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250000-9/2023-2795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区司法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备注/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生成日期 | 2023-07-20 | 发布日期 | 2023-07-20 |
附件 |
发布日期: 2023-07-20 12:04:09 点击率:
今年以来,拱墅区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围绕打好“经济翻身仗、亚运攻坚仗”“两仗”目标以及市局提出的“1122”的总体思路,推动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全局上下争先创优勇争一流,产出了一批有拱墅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我局获评市局综合督导优胜单位;指导蔡马社区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社区;长庆司法所被命名为省“枫桥式”司法所;“运河法治文化带”蝶变工程获评浙江省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承接司法部司法协理员管理试点,全省社区矫正“信用矫正”试点工作;编制法律指引打造基层行政执法“一本通”的经验做法得到丁狄刚副市长和区委李志龙书记的批示肯定。司法部法治调研局、社区矫正管理局教育矫正处到杭州调研考察时,对我区社区矫正工作和法治建设工作给予了一致好评。
一、法治拱墅建设再上台阶。根据法治拱墅考核办法,对76家单位开展考评工作,并将结果纳入区综合考评。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开展,按照有关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精神要求,召开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背景下法治监督体系建设调研推进会,研究起草全区法治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进一步深化法治督察与党委巡察的协作配合,完成对武林街道、小河街道、朝晖街道和拱宸桥街道的实地督察,反馈问题8个。
二、法治政府建设守正出新。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法律服务支撑,反馈立法等各类征求意见23个、合法性审查区文件17个、合同14个、常务会议题68个、其他涉法事务14个,为半山电厂冷却塔拆除等重大项目提供法治保障。贯彻省委“一号改革工程”、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组织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2次。、向18个街道、“1+5”个部门发放《“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工作法律指引》,推进街道办案质量提升。
三、两高一低整治成效明显。强化复议纠纷全过程调解,多次协调街道、住建、规资等部门,妥善化解邹某诉区政府补偿安置协议一案。建立典型案件“回头看”机制,召开全区行政案例分析会,解决部门执法共性问题,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1-5月,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121件,综合调解率38.13%,复议纠错率5.62%。全区无行政复议案件被市局纠错。、一审行政诉讼负责人出庭率100%。
四、法治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充分发挥160家律师事务所、2566名执业律师作用,积极开展“运河律师法护墅企”专项行动,累计法治体检企业709家,提供各类法律服务469次。、指派2名党员律师进驻商务社区定期开展值班服务,实现全区16个商务社区法律服务点全覆盖。组建21名律师组成的“我为亚运护航”公益法律服务团,为亚运场馆运营主体提供合法性审查、知识产权保护、涉外法律事务等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五、普法依法治理走深走实。积极培育长庆“空中慕课”、武林大妈普法学院、湖墅“墅小法”等“大运河说法”普法直播系列。联合康桥街道、运河集团聚力打造4000余平方米民法典主题公园,将于近期完工。有序推进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建设,建立区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10个,王马社区快递员驿站入选省市区三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墅智街区”、“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基地入选市区两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联合米市巷、康桥等街道开展拱墅区“法迎亚运”普法进社区系列文艺演出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200余场,发放普法宣传资料3万余份。
六、特殊人员管理多管齐下。结合亚运维稳安保工作,开展重点人员摸排工作。开展社区矫正“信用+教育”全省试点工作,根据教育内容、教育时长和教育表现等情形,通过积分转换规则将教育积分转换为信用积分,实现信用评价、信用奖惩和信用修复,助推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截至5月31日,无再犯罪发生,未发生脱管漏管现象、群体性事件和严重刑事犯罪案件。
七、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承接司法部关于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召开试点工作专题会议,出台试点工作方案,制定司法协理员管理规定。牵头开展三方协同加强基层调解工作调研和编撰工作指引,在长庆、天水、湖墅设点,探索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协同化解基层矛盾的工作模式。组建43名调解员组成的拱墅区服务保障亚运会调解专家应急队,推进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分析、化解等工作。今年以来,各人民调解组织受理调解案件942件,成功935件,成功率为99.26%。
