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7-12 14:29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 ||
| ||
|
杭城的7月,“炎”值爆表,面对持续的高温“烤”验,拱墅处处涌现爱心善举,使高温热浪席卷的城市凉了暑气、暖了人心。
◎ 爱心茶摊坚守21年送清凉
今年的夏天比往年来得早一点,位于环城北路公交总公司附近的“茶香驿”爱心凉茶摊也如期而至,让人们的夏天,从一碗凉茶开始。
“茶香驿”的创始人是潮鸣街道艮山门社区的童天佑和老伴。2003年的夏天,老两口开始尝试免费供应茶水,断断续续地“经营”了两个夏天,得到了大家的好评。2005年开始,艮山门社区的志愿者们逐渐加入,如今,社区已全面接手凉茶摊。烧茶守摊,是大家在夏天的一个约定。
为了让赶早高峰的人喝上口凉茶,志愿者们早上6点多钟就开始烧水泡茶,一天下来少说要烧30壶水。很多上了年纪的居民,早早出去买完菜后,路过都喜欢到茶摊里来,边喝茶边聊天。中午12点半到1点半,是茶摊最忙的时候,很多人路过了都要喝上一口,不热不冷,甘甜微苦又消暑。“在这里喝了十多年,免费,茶好,服务也好,每次经过都要来喝一杯。”在附近工作的环卫工人老吴告诉记者,除了他这样的环卫工人,周边搞装修的师傅、快递小哥,以及公交车司机,都是“茶香驿”的常客。
今年还推出了爱心凉茶杯,在酷暑中给大家送上一份清凉,凉茶杯上的廉洁格言警句,使大家在清凉中感受清廉自醒的意义。
◎ 手工清凉夏衣情暖老人心
炎炎夏日,酷暑当头,这段时间,流水西苑社区的陈顺金家中非常热闹,缝纫机哒哒个不停,桌上摆满各色布料和已经做完的裤子。原来,陈顺金正在赶制一批夏裤,送给社区内的高龄老人。
作为社区乐龄邻里互助社的骨干,做衣服这个事情还要从几年前的一次日常走访说起。95岁的汪蓉媛是乐龄志愿者朱卫的结对老人,在一次上门走访时,老人衣服上的补丁引起了朱卫的注意。闲聊中,她得知老人的衣服竟然是50多岁退休时买的,至今已经穿了40多年,一直缝缝补补舍不得扔。于是,给老人送衣物就成了互助社的一项约定俗成的爱心活动。
今年夏天,志愿队队长汪云影和队员们商量:“我们是不是可以买布自己做裤子?又省钱,又能更好地表达对老人的关爱。”陈顺金第一个响应,大家一拍即合,说干就干。为了让老人们穿着好看,又舒服,从选料、裁剪到缝制,每一个细节都要力求完美。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原本平平无奇的布料,在志愿者们手中变成了四十多条裤子。每一条裤子的尺寸都经过精心测量,以确保老人们穿着合身;每一种布料的挑选都兼顾了季节与老人的喜好,力求美观、凉爽又舒适。
◎ 高温天里上演“生死时速”
7月10日下午1点30分,阳光炙烤大地。胭脂新村内,收废品的老曹骑着三轮车穿梭巷弄间时,突然瞥到了一幕令人心惊的场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一位老人踉跄倒地,后脑鲜血直流。老曹立刻扔下车,飞奔至老人身边,大声呼喊求助。
急促的呼声打破了社区的宁静。胭脂新村社区工作人员、安保人员以及附近的热心居民,闻声而动,一场“生死时速”的救援行动就此展开。有的为老人降温遮阳,有的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联系老人家属。而胭脂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更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稳定了老人的伤情。随后老人被送往医院接受救治,目前已转危为安。
据了解,摔倒的老人是胭脂新村居民陆奶奶,今年已经85岁了。因为患有高血压,加之近期持续的高温天气,让她的身体更加虚弱。上台阶的时候她顿感一阵眩晕,后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社区迅速而有序的救援是天水街道长期应急救护培训成果的直接体现。多年来,天水街道致力于向社工、居民普及心搏骤停、烫伤、扭伤、鼻出血等常用急救知识,全域推进“人人都是急救侠”行动。在党建联建单位的支持下,天水街道更是扩展应急救护网络至整个武林商圈,在人流密集处部署了35台AED,成功构建起“4分钟急救圈”,大幅缩短急救时间,为市民安全筑起坚固防线
