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020-1/-32629 公开方式
发布机构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备注/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生成日期 2025-03-12 发布日期 2025-03-12
附件
拱墅区文广旅体局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5-03-12 11:16:18 点击率:

拱墅区文广旅体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区文广旅体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体育、文物、非遗等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政府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奋进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充分运用四进工作法,全力服务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扎实推进“1515”攻坚行动任务,全面实施大运河文旅体多元融合工程,用心用情做到推动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创新有厚度,落实有效度,奋力开创文广旅体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蹄疾步稳按下国家文旅融合示范区创建快进键

(一)聚合创建力量同向发力。分析全区文旅体发展态势,先后制定《全面推进大运河文旅体多元融合工程的实施意见》《拱墅区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建立示范区建设协同发展机制,落实与省文广旅厅、浙工大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社会各方力量联动共建。222日,拱墅区作为2个区县代表之一在2024年全省文旅深度融合工程部署推进会作典型经验交流。628日,拱墅区被评为2023浙江文旅高质量发展十佳县(市、区)。

(二)加快项目建设固本强基。培育35个文旅示范项目,马寅初纪念馆提升改造等9个项目被评为2024年第一批浙江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京杭大运河·杭州景区:构建新格局,实现新跨越——努力打造杭城老百姓家门口的历史文化名街3个项目评为全市景区转型提质五星案例。武林路时尚街区焕新升级,获评第四批浙江省旅游休闲街区。双百重大文旅项目当年投资26.167亿元,拱墅区文旅项目建设工作获评全省文化和旅游重大决策部署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区。

(三)打造示范典型全域推广。总结了国家级示范区创建主要做法、经验成果和工作体会,全面创新提炼正向激励支撑法、问题亮牌跟进法等文旅融合工作十法并全域推广。支持大运河杭钢公园举办草莓音乐节、风暴电音节等4场音乐节,吸引10.8万人次,全网曝光达8.7亿人次,成为运河畔音节+旅游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的典型。《拱墅区聚焦工业遗存三升级推动钢铁工业老基地蝶变城市发展新地标》专报先后获副省长柯吉欣、市长姚高员、副市长陈卫强批示肯定。助推农都美食文化长廊建设,举办全国美食大会、2024全省味美浙江·百县千碗进社区主场活动,构建拱墅一镇一街多店美食发展布局。西泠印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乐富智汇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如梦上塘》沉浸式演艺荣获浙江省首批交旅融合优秀案例。

二、守正创新展现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新作为

(一)推动大运河文化转化利用。深入挖掘整理36项重点解码文化元素和198个文旅资源单体组成的资源库,建立79个非遗体验和传承基地,助推大运河文化活化传承。2023年度浙江省非遗保护发展指数位列全省第二,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评估位列全市第一,《拱墅区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 推动传统文化焕新发展》专报先后获副省长胡伟、副市长陈卫强批示肯定。《大运河传统工艺工作站构建共富传播平台——拱墅区非遗助力共富》案例入选2024年度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专家赴拱墅区实地考察予以高度肯定。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成功入选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街区。

(二)激发非遗项目创新活力。以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为契机,圆满举办以在大运河遇见立夏有福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二十四节气·人类非遗半山立夏习俗活动,生生不息大运河——浙江省级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重点开展一河串百艺非遗创意大赛、猫临天下创新研究,打造具有运河文化特色新IP,共征集到非遗文创作品329份。推动传统工艺工作站联动非遗工坊创新产品30余款,在运河广场、西湖文化广场等地举办12期大运河非遗花伞市集,210项次非遗项目参与,销售额超200万元。获评2023-2025年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1个、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4个、首批浙江省非遗茶空间1个、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4个。获全省非遗茶生活联创大赛银奖2个,全省浙派好礼非遗文创产品类金奖1件、银奖3件、铜奖4件、优秀奖2件,获第七届少年非遗说浙江传说故事讲述大赛、杭州市非遗美食文化周拱墅分会场活动等省市非遗活动优秀组织奖”2次。

