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66523942-X/2023-2804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区统计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备注/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生成日期 | 2023-08-02 | 发布日期 | 2023-08-02 |
附件 |
发布日期: 2023-08-02 15:23:44 点击率:
今年以来,区统计局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三城五区”建设,积极开拓统计工作思路,深入推进统计改革创新,不断提升统计服务质效,为全面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统计保障。
一、上半年统计工作开展情况
(一)紧扣需求,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1、预警分析有了新提升。一是加大分析频次。今年以来,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区统计局围绕月晾晒指标不断强化预警监测,每月上旬、中下旬分两次报送指标运行情况,做到预警前移。二是加大分析深度。针对GDP、工业、社零、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每月开展精准分析,重点分析指标存在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三是加大分析宽度。以“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为契机,围绕拱墅区“1+4”特色产业撰写《“八八战略”视角下拱墅区五大产业发展情况简析》,分析产业发展特征、短板,并就现在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文章被区委选用,并在《拱墅政研:调查报告》第一期刊发。今年以来,我局共撰写完成《2023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主要经济指标一季度预计及建议》以及《2023年1-5月拱墅区经济形势分析》等分析文章30余篇,获区主要领导批示19次。
2、统计服务有了新突破。结合省市“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
题”活动、全区“百日攻坚破百难 千名干部助千企”等活动,区统计局不断加大企业走访调研力度。今年以来精准指导服务重点企业和投资项目160余家,及时与结对商务社区共同开展助企活动,分管领导带队赴商务社区讲解统计相关工作,为企业答疑解惑;专业科室深入走访60家结对企业,实现联系企业全覆盖,共收集企业困难建议10余条。在做好分专业、分层级培训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优化培训内容,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法治宣讲与业务培训有机结合,今年以来共开展年报会、投入产出等培训超过30场。同时,强化与部门协作,牵头负责全区综合考评满意度评价方案的制定,及时与市局相关处室对接,了解市局满意度评价方案制定依据和具体实施办法设计进度,并与主城区其他区沟通,借鉴先进城区的工作经验,结合拱墅区实际草拟了初步方案。
3、统计产品有了新提升。定期更新浙政钉“数据拱墅”数字月报平台,优化完善“数据拱墅”智慧平台,为区委区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街道(园区)提供及时、全面的数据资讯情况。全力谋划推进“企业画像”,紧密联系相关部门完成了规上企业画像指标体系的建立,包括规上企业画像预警指标体系、区域风险企业预警模型和企业经营评价体系以及大部分数据的收集。新媒体影响力不断增强,“拱墅统计”官方微信平台结合实际,加强对投入产出、经济普查、统计法治等今年工作重点的宣传,今年共推送60篇,阅读量48873人次,综合影响力保持全国统计系统区县前三。
(二)依法治统,建立完善防惩长效机制。
1、扎实推进专项治理行动。按照要求,召开统计造假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常务会议和常委会会议上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家、省、市统计局有关会议精神,研究我区贯彻落实意见。印发《2023年全区统计法治建设(依法行政)工作要点》,计划全年对500家“四上”单位(项目)开展数据核查,120家单位(项目)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截至目前已经完成6个专业共517家单位(项目)的数据核查工作。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拱墅实际,已草拟《关于开展加强统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组织部门职能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贯通协调工作的通知》,促进统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组织部门职能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统筹衔接、贯通融合,推动各类监督提质增效。与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联合开展以专项治理为主题的日常监督项目化工作,建立每月2次联合执法行动计划,形成监督合力,打造防治统计造假的坚实屏障。
2、严格组织数据质量核查。坚持“数据核查和指导工作”相结合工作方式,扎实有序推进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工作。完善统计数据质量管控机制,定期梳理重点企业名单,会同街道开展数据自查核查,多维度构筑“统计数据质量防控网”。严格按照市局下达的统计执法监督检查任务,认真制定统计执法监督检查计划表,全面落实“双随机”制度,坚持做到各街道和各专业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全覆盖。全年计划对120家单位开展了统计执法检查,截至目前,开展执法检查64家,1家警告、2家警告并处罚款7800元。
3、完善推进统计单元智治。拱墅区局以建成的19个街道统计驿站为载体,经常性开展企业统计单元智治活动,力求每一个街道驿站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专属品牌,实现由“盆景”向“风景”转变。把统计法治、专业培训、“最多报一次”培训、财务税务科技相关政策等搬入活动内容,开启“线上+线下”双模式,通过理论讲解、现场面对面等方式,解决企业统计单元在统计工作中遇到得各种难题。通过政企交流会,拉近企业与统计的距离,共同分享企业发展经验、分享统计业务知识等,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今年以来共开展线下统计单元活动70余场。
