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250027-9/2024-3037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区发改经信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备注/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生成日期 | 2024-04-11 | 发布日期 | 2024-04-11 |
附件 |
发布日期: 2024-04-11 09:33:33 点击率: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之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高质量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的目标,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全力打赢亚运攻坚仗、经济翻身仗,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从全年主要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看,总体完成情况较好,5项指标距离目标还有差距:“规上工业增加值”(目标4%,实际完成2.2%)增速小组第一,为打赢经济翻身仗奠定重要基础,但受部分权重企业产值下降较大的影响,增速未达目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目标10%,实际完成8.9%)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主城区第一,但受部分权重企业增速下滑的影响,增速未达目标。“R&D经费支出”(错年指标,目标25%,实际完成12.8%)我区增幅已经高于省市平均水平,但由于统计规则变动,增速不及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目标8%,实际完成3.8%)总量全省第一,主要受石油、商超、汽车销售未达预期等因素影响,增速未达目标。“电竞文娱企业营收”(目标15%,实际完成12%)因行业规范加强,对电竞产业冲击较大,增速未达目标。(详见附表)
(一)克难攻坚精准施策,经济持续稳进提质
1.经济发展更具韧性。2023年,全区上下以开局即冲刺的决心,通过精准指标导航、精准政策拉动、精准企业走访、精准安商稳商、精准消费提振,推动经济企稳向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1.5亿元、增长5.1%。实现财政总收入359.4亿元,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9.2亿元,增长8.1%,其中税收占比达94%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万元,增长4.7%。新设市场主体总量3.27万户,增长33.5%。5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规模民营企业数量69家,居全省第三。新增上市企业3家。启动第五次经济普查,完成第一轮清查登记。
2.二三产业质效提升。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13.17亿元,增长2.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93.3亿元,增长8.9%;制造业投资增长18.2%,杭叉提升改造、OLED显示屏修复、中美华东总部大楼等项目顺利推进。新引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工信企业“小升规”34家,不断夯实工信经济发展基础。服务业增加值1898.1亿元,增长5.5%,服务业占比达到91%。金融业增加值671.8亿元,增长6%,总量居全市第一,省级金融总部国民养老保险落地。古运河数字文旅创新发展区获评省级高能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全区省级高能级创新发展区达到3个,数量全市居前。物产中大等28家企业入围省服务业领军企业,华东医药等45家企业入选首批杭州市总部企业,锦江集团等7家企业被评为百亿级总部企业,数量居全市前列。
3.三大需求稳步恢复。纵深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全区57个重大项目实现开工,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投资额完成率全市第一,开工留用地项目5个,投用6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3.4亿元,增长14.8%,居全市第三。擦亮“迎亚运·武林消费季”品牌,主办和联办促消费活动300余场,先后投放总额4300万元的综合消费券、七轮共计2亿元的汽车消费补贴,强力拉动消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3.9亿元,同比增长3.9%,总量稳居全省第一。助推560家企业赴海外参展及商务洽谈,新增订单80.2亿元。“构建四个一招商工作体系,拱墅区全力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高地”入选浙江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拱墅区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中心项目”成功入围浙江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商务领域营商环境优化创新实践试点。实现货物出口总额487.1亿元,增长1.4%。
(二)亚运赛事精彩呈现,软硬实力快速提升
1.“五馆八赛”精彩呈现。高水平完成五大场馆八项亚运、亚残运会赛事组织保障,是赛事热度最高、关注度最广、参赛人员最多的城区之一。5000余名驻馆工作人员累计服务1398名运动员、25.5万余名观众,产生79枚金牌。1395名“小青荷”和16万武林大妈倾情奉献,辖区亚运赛事平均上座率达93.6%,亚残运会日均上座率超80%。全力筑牢赛事相关外事、安保、交通、通信、电力、医疗、食品等保障基础,实现外事礼宾工作“零差错”,赛事通勤“零延误、零投诉、零事故”。各亚运场馆赛后有序移交,成功举办全国男子曲棍球联赛、《大话西游》群雄巅峰赛S6决赛、OPL 2023年秋季总决赛等比赛。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正式授牌成为国际曲棍球发展训练基地,成功申办2024年世界女子曲棍球联赛。全球电子竞技联合会强化与拱墅区合作。加强亚运场馆惠民开放力度,开展100场亚运主题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竞赛场馆活力指数排名全市第一。
2.城区形象焕然亮新。高质量实施迎亚运“三大提升行动”,全力推进“匠心提质绣拱墅”专项行动,完成5条风景线192项任务和233个“花满杭城”景观项目。半山入城口、武林广场二期、运河湾国际风情港等人气点位提升改造后精彩亮相。高标准推进99条54.7公里道路建设,其中开工17条,完工36条。新增绿地38.65万平方米,新建绿道8.3公里。全域省市控断面水质均值达Ⅲ类以上,Ⅳ类及以上水质占比96%以上。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改善率全市居前。以“宁静小区”国家试点建设为契机,打造噪声智治“拱墅样本”。改造52个老旧小区,加梯204台,完成80个老旧小区高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建设27个未来社区,蓝孔雀、万家星城、运河沿岸、德胜、施家花园、仓基新村、天堂园、天水新邻里·狮虎桥等8个项目通过省级未来社区验收。“大运河亚运公园”、“杭儿风”风貌区成功创建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新增停车泊位20319个,其中公共泊位2800个。全力推进新能源充换电设施建设,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公用桩508个。提升改造公厕14座。提前11个月高质量完成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曝光问题整改。
3.运河文化深入人心。裸眼3D“拱宸桥”亮相亚运会开幕式,“亚运+非遗”特色项目进驻各场馆,“运河明珠”美誉度广泛传播。全省率先成立大运河文化带管理办公室,组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端智库。大运河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成功举办十八届中国戏剧节、新春走大运、长三角水上运动节、京杭大运河水上对抗赛等文旅体活动。举办杭钢旧址公园草莓音乐节、电竞潮玩节、武林电音节等吸引年轻人的时尚品牌活动。成功开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一个50年”主题活动,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基地落户拱墅。祥符桥老街开街,大运河紫檀博物馆开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得到省委易炼红书记批示肯定。积极开展“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京杭大运河文艺雅集”等大型活动。蝉联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指数第一名。文化产业加快集聚发展,浙报数字文化科技园开园,延链补强焱石网络、杰艺文化等文创企业,文化产业增加值114.7亿元,同比增长9%。
(三)改革创新聚力推进,区域潜能深度激发
1.创新动能不断增强。落地香港理工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浙大城市学院边缘智能创新研究院等重点项目。阿里巴巴集团下属的银泰商业深象智能等一批成长型科创项目落户。加强科技企业主体培育,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34家,创近年来新高。市“西湖明珠工程”顶尖人才招引实现突破,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116个,中欧人才交流与创新合作中心落户。新增市级高层次人才3214人,培养高技能人才5481名。新增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7件,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4件、入选首届省知识产权奖9项。
2.增值化服务深入推进。加快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完成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机构挂牌。创新推出远程视频踏勘“一类事”,实现8个事项现场踏勘环节“零跑腿”。17个商务社区全面运营,打造“红盾驿+”商务社区助企服务网点,构建“12315”助企工作机制。荣获全国政府采购百强区和全国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先进单位。全区“一网通办”实现三级全覆盖,总收件数353.63万件,一网通办率达99.36%,高于省定90%的标准。“运河法治文化带”蝶变工程获评浙江省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开门大吉 信用街区”案例获评全省“信用助力营商环境”示范案例,“信用修复一件事”获评第五届“新华信用杯”优秀微视频。“无感监测”营商指数连续三季度位列全省第一。
