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39649777-X/2025-3259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备注/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生成日期 | 2025-02-26 | 发布日期 | 2025-02-26 |
附件 |
发布日期: 2025-02-26 14:18:32 点击率:
2024年,拱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省、市局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严格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大力提升依法行政效能,法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获省政府督查激励;预付式消费市场化改革入选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法治建设工作获中国市场监管报报道;5部原创普法视频作品获评全省系统优秀普法微视频;行政处罚案卷获评全市系统优秀案卷;普法调研文章获评全市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主要情况
(一)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各项工作。局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统筹谋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二是强化理论学习。局党委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摆在突出位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12期,纵深推进法治理念入脑入心。三是夯实队伍建设。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治政府建设作为重要学习内容纳入年度春训干部教育培训,以“墅”法课堂为载体,开展法治专题培训讲座,动员部署全体干部参加第三届全国市场监督管理法律知识竞赛和学法考法活动,并取得全省系统法律知识竞赛荣誉。
(二)落实落细公平竞争护企行动
一是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全年共审查新增文件118件,重大措施政策审查17件,清理存量文件52份,废止2份。二是优化市场竞争秩序。积极助力企业合规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合规意识,培育打造全区首家全省反垄断合规标杆企业,全区公平竞争环境社会满意率达98%。三是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组织重点企业参加市局商业秘密保护培训及沙龙座谈会,上门走访企业共17家,申报市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共8个,评审通过2个;申报省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5个。
(三)优化升级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推进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将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纳入拱墅区2024年“为企服务十件实事”,举办企业信用修复培训会、政策解读会、诚信宣传活动93场次,为全区929家企业完成全平台信用修复1532件,线下零跑率达96.28%,办结量居全市首位。二是护航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区新增网络经营主体1.06万家,27家平台企业前三季度营收225.82亿元,增速排名全市前三。培育省级“绿色直播间”17个、新秀主播47人、超千万消费品牌16个,绿色直播为民行动总体完成率242.27%。三是推进消费环境治理行动。深化预付式消费市场化改革,累计上线“安心付”商户1745家,服务消费者16779人,锁定金额3686.6万元。创建放心消费单位6995家、放心消费商圈15个,总量全市第一。
(四)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一是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全区累计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6811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57.3件,1项成果获中国专利奖。培育数据知识产权专业服务优秀A档机构2家,申报省级知识产权金种子试点区,首批入库企业48家。二是开展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联合区法院、区司法局开展专利转化运用、“法护知产”、“雷霆”系列等专项行动,完成执法检查236余次。三是加强境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深入实施“知产荟”人才培养计划,纳入5名专家组建涉外知识产权专家库。联合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网络监测预警为涉外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纠纷指导,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指导率100%。
(五)持续强化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
一是提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设立丝绸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及智慧照明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累计服务企业155家。二是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建设。承办杭州市质量月启动仪式暨全市质量强企强链强县推进会。建立政府质量奖、“品字标”企业梯队培育库,指导6家企业申报杭州市政府质量奖,新增4个产品获得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证书。三是强化标准引领支撑作用。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2项。新立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项,省级重大战略标准化试点项目1项。培育初级、中级标准创新型企业19家,通过标准“领跑者”认定1家,培育标准化总师20名。
(六)稳固筑牢市场领域安全底线
一是强化食品监管。完成23家中小学示范食堂建设,开展网络餐饮无堂食外卖专项治理,全域建成网络餐饮聚集区样板,牵头成立网络餐饮自治协会(拱墅区分会),与平台建立双向通报机制,创新“大店帮小店、大厨带小厨”结对帮扶模式,强化行业自治、多元共治和平台协治,助力行业健康发展。二是强化药品监管。开展药事服务进社区、安全知识大讲堂等活动212场,各类药事服务市民43万人次,新增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65个。三是强化特种设备监管。全省率先制定电梯维保单位信用动态评价指标,对125家电梯维保单位生成动态信用画像。集成全区电梯全生命周期数据,打造电梯“慧盯”智慧监管平台,累计发现并整改电梯隐患问题1268条。
(七)健全完善法制工作制度保障
一是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对权力事项清单开展梳理编制和动态管理,推动市场监管履职清晰化、条理化、透明化,累计牵头认领政务服务事项204项、监管事项1973项。二是坚持裁量尺度统一。实施处罚裁量集中备案制度,对裁量理由不足、裁量不适当、裁量依据失效等问题进行指导纠正。三是坚持量罚适当原则。配合市局开展完善市场监管法律体系调研、地方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全市系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修订工作,试行本级轻微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清单,促进企业合规经营、自觉守法,预防、减少类案再发。
