士丹利三期人民币基金、中国林业集团贸易总部、京东MALL等落地项目的跟踪服务。二是抢跑数字经济赛道,培育壮大数字新城建设。全面增强电竞数娱、新制造业两大特色赛道竞争力,电竞数娱上,紧抓杭州电竞中心承接亚运会赛事的历史机遇,放大腾讯、网易、完美世界等龙头企业虹吸效应,积极引进产业链优质企业,助力全区打造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顶尖赛事活动和内容传播的主阵地。新制造业上,以大运河数智未来城省级高新园区为主战场,加快智慧网谷小镇货拉拉东部总部等项目建设,充分利用顺丰创新中心、招商蛇口、浙数文化等新投用楼宇平台,积极融入杭州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依托禾迈电子、华普永明、罗莱迪思等龙头企业,加快实施建链强链补链计划,加快韩国OLED显示屏修复、烯谷科技总部等项目建设。三是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加快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瞄准数字医疗、数字健康、生物医药、医药物流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阿斯利康·杭州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华东医药生命科学创新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产学研医结合、上中下游衔接。依托中美华东、阿斯利康、碧迪医疗、英特药业、瑞丽医美等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向中高端位势攀升。持续盯引武田中国创新孵化器、韩国JK国际医疗集团、深睿医疗、华熙生物产业基金等重点在谈项目,推进项目尽快落地。
2、在强化弱项攻坚上出新招,进一步增强外商投资吸引力。一是坚持扬优势、强基础。立足核心城区区位优势,利用好大和平等稀缺地块资源,继续强化“逢地必外”工作。紧密联系有外资背景的实力房企,依托优质商住两用地块,深化以国资回购合作等方式引进外资。紧盯泛远等拟海外上市企业,加大总部地块招商力度,吸引产业企业以募投项目等形式参与区内商业地块开发。二是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做强“基金+股权+项目”招商,与劳埃德集团等跨国投资机构合作成立并购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人才基金等,力争落地QFLP基金有突破,同时通过投招联动聚集一批优质外资产业项目;发挥国有资本及资产的“杠杆效应”,创新思路参与普洛斯等大型机构发起的资产证券化项目,或以鼓励国机集团、中交集团等参与区属epc工程等手段,探索实现以财务投资、政府业务等换取企业引进外资;做好“以民引外”,引导区内高技术企业通过并购、境外融资、上市等方式引进外资,鼓励有外资背景的存量企业通过境外公司开展返程投资。三是坚持练内功、聚合力。提升外资项目信息获取能力。深化与银行、券商、投行、律所、风投以及专业中介机构的日常对接,不断获取高质量招商信息;提升外资企业服务能力,进一步熟悉跨境资金业务、股权架构搭建等专业知识,为外资企业提供准入、资源匹配、政策适用等全流程服务;提升外资统筹能力,破解外资招引“碎片化”问题,通过优化考核机制,加大项目统筹等手段,切实提升外资招引意识,确保各街道、平台积极有为。
3、在强化机制赋能上使硬招,进一步凝聚项目攻坚协同力。一是完善产业专班推进机制。根据重点聚焦产业、重大招引项目,抽调精兵强将,调整和组建重点产业招大引强工作专班及重大招引项目工作小组,定期召开重点项目专题协调会、大项目盯引落地闭环工作等,瞄准项目清单实施定点爆破,加快项目引进步伐。以专班为基础作战单元,加强与普洛斯基金、戴德梁行、普华永道等“招商大使”合作交流,在巩固日常对接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产业链视角切入,建立系统性、全方位、专业化的深度合作,提高项目洽谈招引成功率。二是优化政策要素统筹机制。统筹全区楼宇、土地、基金等产业要素资源,通过数字化改革牵引,有效打通投促与规资、发改、商务、金融、国有企业等部门平台的资源要素数据共享互通壁垒,实现快速精准有效的资源配给。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作用,用足用好省市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区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政策以及科技、人才等专项政策,构建以产业链精准招商为导向的政策体系,完善区级“一企一策”决策机制,解决重大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机制。围绕产业项目的核心环境、关键指标和重点任务,梳理各环节流程、工作时序和要点事项,建立健全项目盯引、签约、落地、开工、竣工、达产全生命周期闭环机制,完善项目管理流程,评估项目执行情况,全流程做好政策宣讲、答疑解惑,围绕项目推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构建快速直达、部门高效协同的处置机制,以优质服务和营商生态打响拱墅引商名片。