3.重大改革走深走实。全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经济运行综合集成平台、“墅智养”“阳光小伢儿”平台、微型消防站管理平台、防汛防台信息化平台先后建成投用。“城市眼·云共治”获杭州市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特等奖,“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全国试点以优秀等次通过验收。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因地制宜形成各街道赋权执法事项清单,“红旗班”精细化管理模式获全省推广。8家区属国企正式揭牌,积极推动国有房产、安置房闲置利用和办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立“深圳·杭州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累计登记数据知识产权599件,占全市41%。制定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指南》地方标准,完成全国首单数据知识产权挂牌项目交易。
(四)发展基础扎实筑牢,重点产业集聚成势
1.不断挖掘产业发展空间。着力提升空间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盘活存量土地8270亩,完成率239%。完成经营性用地收储47宗1674亩,其中市级收储25宗992亩,区本级收储22宗682亩,出让经营性用地22宗697亩。工业用地收储14宗548亩,出让(含挂牌)9宗244亩,保障罗莱迪思、货拉拉、鲜丰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完成康桥园区征迁,腾出净地501亩;毛竹山区块控规调整100亩,1号地块顺利出让;智慧网谷小镇涉铁“卡脖子”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康桥运贸已达成征迁意向并实质性启动;石塘区块2宗95亩低效用地先行启动一期开发,控规调整在半山单元详细规划修编中落实,加强与市城投合作,共同打造区企合作标杆园区。大和平区块实现搬迁清零,腾挪出370.6亩用地。
2.全面提升产业平台能级。全力推进大运河数智未来城建设,构建“3大主导产业+8大优势赛道+9大潜力赛道”三级产业体系,设计“一带一道两轴四区”空间布局,以“基金+基地”模式投招联动,招引普华资本、杨林生物资本,组建规模2亿元人才基金。重塑武林商圈龙头地位,中国林业集团贸易总部、京东MALL、贝壳南方总部等65个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超620亿元。武林广场4万平方米商业空间面向商家免租金开放,着力打造杭城最璀璨的24小时商业空间。杭州中心开业,米其林餐厅品牌群入驻武林路梅鹤堂。加快特色街区能级提升,武林路女人街获评省级商业特色街区,大兜路历史街区列入省级高品质步行街培育名单。打造大运河武林门码头风情街区、上塘古运河景区等一批标杆夜间经济项目,新天地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武林路、新天地、胜利河被评为市级夜间经济集聚区。
3.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加强科技企业主体培育,产业基金规模达到180亿元,直接投资项目35个。顶格落实省市系列政策,接续制定稳进提质“拱16条”、现代服务业最强区27条、新制造业9条、“双百”企业礼遇“十条”、优化营商环境“十条”、夜经济“十条”、总部经济“十条”等政策,累计已兑现企业奖励资金10.78亿元,为企业减负降本66.4亿元,惠及企业4200余家。开展“墅企回归”专项行动,回归“税在地不在”“地在税不在”重点企业51家,当年税收5.45亿元。
4.强化赛道企业招引培育。瞄准世界500强、头部企业、总部项目,开展敲门招商。数字经济产业提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聚焦全区数字经济产业能级提升,数字扁担等7家企业入选准独角兽企业名单,货拉拉全国第二总部成功落地,360华东总部等项目正式签约,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大科学装置加速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9%。生命健康产业扩容,碧迪医疗大中华区创新中心正式投用,武田制药项目加速推进。启动“美丽经济第一区”建设,召开“2023拱墅区医美产业健康发展大会”,率先出台新政支持医美产业高质量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1.2%。电竞文娱产业提速。紧盯腾讯、网易、完美世界“三巨头”,持续扩大龙头企业影响力,落地竞想酒店等知名项目,推动华体电竞全国教育总部落地,规上电竞文娱企业营收增长12%。新制造业实现突破,聚焦光伏、储能、环保等特色产业链,助力禾迈电力、楚环科技、天丰电源等绿色能源产业矩阵式发展,推动裂变项目落地投产,加快OLED显示屏修复等项目建设,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45亿美元,同比增长175.02%。
(五)公共服务整合提升,幸福家园温暖和谐
1.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扎实推进校园建设改造工程,推动实施27所学校、幼儿园建设和老旧学校有机更新,新建学校8所、投用11所,新增学位13395个,12所学校获评省现代化学校,全区省等级幼儿园覆盖率100%。卫生医疗资源布局均衡有序,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启用,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大楼主体竣工,新华国际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加快建设,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完成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和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新建迁建,家庭医生签约42.95万人。新建放心农贸市场7家、民生药事服务站2家。超额完成保租房筹建5900套/间、14万平方米任务,回迁安置居民4771户。文体设施不断充实,新建1个文化驿站、2个城市书房、3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累计建设完成637个嵌入式体育场地,面积超7万平方米。
2.擦亮“一老一小”服务品牌。建成街道级康养联合体4家,新设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17个、床位258张,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155人,2家养老服务机构通过浙江服务品字标认证。累计为2000户独居老人安装“安居守护”设备,建成家庭养老照护床位579张。持续推进养老服务“爱心卡”项目,累计募集资金5200余万元,服务老年人98万余人次。新建大运河社区食堂(助餐点)7家,累计达到115家,新增“全城通”智慧助餐点78个,配送餐社区覆盖率80%以上。创新“五色探访”应用,实现对全区8.86万名探访对象的常态探访联系,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在全区81所幼儿园、98个园区开设托班131个,开设托育率60%,列入杭州市共同富裕示范区幼儿园托幼一体集成化改革试点项目。新增托育机构7家,全省率先实现政府主导普惠机构和示范驿站街道全覆盖,每千人托位数增加到4.95个,普惠托位占比达83.52%。成功通过浙江省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评估,托育工作在国家卫健委主办的“优化生育政策交流座谈会”、“智慧托育前瞻专题交流活动”上作经验分享。北软园区托育园成为全市首个产业园嵌入式托育普惠园,得到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3.就业救助保障精准到位。全范围多渠道拓宽就业渠道,升级数字就业应用平台,上线失业人员分类管理、失业人员职场体验、职场培训等功能模块,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实施“大运英才”支持计划,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627家。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累计向泸定县和昭化区定向推送用工岗位4000余个。稳妥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服务衔接,深化全民参保计划,全民参保登记率99.37%。整合助联体、慈善爱心超市、社工站等线下阵地,搭建救助平台,实现救助服务全覆盖。落实“春风常驻”政策,四级救助圈累计发放各类帮扶资金7100余万元。
(六)城市治理高效运行,区域发展平安稳定
1.基层治理基础不断夯实。建成“一网统管”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融合美丽河道、云上坦途、大综合一体化、红旗班等系统,接入7万余路视频监控及物联感知设备、5.8万余个城市部件数据,实现对城市管理活动的全领域覆盖、全时段监管。纵深推进区域“红旗班”建设,形成拱墅城市精细化管理高品质示范区。创建垃圾分类高标准省级示范片区2个、省级分类示范小区90个。通过第四批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中期验收并获评优秀等次,“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基地”落地拱墅,推动现代社区创新善治。在潮鸣街道、湖墅街道试点“统分”片区化改革。全年各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案件15964件,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
2.城区运行安全巩固强化。加快平安体系建设,切实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全力筑牢平安防线,连续18年获省平安区称号,夺得全省首批“平安二星金鼎”。全区治安警情下降22.13%,经济案件追赃挽损166亿元。持续开展常态化平安督查,自查点位4万余个,整治问题10万余个。开展居住小区消防安全培训演练500场。以东清大厦为试点,探索破解老旧高层楼宇安全隐患整治难题的有效途径。浙工新村有机更新项目整改速度和力度获得省委书记易炼红批示肯定。深化消防大排查大整治集中攻坚整治行动,持续推进生产自建房(沿街店铺)、群租房、居住小区等场所隐患排查整治。扎实推进除险保安,聚焦建设、交通、食药、特种设备、电信诈骗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事故发生。
总体来看,2023年全区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发展。但仍存在不少压力和问题:一是经济内生动力和抵御冲击能力仍需增强,科技创新、商业零售等领域横向对比仍存在差距,既要持续巩固金融、商贸等传统优势,又要加快开辟未来发展新赛道,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制造业产业发展新动能,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业态结构、动力结构,增强经济结构的均衡性。二是城区有机更新与功能布局优化仍需协同发力,以“精细化、品质范”为要求,要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加强功能联动,充分规划好、利用好新释放的空间资源,以资源盘活推动城区功能焕新。三是民生服务保障水平与精细化治理能力仍需对标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提升,要进一步加快民生领域规划项目建设,拓展实事项目,推动城区软实力不断提升。
面对依然严峻的发展形势、自身存在的差距不足,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主动的作为、更加扎实的举措,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全力应对各类困难挑战,突破发展瓶颈制约,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市前列。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后亚运“十大攀登行动”,坚定不移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勇攀高峰、勇立潮头,为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拱墅实景注入新内涵、作出新贡献。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5.5%;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5%;
