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4-27 15:23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顺丰全球创业中心
智慧网谷小镇客厅
近日,走进智慧网谷小镇,记者瞬间被眼前现代科技感十足、“天圆地方”造型的网谷小镇客厅所吸引。多年前,这里还曾是田野和水网密布的村落、烟囱林立的老工业区……如今小镇已蜕变成为拱墅区十大产业平台的“领跑者”,大城北开发建设的产业核心区。
事实上,智慧网谷小镇的“前世今生”,也是拱墅区产业转型的一个缩影。从传统重工业区到数字赋能的数字经济产业平台,地处千年古运河最南端的拱墅区,10多年来持续推进“腾笼换鸟”,以数字经济为龙头,有力重塑了拱墅区的产业结构,让大城北发展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大城北是杭州对接长三角的重要枢纽。发达的数字经济,让杭州在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中拥有独特优势。” 市建委、市大城北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大城北地区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助推杭州打造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数字引擎’,加快杭州融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
高成长性企业纷至沓来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如今的拱墅,以数字经济为龙头的未来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站在智慧网谷小镇客厅3层的窗口俯瞰,只见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未来这里将成为杭州版的中关村。”拱墅区智慧网谷小镇负责人信心满满。
“这块地如果用来开发房地产,能给拱墅区带来300亿元土地出让金收益。”但是,最终这块地没有用来开发房地产,而是调整为创新型产业用地用来招引全球最优质的数字经济企业入驻。拱墅区不光拿不到土地出让金,还要“倒贴”100多亿元拆迁成本,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道路、市政、5G等公共设施等建设。这一进一出的落差有数百亿元,有人觉得拱墅区“亏大了”。但这样的气魄,谁都看得出来,“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于是,顺丰全球创新中心带着“人工智能”来了,在小镇打造成为智慧网谷首个创新型产业已竣工即将投用;联想创投集团总部也来了,共同打造“人工智能”板块。将与牛津、清华、浙大、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20余家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推进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
新浪、360来了。以新浪微博全国总部、花椒直播全国总部为核心的“数字传媒”板块,利用杭州互联网研发人才集聚的优势,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进行数字内容的研发创作、传播分发、场景应用和数字产业化。
招商蛇口华东总部,将导入招商集团旗下招商蛇口医疗服务中心及医学研究中心、昆药集团电商事业部中国区总部、达安基因孵化器等项目,建立医工信融合创新研究平台,引入部分上市企业;同时,还有省国贸集团将导入英特集团、海正药业、浙药集团、金陵药业等,共同打造“数字健康”板块。
58集团华东五省市总部,建设58创新生活服务总部,设立58互联网生活服务大数据重点实验室,打造世界级的“互联网生活服务大数据资源池”,全力打造“数字生活”板块。
2019年,拱墅区智慧网谷数字经济小镇等四大数字经济产业平台(特色小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3亿元,税收30.7亿元,今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高成长性企业纷至沓来,事实上,这也与拱墅区持续优化数字经济企业营商环境关系密切。拱墅区发改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拱墅区全力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构建“全区一盘棋”大招商格局,扎实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工作,加快推动优质项目落地。
中科院计算所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去年9月通过拱墅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正式签约落户智慧网谷数字经济小镇,成为拱墅区推动数字引擎加速向前运作的又一加分项。40余名高端科技精英落地数研院或协助完成研发任务,参与数研院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科研工作,以才支撑产业高速发展。目前,数研院已引进和孵化中科睿鉴、中科云智10家家高科技型企业,成立新媒体、面向智联网的6G通信基带芯片关键技术、智能超算及区块链物联网等四个研究中心。数研院常务副院长胡楚良说:“这里的创业软环境为我们数研院的发展增添了持久动力,通过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落地,如同为城市未来插上了腾飞的双翼。”
产业转型彰显城市底色之变 成为杭州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产业转型从高污染、高能耗,到智能、集约,从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走向高端,这样一条从“黑”到“绿”,极具大城北特色的振兴转型之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眼下,位于拱墅区的杭钢新城正在拔地而起,共4.97平方公里。昔日,这里是巨型的轧钢厂房,未来将成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大数据应用产业和高端文化创意的新高地。“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作为半山基地主要的建设项目正焕发出新的动能,全力打造绿色云数中心,其中一期已建成运营,二期今年建成投产。”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围绕建设数据安全重大平台,发挥省数据管理公司、省数据安全服务公司等平台作用,大力开拓数字开发应用领域。
杭州市下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作为杭州市第一个以数字经济命名的产业园区,是下城区积极响应省市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杭州市“大城北”规划建设等重大战略的核心引擎。园区聚焦区块链、5G、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跨境电商、电竞数娱等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积极构建“一园、两核心、多平台”的产业格局,已成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智造企业跨界蝶变、总部经济加速集聚的创新创业新热土。
在余杭,良渚文化与数字文化结缘。中国(良渚)数字文化社区于上个月刚刚举行开园仪式。据悉,该园区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为理念,打造中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新高地、数字文化未来社区的中国样板。不仅如此,数字文化产业中以文化创意为核心,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发展格局与“良渚文化”有着许多一脉相承之处。