4、在强化渠道拓展上用巧招,进一步激发项目策划生成力。把握杭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后亚运等重大机遇,通过“活动造势、资本赋能、驻点拓展”等方式加大创新招商力度,高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和产业国际化发展。一是聚焦主题推介。做精全球数贸会数字医疗大会、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国际投资大会等峰会品牌,不断提升拱墅在行业发展中知名度,扩大行业朋友圈,发现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借助英国、新加坡、以色列、瑞士、荷兰、挪威等重点发达国家商会及使馆资源,合作举办经贸交流、项目路演等专题活动,精准发力推进一批国际化、高能级项目招引。二是争取资本撬动。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国有资本在产业引导、项目招引上的支撑作用,积极对接争取国家、省级、市级产业投资基金的支持;与省金控、杭州资本、摩根人民币基金、启明创投等专业投资机构实施“基金+招商”模式,在项目渠道拓展、项目研判等方面创新联动。三是强化驻点招商。充分发挥驻点招商“前沿阵地”作用,用好在地资源,持续拓展人脉关系,广泛对接驻点地区政、产、学、研、投、用各方面资源,借力中介招商、园区招商、以商引商,持续走访对接翰海集团、启明创投、深投控、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等一批知名中介机构、产业资本以及高校科研平台,形成“触点前移,多点支撑”的招商新格局。
规划计划
|
总结计划
|
总结和计划
|
索引号
00250045-5/2024-29696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01-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投促局
2023年,拱墅区投促局紧紧围绕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和市委“两场硬仗”部署要求,扛起使命担当,以新发展理念精准谋划产业赛道,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大力开展“项目引落攻坚战”,以全市“项目促进提速年、外资提质攻坚年”为抓手,串点成链,强链固基,以高质量项目、高水平引资助力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产业项目落地指标任务完成情况。2023年度招引1亿元以上制造业固投项目5个,完成率166.7%;完成招引1亿元以上服务业固投项目11个,完成率110.0%,其中10亿元以上服务业固投项目5个,完成率100.0%;完成招引1亿元以上注册类项目24个,完成率126.3%。
实际利用外资指标任务完成情况。2023年年度实际利用外资出报7.45亿美元,同比增长175.02%,其中制造业外资全年出报1.4亿美元。
二、2023年工作举措及亮点
(一)协同联动找准“焦点”,善用“机制链”赋能项目招引
1、奔赴山海,践行“一把手”招商。由区领导挂帅,整合产业部门、国企平台力量,构建多级联动招商体系,瞄准世界500强、头部企业、总部项目,以“大兵团、小分队”结合模式赴各地开展敲门招商。今年以来,全区开展敲门招商120余次,足迹辐射法国、德国等境外发达地区及国内北京、上海、武汉等10多个重点城市,重点拜访嘉里集团、新鸿基集团、招商蛇口集团、顺丰集团、华润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200余家;其中“一把手”带队外出招商16次,促成中林集团贸易总部、京东MALL、国民养老保险浙江公司、宸境科技等重点产业项目签约落地。
2、坚定不移,统筹“重大项目”推进。坚持全区上下一盘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引进,定期召开重点项目专题协调会、大项目盯引落地闭环工作等,协调调度福布斯中国、华东合成生物研究院项目等40余个重点项目推进,并成立以区分管领导为责任领导,区投促局、区发改经信局等单位具体落实的工作专班,合力盯引推进、落实落地保障,统筹推进产业项目招引。今年以来,共新增重大产业项目136个,已推进并成功落地货拉拉东部总部、贝壳美家总部项目等一批优质重大项目。
3、靶向发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重点围绕“1+4”产业主赛道开展谋篇布局,统筹产业链重点项目招引,锁定金融科技、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等25个产业细分赛道,梳理涵盖4356家企业的《细分产业招商图谱》,以产业细分领域、行业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世界500强、生命健康龙头企业碧迪医疗大中华区创新中心正式落成启动,比亚迪旗下最高端品牌仰望汽车杭州总部项目等一批高层次、高能级重大产业项目纷纷签约落地。成功推动“拱墅区全力打造全省生命健康产业高地”等2个案例入选《“投资浙里”全省招商引资创新案例》。
(二)多元路径开拓“源点”,广铺“招商链”探索机会蓝海
1、“延伸触角”,深化驻点招商。敏锐洞察政策风向,把握一线城市国企、央企及独角兽企业外迁、浙商回归机会,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五大双招双引城市群方向开展新一轮驻外招商,累计共走访企业980家,洽谈对接项目618个,已实现英诺仿真、象鲜科技、戴比尔斯珠宝浙江首店等项目注册落地。
2、“广交益友”,拓展合作招商。聘任普洛斯友山基金、戴德梁行、金杜律所等15家机构为“招商大使”,形成深度战略合作。探索与世界500强劳埃德集团、康桥资本、中金资本等开展国际化投资布局的机构合作,通过投招联动引入优质外资产业企业的方式,拓宽外资招引渠道。强化与摩根士丹利、杭州资本、启明创投等头部基金投资机构合作,通过产业基金合作落地晟霖益嘉泛半导体、新瑞碳等重大项目,助力产业集聚发展。