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5%;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1.2%;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74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货物出口总额增长占全国份额基本稳定。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等指标确保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三、实现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采取有效措施,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力提升科技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势能
1.突出创新引领发展。深入实施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水平打造数字新城战略,R&D经费支出增长25%,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1.2%。深化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大城市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提升香港理工大学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华东合成生物学技术研究院等新型高能级科创平台能级,加快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大科学装置、浙大全息智能技术研究院等项目落地。打造环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4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6家以上。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科创园的孵化链生态链,推动各类平台数量规模持续增长。创建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区,新增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2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500件以上,每万人拥有量50.8件以上,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70件以上。打造集政府、院校、中介、银行、投资机构等于一体的专业化“科创店小二”服务队伍,支持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活动和高层次论坛。建强杭州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高水平办好首届中欧人才交流与创新合作大会,加大顶尖领军人才招引力度,动态迭代人才引聚政策,新增市级以上人才20名,“大运英才”项目100个,市级高层次人才1800名,高水平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区,全力打造人才向往之地、圆梦之区。
2.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依托“两朵云”超大规模算力中心,紧盯云计算大数据、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三大细分赛道,加快构建数字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力争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生物医药产业龙头引领,强化碧迪医疗、华东医药等重点企业带动效应,加大阿斯利康生命科学产业园、半山生命健康谷等平台支撑,加快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集聚,力争全年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电竞文娱产业把握契机,紧抓后亚运契机,持续放大腾讯、网易、完美世界等龙头企业产业链带动效应,积极引进重量级电竞赛事、顶级电竞俱乐部、动漫游戏设计研发板块和产业链优质企业,着力完善生态布局、提升产业能级。力争全年电竞文娱产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16亿元,增长6.5%。新制造业强链补链,大力实施光伏、储能、环保等产业链建链强链补链计划,全力服务保障凯大催化等龙头企业稳步发展,支持禾迈电力、罗莱迪思、楚环科技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扩大新制造产业规模,着力建设康桥智能制造产业园,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3.统筹保障平台发展。实施大运河数智未来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承接智能物联、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导入,争创更高能级战略平台。力争高新区营业收入达到490亿元,总税收突破62亿元。加快破解区域空间制约,加快毛竹山一期开工建设、二期拿地、三期收储,加快智慧网谷涉铁区块开发,推动沿320国道省市区合作示范区创建。出让经营性用地8宗206亩、收储10宗236亩,出让工业用地4宗148亩、收储5宗146亩,实现以储保供、“地等项目”。开发低效用地2000亩,盘活存量工业用地340亩,开展低效用地(园区)再开发试点,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快留用地开发,开工留用地项目3个。
4.纵深推进增值化改革。聚焦“1+4”产业主赛道,推动服务周期从“分段分环节”向“全周期全链条”转变,整合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市场服务功能,结合商务社区特色,围绕政策信息、要素资源、中介服务、商务配套等关键环节,建立“1Call就应”联动机制,搭建“云上会客厅”,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共性个性并存的集成供给体系,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增值服务,持续巩固“无感监测”营商指数全省头部优势。打造3个以上政务服务“一类事”场景。推广信用修复驿站,完成信用基层治理试点验收,深化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成果。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进一步摸清市场主体底数,增强服务实效。
(二)聚力挖掘需求潜力,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新态势
1.坚持项目为王促投资。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安排政府投资计划项目837个,安排省、市、区重点项目120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40亿元以上。完善大项目盯引落地闭环机制,抓实项目投资“543”体系,攻坚提速项目盯引、协调、签约、落地、开工、竣工、达产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环节,制度性实现“拿地即开工”。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智汇云谷(货拉拉全国第二总部)、贝壳南方总部等10个项目有序开工,恒隆广场、嘉里数创港等续建项目按时间节点推进,浙金一期、杨林生物等项目按期竣工投用。全力保障铁路北站单元GS1102-12地块、华丰单元XC1002-B1/B2-09地块等项目用地需求。发挥区属国有企业投融资和产业基金撬动作用,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2.坚持客户为要促消费。扛起杭州创建国际新型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担当,大力发展夜经济、潮经济、青春经济,推动10大夜场景建设,引进国内外各类首店60家以上。抢抓医美经济风口,加快凤栖谷系列产业园建设,力争医美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夯实汽车销售大区地位,推动保时捷汽车销售中心、华为AITO交付中心项目落地,比亚迪仰望汽车、广汽昊铂新能源车项目达产增效。推动新零售发展,深化美团小象、盒马等平台与线下企业合作,实现网络零售额800亿元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加速各类高端专业金融机构集聚,做强运河财富小镇、汇金国际、武林金融集聚区等金融平台,加速集聚各类专业金融服务机构。依托国民养老保险、杭银理财、杭银消费等头部机构,实现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5%,完成2家企业上市。
3.坚持“地瓜经济”促外贸。盯引落地总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20个,招引优质产业链项目160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0个。跟进服务tiktok基地初海未来、国家馆等重点项目,推动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发展。加快龙头外贸、服贸出口企业培育,持续开展“巩增长·树品牌”双千双百外贸拓市场交流活动,组织外贸团组12个,参加境外展会60场。引导传统外贸和制造企业实现在线化发展、数字化转型,力争服务贸易出口增长6%。组建专业涉外法律服务团队,推进涉外企业合规体系建设。加大外资外商招引力度,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城市国际化、杭甬“双城记”等重大战略落地建设,全面做好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区县协助等工作。
(三)释放亚运举办红利,塑造超大城市核心区新风貌
1.加速城市有机更新。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开展拱墅区城市总体设计和大运河沿岸设计规划、大城北片区规划、大运河数智未来城规划、武林商圈总体规划编制。优化北部路网结构,加快实施95条52.6公里道路建设,重点推进金昌路、康贤路、管家漾路、俞家桥路等主次干道建设,加速形成“十纵十横”的路网新格局。结合大城北2024—2026年新一轮标志性工程,实施提升产业、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116个。保障地铁15号线建设。全力保障区域用电需求,继续推进工业变、杭氧变、横塘变、北站变建设。统筹推进地下空间高质量开发建设,新增地下空间50万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5000个以上。