(三)提升博物馆群落能级。京杭大运河博物馆2023年提升改造展陈设计项目荣获2024缪斯国际设计金奖,推出博物馆IP形象虫八,打造让运河风物活起来文创品牌,文创开发项目获得第三届杭州市让文物活起来文创设计大赛一等奖。完成富义仓展示馆提升改造,推动杭州博物院(京杭大运河博物院)项目建设,主动创造条件招引大运河铜艺展示中心项目。目前全区聚集博物馆超过30家,致力于打造集聚、独特、东方魅力、江南韵味的博物馆群落,《拱墅区以博物馆之城建设为引领 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共赢新路径》专报获姚高员市长批示肯定。

三、精益求精打造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新空间

(一)文化阵地推陈出新。新建34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7家文化驿站、3家城市书房,西泠·武林美术馆10月开馆。组织开展2144场文化惠民活动,接受文化场馆服务达5448万人次。提升“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服务效能,明真宫社区15分钟圈入选省级文化圈服务供给类创新案例,桥西社区15分钟圈入选活动组织类创新案例。2个书房成功入选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建设试点名单,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杭钢公园入选浙里最美空间,富义仓入选匠心设计空间运河潮生活·多彩夜课堂获《中国文化报》报道肯定。

(二)文化基因创优激活。推进大运河文化省级文化标识创新项目,王星记匠心扇礼入选省级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如梦上塘》之风雅宋韵夜秀项目入选浙江省第二批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持续挖掘培育木版水印”“张小泉等文化基因激活。文艺创作荣获全国类奖项4个、省级奖项22个、市级奖项76个。杭州X秀、如梦上塘之风雅宋韵2家演艺空间被评为市级金牌演艺新空间,蜂巢剧场被评为市级示范演艺新空间;101camp·城市营地被评为市级城市艺舞台街头演艺示范项目。2家旅游厕所被评为I类旅游厕所,1家旅游驿站被评为三级旅游驿站。全年发放旅游厕所补助资金7.14万,发放演艺新空间、城市艺舞台补助资金135万。

(三)文艺赋美点亮生活。实施“1+1+10+N”工作机制,打造十大精品点位。启动三大历史街区运河有戏·文艺赋美展演,打造室内+室外的戏曲体验新场景及一街一韵的特色戏曲新亮点。依托杭州奇妙夜拱墅场”“武林摇滚仲夏之夜”“民星大舞台等载体,打造时尚传统相融、城市主客共享、商业艺术共美的文艺赋美拱墅样式。拱墅区文艺赋美工程获评全省文化和旅游重大决策部署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区,在全省文艺赋美工程暨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主题活动中做典型交流。小河直街提升人文品味项目荣获浙江省文艺赋美十佳案例。

四、因势利导跑出全民运动健身加速度

(一)构建运河三级赛事体系。规范提升引进顶级赛事、培育自主赛事、普及群众赛事运河三级赛事体系,先后举办了中国(杭州)新年祈福走运大会、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杭州站、奔跑吧杭州·2024年城市定向挑战赛(拱墅赛区)、2024年京杭大运河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杭州站)暨长三角水上运动节、浙江省街舞超级联赛总决赛、全国女子曲棍球锦标赛、拱墅区首届全民运动会、FIH世界女子曲棍球超级联赛第6赛季(中国站)等高水平体育品牌赛事,全年赛事参与人数超20万人,宣传辐射群体总量超7000万。

(二)实现场馆利用率满意率两率提升。区体育中心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利用情况位列全市第一。截止12月底,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体育场开放天数342天,累计服务57.2万人次,共举办体育类赛事活动49场。统筹推进校园体育场地低免开放,符合条件的107个区属公办中小学校室外场地、19个室内体育场馆实现惠民开放全覆盖。

