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K1493206-6/2024-2987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府办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备注/文号 拱政发〔2024〕4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生成日期 2024-02-20 发布日期 2024-02-20
附件
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关于拱墅区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 2024-02-20 14:02:45 点击率:

2023年以来,拱墅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党的二十大对法治政府建设新部署新要求,打造拱墅辨识度法治成果,为全区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高品质建设幸福家园、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中争当样板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运河法治文化茶馆获评浙江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湖墅司法所获评省“枫桥式”司法所。“拱墅优礼”入选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信用+武林商圈”获评省“信用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示范案例。“聚焦法治‘最小单元’,推进法治国企建设纵深”项目获评全省“十大普法影响力事件”。构建“1+3+N”全域数智见证服务体系获评“浙江省数字经济系统优秀制度成果”。“宁静东新”参评省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项目。

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突出成效

(一)突出重点,法治护航中心工作

1.加强共同富裕法治保障。推进电竞产业合规体系建设,编制电竞产业合规指引,引导电竞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成立区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中心,出台《盈运通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指引》《盈运通法律服务清单》,建设“墅企普法”应用,开展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主题沙龙,为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推广使用“护薪保”平台,检查企业1483家,规范劳动用工行为。

2.筑牢亚运筹办法治屏障。组建区服务保障亚运会调解专家应急队,组织服务保障亚运人民调解业务培训,开展拱墅区“法迎亚运”普法进社区系列文艺演出活动,发挥“我为亚运护航”公益法律服务团优势,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3.加强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危险物品安全监管,对违规电气焊作业等专项整治,查处违法违规行为78起。排查企业重点领域非法集资风险4060家,金融联审212家。建立三级医疗救治网络,做好急救药品和物资储备。开展“运河净网”等行动,形成治网合力。开展“清朗亮剑”行动,巩固“双减”成效。开展民生领域查办案件“铁拳”行动、过度包装整治行动等20余次,维护市场秩序。

(二)优化服务,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1.促进制度供给与实施。出台“拼经济•开门红”16条等系列政策,兑现惠企政策资金5.35亿元。在政府采购等5个领域应用信用报告,创新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试点,全区40个单位已贯通应用,服务企业562家。

2.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推进区街两级涉企服务体系建设,嵌入企业服务驿站17个。推动高频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延伸至商务社区办理。实现卫健等部门事项现场踏勘环节“零跑腿”线上办,办理时间压减90%以上。完成涉审中介机构事项评价341项,引导中介机构合同备案147项。“拱墅区构建政府采购‘云评审’体系”入选营商环境“微改革”省库项目、省发改委涉企服务“一类事”省级指导目录先行先试项目。

3.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完成食品经营许可(备案)等4个行政许可裁量权基准制定试点。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各类存量文件51件。围绕亚运知识产权保护,梳理形成三类重点场所清单,举办专题培训64场,检查专业市场等场所7家。落地全市首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工作站,查办知识产权案件48件,罚没款108万元。双随机抽查占比67.25%,跨部门监管率51.75%,掌上执法率为100%,信用分类结果应用率100%。

(三)健全机制,提升依法决策水平

1.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依法决策机制,对3个区政府事项实行目录化管理,对1个区级事项实施后评估。“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机制的实践与深化”项目入选省司法厅揭榜挂帅项目和典型案例。在浙工新村有机更新、武林壹号消防整治等38个涉法事务中做好法治保障。

2.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管。落实法定程序要求,完成立法等征求意见反馈32个,合法性审查各类文件21个、行政机关合同36个,备案审查部门规范性文件8个,后评估全区行政规范性文件85个,对涉及营商环境的区政府文件进行清理。

3.强化行政合法性审查。深入贯彻《浙江省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编制合法性审查目录清单。成立区合法性审查服务中心和18个街道分中心,加强法审员能力提升,推进街道合法性审查范围、内容、流程等标准化建设,提升辖区法治保障水平。

(四)夯实基础,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

1.纵深推进行政执法改革。按照《杭州市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建设规范(试行)》要求,落实街道执法营房提升改造。形成执法规范等34项制度,做好街道执法业务培训和实务指导。上塘街道开展全市首个规范化办案区试点建设,长庆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省“枫桥式”综合行政执法中队。

2.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裁量权基准适用,开展行政执法“公述民评”活动。组织区政府常务会学法4次,组织全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网上学法用法考试、区管领导干部在线考法,法治素养全面提升。

3.深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开展涉企执法“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专项监督,落实“行刑衔接”监督。选聘新一届区法治建设监督员(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17名,推动行政执法监督新闻媒体和行业协会联系点有效履职。对全区行政执法案卷开展评查,市规资拱墅分局行政许可案卷获评市“示范优案”。