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量质齐升。全力做好“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民生实事项目,相关案件的审批满意度和承办满意度均为100%。优选60家业务能力强的律所为第一批法律援助重点服务机构,开展业务能力培训。截至5月31日,提供法律咨询1949人次,同比增长153%;开展法律帮助715件,同比增长9%;指派援助案件531件,同比增长123%。开展专项服务宣传活动9场次,组织法律援助律师业务培训4场次。
九、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激浊扬清。印发《拱墅区司法局2023 年度法护“经济翻身仗”“亚运攻坚仗”十大项目清单》,细化司法行政10大工程51项具体项目,推动全局每名党员干部在“红色领航.奉献亚运”中作贡献、展风采。完成4名科级干部选拔任用,6名科级干部职级晋升,开展任前谈话、提醒谈话12次。继续推进“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多次走访湖墅、东新、米市巷等司法所进行指导,长庆司法所共接待各级各类参观和调研21批次。
虽然在工作上有了很多尝试和探索,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如“两高一低”整治压力较大,行政争议的化解力度还需加强;指导基层司法所研究思考新形势下党建引领的谋划创新力度还缺少精准举措等,下一步我局将发扬成绩,改正不足,力争各方面都有新气象,取得新发展。
一、组织实施法治统筹提级工程。一是优化制定法治拱墅考核办法,紧盯综合考核创新加分项目,围绕重点工作谋划部署一批抓手项目。二是推广使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工作法律指引(试行)》,开展“案件质量提升行动”,评选一批示范优案。三是会同检察院等单位,构建行政执法监督协作机制,选取重点领域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四是在文晖街道新和平商务社区创建涉企行政复议诊所,建立服务菜单,精准提供行政复议“定制服务”。
二、推动实施法律服务提优工程。一是持续做好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下设咨询接待窗口、商事调解室等4个功能区域,开展实体运行。二是积极推进律师商圈调解,以湖墅街道运河商务社区为试点,引导全区13家律师调解工作室对接商务社区商事纠纷化解工作。三是持续推进“法务小镇”建设,招引国内优质规模律所入驻集聚区。四是围绕“运河法治文化带”提升工程打造一条法治人文旅游线路,建设区级法治阵地1-2个。
三、推动实施维稳安保提档工程。一是突出智慧矫正中心实战化水平,推进“墅心”心理平台、自动语音预警系统、信息上报实时展示等实践应用。二是进一步加强“信用+教育”的试点推广工作。目前,项目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后续将进行招标意向,预计7月可以进行场景建设。三是高质量完成三方协同加强基层调解工作的调研和工作指引,使之成为指导基层调解工作的工具手册。
四、推动实施法治人才提量工程。一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二是深化“红色领杭·奉献亚运”大考大赛,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聚焦“五比五赛”开展岗位建功争先行动。三是持续推进清廉机关建设,打造“思想闹铃、风险响铃、服务摇铃、红线警铃、榜样打铃”等五铃清风系统。
解读链接:http://www.gongshu.gov.cn/art/2023/7/20/art_1229707689_1833379.html
规划计划
|
总结计划
|
总结和计划
|
索引号
00250000-9/2023-27950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7-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司法局
今年以来,拱墅区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围绕打好“经济翻身仗、亚运攻坚仗”“两仗”目标以及市局提出的“1122”的总体思路,推动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全局上下争先创优勇争一流,产出了一批有拱墅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我局获评市局综合督导优胜单位;指导蔡马社区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社区;长庆司法所被命名为省“枫桥式”司法所;“运河法治文化带”蝶变工程获评浙江省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承接司法部司法协理员管理试点,全省社区矫正“信用矫正”试点工作;编制法律指引打造基层行政执法“一本通”的经验做法得到丁狄刚副市长和区委李志龙书记的批示肯定。司法部法治调研局、社区矫正管理局教育矫正处到杭州调研考察时,对我区社区矫正工作和法治建设工作给予了一致好评。
一、法治拱墅建设再上台阶。根据法治拱墅考核办法,对76家单位开展考评工作,并将结果纳入区综合考评。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开展,按照有关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精神要求,召开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背景下法治监督体系建设调研推进会,研究起草全区法治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进一步深化法治督察与党委巡察的协作配合,完成对武林街道、小河街道、朝晖街道和拱宸桥街道的实地督察,反馈问题8个。
二、法治政府建设守正出新。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法律服务支撑,反馈立法等各类征求意见23个、合法性审查区文件17个、合同14个、常务会议题68个、其他涉法事务14个,为半山电厂冷却塔拆除等重大项目提供法治保障。贯彻省委“一号改革工程”、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组织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2次。、向18个街道、“1+5”个部门发放《“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工作法律指引》,推进街道办案质量提升。
三、两高一低整治成效明显。强化复议纠纷全过程调解,多次协调街道、住建、规资等部门,妥善化解邹某诉区政府补偿安置协议一案。建立典型案件“回头看”机制,召开全区行政案例分析会,解决部门执法共性问题,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1-5月,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121件,综合调解率38.13%,复议纠错率5.62%。全区无行政复议案件被市局纠错。、一审行政诉讼负责人出庭率100%。