(三)探索体育融合发展成效明显。积极探索建立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运用理念融合、资源整合、空间集合、队伍联合、服务组合五合工作法,有力推进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试点,打造体卫融合新场景,获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现场高度肯定。启动拱墅区校园曲棍球俱乐部队伍共建新模式,首次成立由166名队员组成的拱墅区青少年曲棍球运动队。组织533名青少年运动员参与19项市级青少年赛事活动,收获63金、48银、52铜的优异成绩。

五、借势借力汇聚文旅体力量融合剂

(一)创新组建三支队伍大力实施文化艺术和旅游体育人才倍增专项行动,切实把各领域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学术优势转化文旅体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量。创新争取人才路径,快速决策搭建平台,先后组建113人的大运河文旅体观察员队伍、44人的大运河艺术团、36人的大运河体育联盟,进一步汇聚各方专业力量支撑未来发展。首次召开全区住宿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全区旅行社工作会议,赋能一线力量,开展十百千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培训超过1000人次。畅通专业高校、行业领域合作机制,聘请4位资深专家作为读城向导,一起助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运河故事。

(二)全新推出五街十景紧扣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最美段落,从大运河拱墅段特色文化地标、景观中,精选出拱宸博萃、望宸揽胜、富义留余、坝子虹影、大运南门、武林夜市、如梦上塘、杭钢国园、香积梵音、北关商韵为中国大运河拱墅段十大景观。积极推动十大景观与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祥符老街、义桥老街五街有机融合,形成了对外五街十景的文旅新态势,进一步凸显拱墅在地性和大运河景区作为带状景区的一段段生活美感与运河文化的厚重感,打响来杭州一定走大运”“走大运在拱墅品牌。

(三)推动成果转化落地坚持让热点人物成为拱墅文旅体的代言人、推荐官,先后聘请奥运冠军汪顺、郑思维为大运河文旅体宣传推广支撑。创造条件吸引央视《乐在旅途》《荣耀与梦想》节目组先后赴拱墅取景录制,会同区大运办发布中国大运河推广歌曲《一路好运》,带动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美食美景、全民健身等内容宣传推广。紧抓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策划围绕十年变化看运河等5个主题进行访谈推送,期期有100万人次左右关注,受到社会好评如潮。推出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IP形象虫八及文创产品,广受市民游客追捧。全新改版运河南公众号,创新logo设计、视觉识别、版式呈现,推出千年大运河·繁华武林门等栏目,加强主题策划与二次传播,多维度展现拱墅文旅独特魅力。公布第一批大运河文旅体潮店、大运河文旅体融合空间、走大运首选酒店20切实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积极引导文化、旅游和体育市场主体发挥实质作用,助推大运河文旅体多元融合发展。

六、多措并举坚守文旅体行业安全线

(一)强有力重塑监管矩阵。紧扣执法到位、执法有温度,制定《关于开展拱墅区文化执法质量提升年(2024-2025年)活动实施方案》,修订《拱墅区安全生产委员会文旅专业安全委员会组成人员及职责》,定期下发《工作提示单》。在全区率先试行生产经营单位分级分类监督管理工作体系,对513家住宿场所、233家旅行社实行区、街道、网格分级分类的差异化管理。

(二)强频次管控隐患闭环。完成4A级旅游景区、20家星级饭店、169家文娱场所、6家公共文化场馆、233家旅行社浙江文旅安全码全覆盖。全年出动执法人员2158人次,检查企业792家次,立案处罚69宗,牵头完成省安委办督办隐患和省文广旅厅督办隐患整改各1个,配合完成区安委办督办隐患整改11个,连续6次获评杭州市安全生产指数评价A级,持续为市民游客创造安心舒心的休闲旅游环境。

(三)强统筹红黄绿亮灯管理。创设武林说法平台,先后2邀请专家行家开展专题性工作研讨,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积极探索全域红黄绿亮灯管理,确保绿灯保畅通,黄灯勤提示,红灯除隐患。通过拱墅区智慧演艺信息系统,视频监管大型演出活动和9大演艺场所的常规演出,成为全市唯一的文广在线系统试点单位。