(三)多措并举,全力抓好经济普查和常规调查。
1、五经普工作有序推进。一是高度重视,确保普查工作顺利推进。拱墅区高度重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在一届区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上专题研究五经普相关工作,由常务牵头,组建拱墅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印发《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明确工作职责,确保责任到位、工作有序。二是抓好培训,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按时保质完成了174个社区边界更新维护工作,有序开展了级边界更新维护、投入产出调查单位、拱墅区第五次经济普查综合试点等培训。完成五经普服务外包项目签订,实现服务人员集中办公,结合我区实际,将工作细化到周、明确到人,扎实有序推进经普工作。三是注重宣传,营造良好普查氛围。积极整合各方资源,统筹指导各街道积极开展一系列“接地气”的经普宣传和普法宣传活动,认真开展五经普课题撰写和信息报送工作,截至目前,撰写报送经济普查新闻信息70余篇,编印经普简报2期,其中被省经普网采用53篇,推送的“拱墅区第五次经济普查综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被杭州日报宣传报道。
2、社情民意调查不断拓宽。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民生关切,积极拓展社情民意调查领域。按照省市部署要求,积极主动配合局队完成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企业满意度、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赛马”活动居民满意度调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浙江民众感受度调查、亚运不停工调查、全民应急安全素养的调查、高学历调研等调查、调研工作共10余次。
3、专项调查指导有效强化。认真完成月度劳动力抽样调查、城镇住户调查等专项调查工作。今年以来,完成全区月度劳动力调查样本工作,通过新拱墅18个样本社区288户参与调查,及时准确反映我区劳动力资源等基本情况。从严从细落实住户调查工作,规范转变培训方式,把握务实性、针对性、导向性多载体多方式开展业务知识学习指导,今年以来共开展调查员集中培训5场,总计培训191人次。务实数据审核,通过一台账三清单把关月度数据质量,确保“日审周清月结”。增进部门协调联动,区局业务人员每月监测收支数据变化趋势,与民政、人社、商务等部门共享政策和实施成效信息,掌握影响城镇居民收支数据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措施建议,在区一季度综合数据分析会材料中对指标情况进行了汇报,获区长重要批示。2、3月份区统计局和区人社局联合组建工作督导组,由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各街道面对面分析指导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协同14个街道对新一轮记账户进行全覆盖上门指导,大大提高了住户记账数据质量。
(四)从严从实,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能力。
1、加强政治统领,严格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局党组把政治建设贯穿于统计工作全过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拱墅区统计局2023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和《2023年度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分工》,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加强全局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严格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民主集中制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持续加强日常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突出作风效能,持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突出抓好干部作风和纪律建设,始终把严纪律、明规矩放到重要的位置。结合每月“党员固定活动日”和党风廉政建设活动,把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廉政教育贯穿于全年。结合每月“党员固定活动日”和廉政建设活动,认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观拱墅家风馆、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等各类党风廉政建设主题教育6次,主动与结对5个社区签订契约化项目,开展困难户走访慰问、消防安全演练、美化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4次,不断强化全局干部职工的纪律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和工作责任意识。
3、坚持严管厚爱,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在干部管理上,坚持以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周工作例会、季度工作考核等措施强化个人绩效评价,压实干部责任,强化履职担当。注重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升干部统计业务能力,将优秀干部合理安排到重要工作岗位锻炼,提高干部组织协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序开展全局干部岗位轮岗交流,积极做好干部省市挂职锻炼工作,目前有1名干部在安徽宿州萧县挂职;有4名干部在市统计局相关处室挂职;1名干部抽调至区委组织部考核专班挂职;1名干部抽调至亚运工作专班挂职。另外,有1名同志通过公开遴选选调至省统计局。
