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K1493206-6/2023-2944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区府办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备注/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生成日期 | 2023-12-27 | 发布日期 | 2023-12-27 |
附件 |
发布日期: 2023-12-27 10:18:01 点击率:
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作为政府重大民生保障工程,主要聚焦“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康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七大领域。2023年以来,拱墅区持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构建全人群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着力打造“看中医到拱墅”等健康服务品牌,答好民生实事幸福答卷,持续提高居民群众对“病有良医”的感知度和满意度。
高质量完成民生实事项目,不断完善健康项目供给
全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城乡居民同质同标免费健康体检全年完成15.57万人,惠民参保人数达54.49万人。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3.77万人,老年人免费流感疫苗接种完成2.53万人。
大关上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瓜山站点改造后
完成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提升改造,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全覆盖,群众15分钟就医圈更趋完善。
蔡马大运河幸福家园嵌入式体育场
新增7处嵌入式体育场地,加快建设“一河二带五圈”体育场地,奋力打造拱墅特色标志性体育空间的案例被推荐为“2023年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
高标准推动医疗数字化改革,不断扩大普惠对象
构建“数字中医药”服务模式,红石板社区建成全省首家社区数字中医馆,“标准处方放心云煎药+城市共享中药房”建设入选杭州市第三批共富试点项目。
“互联网+医保”移动支付民生实事项目工作会
推进“互联网+中医药浙里护理”,实现线上“下单”居家“享服”的数智服务新生态。“互联网+医保移动支付”试点推进,拱墅区开出全市首张社区医院“互联网+医保”处方订单,全市率先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
移动支付患者端口操作
推进5G+区域健康监管平台建设,强化传染病防控预警、诊疗行为监测预警、医疗行为质控管理、机构运营情况分析等。
高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全力推进大城北建设
积极引进省市高端医疗资源,进一步引领全区医疗资源提档升级。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已顺利竣工,首期预计2024年1月试运行。投入使用后将补齐大城北地区高端医疗配套短板,形成立足我区辐射全市全省的公共医疗资源新高地。
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外景
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大楼建设项目主体设备已安装完成,计划年内竣工。该项目配备全省首台重离子治疗装置,打造国内标杆、国际知名、患者首选的研究型肿瘤中心。
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大楼外景
高起点强化中医药服务能力,全力打造“看中医到拱墅”品牌
精准施策推进中医药惠民工程建设,擦亮“看中医到拱墅”基层中医品牌。建设景区特色中医药体验馆、博物馆、膳食馆、养生馆,大运河国医馆入选杭州市中医药文化健康科普基地、首批“大运河文化研究重要窗口”,开通全省首艘中医药主题运河游船,形成贯通“医、药、养、食、游”的桥西中医药特色品牌街区。
第一届浙鲁基层中医药发展论坛
我区作为杭州市唯一城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成功通过省级评审。持续巩固全国首批中医适宜技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试点县(市、区)建设成果,累计视力筛查6285人次、耳穴压丸6.7万余人次,干预有效率达65.5%。
拱墅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评审会
组建杏林联盟“武林郎中”志愿服务队,开展“百场十进”志愿服务,今年开展志愿活动248场,受益3万余人次。
规划计划
|
“七优享”工程
|
索引号
K1493206-6/2023-29449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12-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府办
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作为政府重大民生保障工程,主要聚焦“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康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七大领域。2023年以来,拱墅区持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构建全人群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着力打造“看中医到拱墅”等健康服务品牌,答好民生实事幸福答卷,持续提高居民群众对“病有良医”的感知度和满意度。
高质量完成民生实事项目,不断完善健康项目供给
全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城乡居民同质同标免费健康体检全年完成15.57万人,惠民参保人数达54.49万人。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3.77万人,老年人免费流感疫苗接种完成2.53万人。
大关上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瓜山站点改造后
完成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提升改造,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全覆盖,群众15分钟就医圈更趋完善。
蔡马大运河幸福家园嵌入式体育场
新增7处嵌入式体育场地,加快建设“一河二带五圈”体育场地,奋力打造拱墅特色标志性体育空间的案例被推荐为“2023年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
高标准推动医疗数字化改革,不断扩大普惠对象
构建“数字中医药”服务模式,红石板社区建成全省首家社区数字中医馆,“标准处方放心云煎药+城市共享中药房”建设入选杭州市第三批共富试点项目。
“互联网+医保”移动支付民生实事项目工作会
推进“互联网+中医药浙里护理”,实现线上“下单”居家“享服”的数智服务新生态。“互联网+医保移动支付”试点推进,拱墅区开出全市首张社区医院“互联网+医保”处方订单,全市率先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
移动支付患者端口操作
推进5G+区域健康监管平台建设,强化传染病防控预警、诊疗行为监测预警、医疗行为质控管理、机构运营情况分析等。
高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全力推进大城北建设
积极引进省市高端医疗资源,进一步引领全区医疗资源提档升级。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已顺利竣工,首期预计2024年1月试运行。投入使用后将补齐大城北地区高端医疗配套短板,形成立足我区辐射全市全省的公共医疗资源新高地。
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外景
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大楼建设项目主体设备已安装完成,计划年内竣工。该项目配备全省首台重离子治疗装置,打造国内标杆、国际知名、患者首选的研究型肿瘤中心。
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大楼外景
高起点强化中医药服务能力,全力打造“看中医到拱墅”品牌
精准施策推进中医药惠民工程建设,擦亮“看中医到拱墅”基层中医品牌。建设景区特色中医药体验馆、博物馆、膳食馆、养生馆,大运河国医馆入选杭州市中医药文化健康科普基地、首批“大运河文化研究重要窗口”,开通全省首艘中医药主题运河游船,形成贯通“医、药、养、食、游”的桥西中医药特色品牌街区。
第一届浙鲁基层中医药发展论坛
我区作为杭州市唯一城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成功通过省级评审。持续巩固全国首批中医适宜技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试点县(市、区)建设成果,累计视力筛查6285人次、耳穴压丸6.7万余人次,干预有效率达65.5%。
拱墅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评审会
组建杏林联盟“武林郎中”志愿服务队,开展“百场十进”志愿服务,今年开展志愿活动248场,受益3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