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4-27 09:41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在杭州大运河的柔波与半山森林公园的叠翠之间,一组锈迹斑驳的钢铁巨构正与青绿山水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这座曾炼就共和国钢筋铁骨的传奇工厂,在沉寂多年后,正以先锋姿态重构城市生活美学。
钢铁,被誉为工业的命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956年,浙江省委发出了“勒紧裤腰带也要建个钢铁厂”的号召,浙江人民怀揣着满腔热情,立志要建立起自己的钢铁基地。在1951年的《杭州市区域计划总图》中可以看到,城北大片地方被规划为“工业区”,那钢铁厂到底应该选址在何处呢?
半山,因其毗邻大运河的优越地理位置,成为了时代的选择。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这片位于运河之畔的山水之地,就这样迎来了它的新生。1957年,浙江省第一家现代化钢铁企业——杭州钢铁厂破土动工。数以千计的建设者们奔赴于此,挥舞着镐头,用双手开挖出一条连接京杭大运河与工厂的内河支流段,全长3150米、深3米,俗称杭钢河。
1958年2月26日,杭钢炼出了第一炉铁水,标志着浙江省现代钢铁行业的崭新起点。这座华东地区最早的中型钢铁企业一经诞生便发展迅猛,曾创下年产400万吨钢的辉煌战绩,鼎盛时期,半山区块一度有“十里钢城”称谓。
但是传奇终有落幕。
因适应城市发展新需求、更新产业布局等多方原因,2015年12月22日,杭州半山钢铁基地结束流水线上最后一道工序,钢花熄灭。之后,杭钢工业旧址综保工程启动,杭州钢铁厂逐步转型为大运河杭钢公园。
工业时代的庞然美学,在城市进程中完成了一场静默的谢幕。这座曾经承载着浙江工业记忆的钢铁巨兽,如今正在蜕变成为原始工业风与生态美学相交融的城市新地标。
今年3月,大运河杭钢公园因其一期的主设计师刘家琨先生获得2025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而走红,那么万众期待的大运河杭钢公园到底长啥样?
高炉车间铸铁机房保留着原初的工业肌理,斑驳的混凝土基座与锈色钢结构在时光中自然形成的铜绿,成为最震撼的露天展品。高耸的炼铁高炉,锈迹斑斑的蒸汽火车头,蜿蜒曲折的运输轨道与草坪绿植交织着,仿佛时光在此凝固又重生。
· ·
珍视杭钢历史,
呵护岁月痕迹,
谦逊衬托遗存,
山水之间造园。
——刘家琨
被推平,从来都不是老厂房的唯一结局。杭钢在创新性保留工业遗存的同时,将工业遗存和运河工业文化、杭州山水文化有机结合,让建筑自然地从周围环境中生长出来,使其成为市民可望、可游、可居的精神栖息地,这是杭钢新的开场。
在钢水淬火的年代,杭钢是人们心中理想的火焰,是一面刻画着新中国脊梁的旗帜,而如今的杭钢,方兴未艾,华丽转身。集文、产、商于一体的产业创新区,与时尚、潮流、跨界、混搭的有机更新都市新场景,预示着杭钢被赋予了新的城市角色。
园区内正在生长的文化聚落孕育着无限可能。清晨,退休老工人在高炉观景台打太极;午后,亲子、萌宠在中央草坪户外露营,精神充电;入夜,灯光亮起,汽水音乐摇滚派对拉开帷幕。
大运河杭钢公园重新定义了工业遗产的价值维度——不是封存历史,而是让过去与未来在当下共振。由原制氧车间改造的"杭州图书馆"收藏着十万册工业文献,铸铁机平台化身的露天剧场定期上演主题戏剧,不论是会议论坛、文艺展览、时尚走秀,还是市集快闪、演出赛事,杭钢都能完美吸纳承办。
摇滚派对开场,科技跃动不止。大运河杭钢公园,这座从工业记忆中生长出来的杭城新地标,正在朝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共生场域这一理想迈进。
澎湃的火焰通过另一种形式延续,这是全新的时代心跳。这片承载着厚重工业历史的土地已焕发新生,运河畔的钢铁之城,正以超越时空的包容气度,谱写着属于中国工业遗产的文艺复兴篇章。
拱墅资讯
|
图片资讯
|
在杭州大运河的柔波与半山森林公园的叠翠之间,一组锈迹斑驳的钢铁巨构正与青绿山水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这座曾炼就共和国钢筋铁骨的传奇工厂,在沉寂多年后,正以先锋姿态重构城市生活美学。
钢铁,被誉为工业的命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956年,浙江省委发出了“勒紧裤腰带也要建个钢铁厂”的号召,浙江人民怀揣着满腔热情,立志要建立起自己的钢铁基地。在1951年的《杭州市区域计划总图》中可以看到,城北大片地方被规划为“工业区”,那钢铁厂到底应该选址在何处呢?