另外,北部软件园、360产业园、浙数传媒总部产业园、万科汽车互联网产业园、薄板印象数字文创园、上城工业科技园、西子智慧产业园等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产业园区建设也正在大城北加紧推进中。 不仅如此,为了加快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和余杭区五城区现有产业平台的有机融合更新发展,“在重大项目产业推进过程中,大城北办发挥大统筹作用,聚焦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补齐短板,为创新创业提供肥沃的土壤,实现大城北老工业区块转型升级,产业与城市共兴的发展新模式。”市建委、大城北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难发现,大城北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数字赋能城市治理 助力杭州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调研时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殷殷嘱托,切切期盼,“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是中央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三大方向,要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本地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市建委、市大城北办负责人表示。
拱墅区“城市眼·云共治”平台的搭建正是数字经济赋能城市治理的一个生动样本,也是大城北地区推动城市大脑建设决策部署的一个具体实践。
对校园周边原有城市摄像头进行AI升级,使得学校周边的街区情况等信息能够被实时智能监测和传达。如果发现学校周边有异常动向,系统便会发出告警信息,自动截取现场画面作为证据留存。在接收到AI提供的信息后,警察会立即赶到现场。
据悉,拱墅区目前已完成全区10个街道1563个视频监控探头接入,实现对出店经营、游商经营、废弃垃圾堆积等11类行为事件场景的有效识别。从2019年6月份试运行以来发现告警事件近60万件,目前月平均处置率为97%。
拱墅区大城北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城市眼·云共治”就是以城市治理难题为突破口,运用全球领先的AI行为识别技术,与社区、商家、物业、业委会、城管科、行政执法、市场监管、派出所等部门相结合,以大数据分析为指导,线上线下形成有效融合,形成“摄像头眼睛+计算机智能大脑”的城市治理物联网架构,实现城市治理精细化的模式。
下一步,拱墅区将进一步深化推广“城市眼·云共治”模式,开发更多功能场景,不断实现智慧治理。
市建委、市大城北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大城北将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平台建设,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大批科技成果的落地,推出更多便民惠企应用场景,使城市治理得到深度融合,助力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这对于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提升杭州数字经济的地位与能力,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和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窗口具有重要意义。”
拱墅资讯
|
拱墅头条
|
顺丰全球创业中心
智慧网谷小镇客厅
近日,走进智慧网谷小镇,记者瞬间被眼前现代科技感十足、“天圆地方”造型的网谷小镇客厅所吸引。多年前,这里还曾是田野和水网密布的村落、烟囱林立的老工业区……如今小镇已蜕变成为拱墅区十大产业平台的“领跑者”,大城北开发建设的产业核心区。
事实上,智慧网谷小镇的“前世今生”,也是拱墅区产业转型的一个缩影。从传统重工业区到数字赋能的数字经济产业平台,地处千年古运河最南端的拱墅区,10多年来持续推进“腾笼换鸟”,以数字经济为龙头,有力重塑了拱墅区的产业结构,让大城北发展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大城北是杭州对接长三角的重要枢纽。发达的数字经济,让杭州在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中拥有独特优势。” 市建委、市大城北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大城北地区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助推杭州打造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数字引擎’,加快杭州融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
高成长性企业纷至沓来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如今的拱墅,以数字经济为龙头的未来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站在智慧网谷小镇客厅3层的窗口俯瞰,只见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未来这里将成为杭州版的中关村。”拱墅区智慧网谷小镇负责人信心满满。
“这块地如果用来开发房地产,能给拱墅区带来300亿元土地出让金收益。”但是,最终这块地没有用来开发房地产,而是调整为创新型产业用地用来招引全球最优质的数字经济企业入驻。拱墅区不光拿不到土地出让金,还要“倒贴”100多亿元拆迁成本,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道路、市政、5G等公共设施等建设。这一进一出的落差有数百亿元,有人觉得拱墅区“亏大了”。但这样的气魄,谁都看得出来,“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于是,顺丰全球创新中心带着“人工智能”来了,在小镇打造成为智慧网谷首个创新型产业已竣工即将投用;联想创投集团总部也来了,共同打造“人工智能”板块。将与牛津、清华、浙大、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20余家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推进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
新浪、360来了。以新浪微博全国总部、花椒直播全国总部为核心的“数字传媒”板块,利用杭州互联网研发人才集聚的优势,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进行数字内容的研发创作、传播分发、场景应用和数字产业化。
招商蛇口华东总部,将导入招商集团旗下招商蛇口医疗服务中心及医学研究中心、昆药集团电商事业部中国区总部、达安基因孵化器等项目,建立医工信融合创新研究平台,引入部分上市企业;同时,还有省国贸集团将导入英特集团、海正药业、浙药集团、金陵药业等,共同打造“数字健康”板块。
58集团华东五省市总部,建设58创新生活服务总部,设立58互联网生活服务大数据重点实验室,打造世界级的“互联网生活服务大数据资源池”,全力打造“数字生活”板块。