2.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推动美丽拱墅提能升级。条抓块保推进“清新拱墅”计划。运用“三色预警”平台,试点探索建筑工地扬尘管控“管治革命”,推广汽修行业活性炭全生命周期管理,PM2.5平均浓度降至31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85%。落实常态化流域共治,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及“五水共治”工作成效,全区88条河道水质稳中向好,高标准完成6个街道“污水零直排”提质增效任务,省市控断面水质保持Ⅲ类以上,Ⅳ类及以上水质占比97%以上。完成18个街道“宁静小区”推广,通过国家试点验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探索“无废城市”建设新模式,力争达到省级“无废城市”三星级建设评估标准。新增绿地35万平方米、绿道10公里以上,确保海绵城市面积达到建成区面积的47%。落实“林长制”,稳定保持森林覆盖率24.5%、湿地面积469.6公顷。创建垃圾分类省级示范小区90个。
3.提升现代社区品质。建立社会组织党建矩阵,依托区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芯’五阵地”社会组织党建服务品牌。打造片区化、街区化、集成化大运河幸福家园标志性成果6个,创建五星级社区服务综合体1个、五星级社会工作站1个。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与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相结合,实施48个旧改工程,建设22个未来社区,完成小区二次供水改造60个、加装电梯200台以上。总结提升超大城市危旧房、高层建筑有机更新“拱墅经验”,突出浙工新村、东清大厦、树园小区典型引路,试点推进居住类、商业类、产业类各1-2个更新项目落地。
(四)聚焦民生福祉共享,建设大运河幸福家园
1.擦亮运河文化金字牌。联动大运河杭钢公园与半山国家森林公园,实施历史文化街区道路交通微改造,提升运河街区一体化建设水平,加快大运河杭钢公园、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西泠·武林美术馆等项目建设,打造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紧抓大运河申遗十周年契机,大力发展“水上黄金旅游线”,办好大运河国际文化论坛,全力塑造“中国大运河景区南大门”形象。推动运河旅游资源联动研究,打造“爱上拱墅”大运河南端主题游线。进一步吸引优质博物馆资源集聚,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落,力争全区各类博物馆数量达到30家,实现旅游收入增长9%。
2.打好教育医疗文体优势牌。以建设“全省教育最强区”为目标,谋划“幼有优育”新三年行动计划,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98%。落实“托幼一体集成化改革”试点,幼儿园托育服务设置率达到61%。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建设,建成学校4所,新增学位5600个。优化医疗资源均衡布局,迁建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续建2家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新建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新华国际医院一期,推进浙大五官科医院建设。积极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杭州市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率达到95%。放大亚运长尾效应,积极引入世界曲棍球超级联赛、京杭大运河水上对抗赛、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杭州锦标赛、杭州女子半程马拉松、国际电竞赛事等一批影响力大的赛事,持续办好长三角水上运动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2.95平方米,开展全民健身活动180场以上,基本形成“10分钟健身圈”。完成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项目5个。
3.巩固“一老一小”特色牌。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服务场景,构建社区居家养老大照护体系,康养联合体街道覆盖率达到70%。推动老年食堂向社区食堂转型升级,新建“大运河社区食堂”15个。实施社区老年人益智增能项目,为2万名老人开展认知早期筛查、1500名认知高风险老人开展非药物干预。以社区或小区为基本单元,新建6家综合示范养老服务点。启动公建民营托育机构和幼儿园托育部布局优化工程,鼓励托育服务向小月龄婴幼儿延伸,新增“一老一小”普惠型融合服务点4个。依托国家级空间应用科普基地,办好校园科技节。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惠民牌。完善零工市场运营和管理机制,运用“浙里就业创业”,分级分类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顺利择业。持续推动社保参保扩面。加快医保智能化场景应用,协同推进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扎实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拓展社会救助服务内容和形式,打造“春风里”社会救助创新工作品牌,争创“星级助联体”6家,精心打造杭州慈善园。大力开展社会化拥军,推进区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全市标杆级“老兵之家”。加快安置房及周边配套项目建设进度,确保竣工沈家桥、甘长苑等项目,回迁安置3801户,实现城中村改造在外过渡户基本清零。筹建保障性住房903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100套/间。
(五)统筹城市发展安全,打造文明和谐现代平安城区
1.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基层治理十大课题项目”为抓手,推动初信初访、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等难题进一步化解,实现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迭代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做实“两支部一社团”建设,发挥“红茶议事会”等基层直接民主协商议事机制作用,引导草根社团、居民组织等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夯实群防群治力量,做优“武林大妈”志愿者品牌。深度推进“上统下分、强街优社”改革,切实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形成社区党建、治理、服务“三位一体”片区化管理体制改革模式,打造组织统合、力量聚合、事项整合、服务融合的现代社区建设标志性成果。
2.严守公共安全底线。迭代完善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机制,开展涉稳风险隐患清零、赛事安全保卫、社会面管控、信访问题化解、公共安全隐患治理、网络舆情管控、群防群治等专项行动,扎实妥善化解政治、金融、房地产、教育培训、电信诈骗、社会治安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风险隐患,抓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城市运行等工作,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确保社会面安全稳定。全力抓好除险保安,常态化扫黑除恶,依法打击侵犯公民人身与财产权益的犯罪。加强对信访风险、舆情风险和涉企风险的防范化解处置。附表
2023年拱墅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序号 | 指标名称 | 年度目标 | 2023年完成情况 | 备 注 | |
完成 | 完成率(%) | ||||
1 | 地区生产总值 | 5.5%左右(确保5%以上) | 5.1% | 100% | |
2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与经济增长同步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9.2亿元,增长8.1%。 | 100% | |
3 | 规上工业增加值 | 4%以上 | 2.2% | 55% | 增速小组第一,为打赢经济翻身仗奠定重要基础,但受液化空气、高强混凝土等部分权重企业产值下降较大的影响,全年增幅有所减缓,未达预期。 |
4 | 服务业增加值 | 6%左右 (确保5.5%以上) | 5.5% | 100% | |
5 | 固定资产投资 | 735亿元 | 843.4亿元 | 114.7% | |
6 | R&D经费支出(错年指标) | 25%以上 | 12.8% | 51.2% | 增速比杭州市、浙江省平均水平高出4.4、0.8个百分点,在全市位列第4。统计规则调整,辖区高校研发数据不据实核算,以全市平均数核算,导致我区数据增幅比预期下降5个百分点。 |
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8%以上 | 3.9% | 48.8% | 总量1393亿元,稳居全省第一,但我区权重商品石油因国际油价下跌,新能源车市场占比提升等因素影响销售;商超销售疫情后恢复情况未达到预想。汽车销售也受上年高基数影响,增幅不明显。 |
8 | 上市企业(家) | 3 | 3 | 100% | |
9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 10% | 8.9% | 89% | 高于杭州市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主城区第一,但受新浪系等互联网广告企业务下滑影响,营收未达预期。 |
10 | 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 | 10%以上 | 11.2% | 112% | |
11 | 规上电竞文娱企业营业收入 | 15% | 12% | 80% | 受《网络游戏管理办法》以及游戏版号收紧等影响,对电竞产业冲击较大。 |
12 | 招引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个) | 20 | 21 | 105% | |
13 |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 6 | 7.45 | 124.2% | |
14 |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 | 100 | 134 | 134% | |
15 | 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家) | 200以上 | 534 | 267% | |
16 | 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家) | 10 | 49 | 490% | |
17 | 新增市级高层次人才(名) | 1500以上 | 3214人 | 214% | |
18 | 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 公用桩 | 200 | 508 | 254% | |
19 | 新增城镇就业 | 3万人 | 3.2万人 | 106.7% | |
20 |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个) | 52 | 52 | 100% | |
21 | 加梯(台) | 200 | 204 | 102% | |
22 | 回迁安置居民(户) | 2260 | 4771 | 211.1% | |
23 | 道路竣工(条) | 20 | 36 | 180% | |
24 | 新增停车泊位(个) | 5000 | 20319 | 406.4% | |
25 | 新增绿地面积(万平方米) | 35 | 38.65 | 110.4% | |
26 | 新建绿道(公里) | 8.3 | 8.3 | 100% | |
27 | 家庭养老床位(张) | 550以上 | 579 | 105.3% | |
28 | 新增托育机构(家) | 6 | 7 | 116.7% | |
29 | 新建学校 | 8所 | 8所 | 100% | |