3、“搭乘东风”,借力活动招商。积极参加各类展会、行业论坛、学术沙龙等招商活动近50场,组织承办首届创新力企业国际投资大会、中英企业交流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数字医疗健康产业大会等一系列高级别主题招商活动,签约香港壹立体育、昆泰磁悬浮等6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620亿元。
(三)组合聚变破解“难点”,搭建“服务链”营造亲清环境
1、数字化配给资源要素。强化要素统筹,全口径掌握全区商业、工业、创新型用地等土地资源情况,完成2023年全区地块、楼宇招商手册编制。联合区发改局实现“项目一点通”迭代升级上线,打通楼宇和土地资源数据,实现“一键找地”、“一键找楼”。开发升级拱墅“云招商”小程序,与万楼数据开展合作,利用数字赋能,拓展精准招商工具,将拱墅招商资源和项目需求便捷、畅通、精准对接。
2、组合式优化政策要素。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作用,用足用好省市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区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政策以及科技、人才等专项政策,加强对项目的支撑作用。拟定拱墅区关于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若干举措,进一步吸引扩大外资流入;同时积极实施“一企一策”服务,精准施策服务企业,申报上会汉海信息技术、康佳光伏、顺网科技等25家新设企业政策,兑现物产中大富盛等一企一策项目6个。
3、全周期加强服务要素。围绕产业用地项目的核心环境、关键指标和重点任务,梳理各环节流程、工作时序和要点事项,建立健全项目盯引、签约、落地、开工、竣工、达产全生命周期闭环机制,同时制定《新招引企业非产业用地“一企一策”项目达产细则》,完善项目管理流程,评估项目执行情况,全流程做好政策宣讲、答疑解惑、协助企业办理各项手续,以优质服务和营商生态打响拱墅引商名片。
三、存在问题及短板
今年以来,全区项目招引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空间保障存在瓶颈。固定资产投资大项目偏少,因为单块土地供给面积的因素,可供出让的相应地块资源稀缺,折合固投总投资10亿元的大项目少。二是工作合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各街道、平台对外资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感有待提升,对存量外资的挖掘不够深入,与兄弟城区发挥存量企业的作用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四、2024年工作思路
1、在强化精准招引上谋高招,进一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把握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变幻带来的产业链布局重构以及新科学新技术应用的“窗口期”,紧扣全市“五大产业生态圈”打造要求,围绕“1+4”产业定位,以产业细分领域、行业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布局各产业招商专班,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一是围绕商贸金融产业,重塑大武林商圈优势。以大武林商圈为龙头,推动新天地、运河商圈等重塑提升、协同发展,加快大和平商圈建设招商,形成南北呼应、东西互动的区域商圈矩阵格局。依托省级特色小镇运河财富小镇、汇金国际、武林金融集聚区等平台,着力培育招引科技金融、消费金融、外资金融业态,不断巩固“全省商贸金融第一区”优势,持续盯引大和平地块、澳康达名车广场等在谈项目,做好摩根士丹利三期人民币基金、中国林业集团贸易总部、京东MALL等落地项目的跟踪服务。二是抢跑数字经济赛道,培育壮大数字新城建设。全面增强电竞数娱、新制造业两大特色赛道竞争力,电竞数娱上,紧抓杭州电竞中心承接亚运会赛事的历史机遇,放大腾讯、网易、完美世界等龙头企业虹吸效应,积极引进产业链优质企业,助力全区打造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顶尖赛事活动和内容传播的主阵地。新制造业上,以大运河数智未来城省级高新园区为主战场,加快智慧网谷小镇货拉拉东部总部等项目建设,充分利用顺丰创新中心、招商蛇口、浙数文化等新投用楼宇平台,积极融入杭州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依托禾迈电子、华普永明、罗莱迪思等龙头企业,加快实施建链强链补链计划,加快韩国OLED显示屏修复、烯谷科技总部等项目建设。三是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加快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瞄准数字医疗、数字健康、生物医药、医药物流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阿斯利康·杭州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华东医药生命科学创新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产学研医结合、上中下游衔接。依托中美华东、阿斯利康、碧迪医疗、英特药业、瑞丽医美等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向中高端位势攀升。持续盯引武田中国创新孵化器、韩国JK国际医疗集团、深睿医疗、华熙生物产业基金等重点在谈项目,推进项目尽快落地。