解读链接:http://www.gongshu.gov.cn/art/2023/8/2/art_1229707689_1836538.html
规划计划
|
总结计划
|
总结和计划
|
索引号
66523942-X/2023-28042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8-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统计局
今年以来,区统计局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三城五区”建设,积极开拓统计工作思路,深入推进统计改革创新,不断提升统计服务质效,为全面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统计保障。
一、上半年统计工作开展情况
(一)紧扣需求,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1、预警分析有了新提升。一是加大分析频次。今年以来,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区统计局围绕月晾晒指标不断强化预警监测,每月上旬、中下旬分两次报送指标运行情况,做到预警前移。二是加大分析深度。针对GDP、工业、社零、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每月开展精准分析,重点分析指标存在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三是加大分析宽度。以“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为契机,围绕拱墅区“1+4”特色产业撰写《“八八战略”视角下拱墅区五大产业发展情况简析》,分析产业发展特征、短板,并就现在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文章被区委选用,并在《拱墅政研:调查报告》第一期刊发。今年以来,我局共撰写完成《2023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主要经济指标一季度预计及建议》以及《2023年1-5月拱墅区经济形势分析》等分析文章30余篇,获区主要领导批示19次。
2、统计服务有了新突破。结合省市“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
题”活动、全区“百日攻坚破百难 千名干部助千企”等活动,区统计局不断加大企业走访调研力度。今年以来精准指导服务重点企业和投资项目160余家,及时与结对商务社区共同开展助企活动,分管领导带队赴商务社区讲解统计相关工作,为企业答疑解惑;专业科室深入走访60家结对企业,实现联系企业全覆盖,共收集企业困难建议10余条。在做好分专业、分层级培训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优化培训内容,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法治宣讲与业务培训有机结合,今年以来共开展年报会、投入产出等培训超过30场。同时,强化与部门协作,牵头负责全区综合考评满意度评价方案的制定,及时与市局相关处室对接,了解市局满意度评价方案制定依据和具体实施办法设计进度,并与主城区其他区沟通,借鉴先进城区的工作经验,结合拱墅区实际草拟了初步方案。
3、统计产品有了新提升。定期更新浙政钉“数据拱墅”数字月报平台,优化完善“数据拱墅”智慧平台,为区委区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街道(园区)提供及时、全面的数据资讯情况。全力谋划推进“企业画像”,紧密联系相关部门完成了规上企业画像指标体系的建立,包括规上企业画像预警指标体系、区域风险企业预警模型和企业经营评价体系以及大部分数据的收集。新媒体影响力不断增强,“拱墅统计”官方微信平台结合实际,加强对投入产出、经济普查、统计法治等今年工作重点的宣传,今年共推送60篇,阅读量48873人次,综合影响力保持全国统计系统区县前三。
(二)依法治统,建立完善防惩长效机制。
1、扎实推进专项治理行动。按照要求,召开统计造假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常务会议和常委会会议上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家、省、市统计局有关会议精神,研究我区贯彻落实意见。印发《2023年全区统计法治建设(依法行政)工作要点》,计划全年对500家“四上”单位(项目)开展数据核查,120家单位(项目)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截至目前已经完成6个专业共517家单位(项目)的数据核查工作。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拱墅实际,已草拟《关于开展加强统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组织部门职能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贯通协调工作的通知》,促进统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组织部门职能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统筹衔接、贯通融合,推动各类监督提质增效。与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联合开展以专项治理为主题的日常监督项目化工作,建立每月2次联合执法行动计划,形成监督合力,打造防治统计造假的坚实屏障。
2、严格组织数据质量核查。坚持“数据核查和指导工作”相结合工作方式,扎实有序推进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工作。完善统计数据质量管控机制,定期梳理重点企业名单,会同街道开展数据自查核查,多维度构筑“统计数据质量防控网”。严格按照市局下达的统计执法监督检查任务,认真制定统计执法监督检查计划表,全面落实“双随机”制度,坚持做到各街道和各专业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全覆盖。全年计划对120家单位开展了统计执法检查,截至目前,开展执法检查64家,1家警告、2家警告并处罚款7800元。
3、完善推进统计单元智治。拱墅区局以建成的19个街道统计驿站为载体,经常性开展企业统计单元智治活动,力求每一个街道驿站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专属品牌,实现由“盆景”向“风景”转变。把统计法治、专业培训、“最多报一次”培训、财务税务科技相关政策等搬入活动内容,开启“线上+线下”双模式,通过理论讲解、现场面对面等方式,解决企业统计单元在统计工作中遇到得各种难题。通过政企交流会,拉近企业与统计的距离,共同分享企业发展经验、分享统计业务知识等,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今年以来共开展线下统计单元活动70余场。
