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全国案例 拱墅区打造老年人安居守护“五色探访”治理模式

发布日期: 2023-12-27 15:33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近日,由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教育部-浙江省省部共建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公布了“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3)”,我区案例《打造老年人安居守护“五色探访”治理模式》成功入选。

本届案例征集活动共收到申报案例727份,覆盖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内容涉及面广、针对性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体现了近年来各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治理的诸多经验和智慧。

图片 1.png

近年来,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化、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四化叠加”趋势明显,意外摔倒、突发疾病、消防隐患等居家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如何加强探访关爱服务,确保居家安全成为基层治理亟需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具体来看,基层力量配备、资金资源投入等与老年人口增幅没有同比例增加,导致探访关爱服务工作在一定程度存在制度失衡、组织失效、服务失灵等风险。针对这些问题:

一、创新举措

优化工作体系,推进探访服务机制创新。

1.完善工作标准。出台《拱墅区老年人“五色”探访服务制度》,细化五色探访标准,形成红色、橙色重点服务对象1578人,黄色、蓝色和绿色一般服务对象87041人,方便基层开展精准探访。

2.配强工作队伍。出台《街道和社区养老专职工作人员配备标准》和《推进“社区助老员”队伍建设的意见》,配齐配强助老员队伍,并将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党员骨干、志愿者等纳入探访服务队伍。全区共配备养老专干189人、各类助老员407人、服务机构工作人员1339人。

3.细分探访场景。梳理企退人员健康体检、外出活动、党员主题日等老年人参与的高频事项,每年自动归集活动数据15.36万条,有效降低“重复探访”现象发生。

图片 2.png

统筹资金项目,推动探访服务保障到位。

1.落实财政资金保障。将社区助老员工作补贴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投入600万元,根据探访服务对象数量和服务水平予以补贴。将“安居守护”纳入民生实事工程,每年投入200万元,分类型、分批次推进安居守护智能套件能装尽装。

2.整合财政投入项目。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补贴项目作为探访服务的重要内容,推动30余个爱心卡服务机构1339名工作人员结合上门服务做好探访,做到“见得上面、说得上话、帮得上忙”。

3.优化社会资金参与。募集“爱心墅”慈善资金231万元,以项目化形式开展社会力量结对探访等工作。如“银邻互助”项目每年推动500名低龄活力老人结对同小区高龄困难老人,实现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的有机结合。

图片 3.png

创新数字赋能,推动探访服务精准高效。

1.开展人工在线探访服务。推出24小时服务热线(56561199),“主动呼叫+呼入响应”相结合实时开展在线探访服务。

2.开展设备智慧巡访服务。基于安居守护和家庭养老床位智能设备,健全居家安全问题处置响应机制,累计接收处理预警信息1.8万条,对意外摔倒、突发疾病、燃气泄漏重点问题开展上门服务60余次。

3.开展平台自动预警服务。开发“墅智养”平台,全面归集上门探访、中心呼叫、设备巡访、条线联系等老年人探访服务记录清单,统一开展探访任务的调度、分配、转派、预警和分析,实现探访服务的“自动预警”。

图片 4.png

打造典型案例,推广探访服务治理经验。

在建立区统一探访服务体系的同时,根据各街道现有资源,提供差异性关爱服务,探索探访服务新模式。如:老旧小区集中的天水、大关等街道,以物业为主体开展老年人探访服务;长庆街道王马社区结合全国首个楼道党支部经验做法,由党支部包干探访服务509名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二、创新成效

1.基层动员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探访服务力量从原有的社区干部和助老员扩大到专业服务机构、物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个层面,社会力量已成为老年人探访服务的中坚力量。

2.探访服务对象进一步扩面。通过数据归集和比对,自动匹配生成黄色、蓝色和绿色探访服务对象87041人,较原有线下统计数据扩面近20%。

3.探访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通过专业服务机构参与探访服务,实现单一探访向专业服务转变。目前,全区年均服务高龄和失能失智老年人18.19万人次,整体满意率达到98%。

近年来,拱墅区被授予“全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智慧养老一站式服务应用案例”获评“全国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地区典型案例”,“安居守护”工程被杭州市全市推广并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工程。人民日报、人民网、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杭州日报等中央和省市级媒体报道拱墅区智慧养老、探访服务等相关经验做法30余次。当前国内许多城市在加强老年人探访服务过程中面临着与拱墅区相似的问题,拱墅区的做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解读链接:https://www.gongshu.gov.cn/art/2023/12/27/art_1229113455_1839373.html