四、法治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充分发挥160家律师事务所、2566名执业律师作用,积极开展“运河律师法护墅企”专项行动,累计法治体检企业709家,提供各类法律服务469次。、指派2名党员律师进驻商务社区定期开展值班服务,实现全区16个商务社区法律服务点全覆盖。组建21名律师组成的“我为亚运护航”公益法律服务团,为亚运场馆运营主体提供合法性审查、知识产权保护、涉外法律事务等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五、普法依法治理走深走实。积极培育长庆“空中慕课”、武林大妈普法学院、湖墅“墅小法”等“大运河说法”普法直播系列。联合康桥街道、运河集团聚力打造4000余平方米民法典主题公园,将于近期完工。有序推进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建设,建立区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10个,王马社区快递员驿站入选省市区三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墅智街区”、“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基地入选市区两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联合米市巷、康桥等街道开展拱墅区“法迎亚运”普法进社区系列文艺演出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200余场,发放普法宣传资料3万余份。
六、特殊人员管理多管齐下。结合亚运维稳安保工作,开展重点人员摸排工作。开展社区矫正“信用+教育”全省试点工作,根据教育内容、教育时长和教育表现等情形,通过积分转换规则将教育积分转换为信用积分,实现信用评价、信用奖惩和信用修复,助推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截至5月31日,无再犯罪发生,未发生脱管漏管现象、群体性事件和严重刑事犯罪案件。
七、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承接司法部关于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召开试点工作专题会议,出台试点工作方案,制定司法协理员管理规定。牵头开展三方协同加强基层调解工作调研和编撰工作指引,在长庆、天水、湖墅设点,探索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协同化解基层矛盾的工作模式。组建43名调解员组成的拱墅区服务保障亚运会调解专家应急队,推进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分析、化解等工作。今年以来,各人民调解组织受理调解案件942件,成功935件,成功率为99.26%。
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量质齐升。全力做好“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民生实事项目,相关案件的审批满意度和承办满意度均为100%。优选60家业务能力强的律所为第一批法律援助重点服务机构,开展业务能力培训。截至5月31日,提供法律咨询1949人次,同比增长153%;开展法律帮助715件,同比增长9%;指派援助案件531件,同比增长123%。开展专项服务宣传活动9场次,组织法律援助律师业务培训4场次。
九、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激浊扬清。印发《拱墅区司法局2023 年度法护“经济翻身仗”“亚运攻坚仗”十大项目清单》,细化司法行政10大工程51项具体项目,推动全局每名党员干部在“红色领航.奉献亚运”中作贡献、展风采。完成4名科级干部选拔任用,6名科级干部职级晋升,开展任前谈话、提醒谈话12次。继续推进“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多次走访湖墅、东新、米市巷等司法所进行指导,长庆司法所共接待各级各类参观和调研21批次。
虽然在工作上有了很多尝试和探索,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如“两高一低”整治压力较大,行政争议的化解力度还需加强;指导基层司法所研究思考新形势下党建引领的谋划创新力度还缺少精准举措等,下一步我局将发扬成绩,改正不足,力争各方面都有新气象,取得新发展。
一、组织实施法治统筹提级工程。一是优化制定法治拱墅考核办法,紧盯综合考核创新加分项目,围绕重点工作谋划部署一批抓手项目。二是推广使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工作法律指引(试行)》,开展“案件质量提升行动”,评选一批示范优案。三是会同检察院等单位,构建行政执法监督协作机制,选取重点领域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四是在文晖街道新和平商务社区创建涉企行政复议诊所,建立服务菜单,精准提供行政复议“定制服务”。
二、推动实施法律服务提优工程。一是持续做好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下设咨询接待窗口、商事调解室等4个功能区域,开展实体运行。二是积极推进律师商圈调解,以湖墅街道运河商务社区为试点,引导全区13家律师调解工作室对接商务社区商事纠纷化解工作。三是持续推进“法务小镇”建设,招引国内优质规模律所入驻集聚区。四是围绕“运河法治文化带”提升工程打造一条法治人文旅游线路,建设区级法治阵地1-2个。
三、推动实施维稳安保提档工程。一是突出智慧矫正中心实战化水平,推进“墅心”心理平台、自动语音预警系统、信息上报实时展示等实践应用。二是进一步加强“信用+教育”的试点推广工作。目前,项目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后续将进行招标意向,预计7月可以进行场景建设。三是高质量完成三方协同加强基层调解工作的调研和工作指引,使之成为指导基层调解工作的工具手册。
四、推动实施法治人才提量工程。一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二是深化“红色领杭·奉献亚运”大考大赛,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聚焦“五比五赛”开展岗位建功争先行动。三是持续推进清廉机关建设,打造“思想闹铃、风险响铃、服务摇铃、红线警铃、榜样打铃”等五铃清风系统。
解读链接:http://www.gongshu.gov.cn/art/2023/7/20/art_1229707689_1833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