30 | 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 3.5万平方米 | 7万平方米 | 200%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
索引号
00250027-9/2024-30378
文号
公布日期
2024-04-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发改经信局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之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高质量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的目标,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全力打赢亚运攻坚仗、经济翻身仗,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从全年主要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看,总体完成情况较好,5项指标距离目标还有差距:“规上工业增加值”(目标4%,实际完成2.2%)增速小组第一,为打赢经济翻身仗奠定重要基础,但受部分权重企业产值下降较大的影响,增速未达目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目标10%,实际完成8.9%)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主城区第一,但受部分权重企业增速下滑的影响,增速未达目标。“R&D经费支出”(错年指标,目标25%,实际完成12.8%)我区增幅已经高于省市平均水平,但由于统计规则变动,增速不及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目标8%,实际完成3.8%)总量全省第一,主要受石油、商超、汽车销售未达预期等因素影响,增速未达目标。“电竞文娱企业营收”(目标15%,实际完成12%)因行业规范加强,对电竞产业冲击较大,增速未达目标。(详见附表)
(一)克难攻坚精准施策,经济持续稳进提质
1.经济发展更具韧性。2023年,全区上下以开局即冲刺的决心,通过精准指标导航、精准政策拉动、精准企业走访、精准安商稳商、精准消费提振,推动经济企稳向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1.5亿元、增长5.1%。实现财政总收入359.4亿元,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9.2亿元,增长8.1%,其中税收占比达94%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万元,增长4.7%。新设市场主体总量3.27万户,增长33.5%。5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规模民营企业数量69家,居全省第三。新增上市企业3家。启动第五次经济普查,完成第一轮清查登记。
2.二三产业质效提升。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13.17亿元,增长2.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93.3亿元,增长8.9%;制造业投资增长18.2%,杭叉提升改造、OLED显示屏修复、中美华东总部大楼等项目顺利推进。新引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工信企业“小升规”34家,不断夯实工信经济发展基础。服务业增加值1898.1亿元,增长5.5%,服务业占比达到91%。金融业增加值671.8亿元,增长6%,总量居全市第一,省级金融总部国民养老保险落地。古运河数字文旅创新发展区获评省级高能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全区省级高能级创新发展区达到3个,数量全市居前。物产中大等28家企业入围省服务业领军企业,华东医药等45家企业入选首批杭州市总部企业,锦江集团等7家企业被评为百亿级总部企业,数量居全市前列。
3.三大需求稳步恢复。纵深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全区57个重大项目实现开工,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投资额完成率全市第一,开工留用地项目5个,投用6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3.4亿元,增长14.8%,居全市第三。擦亮“迎亚运·武林消费季”品牌,主办和联办促消费活动300余场,先后投放总额4300万元的综合消费券、七轮共计2亿元的汽车消费补贴,强力拉动消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3.9亿元,同比增长3.9%,总量稳居全省第一。助推560家企业赴海外参展及商务洽谈,新增订单80.2亿元。“构建四个一招商工作体系,拱墅区全力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高地”入选浙江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拱墅区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中心项目”成功入围浙江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商务领域营商环境优化创新实践试点。实现货物出口总额487.1亿元,增长1.4%。
(二)亚运赛事精彩呈现,软硬实力快速提升
1.“五馆八赛”精彩呈现。高水平完成五大场馆八项亚运、亚残运会赛事组织保障,是赛事热度最高、关注度最广、参赛人员最多的城区之一。5000余名驻馆工作人员累计服务1398名运动员、25.5万余名观众,产生79枚金牌。1395名“小青荷”和16万武林大妈倾情奉献,辖区亚运赛事平均上座率达93.6%,亚残运会日均上座率超80%。全力筑牢赛事相关外事、安保、交通、通信、电力、医疗、食品等保障基础,实现外事礼宾工作“零差错”,赛事通勤“零延误、零投诉、零事故”。各亚运场馆赛后有序移交,成功举办全国男子曲棍球联赛、《大话西游》群雄巅峰赛S6决赛、OPL 2023年秋季总决赛等比赛。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正式授牌成为国际曲棍球发展训练基地,成功申办2024年世界女子曲棍球联赛。全球电子竞技联合会强化与拱墅区合作。加强亚运场馆惠民开放力度,开展100场亚运主题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竞赛场馆活力指数排名全市第一。
2.城区形象焕然亮新。高质量实施迎亚运“三大提升行动”,全力推进“匠心提质绣拱墅”专项行动,完成5条风景线192项任务和233个“花满杭城”景观项目。半山入城口、武林广场二期、运河湾国际风情港等人气点位提升改造后精彩亮相。高标准推进99条54.7公里道路建设,其中开工17条,完工36条。新增绿地38.65万平方米,新建绿道8.3公里。全域省市控断面水质均值达Ⅲ类以上,Ⅳ类及以上水质占比96%以上。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改善率全市居前。以“宁静小区”国家试点建设为契机,打造噪声智治“拱墅样本”。改造52个老旧小区,加梯204台,完成80个老旧小区高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建设27个未来社区,蓝孔雀、万家星城、运河沿岸、德胜、施家花园、仓基新村、天堂园、天水新邻里·狮虎桥等8个项目通过省级未来社区验收。“大运河亚运公园”、“杭儿风”风貌区成功创建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新增停车泊位20319个,其中公共泊位2800个。全力推进新能源充换电设施建设,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公用桩508个。提升改造公厕14座。提前11个月高质量完成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曝光问题整改。
3.运河文化深入人心。裸眼3D“拱宸桥”亮相亚运会开幕式,“亚运+非遗”特色项目进驻各场馆,“运河明珠”美誉度广泛传播。全省率先成立大运河文化带管理办公室,组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端智库。大运河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成功举办十八届中国戏剧节、新春走大运、长三角水上运动节、京杭大运河水上对抗赛等文旅体活动。举办杭钢旧址公园草莓音乐节、电竞潮玩节、武林电音节等吸引年轻人的时尚品牌活动。成功开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一个50年”主题活动,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基地落户拱墅。祥符桥老街开街,大运河紫檀博物馆开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得到省委易炼红书记批示肯定。积极开展“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京杭大运河文艺雅集”等大型活动。蝉联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指数第一名。文化产业加快集聚发展,浙报数字文化科技园开园,延链补强焱石网络、杰艺文化等文创企业,文化产业增加值114.7亿元,同比增长9%。
(三)改革创新聚力推进,区域潜能深度激发
1.创新动能不断增强。落地香港理工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浙大城市学院边缘智能创新研究院等重点项目。阿里巴巴集团下属的银泰商业深象智能等一批成长型科创项目落户。加强科技企业主体培育,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34家,创近年来新高。市“西湖明珠工程”顶尖人才招引实现突破,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116个,中欧人才交流与创新合作中心落户。新增市级高层次人才3214人,培养高技能人才5481名。新增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7件,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4件、入选首届省知识产权奖9项。
2.增值化服务深入推进。加快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完成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机构挂牌。创新推出远程视频踏勘“一类事”,实现8个事项现场踏勘环节“零跑腿”。17个商务社区全面运营,打造“红盾驿+”商务社区助企服务网点,构建“12315”助企工作机制。荣获全国政府采购百强区和全国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先进单位。全区“一网通办”实现三级全覆盖,总收件数353.63万件,一网通办率达99.36%,高于省定90%的标准。“运河法治文化带”蝶变工程获评浙江省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开门大吉 信用街区”案例获评全省“信用助力营商环境”示范案例,“信用修复一件事”获评第五届“新华信用杯”优秀微视频。“无感监测”营商指数连续三季度位列全省第一。
3.重大改革走深走实。全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经济运行综合集成平台、“墅智养”“阳光小伢儿”平台、微型消防站管理平台、防汛防台信息化平台先后建成投用。“城市眼·云共治”获杭州市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特等奖,“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全国试点以优秀等次通过验收。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因地制宜形成各街道赋权执法事项清单,“红旗班”精细化管理模式获全省推广。8家区属国企正式揭牌,积极推动国有房产、安置房闲置利用和办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立“深圳·杭州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累计登记数据知识产权599件,占全市41%。制定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指南》地方标准,完成全国首单数据知识产权挂牌项目交易。