(八)扎实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是严把法制审核关口。落实行政处罚案件审核与负责人集体讨论规则,上会重大复杂行政处罚案件65件,确保行政处罚公平公正。开展合同合法性审查72件,有效防范合同法律风险,保障合同形式的规范性、内容的合法性和适当性。二是发挥执法监督作用。开展线上线下集中案件评查工作,组织召开行政处罚案卷集中评查会,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24条,及时通报评查结果、发布执法提醒。三是推进行政争议化解。全局办理行政复议320件,行政应诉20件,无败诉发生,行政诉讼负责人出庭率100%。
(九)切实提升行政执法监管效能
一是严厉打击重点领域违法行为。开展“执法亮剑护民”、“铁拳”等专项执法行动,办结行政处罚案件812件,罚没款894.72万元,13件“以案释法”案例获评国家、省、市级行政执法典型案例。二是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对广告、产品标识标签等领域非主观故意的轻微违法行为设置执法“观察期”,避免“小过重罚”,累计缓处551件、减轻或不予处罚52件,有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松绑减负694.8万元。三是持续推进双随机监管工作。提升双随机监管集成度,跨部门联合监管率达70.44%,全区跨部门联合检查任务数286个,有效减少重复上门检查7717次。
(十)聚力打造多元普法宣传矩阵
一是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贯彻落实普法责任制,开展法治建设教育培训48场,普法说法讲座70场,受益人数3800余人,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二是加强产业合规指引。依托商务社区“红盾驿+”服务站点,为辖区医美、电竞等特色产业提供合规指导和社会热点法治解读,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行为,树立法治意识。三是开展新媒体特色普法。拍摄原创普法短视频10余部,获市说新语、浙里好市监、拱墅发布等官方公众号高频转发,实现播放量、点赞量双高,社会效益和宣传效果持续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2024年,拱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围绕市场监管前沿法治问题调研还不够深刻、投诉举报恶意索赔和行政争议发案量居高不下形势严峻、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成效有待提升等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予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2025年,拱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严格按照上级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聚焦市场监管中心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厚植法治根基,加强高素质法治队伍建设
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大法治和业务知识专题培训力度,夯实依法行政能力基础,引导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深入调研市场监管法治建设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执法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强化法治内核,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不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行政裁量权行使,加大执法指导和案卷评查监督力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监管执法,打击重点领域严重违法行为,联合开展各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工作质效。
(三)笃行法治精神,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坚决破除各种形式的市场垄断、行业垄断和行政垄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加快推进“企业码”集成应用在大运河文化带的推广实践,逐步提升应用实效,不断挖掘实用新场景。持续推动信用修复服务增值拓面、助企增信,拓展系统功能应用,丰富信用修复服务举措,扩大政策宣传面,提升主动修复意识。
...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和工作要点
|
索引号
39649777-X/2025-32591
文号
公布日期
2025-02-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拱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省、市局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严格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大力提升依法行政效能,法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获省政府督查激励;预付式消费市场化改革入选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法治建设工作获中国市场监管报报道;5部原创普法视频作品获评全省系统优秀普法微视频;行政处罚案卷获评全市系统优秀案卷;普法调研文章获评全市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主要情况
(一)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各项工作。局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统筹谋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二是强化理论学习。局党委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摆在突出位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12期,纵深推进法治理念入脑入心。三是夯实队伍建设。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治政府建设作为重要学习内容纳入年度春训干部教育培训,以“墅”法课堂为载体,开展法治专题培训讲座,动员部署全体干部参加第三届全国市场监督管理法律知识竞赛和学法考法活动,并取得全省系统法律知识竞赛荣誉。
(二)落实落细公平竞争护企行动
一是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全年共审查新增文件118件,重大措施政策审查17件,清理存量文件52份,废止2份。二是优化市场竞争秩序。积极助力企业合规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合规意识,培育打造全区首家全省反垄断合规标杆企业,全区公平竞争环境社会满意率达98%。三是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组织重点企业参加市局商业秘密保护培训及沙龙座谈会,上门走访企业共17家,申报市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共8个,评审通过2个;申报省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5个。
(三)优化升级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推进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将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纳入拱墅区2024年“为企服务十件实事”,举办企业信用修复培训会、政策解读会、诚信宣传活动93场次,为全区929家企业完成全平台信用修复1532件,线下零跑率达96.28%,办结量居全市首位。二是护航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区新增网络经营主体1.06万家,27家平台企业前三季度营收225.82亿元,增速排名全市前三。培育省级“绿色直播间”17个、新秀主播47人、超千万消费品牌16个,绿色直播为民行动总体完成率242.27%。三是推进消费环境治理行动。深化预付式消费市场化改革,累计上线“安心付”商户1745家,服务消费者16779人,锁定金额3686.6万元。创建放心消费单位6995家、放心消费商圈15个,总量全市第一。