(三)多措并举,全力抓好经济普查和常规调查。
1、五经普工作有序推进。一是高度重视,确保普查工作顺利推进。拱墅区高度重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在一届区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上专题研究五经普相关工作,由常务牵头,组建拱墅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印发《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明确工作职责,确保责任到位、工作有序。二是抓好培训,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按时保质完成了174个社区边界更新维护工作,有序开展了级边界更新维护、投入产出调查单位、拱墅区第五次经济普查综合试点等培训。完成五经普服务外包项目签订,实现服务人员集中办公,结合我区实际,将工作细化到周、明确到人,扎实有序推进经普工作。三是注重宣传,营造良好普查氛围。积极整合各方资源,统筹指导各街道积极开展一系列“接地气”的经普宣传和普法宣传活动,认真开展五经普课题撰写和信息报送工作,截至目前,撰写报送经济普查新闻信息70余篇,编印经普简报2期,其中被省经普网采用53篇,推送的“拱墅区第五次经济普查综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被杭州日报宣传报道。
2、社情民意调查不断拓宽。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民生关切,积极拓展社情民意调查领域。按照省市部署要求,积极主动配合局队完成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企业满意度、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赛马”活动居民满意度调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浙江民众感受度调查、亚运不停工调查、全民应急安全素养的调查、高学历调研等调查、调研工作共10余次。
3、专项调查指导有效强化。认真完成月度劳动力抽样调查、城镇住户调查等专项调查工作。今年以来,完成全区月度劳动力调查样本工作,通过新拱墅18个样本社区288户参与调查,及时准确反映我区劳动力资源等基本情况。从严从细落实住户调查工作,规范转变培训方式,把握务实性、针对性、导向性多载体多方式开展业务知识学习指导,今年以来共开展调查员集中培训5场,总计培训191人次。务实数据审核,通过一台账三清单把关月度数据质量,确保“日审周清月结”。增进部门协调联动,区局业务人员每月监测收支数据变化趋势,与民政、人社、商务等部门共享政策和实施成效信息,掌握影响城镇居民收支数据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措施建议,在区一季度综合数据分析会材料中对指标情况进行了汇报,获区长重要批示。2、3月份区统计局和区人社局联合组建工作督导组,由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各街道面对面分析指导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协同14个街道对新一轮记账户进行全覆盖上门指导,大大提高了住户记账数据质量。
(四)从严从实,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能力。
1、加强政治统领,严格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局党组把政治建设贯穿于统计工作全过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拱墅区统计局2023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和《2023年度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分工》,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加强全局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严格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民主集中制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持续加强日常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突出作风效能,持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突出抓好干部作风和纪律建设,始终把严纪律、明规矩放到重要的位置。结合每月“党员固定活动日”和党风廉政建设活动,把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廉政教育贯穿于全年。结合每月“党员固定活动日”和廉政建设活动,认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观拱墅家风馆、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等各类党风廉政建设主题教育6次,主动与结对5个社区签订契约化项目,开展困难户走访慰问、消防安全演练、美化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4次,不断强化全局干部职工的纪律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和工作责任意识。
3、坚持严管厚爱,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在干部管理上,坚持以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周工作例会、季度工作考核等措施强化个人绩效评价,压实干部责任,强化履职担当。注重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升干部统计业务能力,将优秀干部合理安排到重要工作岗位锻炼,提高干部组织协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序开展全局干部岗位轮岗交流,积极做好干部省市挂职锻炼工作,目前有1名干部在安徽宿州萧县挂职;有4名干部在市统计局相关处室挂职;1名干部抽调至区委组织部考核专班挂职;1名干部抽调至亚运工作专班挂职。另外,有1名同志通过公开遴选选调至省统计局。
解读链接:http://www.gongshu.gov.cn/art/2023/8/2/art_1229707689_1836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