拱墅资讯
|
图片资讯
|
| ||
| ||
|
杭城的7月,“炎”值爆表,面对持续的高温“烤”验,拱墅处处涌现爱心善举,使高温热浪席卷的城市凉了暑气、暖了人心。
◎ 爱心茶摊坚守21年送清凉
今年的夏天比往年来得早一点,位于环城北路公交总公司附近的“茶香驿”爱心凉茶摊也如期而至,让人们的夏天,从一碗凉茶开始。
“茶香驿”的创始人是潮鸣街道艮山门社区的童天佑和老伴。2003年的夏天,老两口开始尝试免费供应茶水,断断续续地“经营”了两个夏天,得到了大家的好评。2005年开始,艮山门社区的志愿者们逐渐加入,如今,社区已全面接手凉茶摊。烧茶守摊,是大家在夏天的一个约定。
为了让赶早高峰的人喝上口凉茶,志愿者们早上6点多钟就开始烧水泡茶,一天下来少说要烧30壶水。很多上了年纪的居民,早早出去买完菜后,路过都喜欢到茶摊里来,边喝茶边聊天。中午12点半到1点半,是茶摊最忙的时候,很多人路过了都要喝上一口,不热不冷,甘甜微苦又消暑。“在这里喝了十多年,免费,茶好,服务也好,每次经过都要来喝一杯。”在附近工作的环卫工人老吴告诉记者,除了他这样的环卫工人,周边搞装修的师傅、快递小哥,以及公交车司机,都是“茶香驿”的常客。
今年还推出了爱心凉茶杯,在酷暑中给大家送上一份清凉,凉茶杯上的廉洁格言警句,使大家在清凉中感受清廉自醒的意义。
◎ 手工清凉夏衣情暖老人心
炎炎夏日,酷暑当头,这段时间,流水西苑社区的陈顺金家中非常热闹,缝纫机哒哒个不停,桌上摆满各色布料和已经做完的裤子。原来,陈顺金正在赶制一批夏裤,送给社区内的高龄老人。
作为社区乐龄邻里互助社的骨干,做衣服这个事情还要从几年前的一次日常走访说起。95岁的汪蓉媛是乐龄志愿者朱卫的结对老人,在一次上门走访时,老人衣服上的补丁引起了朱卫的注意。闲聊中,她得知老人的衣服竟然是50多岁退休时买的,至今已经穿了40多年,一直缝缝补补舍不得扔。于是,给老人送衣物就成了互助社的一项约定俗成的爱心活动。
今年夏天,志愿队队长汪云影和队员们商量:“我们是不是可以买布自己做裤子?又省钱,又能更好地表达对老人的关爱。”陈顺金第一个响应,大家一拍即合,说干就干。为了让老人们穿着好看,又舒服,从选料、裁剪到缝制,每一个细节都要力求完美。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原本平平无奇的布料,在志愿者们手中变成了四十多条裤子。每一条裤子的尺寸都经过精心测量,以确保老人们穿着合身;每一种布料的挑选都兼顾了季节与老人的喜好,力求美观、凉爽又舒适。
◎ 高温天里上演“生死时速”
7月10日下午1点30分,阳光炙烤大地。胭脂新村内,收废品的老曹骑着三轮车穿梭巷弄间时,突然瞥到了一幕令人心惊的场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一位老人踉跄倒地,后脑鲜血直流。老曹立刻扔下车,飞奔至老人身边,大声呼喊求助。
急促的呼声打破了社区的宁静。胭脂新村社区工作人员、安保人员以及附近的热心居民,闻声而动,一场“生死时速”的救援行动就此展开。有的为老人降温遮阳,有的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联系老人家属。而胭脂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更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稳定了老人的伤情。随后老人被送往医院接受救治,目前已转危为安。
据了解,摔倒的老人是胭脂新村居民陆奶奶,今年已经85岁了。因为患有高血压,加之近期持续的高温天气,让她的身体更加虚弱。上台阶的时候她顿感一阵眩晕,后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社区迅速而有序的救援是天水街道长期应急救护培训成果的直接体现。多年来,天水街道致力于向社工、居民普及心搏骤停、烫伤、扭伤、鼻出血等常用急救知识,全域推进“人人都是急救侠”行动。在党建联建单位的支持下,天水街道更是扩展应急救护网络至整个武林商圈,在人流密集处部署了35台AED,成功构建起“4分钟急救圈”,大幅缩短急救时间,为市民安全筑起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