(四)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一是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全区累计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6811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57.3件,1项成果获中国专利奖。培育数据知识产权专业服务优秀A档机构2家,申报省级知识产权金种子试点区,首批入库企业48家。二是开展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联合区法院、区司法局开展专利转化运用、“法护知产”、“雷霆”系列等专项行动,完成执法检查236余次。三是加强境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深入实施“知产荟”人才培养计划,纳入5名专家组建涉外知识产权专家库。联合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网络监测预警为涉外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纠纷指导,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指导率100%。
(五)持续强化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
一是提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设立丝绸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及智慧照明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累计服务企业155家。二是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建设。承办杭州市质量月启动仪式暨全市质量强企强链强县推进会。建立政府质量奖、“品字标”企业梯队培育库,指导6家企业申报杭州市政府质量奖,新增4个产品获得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证书。三是强化标准引领支撑作用。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2项。新立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项,省级重大战略标准化试点项目1项。培育初级、中级标准创新型企业19家,通过标准“领跑者”认定1家,培育标准化总师20名。
(六)稳固筑牢市场领域安全底线
一是强化食品监管。完成23家中小学示范食堂建设,开展网络餐饮无堂食外卖专项治理,全域建成网络餐饮聚集区样板,牵头成立网络餐饮自治协会(拱墅区分会),与平台建立双向通报机制,创新“大店帮小店、大厨带小厨”结对帮扶模式,强化行业自治、多元共治和平台协治,助力行业健康发展。二是强化药品监管。开展药事服务进社区、安全知识大讲堂等活动212场,各类药事服务市民43万人次,新增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65个。三是强化特种设备监管。全省率先制定电梯维保单位信用动态评价指标,对125家电梯维保单位生成动态信用画像。集成全区电梯全生命周期数据,打造电梯“慧盯”智慧监管平台,累计发现并整改电梯隐患问题1268条。
(七)健全完善法制工作制度保障
一是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对权力事项清单开展梳理编制和动态管理,推动市场监管履职清晰化、条理化、透明化,累计牵头认领政务服务事项204项、监管事项1973项。二是坚持裁量尺度统一。实施处罚裁量集中备案制度,对裁量理由不足、裁量不适当、裁量依据失效等问题进行指导纠正。三是坚持量罚适当原则。配合市局开展完善市场监管法律体系调研、地方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全市系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修订工作,试行本级轻微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清单,促进企业合规经营、自觉守法,预防、减少类案再发。
(八)扎实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是严把法制审核关口。落实行政处罚案件审核与负责人集体讨论规则,上会重大复杂行政处罚案件65件,确保行政处罚公平公正。开展合同合法性审查72件,有效防范合同法律风险,保障合同形式的规范性、内容的合法性和适当性。二是发挥执法监督作用。开展线上线下集中案件评查工作,组织召开行政处罚案卷集中评查会,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24条,及时通报评查结果、发布执法提醒。三是推进行政争议化解。全局办理行政复议320件,行政应诉20件,无败诉发生,行政诉讼负责人出庭率100%。
(九)切实提升行政执法监管效能
一是严厉打击重点领域违法行为。开展“执法亮剑护民”、“铁拳”等专项执法行动,办结行政处罚案件812件,罚没款894.72万元,13件“以案释法”案例获评国家、省、市级行政执法典型案例。二是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对广告、产品标识标签等领域非主观故意的轻微违法行为设置执法“观察期”,避免“小过重罚”,累计缓处551件、减轻或不予处罚52件,有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松绑减负694.8万元。三是持续推进双随机监管工作。提升双随机监管集成度,跨部门联合监管率达70.44%,全区跨部门联合检查任务数286个,有效减少重复上门检查7717次。
(十)聚力打造多元普法宣传矩阵
一是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贯彻落实普法责任制,开展法治建设教育培训48场,普法说法讲座70场,受益人数3800余人,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二是加强产业合规指引。依托商务社区“红盾驿+”服务站点,为辖区医美、电竞等特色产业提供合规指导和社会热点法治解读,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行为,树立法治意识。三是开展新媒体特色普法。拍摄原创普法短视频10余部,获市说新语、浙里好市监、拱墅发布等官方公众号高频转发,实现播放量、点赞量双高,社会效益和宣传效果持续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2024年,拱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围绕市场监管前沿法治问题调研还不够深刻、投诉举报恶意索赔和行政争议发案量居高不下形势严峻、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成效有待提升等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予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2025年,拱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严格按照上级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聚焦市场监管中心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厚植法治根基,加强高素质法治队伍建设
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大法治和业务知识专题培训力度,夯实依法行政能力基础,引导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深入调研市场监管法治建设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执法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强化法治内核,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不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行政裁量权行使,加大执法指导和案卷评查监督力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监管执法,打击重点领域严重违法行为,联合开展各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工作质效。
(三)笃行法治精神,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坚决破除各种形式的市场垄断、行业垄断和行政垄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加快推进“企业码”集成应用在大运河文化带的推广实践,逐步提升应用实效,不断挖掘实用新场景。持续推动信用修复服务增值拓面、助企增信,拓展系统功能应用,丰富信用修复服务举措,扩大政策宣传面,提升主动修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