2、在强化弱项攻坚上出新招,进一步增强外商投资吸引力。一是坚持扬优势、强基础。立足核心城区区位优势,利用好大和平等稀缺地块资源,继续强化“逢地必外”工作。紧密联系有外资背景的实力房企,依托优质商住两用地块,深化以国资回购合作等方式引进外资。紧盯泛远等拟海外上市企业,加大总部地块招商力度,吸引产业企业以募投项目等形式参与区内商业地块开发。二是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做强“基金+股权+项目”招商,与劳埃德集团等跨国投资机构合作成立并购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人才基金等,力争落地QFLP基金有突破,同时通过投招联动聚集一批优质外资产业项目;发挥国有资本及资产的“杠杆效应”,创新思路参与普洛斯等大型机构发起的资产证券化项目,或以鼓励国机集团、中交集团等参与区属epc工程等手段,探索实现以财务投资、政府业务等换取企业引进外资;做好“以民引外”,引导区内高技术企业通过并购、境外融资、上市等方式引进外资,鼓励有外资背景的存量企业通过境外公司开展返程投资。三是坚持练内功、聚合力。提升外资项目信息获取能力。深化与银行、券商、投行、律所、风投以及专业中介机构的日常对接,不断获取高质量招商信息;提升外资企业服务能力,进一步熟悉跨境资金业务、股权架构搭建等专业知识,为外资企业提供准入、资源匹配、政策适用等全流程服务;提升外资统筹能力,破解外资招引“碎片化”问题,通过优化考核机制,加大项目统筹等手段,切实提升外资招引意识,确保各街道、平台积极有为。
3、在强化机制赋能上使硬招,进一步凝聚项目攻坚协同力。一是完善产业专班推进机制。根据重点聚焦产业、重大招引项目,抽调精兵强将,调整和组建重点产业招大引强工作专班及重大招引项目工作小组,定期召开重点项目专题协调会、大项目盯引落地闭环工作等,瞄准项目清单实施定点爆破,加快项目引进步伐。以专班为基础作战单元,加强与普洛斯基金、戴德梁行、普华永道等“招商大使”合作交流,在巩固日常对接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产业链视角切入,建立系统性、全方位、专业化的深度合作,提高项目洽谈招引成功率。二是优化政策要素统筹机制。统筹全区楼宇、土地、基金等产业要素资源,通过数字化改革牵引,有效打通投促与规资、发改、商务、金融、国有企业等部门平台的资源要素数据共享互通壁垒,实现快速精准有效的资源配给。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作用,用足用好省市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区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政策以及科技、人才等专项政策,构建以产业链精准招商为导向的政策体系,完善区级“一企一策”决策机制,解决重大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机制。围绕产业项目的核心环境、关键指标和重点任务,梳理各环节流程、工作时序和要点事项,建立健全项目盯引、签约、落地、开工、竣工、达产全生命周期闭环机制,完善项目管理流程,评估项目执行情况,全流程做好政策宣讲、答疑解惑,围绕项目推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构建快速直达、部门高效协同的处置机制,以优质服务和营商生态打响拱墅引商名片。
4、在强化渠道拓展上用巧招,进一步激发项目策划生成力。把握杭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后亚运等重大机遇,通过“活动造势、资本赋能、驻点拓展”等方式加大创新招商力度,高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和产业国际化发展。一是聚焦主题推介。做精全球数贸会数字医疗大会、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国际投资大会等峰会品牌,不断提升拱墅在行业发展中知名度,扩大行业朋友圈,发现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借助英国、新加坡、以色列、瑞士、荷兰、挪威等重点发达国家商会及使馆资源,合作举办经贸交流、项目路演等专题活动,精准发力推进一批国际化、高能级项目招引。二是争取资本撬动。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国有资本在产业引导、项目招引上的支撑作用,积极对接争取国家、省级、市级产业投资基金的支持;与省金控、杭州资本、摩根人民币基金、启明创投等专业投资机构实施“基金+招商”模式,在项目渠道拓展、项目研判等方面创新联动。三是强化驻点招商。充分发挥驻点招商“前沿阵地”作用,用好在地资源,持续拓展人脉关系,广泛对接驻点地区政、产、学、研、投、用各方面资源,借力中介招商、园区招商、以商引商,持续走访对接翰海集团、启明创投、深投控、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等一批知名中介机构、产业资本以及高校科研平台,形成“触点前移,多点支撑”的招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