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2496089X/2023-278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长庆街道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备注/文号 | -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生成日期 | 2023-07-07 | 发布日期 | 2023-07-07 |
附件 | 长庆街道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
发布日期: 2023-07-07 16:24:54 点击率:
为进一步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婚姻家庭文化,形成良好社会新风尚,长庆街道结合实际,制定《长庆街道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倡导现代文明简约的婚礼仪式和优秀传统中华婚俗文化,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鼓励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现代婚俗创新,尊重婚俗文化的多样性。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持续传承良好家风家教,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自觉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旧俗陋习,营造喜事新办的社会风尚。
二、工作内容
(一)深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不断完善服务阵地建设,推动各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办公楼以及户外公园等公共场所活动中,将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结合进去打造,引导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专业人才,开展家庭教育、反家暴教育、恋爱婚姻家庭观念教育、生活减压等预防性专业服务。依托红色党建联盟等良好的共建资源,推动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的拓展。
(二)全力打造“新婚俗”家风品牌。长庆街道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积极探索“党建+家风”新模式,吹响文明礼仪之风,激发群众共建社区的动力与热情,使“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成为全体长庆人的共同信念。全街6个社区,有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周鸿英、和谐家庭陈成法、诸葛亮后裔诸葛辰嘉等家风模范。挖掘提炼各社区在婚俗方面良好的家风家训;将优良的、积极向上的婚姻文化和家训家风融入拱墅区家风馆,打造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婚姻家庭文化教育基地;将中国古代家文化的精神内涵、功能,根植于现代婚姻家庭,把传统家道、家规、家学、家案融入现代家庭管理。
(三)倡导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婚俗文化。将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敬老爱幼等承诺,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纳入居民公约。采取群众认可的约束性措施,反对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鼓励社区自治组织通过教育、规劝等方式引导居民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四)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抵制不正之风。宣传、民政、共青团、妇联等业务线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浓厚婚俗改革社会氛围。以社区为重要宣传平台,采取制作宣传展板,印发宣传单、倡议书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引导新婚当事人抵制高额彩礼、奢华婚礼。
三、工作举措
(一)建立志愿服务队伍。结合社会组织活动,打造“马大嫂邻坊”志愿服务队伍,试点将婚姻辅导服务纳入其中,开展婚前、婚中、离婚冷静期辅导服务。每年邀请相关专家举办线下婚姻家庭讲座,适时开办新婚课堂、育儿课堂。对有需求的“问题家庭”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方式辅导。
(二)开展婚俗主题活动。广泛组织开展“最美婚姻家庭”、“文明家庭”评选等婚俗主题活动,评选出各社区老百姓心中的好夫妻,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榜样来净化社会风气、感化邻里、和睦家庭。
(三)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社区公园建立宣传阵地,展示新婚俗文化,充分利用宣传横幅、主题展板、文化墙等形式,让优良的传统婚俗文化展现在老百姓面前,宣传新时代文明婚姻理念,深入推行移风易俗,在全街道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四)加强文明婚俗宣传。充分发挥“长庆发布”微信公众号、融媒体新媒体传播优势,广泛宣传婚姻法规政策,普及科学知识,传递文明理念,引导老百姓转变观念、革除陋俗、理性消费,树立婚事新办、文明节俭、绿色环保的婚嫁新风尚。倡议广大青年朋友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摒弃不文明的婚庆行为。
四、进度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3年3月)。完成相关意见的起草工作,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二)动员部署阶段(2023年4月)。完成各社区、科室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在新媒体宣传平台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浓厚氛围。 (三)全面实施阶段(2023年5月—2023年11月)。全面落实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各项举措,开展经常性的巡查和督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对先进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学习表彰和宣传推广,对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的反面典型、违规事件予以通报曝光和查处。 (四)巩固提高阶段(2023年12月)。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对试点工作进行自查总结,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巩固婚俗改革工作成果。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婚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和指导督查工作,各社区、科室按照统一部署,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建立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统一指挥、协调有力的工作机制。街道公共服务办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依托婚姻登记、社区建设和社会工作等民政部门工作优势,确保试点有序开展。
(二)扩大社会参与,发挥示范引领。要借助和运用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广泛宣传婚俗改革的相关政策、生动实践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突出群众主体地位,避免代替群众选择,引导群众不当局外人,形成系统高效的运行机制。要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加强组织动员,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老年人协会、百姓议事团、社会组织等各类组织作用,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构建社会多方协同推进的参与机制。
(三)加强部门协作,党员干部带头。宣传、民政、司法、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加强沟通和协同配合,通过共同组织宣传倡导活动、婚姻家庭辅导活动、典型示范活动等多种形式,合力推动婚俗改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两代表一委员”,要从“抓党风带政风促民风”的高度,切实发挥率先垂范和示范引领作用,自觉遵守各项规定,自觉约束家人朋友,带头与各种奢侈浪费、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作斗争,为全市群众树立标杆、做出表率。