七、创先争优打造党建领航赋能强引擎

(一)全方位推动过硬支部建设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完善一核多堡”“一核多元体系全面营造党建,助推身边人更优秀氛围。紧扣“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开展四强四优四型支部建设,9月机关党总支升格为机关党委,10月完成各支部换届。运用业务精进、问题跟进、工作改进、目标进位四进工作法,进一步强化协同联动和工作绩效建立健全“一起更好成长”机制,确定健步走、健身操、乒乓球、羽毛球、八段锦等5个栏目,不断丰富文旅运者·传递快乐干部职工文体活动。以共建等形式,开展了快乐工作·快乐生活为主题健康养生活动。

(二)创新推广廉洁三化融合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全面开展领导干部领学、支部书记带学、全体党员自学。紧抓巡察工作有利契机,制定整改措施74条,完成率100%。承办大运河廉洁文化星谱启动仪式暨区清廉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着力推动廉洁具体化、廉洁生活化、廉洁人文化。全面推行文旅体廉政建设十不准谈话,探索开展廉政家访八问第一时间研究出台五张责任清单、文旅体行业从业人员正面、负面、倡导清单,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

(三)多维度丰富干部成长经历牢树每名优秀干部都有宝贵的经验与才干的理念,全面推行了干部交叉式平台锻炼、跟踪式压担锻炼、专业式项目锻炼。坚持分工不分家,大活动一起上的鲜明导向,选择性安排干部参加全局各类重大活动、重要项目,积极推动干部发挥特长,增长才干提升执行力。启动后浪成长计划,创新设定创新研究”“爱上运河”“猫临天下”“小而美Citywalk”“博物馆之城”“体育新观察6个项目。设计党员政治生日形式,让每名党员在运河畔重温入党的那一年。

2024先后得到省市区领导肯定批示19次,聚焦全年38场重要文旅体活动,创新提升宣传质效,焕发出新的活力。《人民日报》、新华社客户端、浙江日报等中央、省、市和区级媒体平台媒体报道630余次,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力,树立良好的文旅体新形象。

 


总结计划
规划计划
总结计划
总结和计划
拱墅区文广旅体局2024年工作总结

索引号

00250020-1/-32629

文号

公布日期

2025-03-12

公开方式

发布单位

拱墅区文广旅体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区文广旅体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体育、文物、非遗等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政府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奋进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充分运用四进工作法,全力服务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扎实推进“1515”攻坚行动任务,全面实施大运河文旅体多元融合工程,用心用情做到推动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创新有厚度,落实有效度,奋力开创文广旅体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蹄疾步稳按下国家文旅融合示范区创建快进键

(一)聚合创建力量同向发力。分析全区文旅体发展态势,先后制定《全面推进大运河文旅体多元融合工程的实施意见》《拱墅区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建立示范区建设协同发展机制,落实与省文广旅厅、浙工大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社会各方力量联动共建。222日,拱墅区作为2个区县代表之一在2024年全省文旅深度融合工程部署推进会作典型经验交流。628日,拱墅区被评为2023浙江文旅高质量发展十佳县(市、区)。

(二)加快项目建设固本强基。培育35个文旅示范项目,马寅初纪念馆提升改造等9个项目被评为2024年第一批浙江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京杭大运河·杭州景区:构建新格局,实现新跨越——努力打造杭城老百姓家门口的历史文化名街3个项目评为全市景区转型提质五星案例。武林路时尚街区焕新升级,获评第四批浙江省旅游休闲街区。双百重大文旅项目当年投资26.167亿元,拱墅区文旅项目建设工作获评全省文化和旅游重大决策部署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区。