(五)聚焦发力,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1.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司法所软硬件建设提档升级,承接司法部关于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推广“浙里调解”平台,新成立民非调解组织3家。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深化“运河法治文化带”品牌建设,培育“大运河说法”平台,打造区法韵公园等阵地,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2.加强行政争议化解。全过程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通过庭前研判、案中协调、案后跟进,重点关注有败诉风险的案件。受理行政调解案件75938件,调解成功58172件,调解成功率76.60%,涉案金额4878万元。

3.推进复议应诉工作。成立全市首个行政复议“5S”助企工作站,市区两级行政复议员入驻,精准提供定制服务。审结复议案件302件,调撤173件,复议纠错6件;审结行政诉讼133件,撤诉48件,败诉 5件。全区一审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为100%。

二、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我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整体推进有序,但存在以下不足:1.街道执法人员执法能力有待加强;2.监管部门日常监管工作有待强化;3.新型违法犯罪应对能力有待提升;4.金融法治土壤培育仍需努力;5.医疗机构监管面临挑战;6.“两高一低”问题专项整治形势依然严峻。

三、2023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强化统筹谋划。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审议法治拱墅建设工作情况,在法治轨道上全面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拱墅实景。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做好问题整改。

(二)纳入年终述职。组织开展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考合一”考核,将述法内容纳入述职述责述廉述法报告。选取3家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上作现场述法。

(三)加强督促检查。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作为法治督察和法治拱墅考核的重点。结合区委巡察工作安排,对6家区级部门、8个街道开展法治督察,反馈问题25个,督促被巡察单位落实整改。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八进”工作。全力配合完成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任务。推广使用《电竞产业合规指引》,发挥电竞产业合规中心作用,培育合规示范企业,推进电竞产业合规体系建设。

(二)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建立政务服务增值化特色服务体系,健全企业综合服务工作运行机制和协调机制。健全“1 Call就应”咨询服务体系。打造政府采购“云评审”体系,升级“1+3+N”全域数智见证服务体系等交易服务平台。

(三)促进行政争议化解。深入学习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落实每案必调机制,在法律框架内实现争议化解。继续推进信访与复议衔接机制,加强复议前置情形的引导告知,切实增强行政复议吸纳行政争议的能力。

(四)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全面推进政府工作法治化,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夯实区合法性审查服务中心和街道分中心基础,配齐配强合法性审查人员,全面推进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邀请专家和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做好业务指导。

(五)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开展公述民评、案卷评查、专项监督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广使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工作法律指引》,提高基层执法办案水平。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

(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强化运河法律服务集聚区建设,持续擦亮“运河律师”党建品牌,推进“法护墅企”专项行动,完善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中心“1+1+17”双向增值模式,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

行政执法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和工作要点
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关于拱墅区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索引号

K1493206-6/2024-29873

文号

拱政发〔2024〕4号

公布日期

2024-02-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府办

2023年以来,拱墅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党的二十大对法治政府建设新部署新要求,打造拱墅辨识度法治成果,为全区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高品质建设幸福家园、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中争当样板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运河法治文化茶馆获评浙江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湖墅司法所获评省“枫桥式”司法所。“拱墅优礼”入选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信用+武林商圈”获评省“信用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示范案例。“聚焦法治‘最小单元’,推进法治国企建设纵深”项目获评全省“十大普法影响力事件”。构建“1+3+N”全域数智见证服务体系获评“浙江省数字经济系统优秀制度成果”。“宁静东新”参评省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项目。

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突出成效

(一)突出重点,法治护航中心工作

1.加强共同富裕法治保障。推进电竞产业合规体系建设,编制电竞产业合规指引,引导电竞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成立区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中心,出台《盈运通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指引》《盈运通法律服务清单》,建设“墅企普法”应用,开展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主题沙龙,为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推广使用“护薪保”平台,检查企业1483家,规范劳动用工行为。

2.筑牢亚运筹办法治屏障。组建区服务保障亚运会调解专家应急队,组织服务保障亚运人民调解业务培训,开展拱墅区“法迎亚运”普法进社区系列文艺演出活动,发挥“我为亚运护航”公益法律服务团优势,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3.加强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危险物品安全监管,对违规电气焊作业等专项整治,查处违法违规行为78起。排查企业重点领域非法集资风险4060家,金融联审212家。建立三级医疗救治网络,做好急救药品和物资储备。开展“运河净网”等行动,形成治网合力。开展“清朗亮剑”行动,巩固“双减”成效。开展民生领域查办案件“铁拳”行动、过度包装整治行动等20余次,维护市场秩序。

(二)优化服务,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1.促进制度供给与实施。出台“拼经济•开门红”16条等系列政策,兑现惠企政策资金5.35亿元。在政府采购等5个领域应用信用报告,创新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试点,全区40个单位已贯通应用,服务企业562家。

2.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推进区街两级涉企服务体系建设,嵌入企业服务驿站17个。推动高频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延伸至商务社区办理。实现卫健等部门事项现场踏勘环节“零跑腿”线上办,办理时间压减90%以上。完成涉审中介机构事项评价341项,引导中介机构合同备案147项。“拱墅区构建政府采购‘云评审’体系”入选营商环境“微改革”省库项目、省发改委涉企服务“一类事”省级指导目录先行先试项目。