(四)发展基础扎实筑牢,重点产业集聚成势
1.不断挖掘产业发展空间。着力提升空间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盘活存量土地8270亩,完成率239%。完成经营性用地收储47宗1674亩,其中市级收储25宗992亩,区本级收储22宗682亩,出让经营性用地22宗697亩。工业用地收储14宗548亩,出让(含挂牌)9宗244亩,保障罗莱迪思、货拉拉、鲜丰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完成康桥园区征迁,腾出净地501亩;毛竹山区块控规调整100亩,1号地块顺利出让;智慧网谷小镇涉铁“卡脖子”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康桥运贸已达成征迁意向并实质性启动;石塘区块2宗95亩低效用地先行启动一期开发,控规调整在半山单元详细规划修编中落实,加强与市城投合作,共同打造区企合作标杆园区。大和平区块实现搬迁清零,腾挪出370.6亩用地。
2.全面提升产业平台能级。全力推进大运河数智未来城建设,构建“3大主导产业+8大优势赛道+9大潜力赛道”三级产业体系,设计“一带一道两轴四区”空间布局,以“基金+基地”模式投招联动,招引普华资本、杨林生物资本,组建规模2亿元人才基金。重塑武林商圈龙头地位,中国林业集团贸易总部、京东MALL、贝壳南方总部等65个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超620亿元。武林广场4万平方米商业空间面向商家免租金开放,着力打造杭城最璀璨的24小时商业空间。杭州中心开业,米其林餐厅品牌群入驻武林路梅鹤堂。加快特色街区能级提升,武林路女人街获评省级商业特色街区,大兜路历史街区列入省级高品质步行街培育名单。打造大运河武林门码头风情街区、上塘古运河景区等一批标杆夜间经济项目,新天地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武林路、新天地、胜利河被评为市级夜间经济集聚区。
3.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加强科技企业主体培育,产业基金规模达到180亿元,直接投资项目35个。顶格落实省市系列政策,接续制定稳进提质“拱16条”、现代服务业最强区27条、新制造业9条、“双百”企业礼遇“十条”、优化营商环境“十条”、夜经济“十条”、总部经济“十条”等政策,累计已兑现企业奖励资金10.78亿元,为企业减负降本66.4亿元,惠及企业4200余家。开展“墅企回归”专项行动,回归“税在地不在”“地在税不在”重点企业51家,当年税收5.45亿元。
4.强化赛道企业招引培育。瞄准世界500强、头部企业、总部项目,开展敲门招商。数字经济产业提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聚焦全区数字经济产业能级提升,数字扁担等7家企业入选准独角兽企业名单,货拉拉全国第二总部成功落地,360华东总部等项目正式签约,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大科学装置加速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9%。生命健康产业扩容,碧迪医疗大中华区创新中心正式投用,武田制药项目加速推进。启动“美丽经济第一区”建设,召开“2023拱墅区医美产业健康发展大会”,率先出台新政支持医美产业高质量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1.2%。电竞文娱产业提速。紧盯腾讯、网易、完美世界“三巨头”,持续扩大龙头企业影响力,落地竞想酒店等知名项目,推动华体电竞全国教育总部落地,规上电竞文娱企业营收增长12%。新制造业实现突破,聚焦光伏、储能、环保等特色产业链,助力禾迈电力、楚环科技、天丰电源等绿色能源产业矩阵式发展,推动裂变项目落地投产,加快OLED显示屏修复等项目建设,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45亿美元,同比增长175.02%。
(五)公共服务整合提升,幸福家园温暖和谐
1.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扎实推进校园建设改造工程,推动实施27所学校、幼儿园建设和老旧学校有机更新,新建学校8所、投用11所,新增学位13395个,12所学校获评省现代化学校,全区省等级幼儿园覆盖率100%。卫生医疗资源布局均衡有序,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启用,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大楼主体竣工,新华国际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加快建设,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完成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和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新建迁建,家庭医生签约42.95万人。新建放心农贸市场7家、民生药事服务站2家。超额完成保租房筹建5900套/间、14万平方米任务,回迁安置居民4771户。文体设施不断充实,新建1个文化驿站、2个城市书房、3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累计建设完成637个嵌入式体育场地,面积超7万平方米。
2.擦亮“一老一小”服务品牌。建成街道级康养联合体4家,新设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17个、床位258张,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155人,2家养老服务机构通过浙江服务品字标认证。累计为2000户独居老人安装“安居守护”设备,建成家庭养老照护床位579张。持续推进养老服务“爱心卡”项目,累计募集资金5200余万元,服务老年人98万余人次。新建大运河社区食堂(助餐点)7家,累计达到115家,新增“全城通”智慧助餐点78个,配送餐社区覆盖率80%以上。创新“五色探访”应用,实现对全区8.86万名探访对象的常态探访联系,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在全区81所幼儿园、98个园区开设托班131个,开设托育率60%,列入杭州市共同富裕示范区幼儿园托幼一体集成化改革试点项目。新增托育机构7家,全省率先实现政府主导普惠机构和示范驿站街道全覆盖,每千人托位数增加到4.95个,普惠托位占比达83.52%。成功通过浙江省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评估,托育工作在国家卫健委主办的“优化生育政策交流座谈会”、“智慧托育前瞻专题交流活动”上作经验分享。北软园区托育园成为全市首个产业园嵌入式托育普惠园,得到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3.就业救助保障精准到位。全范围多渠道拓宽就业渠道,升级数字就业应用平台,上线失业人员分类管理、失业人员职场体验、职场培训等功能模块,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实施“大运英才”支持计划,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627家。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累计向泸定县和昭化区定向推送用工岗位4000余个。稳妥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服务衔接,深化全民参保计划,全民参保登记率99.37%。整合助联体、慈善爱心超市、社工站等线下阵地,搭建救助平台,实现救助服务全覆盖。落实“春风常驻”政策,四级救助圈累计发放各类帮扶资金7100余万元。
(六)城市治理高效运行,区域发展平安稳定
1.基层治理基础不断夯实。建成“一网统管”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融合美丽河道、云上坦途、大综合一体化、红旗班等系统,接入7万余路视频监控及物联感知设备、5.8万余个城市部件数据,实现对城市管理活动的全领域覆盖、全时段监管。纵深推进区域“红旗班”建设,形成拱墅城市精细化管理高品质示范区。创建垃圾分类高标准省级示范片区2个、省级分类示范小区90个。通过第四批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中期验收并获评优秀等次,“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基地”落地拱墅,推动现代社区创新善治。在潮鸣街道、湖墅街道试点“统分”片区化改革。全年各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案件15964件,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
2.城区运行安全巩固强化。加快平安体系建设,切实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全力筑牢平安防线,连续18年获省平安区称号,夺得全省首批“平安二星金鼎”。全区治安警情下降22.13%,经济案件追赃挽损166亿元。持续开展常态化平安督查,自查点位4万余个,整治问题10万余个。开展居住小区消防安全培训演练500场。以东清大厦为试点,探索破解老旧高层楼宇安全隐患整治难题的有效途径。浙工新村有机更新项目整改速度和力度获得省委书记易炼红批示肯定。深化消防大排查大整治集中攻坚整治行动,持续推进生产自建房(沿街店铺)、群租房、居住小区等场所隐患排查整治。扎实推进除险保安,聚焦建设、交通、食药、特种设备、电信诈骗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事故发生。
总体来看,2023年全区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发展。但仍存在不少压力和问题:一是经济内生动力和抵御冲击能力仍需增强,科技创新、商业零售等领域横向对比仍存在差距,既要持续巩固金融、商贸等传统优势,又要加快开辟未来发展新赛道,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制造业产业发展新动能,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业态结构、动力结构,增强经济结构的均衡性。二是城区有机更新与功能布局优化仍需协同发力,以“精细化、品质范”为要求,要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加强功能联动,充分规划好、利用好新释放的空间资源,以资源盘活推动城区功能焕新。三是民生服务保障水平与精细化治理能力仍需对标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提升,要进一步加快民生领域规划项目建设,拓展实事项目,推动城区软实力不断提升。
面对依然严峻的发展形势、自身存在的差距不足,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主动的作为、更加扎实的举措,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全力应对各类困难挑战,突破发展瓶颈制约,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市前列。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后亚运“十大攀登行动”,坚定不移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勇攀高峰、勇立潮头,为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拱墅实景注入新内涵、作出新贡献。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5.5%;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5%;