部门文件
|
索引号
002496089X/2023-27813
文号
-
公布日期
2023-07-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长庆街道
为进一步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婚姻家庭文化,形成良好社会新风尚,长庆街道结合实际,制定《长庆街道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倡导现代文明简约的婚礼仪式和优秀传统中华婚俗文化,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鼓励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现代婚俗创新,尊重婚俗文化的多样性。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持续传承良好家风家教,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自觉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旧俗陋习,营造喜事新办的社会风尚。
二、工作内容
(一)深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不断完善服务阵地建设,推动各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办公楼以及户外公园等公共场所活动中,将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结合进去打造,引导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专业人才,开展家庭教育、反家暴教育、恋爱婚姻家庭观念教育、生活减压等预防性专业服务。依托红色党建联盟等良好的共建资源,推动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的拓展。
(二)全力打造“新婚俗”家风品牌。长庆街道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积极探索“党建+家风”新模式,吹响文明礼仪之风,激发群众共建社区的动力与热情,使“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成为全体长庆人的共同信念。全街6个社区,有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周鸿英、和谐家庭陈成法、诸葛亮后裔诸葛辰嘉等家风模范。挖掘提炼各社区在婚俗方面良好的家风家训;将优良的、积极向上的婚姻文化和家训家风融入拱墅区家风馆,打造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婚姻家庭文化教育基地;将中国古代家文化的精神内涵、功能,根植于现代婚姻家庭,把传统家道、家规、家学、家案融入现代家庭管理。
(三)倡导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婚俗文化。将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敬老爱幼等承诺,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纳入居民公约。采取群众认可的约束性措施,反对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鼓励社区自治组织通过教育、规劝等方式引导居民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四)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抵制不正之风。宣传、民政、共青团、妇联等业务线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浓厚婚俗改革社会氛围。以社区为重要宣传平台,采取制作宣传展板,印发宣传单、倡议书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引导新婚当事人抵制高额彩礼、奢华婚礼。
三、工作举措
(一)建立志愿服务队伍。结合社会组织活动,打造“马大嫂邻坊”志愿服务队伍,试点将婚姻辅导服务纳入其中,开展婚前、婚中、离婚冷静期辅导服务。每年邀请相关专家举办线下婚姻家庭讲座,适时开办新婚课堂、育儿课堂。对有需求的“问题家庭”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方式辅导。
(二)开展婚俗主题活动。广泛组织开展“最美婚姻家庭”、“文明家庭”评选等婚俗主题活动,评选出各社区老百姓心中的好夫妻,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榜样来净化社会风气、感化邻里、和睦家庭。
(三)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社区公园建立宣传阵地,展示新婚俗文化,充分利用宣传横幅、主题展板、文化墙等形式,让优良的传统婚俗文化展现在老百姓面前,宣传新时代文明婚姻理念,深入推行移风易俗,在全街道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四)加强文明婚俗宣传。充分发挥“长庆发布”微信公众号、融媒体新媒体传播优势,广泛宣传婚姻法规政策,普及科学知识,传递文明理念,引导老百姓转变观念、革除陋俗、理性消费,树立婚事新办、文明节俭、绿色环保的婚嫁新风尚。倡议广大青年朋友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摒弃不文明的婚庆行为。
四、进度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3年3月)。完成相关意见的起草工作,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二)动员部署阶段(2023年4月)。完成各社区、科室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在新媒体宣传平台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浓厚氛围。 (三)全面实施阶段(2023年5月—2023年11月)。全面落实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各项举措,开展经常性的巡查和督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对先进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学习表彰和宣传推广,对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的反面典型、违规事件予以通报曝光和查处。 (四)巩固提高阶段(2023年12月)。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对试点工作进行自查总结,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巩固婚俗改革工作成果。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婚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和指导督查工作,各社区、科室按照统一部署,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建立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统一指挥、协调有力的工作机制。街道公共服务办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依托婚姻登记、社区建设和社会工作等民政部门工作优势,确保试点有序开展。
(二)扩大社会参与,发挥示范引领。要借助和运用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广泛宣传婚俗改革的相关政策、生动实践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突出群众主体地位,避免代替群众选择,引导群众不当局外人,形成系统高效的运行机制。要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加强组织动员,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老年人协会、百姓议事团、社会组织等各类组织作用,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构建社会多方协同推进的参与机制。
(三)加强部门协作,党员干部带头。宣传、民政、司法、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加强沟通和协同配合,通过共同组织宣传倡导活动、婚姻家庭辅导活动、典型示范活动等多种形式,合力推动婚俗改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两代表一委员”,要从“抓党风带政风促民风”的高度,切实发挥率先垂范和示范引领作用,自觉遵守各项规定,自觉约束家人朋友,带头与各种奢侈浪费、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作斗争,为全市群众树立标杆、做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