2019年,拱墅区智慧网谷数字经济小镇等四大数字经济产业平台(特色小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3亿元,税收30.7亿元,今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高成长性企业纷至沓来,事实上,这也与拱墅区持续优化数字经济企业营商环境关系密切。拱墅区发改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拱墅区全力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构建“全区一盘棋”大招商格局,扎实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工作,加快推动优质项目落地。
中科院计算所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去年9月通过拱墅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正式签约落户智慧网谷数字经济小镇,成为拱墅区推动数字引擎加速向前运作的又一加分项。40余名高端科技精英落地数研院或协助完成研发任务,参与数研院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科研工作,以才支撑产业高速发展。目前,数研院已引进和孵化中科睿鉴、中科云智10家家高科技型企业,成立新媒体、面向智联网的6G通信基带芯片关键技术、智能超算及区块链物联网等四个研究中心。数研院常务副院长胡楚良说:“这里的创业软环境为我们数研院的发展增添了持久动力,通过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落地,如同为城市未来插上了腾飞的双翼。”
产业转型彰显城市底色之变 成为杭州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产业转型从高污染、高能耗,到智能、集约,从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走向高端,这样一条从“黑”到“绿”,极具大城北特色的振兴转型之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眼下,位于拱墅区的杭钢新城正在拔地而起,共4.97平方公里。昔日,这里是巨型的轧钢厂房,未来将成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大数据应用产业和高端文化创意的新高地。“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作为半山基地主要的建设项目正焕发出新的动能,全力打造绿色云数中心,其中一期已建成运营,二期今年建成投产。”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围绕建设数据安全重大平台,发挥省数据管理公司、省数据安全服务公司等平台作用,大力开拓数字开发应用领域。
杭州市下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作为杭州市第一个以数字经济命名的产业园区,是下城区积极响应省市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杭州市“大城北”规划建设等重大战略的核心引擎。园区聚焦区块链、5G、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跨境电商、电竞数娱等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积极构建“一园、两核心、多平台”的产业格局,已成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智造企业跨界蝶变、总部经济加速集聚的创新创业新热土。
在余杭,良渚文化与数字文化结缘。中国(良渚)数字文化社区于上个月刚刚举行开园仪式。据悉,该园区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为理念,打造中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新高地、数字文化未来社区的中国样板。不仅如此,数字文化产业中以文化创意为核心,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发展格局与“良渚文化”有着许多一脉相承之处。
另外,北部软件园、360产业园、浙数传媒总部产业园、万科汽车互联网产业园、薄板印象数字文创园、上城工业科技园、西子智慧产业园等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产业园区建设也正在大城北加紧推进中。 不仅如此,为了加快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和余杭区五城区现有产业平台的有机融合更新发展,“在重大项目产业推进过程中,大城北办发挥大统筹作用,聚焦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补齐短板,为创新创业提供肥沃的土壤,实现大城北老工业区块转型升级,产业与城市共兴的发展新模式。”市建委、大城北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难发现,大城北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数字赋能城市治理 助力杭州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调研时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殷殷嘱托,切切期盼,“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是中央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三大方向,要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本地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市建委、市大城北办负责人表示。
拱墅区“城市眼·云共治”平台的搭建正是数字经济赋能城市治理的一个生动样本,也是大城北地区推动城市大脑建设决策部署的一个具体实践。
对校园周边原有城市摄像头进行AI升级,使得学校周边的街区情况等信息能够被实时智能监测和传达。如果发现学校周边有异常动向,系统便会发出告警信息,自动截取现场画面作为证据留存。在接收到AI提供的信息后,警察会立即赶到现场。
据悉,拱墅区目前已完成全区10个街道1563个视频监控探头接入,实现对出店经营、游商经营、废弃垃圾堆积等11类行为事件场景的有效识别。从2019年6月份试运行以来发现告警事件近60万件,目前月平均处置率为97%。
拱墅区大城北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城市眼·云共治”就是以城市治理难题为突破口,运用全球领先的AI行为识别技术,与社区、商家、物业、业委会、城管科、行政执法、市场监管、派出所等部门相结合,以大数据分析为指导,线上线下形成有效融合,形成“摄像头眼睛+计算机智能大脑”的城市治理物联网架构,实现城市治理精细化的模式。
下一步,拱墅区将进一步深化推广“城市眼·云共治”模式,开发更多功能场景,不断实现智慧治理。
市建委、市大城北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大城北将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平台建设,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大批科技成果的落地,推出更多便民惠企应用场景,使城市治理得到深度融合,助力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这对于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提升杭州数字经济的地位与能力,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和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窗口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