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5%;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1.2%;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74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货物出口总额增长占全国份额基本稳定。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等指标确保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三、实现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采取有效措施,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力提升科技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势能
1.突出创新引领发展。深入实施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水平打造数字新城战略,R&D经费支出增长25%,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1.2%。深化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大城市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提升香港理工大学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华东合成生物学技术研究院等新型高能级科创平台能级,加快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大科学装置、浙大全息智能技术研究院等项目落地。打造环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4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6家以上。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科创园的孵化链生态链,推动各类平台数量规模持续增长。创建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区,新增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2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500件以上,每万人拥有量50.8件以上,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70件以上。打造集政府、院校、中介、银行、投资机构等于一体的专业化“科创店小二”服务队伍,支持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活动和高层次论坛。建强杭州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高水平办好首届中欧人才交流与创新合作大会,加大顶尖领军人才招引力度,动态迭代人才引聚政策,新增市级以上人才20名,“大运英才”项目100个,市级高层次人才1800名,高水平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区,全力打造人才向往之地、圆梦之区。
2.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依托“两朵云”超大规模算力中心,紧盯云计算大数据、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三大细分赛道,加快构建数字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力争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生物医药产业龙头引领,强化碧迪医疗、华东医药等重点企业带动效应,加大阿斯利康生命科学产业园、半山生命健康谷等平台支撑,加快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集聚,力争全年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电竞文娱产业把握契机,紧抓后亚运契机,持续放大腾讯、网易、完美世界等龙头企业产业链带动效应,积极引进重量级电竞赛事、顶级电竞俱乐部、动漫游戏设计研发板块和产业链优质企业,着力完善生态布局、提升产业能级。力争全年电竞文娱产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16亿元,增长6.5%。新制造业强链补链,大力实施光伏、储能、环保等产业链建链强链补链计划,全力服务保障凯大催化等龙头企业稳步发展,支持禾迈电力、罗莱迪思、楚环科技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扩大新制造产业规模,着力建设康桥智能制造产业园,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3.统筹保障平台发展。实施大运河数智未来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承接智能物联、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导入,争创更高能级战略平台。力争高新区营业收入达到490亿元,总税收突破62亿元。加快破解区域空间制约,加快毛竹山一期开工建设、二期拿地、三期收储,加快智慧网谷涉铁区块开发,推动沿320国道省市区合作示范区创建。出让经营性用地8宗206亩、收储10宗236亩,出让工业用地4宗148亩、收储5宗146亩,实现以储保供、“地等项目”。开发低效用地2000亩,盘活存量工业用地340亩,开展低效用地(园区)再开发试点,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快留用地开发,开工留用地项目3个。
4.纵深推进增值化改革。聚焦“1+4”产业主赛道,推动服务周期从“分段分环节”向“全周期全链条”转变,整合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市场服务功能,结合商务社区特色,围绕政策信息、要素资源、中介服务、商务配套等关键环节,建立“1Call就应”联动机制,搭建“云上会客厅”,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共性个性并存的集成供给体系,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增值服务,持续巩固“无感监测”营商指数全省头部优势。打造3个以上政务服务“一类事”场景。推广信用修复驿站,完成信用基层治理试点验收,深化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成果。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进一步摸清市场主体底数,增强服务实效。
(二)聚力挖掘需求潜力,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新态势
1.坚持项目为王促投资。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安排政府投资计划项目837个,安排省、市、区重点项目120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40亿元以上。完善大项目盯引落地闭环机制,抓实项目投资“543”体系,攻坚提速项目盯引、协调、签约、落地、开工、竣工、达产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环节,制度性实现“拿地即开工”。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智汇云谷(货拉拉全国第二总部)、贝壳南方总部等10个项目有序开工,恒隆广场、嘉里数创港等续建项目按时间节点推进,浙金一期、杨林生物等项目按期竣工投用。全力保障铁路北站单元GS1102-12地块、华丰单元XC1002-B1/B2-09地块等项目用地需求。发挥区属国有企业投融资和产业基金撬动作用,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2.坚持客户为要促消费。扛起杭州创建国际新型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担当,大力发展夜经济、潮经济、青春经济,推动10大夜场景建设,引进国内外各类首店60家以上。抢抓医美经济风口,加快凤栖谷系列产业园建设,力争医美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夯实汽车销售大区地位,推动保时捷汽车销售中心、华为AITO交付中心项目落地,比亚迪仰望汽车、广汽昊铂新能源车项目达产增效。推动新零售发展,深化美团小象、盒马等平台与线下企业合作,实现网络零售额800亿元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加速各类高端专业金融机构集聚,做强运河财富小镇、汇金国际、武林金融集聚区等金融平台,加速集聚各类专业金融服务机构。依托国民养老保险、杭银理财、杭银消费等头部机构,实现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5%,完成2家企业上市。
3.坚持“地瓜经济”促外贸。盯引落地总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20个,招引优质产业链项目160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0个。跟进服务tiktok基地初海未来、国家馆等重点项目,推动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发展。加快龙头外贸、服贸出口企业培育,持续开展“巩增长·树品牌”双千双百外贸拓市场交流活动,组织外贸团组12个,参加境外展会60场。引导传统外贸和制造企业实现在线化发展、数字化转型,力争服务贸易出口增长6%。组建专业涉外法律服务团队,推进涉外企业合规体系建设。加大外资外商招引力度,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城市国际化、杭甬“双城记”等重大战略落地建设,全面做好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区县协助等工作。
(三)释放亚运举办红利,塑造超大城市核心区新风貌
1.加速城市有机更新。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开展拱墅区城市总体设计和大运河沿岸设计规划、大城北片区规划、大运河数智未来城规划、武林商圈总体规划编制。优化北部路网结构,加快实施95条52.6公里道路建设,重点推进金昌路、康贤路、管家漾路、俞家桥路等主次干道建设,加速形成“十纵十横”的路网新格局。结合大城北2024—2026年新一轮标志性工程,实施提升产业、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116个。保障地铁15号线建设。全力保障区域用电需求,继续推进工业变、杭氧变、横塘变、北站变建设。统筹推进地下空间高质量开发建设,新增地下空间50万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5000个以上。
2.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推动美丽拱墅提能升级。条抓块保推进“清新拱墅”计划。运用“三色预警”平台,试点探索建筑工地扬尘管控“管治革命”,推广汽修行业活性炭全生命周期管理,PM2.5平均浓度降至31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85%。落实常态化流域共治,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及“五水共治”工作成效,全区88条河道水质稳中向好,高标准完成6个街道“污水零直排”提质增效任务,省市控断面水质保持Ⅲ类以上,Ⅳ类及以上水质占比97%以上。完成18个街道“宁静小区”推广,通过国家试点验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探索“无废城市”建设新模式,力争达到省级“无废城市”三星级建设评估标准。新增绿地35万平方米、绿道10公里以上,确保海绵城市面积达到建成区面积的47%。落实“林长制”,稳定保持森林覆盖率24.5%、湿地面积469.6公顷。创建垃圾分类省级示范小区90个。