(三)打造示范典型全域推广。总结了国家级示范区创建主要做法、经验成果和工作体会,全面创新提炼正向激励支撑法、问题亮牌跟进法等文旅融合工作十法并全域推广。支持大运河杭钢公园举办草莓音乐节、风暴电音节等4场音乐节,吸引10.8万人次,全网曝光达8.7亿人次,成为运河畔音节+旅游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的典型。《拱墅区聚焦工业遗存三升级推动钢铁工业老基地蝶变城市发展新地标》专报先后获副省长柯吉欣、市长姚高员、副市长陈卫强批示肯定。助推农都美食文化长廊建设,举办全国美食大会、2024全省味美浙江·百县千碗进社区主场活动,构建拱墅一镇一街多店美食发展布局。西泠印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乐富智汇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如梦上塘》沉浸式演艺荣获浙江省首批交旅融合优秀案例。

二、守正创新展现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新作为

(一)推动大运河文化转化利用。深入挖掘整理36项重点解码文化元素和198个文旅资源单体组成的资源库,建立79个非遗体验和传承基地,助推大运河文化活化传承。2023年度浙江省非遗保护发展指数位列全省第二,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评估位列全市第一,《拱墅区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 推动传统文化焕新发展》专报先后获副省长胡伟、副市长陈卫强批示肯定。《大运河传统工艺工作站构建共富传播平台——拱墅区非遗助力共富》案例入选2024年度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专家赴拱墅区实地考察予以高度肯定。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成功入选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街区。

(二)激发非遗项目创新活力。以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为契机,圆满举办以在大运河遇见立夏有福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二十四节气·人类非遗半山立夏习俗活动,生生不息大运河——浙江省级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重点开展一河串百艺非遗创意大赛、猫临天下创新研究,打造具有运河文化特色新IP,共征集到非遗文创作品329份。推动传统工艺工作站联动非遗工坊创新产品30余款,在运河广场、西湖文化广场等地举办12期大运河非遗花伞市集,210项次非遗项目参与,销售额超200万元。获评2023-2025年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1个、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4个、首批浙江省非遗茶空间1个、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4个。获全省非遗茶生活联创大赛银奖2个,全省浙派好礼非遗文创产品类金奖1件、银奖3件、铜奖4件、优秀奖2件,获第七届少年非遗说浙江传说故事讲述大赛、杭州市非遗美食文化周拱墅分会场活动等省市非遗活动优秀组织奖”2次。

(三)提升博物馆群落能级。京杭大运河博物馆2023年提升改造展陈设计项目荣获2024缪斯国际设计金奖,推出博物馆IP形象虫八,打造让运河风物活起来文创品牌,文创开发项目获得第三届杭州市让文物活起来文创设计大赛一等奖。完成富义仓展示馆提升改造,推动杭州博物院(京杭大运河博物院)项目建设,主动创造条件招引大运河铜艺展示中心项目。目前全区聚集博物馆超过30家,致力于打造集聚、独特、东方魅力、江南韵味的博物馆群落,《拱墅区以博物馆之城建设为引领 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共赢新路径》专报获姚高员市长批示肯定。

三、精益求精打造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新空间

(一)文化阵地推陈出新。新建34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7家文化驿站、3家城市书房,西泠·武林美术馆10月开馆。组织开展2144场文化惠民活动,接受文化场馆服务达5448万人次。提升“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服务效能,明真宫社区15分钟圈入选省级文化圈服务供给类创新案例,桥西社区15分钟圈入选活动组织类创新案例。2个书房成功入选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建设试点名单,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杭钢公园入选浙里最美空间,富义仓入选匠心设计空间运河潮生活·多彩夜课堂获《中国文化报》报道肯定。

(二)文化基因创优激活。推进大运河文化省级文化标识创新项目,王星记匠心扇礼入选省级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如梦上塘》之风雅宋韵夜秀项目入选浙江省第二批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持续挖掘培育木版水印”“张小泉等文化基因激活。文艺创作荣获全国类奖项4个、省级奖项22个、市级奖项76个。杭州X秀、如梦上塘之风雅宋韵2家演艺空间被评为市级金牌演艺新空间,蜂巢剧场被评为市级示范演艺新空间;101camp·城市营地被评为市级城市艺舞台街头演艺示范项目。2家旅游厕所被评为I类旅游厕所,1家旅游驿站被评为三级旅游驿站。全年发放旅游厕所补助资金7.14万,发放演艺新空间、城市艺舞台补助资金135万。