3.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完成食品经营许可(备案)等4个行政许可裁量权基准制定试点。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各类存量文件51件。围绕亚运知识产权保护,梳理形成三类重点场所清单,举办专题培训64场,检查专业市场等场所7家。落地全市首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工作站,查办知识产权案件48件,罚没款108万元。双随机抽查占比67.25%,跨部门监管率51.75%,掌上执法率为100%,信用分类结果应用率100%。

(三)健全机制,提升依法决策水平

1.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依法决策机制,对3个区政府事项实行目录化管理,对1个区级事项实施后评估。“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机制的实践与深化”项目入选省司法厅揭榜挂帅项目和典型案例。在浙工新村有机更新、武林壹号消防整治等38个涉法事务中做好法治保障。

2.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管。落实法定程序要求,完成立法等征求意见反馈32个,合法性审查各类文件21个、行政机关合同36个,备案审查部门规范性文件8个,后评估全区行政规范性文件85个,对涉及营商环境的区政府文件进行清理。

3.强化行政合法性审查。深入贯彻《浙江省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编制合法性审查目录清单。成立区合法性审查服务中心和18个街道分中心,加强法审员能力提升,推进街道合法性审查范围、内容、流程等标准化建设,提升辖区法治保障水平。

(四)夯实基础,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

1.纵深推进行政执法改革。按照《杭州市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建设规范(试行)》要求,落实街道执法营房提升改造。形成执法规范等34项制度,做好街道执法业务培训和实务指导。上塘街道开展全市首个规范化办案区试点建设,长庆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省“枫桥式”综合行政执法中队。

2.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裁量权基准适用,开展行政执法“公述民评”活动。组织区政府常务会学法4次,组织全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网上学法用法考试、区管领导干部在线考法,法治素养全面提升。

3.深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开展涉企执法“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专项监督,落实“行刑衔接”监督。选聘新一届区法治建设监督员(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17名,推动行政执法监督新闻媒体和行业协会联系点有效履职。对全区行政执法案卷开展评查,市规资拱墅分局行政许可案卷获评市“示范优案”。

(五)聚焦发力,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1.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司法所软硬件建设提档升级,承接司法部关于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推广“浙里调解”平台,新成立民非调解组织3家。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深化“运河法治文化带”品牌建设,培育“大运河说法”平台,打造区法韵公园等阵地,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2.加强行政争议化解。全过程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通过庭前研判、案中协调、案后跟进,重点关注有败诉风险的案件。受理行政调解案件75938件,调解成功58172件,调解成功率76.60%,涉案金额4878万元。

3.推进复议应诉工作。成立全市首个行政复议“5S”助企工作站,市区两级行政复议员入驻,精准提供定制服务。审结复议案件302件,调撤173件,复议纠错6件;审结行政诉讼133件,撤诉48件,败诉 5件。全区一审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为100%。

二、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我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整体推进有序,但存在以下不足:1.街道执法人员执法能力有待加强;2.监管部门日常监管工作有待强化;3.新型违法犯罪应对能力有待提升;4.金融法治土壤培育仍需努力;5.医疗机构监管面临挑战;6.“两高一低”问题专项整治形势依然严峻。

三、2023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强化统筹谋划。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审议法治拱墅建设工作情况,在法治轨道上全面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拱墅实景。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做好问题整改。

(二)纳入年终述职。组织开展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考合一”考核,将述法内容纳入述职述责述廉述法报告。选取3家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上作现场述法。

(三)加强督促检查。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作为法治督察和法治拱墅考核的重点。结合区委巡察工作安排,对6家区级部门、8个街道开展法治督察,反馈问题25个,督促被巡察单位落实整改。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八进”工作。全力配合完成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任务。推广使用《电竞产业合规指引》,发挥电竞产业合规中心作用,培育合规示范企业,推进电竞产业合规体系建设。

(二)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建立政务服务增值化特色服务体系,健全企业综合服务工作运行机制和协调机制。健全“1 Call就应”咨询服务体系。打造政府采购“云评审”体系,升级“1+3+N”全域数智见证服务体系等交易服务平台。

(三)促进行政争议化解。深入学习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落实每案必调机制,在法律框架内实现争议化解。继续推进信访与复议衔接机制,加强复议前置情形的引导告知,切实增强行政复议吸纳行政争议的能力。

(四)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全面推进政府工作法治化,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夯实区合法性审查服务中心和街道分中心基础,配齐配强合法性审查人员,全面推进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邀请专家和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做好业务指导。

(五)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开展公述民评、案卷评查、专项监督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广使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工作法律指引》,提高基层执法办案水平。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

(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强化运河法律服务集聚区建设,持续擦亮“运河律师”党建品牌,推进“法护墅企”专项行动,完善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中心“1+1+17”双向增值模式,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