半山,因其毗邻大运河的优越地理位置,成为了时代的选择。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这片位于运河之畔的山水之地,就这样迎来了它的新生。1957年,浙江省第一家现代化钢铁企业——杭州钢铁厂破土动工。数以千计的建设者们奔赴于此,挥舞着镐头,用双手开挖出一条连接京杭大运河与工厂的内河支流段,全长3150米、深3米,俗称杭钢河。
1958年2月26日,杭钢炼出了第一炉铁水,标志着浙江省现代钢铁行业的崭新起点。这座华东地区最早的中型钢铁企业一经诞生便发展迅猛,曾创下年产400万吨钢的辉煌战绩,鼎盛时期,半山区块一度有“十里钢城”称谓。
但是传奇终有落幕。
因适应城市发展新需求、更新产业布局等多方原因,2015年12月22日,杭州半山钢铁基地结束流水线上最后一道工序,钢花熄灭。之后,杭钢工业旧址综保工程启动,杭州钢铁厂逐步转型为大运河杭钢公园。
工业时代的庞然美学,在城市进程中完成了一场静默的谢幕。这座曾经承载着浙江工业记忆的钢铁巨兽,如今正在蜕变成为原始工业风与生态美学相交融的城市新地标。
今年3月,大运河杭钢公园因其一期的主设计师刘家琨先生获得2025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而走红,那么万众期待的大运河杭钢公园到底长啥样?
高炉车间铸铁机房保留着原初的工业肌理,斑驳的混凝土基座与锈色钢结构在时光中自然形成的铜绿,成为最震撼的露天展品。高耸的炼铁高炉,锈迹斑斑的蒸汽火车头,蜿蜒曲折的运输轨道与草坪绿植交织着,仿佛时光在此凝固又重生。
· ·
珍视杭钢历史,
呵护岁月痕迹,
谦逊衬托遗存,
山水之间造园。
——刘家琨
被推平,从来都不是老厂房的唯一结局。杭钢在创新性保留工业遗存的同时,将工业遗存和运河工业文化、杭州山水文化有机结合,让建筑自然地从周围环境中生长出来,使其成为市民可望、可游、可居的精神栖息地,这是杭钢新的开场。
在钢水淬火的年代,杭钢是人们心中理想的火焰,是一面刻画着新中国脊梁的旗帜,而如今的杭钢,方兴未艾,华丽转身。集文、产、商于一体的产业创新区,与时尚、潮流、跨界、混搭的有机更新都市新场景,预示着杭钢被赋予了新的城市角色。
园区内正在生长的文化聚落孕育着无限可能。清晨,退休老工人在高炉观景台打太极;午后,亲子、萌宠在中央草坪户外露营,精神充电;入夜,灯光亮起,汽水音乐摇滚派对拉开帷幕。
大运河杭钢公园重新定义了工业遗产的价值维度——不是封存历史,而是让过去与未来在当下共振。由原制氧车间改造的"杭州图书馆"收藏着十万册工业文献,铸铁机平台化身的露天剧场定期上演主题戏剧,不论是会议论坛、文艺展览、时尚走秀,还是市集快闪、演出赛事,杭钢都能完美吸纳承办。
摇滚派对开场,科技跃动不止。大运河杭钢公园,这座从工业记忆中生长出来的杭城新地标,正在朝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共生场域这一理想迈进。
澎湃的火焰通过另一种形式延续,这是全新的时代心跳。这片承载着厚重工业历史的土地已焕发新生,运河畔的钢铁之城,正以超越时空的包容气度,谱写着属于中国工业遗产的文艺复兴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