(三)文艺赋美点亮生活。实施“1+1+10+N”工作机制,打造十大精品点位。启动三大历史街区运河有戏·文艺赋美展演,打造室内+室外的戏曲体验新场景及一街一韵的特色戏曲新亮点。依托杭州奇妙夜拱墅场”“武林摇滚仲夏之夜”“民星大舞台等载体,打造时尚传统相融、城市主客共享、商业艺术共美的文艺赋美拱墅样式。拱墅区文艺赋美工程获评全省文化和旅游重大决策部署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区,在全省文艺赋美工程暨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主题活动中做典型交流。小河直街提升人文品味项目荣获浙江省文艺赋美十佳案例。

四、因势利导跑出全民运动健身加速度

(一)构建运河三级赛事体系。规范提升引进顶级赛事、培育自主赛事、普及群众赛事运河三级赛事体系,先后举办了中国(杭州)新年祈福走运大会、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杭州站、奔跑吧杭州·2024年城市定向挑战赛(拱墅赛区)、2024年京杭大运河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杭州站)暨长三角水上运动节、浙江省街舞超级联赛总决赛、全国女子曲棍球锦标赛、拱墅区首届全民运动会、FIH世界女子曲棍球超级联赛第6赛季(中国站)等高水平体育品牌赛事,全年赛事参与人数超20万人,宣传辐射群体总量超7000万。

(二)实现场馆利用率满意率两率提升。区体育中心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利用情况位列全市第一。截止12月底,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体育场开放天数342天,累计服务57.2万人次,共举办体育类赛事活动49场。统筹推进校园体育场地低免开放,符合条件的107个区属公办中小学校室外场地、19个室内体育场馆实现惠民开放全覆盖。

(三)探索体育融合发展成效明显。积极探索建立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运用理念融合、资源整合、空间集合、队伍联合、服务组合五合工作法,有力推进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试点,打造体卫融合新场景,获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现场高度肯定。启动拱墅区校园曲棍球俱乐部队伍共建新模式,首次成立由166名队员组成的拱墅区青少年曲棍球运动队。组织533名青少年运动员参与19项市级青少年赛事活动,收获63金、48银、52铜的优异成绩。

五、借势借力汇聚文旅体力量融合剂

(一)创新组建三支队伍大力实施文化艺术和旅游体育人才倍增专项行动,切实把各领域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学术优势转化文旅体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量。创新争取人才路径,快速决策搭建平台,先后组建113人的大运河文旅体观察员队伍、44人的大运河艺术团、36人的大运河体育联盟,进一步汇聚各方专业力量支撑未来发展。首次召开全区住宿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全区旅行社工作会议,赋能一线力量,开展十百千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培训超过1000人次。畅通专业高校、行业领域合作机制,聘请4位资深专家作为读城向导,一起助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运河故事。

(二)全新推出五街十景紧扣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最美段落,从大运河拱墅段特色文化地标、景观中,精选出拱宸博萃、望宸揽胜、富义留余、坝子虹影、大运南门、武林夜市、如梦上塘、杭钢国园、香积梵音、北关商韵为中国大运河拱墅段十大景观。积极推动十大景观与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祥符老街、义桥老街五街有机融合,形成了对外五街十景的文旅新态势,进一步凸显拱墅在地性和大运河景区作为带状景区的一段段生活美感与运河文化的厚重感,打响来杭州一定走大运”“走大运在拱墅品牌。