3.提升现代社区品质。建立社会组织党建矩阵,依托区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芯’五阵地”社会组织党建服务品牌。打造片区化、街区化、集成化大运河幸福家园标志性成果6个,创建五星级社区服务综合体1个、五星级社会工作站1个。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与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相结合,实施48个旧改工程,建设22个未来社区,完成小区二次供水改造60个、加装电梯200台以上。总结提升超大城市危旧房、高层建筑有机更新“拱墅经验”,突出浙工新村、东清大厦、树园小区典型引路,试点推进居住类、商业类、产业类各1-2个更新项目落地。
(四)聚焦民生福祉共享,建设大运河幸福家园
1.擦亮运河文化金字牌。联动大运河杭钢公园与半山国家森林公园,实施历史文化街区道路交通微改造,提升运河街区一体化建设水平,加快大运河杭钢公园、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西泠·武林美术馆等项目建设,打造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紧抓大运河申遗十周年契机,大力发展“水上黄金旅游线”,办好大运河国际文化论坛,全力塑造“中国大运河景区南大门”形象。推动运河旅游资源联动研究,打造“爱上拱墅”大运河南端主题游线。进一步吸引优质博物馆资源集聚,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落,力争全区各类博物馆数量达到30家,实现旅游收入增长9%。
2.打好教育医疗文体优势牌。以建设“全省教育最强区”为目标,谋划“幼有优育”新三年行动计划,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98%。落实“托幼一体集成化改革”试点,幼儿园托育服务设置率达到61%。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建设,建成学校4所,新增学位5600个。优化医疗资源均衡布局,迁建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续建2家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新建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新华国际医院一期,推进浙大五官科医院建设。积极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杭州市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率达到95%。放大亚运长尾效应,积极引入世界曲棍球超级联赛、京杭大运河水上对抗赛、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杭州锦标赛、杭州女子半程马拉松、国际电竞赛事等一批影响力大的赛事,持续办好长三角水上运动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2.95平方米,开展全民健身活动180场以上,基本形成“10分钟健身圈”。完成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项目5个。
3.巩固“一老一小”特色牌。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服务场景,构建社区居家养老大照护体系,康养联合体街道覆盖率达到70%。推动老年食堂向社区食堂转型升级,新建“大运河社区食堂”15个。实施社区老年人益智增能项目,为2万名老人开展认知早期筛查、1500名认知高风险老人开展非药物干预。以社区或小区为基本单元,新建6家综合示范养老服务点。启动公建民营托育机构和幼儿园托育部布局优化工程,鼓励托育服务向小月龄婴幼儿延伸,新增“一老一小”普惠型融合服务点4个。依托国家级空间应用科普基地,办好校园科技节。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惠民牌。完善零工市场运营和管理机制,运用“浙里就业创业”,分级分类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顺利择业。持续推动社保参保扩面。加快医保智能化场景应用,协同推进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扎实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拓展社会救助服务内容和形式,打造“春风里”社会救助创新工作品牌,争创“星级助联体”6家,精心打造杭州慈善园。大力开展社会化拥军,推进区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全市标杆级“老兵之家”。加快安置房及周边配套项目建设进度,确保竣工沈家桥、甘长苑等项目,回迁安置3801户,实现城中村改造在外过渡户基本清零。筹建保障性住房903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100套/间。
(五)统筹城市发展安全,打造文明和谐现代平安城区
1.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基层治理十大课题项目”为抓手,推动初信初访、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等难题进一步化解,实现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迭代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做实“两支部一社团”建设,发挥“红茶议事会”等基层直接民主协商议事机制作用,引导草根社团、居民组织等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夯实群防群治力量,做优“武林大妈”志愿者品牌。深度推进“上统下分、强街优社”改革,切实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形成社区党建、治理、服务“三位一体”片区化管理体制改革模式,打造组织统合、力量聚合、事项整合、服务融合的现代社区建设标志性成果。
2.严守公共安全底线。迭代完善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机制,开展涉稳风险隐患清零、赛事安全保卫、社会面管控、信访问题化解、公共安全隐患治理、网络舆情管控、群防群治等专项行动,扎实妥善化解政治、金融、房地产、教育培训、电信诈骗、社会治安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风险隐患,抓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城市运行等工作,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确保社会面安全稳定。全力抓好除险保安,常态化扫黑除恶,依法打击侵犯公民人身与财产权益的犯罪。加强对信访风险、舆情风险和涉企风险的防范化解处置。附表
2023年拱墅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序号 | 指标名称 | 年度目标 | 2023年完成情况 | 备 注 | |
完成 | 完成率(%) | ||||
1 | 地区生产总值 | 5.5%左右(确保5%以上) | 5.1% | 100% | |
2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与经济增长同步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9.2亿元,增长8.1%。 | 100% | |
3 | 规上工业增加值 | 4%以上 | 2.2% | 55% | 增速小组第一,为打赢经济翻身仗奠定重要基础,但受液化空气、高强混凝土等部分权重企业产值下降较大的影响,全年增幅有所减缓,未达预期。 |
4 | 服务业增加值 | 6%左右 (确保5.5%以上) | 5.5% | 100% | |
5 | 固定资产投资 | 735亿元 | 843.4亿元 | 114.7% | |
6 | R&D经费支出(错年指标) | 25%以上 | 12.8% | 51.2% | 增速比杭州市、浙江省平均水平高出4.4、0.8个百分点,在全市位列第4。统计规则调整,辖区高校研发数据不据实核算,以全市平均数核算,导致我区数据增幅比预期下降5个百分点。 |
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8%以上 | 3.9% | 48.8% | 总量1393亿元,稳居全省第一,但我区权重商品石油因国际油价下跌,新能源车市场占比提升等因素影响销售;商超销售疫情后恢复情况未达到预想。汽车销售也受上年高基数影响,增幅不明显。 |
8 | 上市企业(家) | 3 | 3 | 100% | |
9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 10% | 8.9% | 89% | 高于杭州市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主城区第一,但受新浪系等互联网广告企业务下滑影响,营收未达预期。 |
10 | 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 | 10%以上 | 11.2% | 112% | |
11 | 规上电竞文娱企业营业收入 | 15% | 12% | 80% | 受《网络游戏管理办法》以及游戏版号收紧等影响,对电竞产业冲击较大。 |
12 | 招引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个) | 20 | 21 | 105% | |
13 |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 6 | 7.45 | 124.2% | |
14 |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 | 100 | 134 | 134% | |
15 | 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家) | 200以上 | 534 | 267% | |
16 | 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家) | 10 | 49 | 490% | |
17 | 新增市级高层次人才(名) | 1500以上 | 3214人 | 214% | |
18 | 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 公用桩 | 200 | 508 | 254% | |
19 | 新增城镇就业 | 3万人 | 3.2万人 | 106.7% | |
20 |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个) | 52 | 52 | 100% | |
21 | 加梯(台) | 200 | 204 | 102% | |
22 | 回迁安置居民(户) | 2260 | 4771 | 211.1% | |
23 | 道路竣工(条) | 20 | 36 | 180% | |
24 | 新增停车泊位(个) | 5000 | 20319 | 406.4% | |
25 | 新增绿地面积(万平方米) | 35 | 38.65 | 110.4% | |
26 | 新建绿道(公里) | 8.3 | 8.3 | 100% | |
27 | 家庭养老床位(张) | 550以上 | 579 | 105.3% | |
28 | 新增托育机构(家) | 6 | 7 | 116.7% | |
29 | 新建学校 | 8所 | 8所 | 100% | |
30 | 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 3.5万平方米 | 7万平方米 | 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