养老服务
专题专栏
年度专题汇总
养老服务
敬老服务动态
入选全国案例 拱墅区打造老年人安居守护“五色探访”治理模式
发布时间: 2023-12-27 15:33
信息来源:区民政局 浏览量:

近日,由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教育部-浙江省省部共建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公布了“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3)”,我区案例《打造老年人安居守护“五色探访”治理模式》成功入选。

本届案例征集活动共收到申报案例727份,覆盖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内容涉及面广、针对性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体现了近年来各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治理的诸多经验和智慧。

图片 1.png

近年来,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化、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四化叠加”趋势明显,意外摔倒、突发疾病、消防隐患等居家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如何加强探访关爱服务,确保居家安全成为基层治理亟需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具体来看,基层力量配备、资金资源投入等与老年人口增幅没有同比例增加,导致探访关爱服务工作在一定程度存在制度失衡、组织失效、服务失灵等风险。针对这些问题:

一、创新举措

优化工作体系,推进探访服务机制创新。

1.完善工作标准。出台《拱墅区老年人“五色”探访服务制度》,细化五色探访标准,形成红色、橙色重点服务对象1578人,黄色、蓝色和绿色一般服务对象87041人,方便基层开展精准探访。

2.配强工作队伍。出台《街道和社区养老专职工作人员配备标准》和《推进“社区助老员”队伍建设的意见》,配齐配强助老员队伍,并将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党员骨干、志愿者等纳入探访服务队伍。全区共配备养老专干189人、各类助老员407人、服务机构工作人员1339人。

3.细分探访场景。梳理企退人员健康体检、外出活动、党员主题日等老年人参与的高频事项,每年自动归集活动数据15.36万条,有效降低“重复探访”现象发生。

图片 2.png

统筹资金项目,推动探访服务保障到位。

1.落实财政资金保障。将社区助老员工作补贴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投入600万元,根据探访服务对象数量和服务水平予以补贴。将“安居守护”纳入民生实事工程,每年投入200万元,分类型、分批次推进安居守护智能套件能装尽装。

2.整合财政投入项目。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补贴项目作为探访服务的重要内容,推动30余个爱心卡服务机构1339名工作人员结合上门服务做好探访,做到“见得上面、说得上话、帮得上忙”。

3.优化社会资金参与。募集“爱心墅”慈善资金231万元,以项目化形式开展社会力量结对探访等工作。如“银邻互助”项目每年推动500名低龄活力老人结对同小区高龄困难老人,实现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的有机结合。

图片 3.png

创新数字赋能,推动探访服务精准高效。

1.开展人工在线探访服务。推出24小时服务热线(56561199),“主动呼叫+呼入响应”相结合实时开展在线探访服务。

2.开展设备智慧巡访服务。基于安居守护和家庭养老床位智能设备,健全居家安全问题处置响应机制,累计接收处理预警信息1.8万条,对意外摔倒、突发疾病、燃气泄漏重点问题开展上门服务60余次。

3.开展平台自动预警服务。开发“墅智养”平台,全面归集上门探访、中心呼叫、设备巡访、条线联系等老年人探访服务记录清单,统一开展探访任务的调度、分配、转派、预警和分析,实现探访服务的“自动预警”。

图片 4.png

打造典型案例,推广探访服务治理经验。

在建立区统一探访服务体系的同时,根据各街道现有资源,提供差异性关爱服务,探索探访服务新模式。如:老旧小区集中的天水、大关等街道,以物业为主体开展老年人探访服务;长庆街道王马社区结合全国首个楼道党支部经验做法,由党支部包干探访服务509名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二、创新成效

1.基层动员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探访服务力量从原有的社区干部和助老员扩大到专业服务机构、物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个层面,社会力量已成为老年人探访服务的中坚力量。

2.探访服务对象进一步扩面。通过数据归集和比对,自动匹配生成黄色、蓝色和绿色探访服务对象87041人,较原有线下统计数据扩面近20%。

3.探访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通过专业服务机构参与探访服务,实现单一探访向专业服务转变。目前,全区年均服务高龄和失能失智老年人18.19万人次,整体满意率达到98%。

近年来,拱墅区被授予“全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智慧养老一站式服务应用案例”获评“全国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地区典型案例”,“安居守护”工程被杭州市全市推广并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工程。人民日报、人民网、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杭州日报等中央和省市级媒体报道拱墅区智慧养老、探访服务等相关经验做法30余次。当前国内许多城市在加强老年人探访服务过程中面临着与拱墅区相似的问题,拱墅区的做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解读链接:https://www.gongshu.gov.cn/art/2023/12/27/art_1229113455_1839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