(三)推动成果转化落地坚持让热点人物成为拱墅文旅体的代言人、推荐官,先后聘请奥运冠军汪顺、郑思维为大运河文旅体宣传推广支撑。创造条件吸引央视《乐在旅途》《荣耀与梦想》节目组先后赴拱墅取景录制,会同区大运办发布中国大运河推广歌曲《一路好运》,带动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美食美景、全民健身等内容宣传推广。紧抓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策划围绕十年变化看运河等5个主题进行访谈推送,期期有100万人次左右关注,受到社会好评如潮。推出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IP形象虫八及文创产品,广受市民游客追捧。全新改版运河南公众号,创新logo设计、视觉识别、版式呈现,推出千年大运河·繁华武林门等栏目,加强主题策划与二次传播,多维度展现拱墅文旅独特魅力。公布第一批大运河文旅体潮店、大运河文旅体融合空间、走大运首选酒店20切实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积极引导文化、旅游和体育市场主体发挥实质作用,助推大运河文旅体多元融合发展。

六、多措并举坚守文旅体行业安全线

(一)强有力重塑监管矩阵。紧扣执法到位、执法有温度,制定《关于开展拱墅区文化执法质量提升年(2024-2025年)活动实施方案》,修订《拱墅区安全生产委员会文旅专业安全委员会组成人员及职责》,定期下发《工作提示单》。在全区率先试行生产经营单位分级分类监督管理工作体系,对513家住宿场所、233家旅行社实行区、街道、网格分级分类的差异化管理。

(二)强频次管控隐患闭环。完成4A级旅游景区、20家星级饭店、169家文娱场所、6家公共文化场馆、233家旅行社浙江文旅安全码全覆盖。全年出动执法人员2158人次,检查企业792家次,立案处罚69宗,牵头完成省安委办督办隐患和省文广旅厅督办隐患整改各1个,配合完成区安委办督办隐患整改11个,连续6次获评杭州市安全生产指数评价A级,持续为市民游客创造安心舒心的休闲旅游环境。

(三)强统筹红黄绿亮灯管理。创设武林说法平台,先后2邀请专家行家开展专题性工作研讨,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积极探索全域红黄绿亮灯管理,确保绿灯保畅通,黄灯勤提示,红灯除隐患。通过拱墅区智慧演艺信息系统,视频监管大型演出活动和9大演艺场所的常规演出,成为全市唯一的文广在线系统试点单位。

七、创先争优打造党建领航赋能强引擎

(一)全方位推动过硬支部建设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完善一核多堡”“一核多元体系全面营造党建,助推身边人更优秀氛围。紧扣“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开展四强四优四型支部建设,9月机关党总支升格为机关党委,10月完成各支部换届。运用业务精进、问题跟进、工作改进、目标进位四进工作法,进一步强化协同联动和工作绩效建立健全“一起更好成长”机制,确定健步走、健身操、乒乓球、羽毛球、八段锦等5个栏目,不断丰富文旅运者·传递快乐干部职工文体活动。以共建等形式,开展了快乐工作·快乐生活为主题健康养生活动。

(二)创新推广廉洁三化融合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全面开展领导干部领学、支部书记带学、全体党员自学。紧抓巡察工作有利契机,制定整改措施74条,完成率100%。承办大运河廉洁文化星谱启动仪式暨区清廉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着力推动廉洁具体化、廉洁生活化、廉洁人文化。全面推行文旅体廉政建设十不准谈话,探索开展廉政家访八问第一时间研究出台五张责任清单、文旅体行业从业人员正面、负面、倡导清单,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

(三)多维度丰富干部成长经历牢树每名优秀干部都有宝贵的经验与才干的理念,全面推行了干部交叉式平台锻炼、跟踪式压担锻炼、专业式项目锻炼。坚持分工不分家,大活动一起上的鲜明导向,选择性安排干部参加全局各类重大活动、重要项目,积极推动干部发挥特长,增长才干提升执行力。启动后浪成长计划,创新设定创新研究”“爱上运河”“猫临天下”“小而美Citywalk”“博物馆之城”“体育新观察6个项目。设计党员政治生日形式,让每名党员在运河畔重温入党的那一年。

2024先后得到省市区领导肯定批示19次,聚焦全年38场重要文旅体活动,创新提升宣传质效,焕发出新的活力。《人民日报》、新华社客户端、浙江日报等中央、省、市和区级媒体平台媒体报道630余次,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力,树立良好的文旅体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