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1-11-19 19:15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社区作为平安“金字塔”的基石,社区书记每天要直接面对群众、面对矛盾,处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第一线。他们扎根一线,有哪些生动的平安故事和值得分享的工作经验?让我们一起走进社区,倾听“小巷总理”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或喜或忧,或失或得,以典型引领更多社区书记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共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拱墅。
今日人物介绍
李华,拱墅区武林街道凤麟社区书记。守一方平安,护万家灯火,在李华看来,社区工作有多种开展形式,也有不同的人生体验。
凤麟社区是杭城市中心的老社区,多条市政道路穿插而过,社区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小区内没有物业管理一直是社区治理的难点和痛点,社区书记李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解决这个难题一直默默地努力和探索着。
涓涓细流,汇成和谐江海
麒麟街31号大院原有垃圾桶点位4个,经过社区前期实地查看和综合判断后缩减到1个。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位公示期间,无居民提出异议,然而真正实行一段时间后,社区陆续接到了居民的投诉。
原来,居民一边希望扔垃圾时点位离家近可以少走几步路,一边又担心垃圾桶离家近气味重、蚊蝇多。于是垃圾桶今天出现在1幢,明天又被人拖到了2幢,垃圾桶变成了“流动桶”。这一情况导致居民之间相互抱怨,邻里矛盾激化,严重影响着邻里关系和社区和谐。
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李华特地前往居民家中收集意见想法。听完各户居民们的说法后,李华决定召开民主协商会,让不同意见摆在明面上,大家多方位思考共同协商。
促进居民自治,社区要搭好平台。为了尽可能地凑齐居民来参与协商,社区特意和居民约定休息日的上午在院子里召开协商会。会上,李华引导居民提出合理意见和解决办法,居民们从针锋相对到相互理解,再到共同建言献策,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着,矛盾渐渐被化解,不同的意见在辩论中形成统一。讨论从上午9点一直持续到了下午2点半,难题在集思广益中找到了出口。
会后,李华又组织社工以上门投票的形式让居民票选最佳可行方案,并在居民监督员的见证下公开唱票、计票,最后将结果在大院里进行了公示。在这过程中,居民的意见被充分表达和尊重,票选出的方案也获得到了居民最大的认可和支持。
星星点灯,护亮万家灯火
安全防范是社区平安治理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社区也在不定期通过多种形式向居民宣传安全防范知识。在一次平安工作例行检查中,居民对李华说:“书记,我们也知道飞线充电不安全,可我总不能把电动车扛到六楼去充电吧。平时上班那么远,公交不太方便,我们也是没办法呀!”电瓶车作为居民外出的主要代步工具之一,老小区电瓶车充电却是老大难的问题,居民的这番话引发了李华的深深思考。
办法总比困难多,虽然老旧小区场地有限,但经过李华多次找厂商实地查看现场后,慢慢地将社区里被忽视的犄角旮旯挖掘利用起来,终于有了一个、二个、三个小型充电区域。
社区旧改工程开始后,居民们总能看到李华的身影在现场忙碌。她带着收集上来的意见,与施工队伍不断协商着,“这个车库加长一点,那个车库拓宽一些,这里翻新修漏,那里设置充电桩……”旧改的方方面面,她总是想得周到再周到,凡事亲力亲为,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个崭新的宜居环境。于是大和里7号、仁德里13号、广福路32号、孩儿巷168号、广福路39、凤凰街5、麒麟街31、广福路4-6号、广福公寓等多处像星星点灯般地陆续装上了充电桩,社区大院上空的“蜘蛛网”慢慢被清理干净,既方便了居民充电又保障了安全。
逆水行舟,破解消防安全隐患
广福公寓的消防安全一直是李华的“心头之患”,消防设施严重老化,部分配件无法正常使用,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整改一直未能提上日程。是先成立业委会、选聘物业公司,由业委会或物业公司牵头来整改消防隐患,还是由社区代为全体业主进行整改?层层难题摆在李华面前。
但李华没有任何犹豫,安全无小事,整改不容拖缓。她先是让广福公寓住户推选出住户代表,随后亲自牵头和综治社工一起成立了消防安全整改小组,一步一步地学习申请流程、工程招标、监理、施工、审计……在拿到消防大队验收合格单的那刻,李华才终于松了口气。
愿化春雨,润物细无声
日常工作通过宣传、解释总是能得到居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但对于社区重点人员来说却没有那么容易。在凤麟社区,有一位社区重点人员凉某,他逢人总说“我可是进去过的人,与XXX可是同班同学”。某一回,他叫来一群朋友在院子打牌,严重影响周边邻居休息,邻居们敢怒不敢言。
知道这一情况后,李华第一时间去了现场。到达现场后,李华却没有直接劝他收起牌桌,而是和他聊起了他儿子的学习情况。从唠家常聊起,又聊到了学校的文明创建工作,将心比心下,凉某主动将牌桌收了起来。
从那以后李华经常会去那个院子转转,慢慢地知道了凉某家庭经济有些困难,儿子是他的寄托。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在“三联三领三服务”活动中,社区特意安排结对单位上门走访、慰问凉某。点滴关怀和真心实意地帮助温暖了凉某的心,他说:“我没想到还有领导愿意来看望我,门口那打牌的摊子得马上撤掉,我不能给社区抹黑。”在公民爱心日活动中,他还特意让儿子到社区捐款献爱心。
换一个眼光来看待社区工作,换一种心情来享受自己的角色。社区工作看似点滴琐碎,却是雁过留痕、润物无声,看似平凡,却是积水成渊海纳百川。管理自治、文化善治、服务法治是李华对凤麟社区管理格局的希望,而她也为这个希望一直努力奋斗着。
街道动态
|
社区作为平安“金字塔”的基石,社区书记每天要直接面对群众、面对矛盾,处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第一线。他们扎根一线,有哪些生动的平安故事和值得分享的工作经验?让我们一起走进社区,倾听“小巷总理”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或喜或忧,或失或得,以典型引领更多社区书记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共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拱墅。
今日人物介绍
李华,拱墅区武林街道凤麟社区书记。守一方平安,护万家灯火,在李华看来,社区工作有多种开展形式,也有不同的人生体验。
凤麟社区是杭城市中心的老社区,多条市政道路穿插而过,社区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小区内没有物业管理一直是社区治理的难点和痛点,社区书记李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解决这个难题一直默默地努力和探索着。
涓涓细流,汇成和谐江海
麒麟街31号大院原有垃圾桶点位4个,经过社区前期实地查看和综合判断后缩减到1个。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位公示期间,无居民提出异议,然而真正实行一段时间后,社区陆续接到了居民的投诉。
原来,居民一边希望扔垃圾时点位离家近可以少走几步路,一边又担心垃圾桶离家近气味重、蚊蝇多。于是垃圾桶今天出现在1幢,明天又被人拖到了2幢,垃圾桶变成了“流动桶”。这一情况导致居民之间相互抱怨,邻里矛盾激化,严重影响着邻里关系和社区和谐。
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李华特地前往居民家中收集意见想法。听完各户居民们的说法后,李华决定召开民主协商会,让不同意见摆在明面上,大家多方位思考共同协商。
促进居民自治,社区要搭好平台。为了尽可能地凑齐居民来参与协商,社区特意和居民约定休息日的上午在院子里召开协商会。会上,李华引导居民提出合理意见和解决办法,居民们从针锋相对到相互理解,再到共同建言献策,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着,矛盾渐渐被化解,不同的意见在辩论中形成统一。讨论从上午9点一直持续到了下午2点半,难题在集思广益中找到了出口。
会后,李华又组织社工以上门投票的形式让居民票选最佳可行方案,并在居民监督员的见证下公开唱票、计票,最后将结果在大院里进行了公示。在这过程中,居民的意见被充分表达和尊重,票选出的方案也获得到了居民最大的认可和支持。
星星点灯,护亮万家灯火
安全防范是社区平安治理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社区也在不定期通过多种形式向居民宣传安全防范知识。在一次平安工作例行检查中,居民对李华说:“书记,我们也知道飞线充电不安全,可我总不能把电动车扛到六楼去充电吧。平时上班那么远,公交不太方便,我们也是没办法呀!”电瓶车作为居民外出的主要代步工具之一,老小区电瓶车充电却是老大难的问题,居民的这番话引发了李华的深深思考。
办法总比困难多,虽然老旧小区场地有限,但经过李华多次找厂商实地查看现场后,慢慢地将社区里被忽视的犄角旮旯挖掘利用起来,终于有了一个、二个、三个小型充电区域。
社区旧改工程开始后,居民们总能看到李华的身影在现场忙碌。她带着收集上来的意见,与施工队伍不断协商着,“这个车库加长一点,那个车库拓宽一些,这里翻新修漏,那里设置充电桩……”旧改的方方面面,她总是想得周到再周到,凡事亲力亲为,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个崭新的宜居环境。于是大和里7号、仁德里13号、广福路32号、孩儿巷168号、广福路39、凤凰街5、麒麟街31、广福路4-6号、广福公寓等多处像星星点灯般地陆续装上了充电桩,社区大院上空的“蜘蛛网”慢慢被清理干净,既方便了居民充电又保障了安全。
逆水行舟,破解消防安全隐患
广福公寓的消防安全一直是李华的“心头之患”,消防设施严重老化,部分配件无法正常使用,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整改一直未能提上日程。是先成立业委会、选聘物业公司,由业委会或物业公司牵头来整改消防隐患,还是由社区代为全体业主进行整改?层层难题摆在李华面前。
但李华没有任何犹豫,安全无小事,整改不容拖缓。她先是让广福公寓住户推选出住户代表,随后亲自牵头和综治社工一起成立了消防安全整改小组,一步一步地学习申请流程、工程招标、监理、施工、审计……在拿到消防大队验收合格单的那刻,李华才终于松了口气。
愿化春雨,润物细无声
日常工作通过宣传、解释总是能得到居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但对于社区重点人员来说却没有那么容易。在凤麟社区,有一位社区重点人员凉某,他逢人总说“我可是进去过的人,与XXX可是同班同学”。某一回,他叫来一群朋友在院子打牌,严重影响周边邻居休息,邻居们敢怒不敢言。
知道这一情况后,李华第一时间去了现场。到达现场后,李华却没有直接劝他收起牌桌,而是和他聊起了他儿子的学习情况。从唠家常聊起,又聊到了学校的文明创建工作,将心比心下,凉某主动将牌桌收了起来。
从那以后李华经常会去那个院子转转,慢慢地知道了凉某家庭经济有些困难,儿子是他的寄托。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在“三联三领三服务”活动中,社区特意安排结对单位上门走访、慰问凉某。点滴关怀和真心实意地帮助温暖了凉某的心,他说:“我没想到还有领导愿意来看望我,门口那打牌的摊子得马上撤掉,我不能给社区抹黑。”在公民爱心日活动中,他还特意让儿子到社区捐款献爱心。
换一个眼光来看待社区工作,换一种心情来享受自己的角色。社区工作看似点滴琐碎,却是雁过留痕、润物无声,看似平凡,却是积水成渊海纳百川。管理自治、文化善治、服务法治是李华对凤麟社区管理格局的希望,而她也为这个希望一直努力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