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250047-1/2023-2794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区审计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备注/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生成日期 | 2023-07-19 | 发布日期 | 2023-07-19 |
附件 |
发布日期: 2023-07-19 15:49:35 点击率:
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审计机关成立40周年,也是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拼搏正逢其时,上半年区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员力推审计监督现代化先行,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聚焦财政收支、风险防范、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等关键环节,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依法忠实履行监督职责,为在“两个先行”中推进“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建设贡献审计力量、展现审计担当。
一、“八八战略”实施以来的巨大变化
“八八战略”提出二十周年以来,区审计局始终牢记审计机关的政治属性和审计工作的政治功能,全面打造变革型审计机关。一是审计委员会成立。2019年5月,拱墅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审计委员会精神,召开第一次区委审计委员会会议,听取并审议《区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规则》《区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的起草说明及2018年拱墅区审计工作主要情况和2019年审计工作总体安排。积极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政府投资审计深化转型。2019年11月,遵照审计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投资审计工作的通知》要求,第一时间全面停止辖区内所有政府投资项目的审价工作,从单一工程造价审计向全面投资审计转变,针对民生、热点、重大EPC项目开展全过程审计监督的同时,以抽查或复核的方式,对各建设单位EPC项目自行审价的具体开展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审计数字化改革。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审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数字化改革的部署要求,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主动适应数字化审计发展需要,探索信息新技术与审计工作的深度融合,不断强化大数据审计思维,推进审计数字赋能、整体智治,进一步提升大数据环境下审计监督能力。
二、2023年上半年主要工作
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平稳推进各项工作,严格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目前已实施完成2022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审计、区财政局经济责任审计、区商务局经济责任审计、区文广旅体局经济责任审计4个审计项目,并统筹开展投资审计,涉及2022年政府投资计划新开工、续建、竣工、决算项目共701个,其中财政资金项目143个,资金126459万元。参与完成杭州市交叉审计滨江区国有企业债务管理情况专项审计,以及对余杭区开展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兑现和土地出让合同执行情况专项调查2个杭州市立项项目。
(一)全力推进审计问题清单工作
区审计局全力推进重大审计问题清单工作,积极推动整改机制重塑、问题精准突破、监督成效转化,紧盯制度聚焦新旧考核办法衔接,全程跟进狠抓问题整改率。天水街道1个问题、小河街道1个问题纳入区清单,拱墅区天水街道内部审计管理不到位问题纳入市重大审计问题清单。全区纳入市级清单23个,已销号20个,其中EPC问题被评为市级示范案例,新上报市局整改示范案例1个。纳入省级清单6个,均已销号。4月份审计清单指数得分97.57,排名全市第5名,全省第10名。
(二)践行科技强审塑造变革能力
一是完善数据采集和整理工作。根据省市部署财政数据标准化和质量验证的工作任务,及时对预算编制、国库支付、总预算会计等数据进行整理和标准化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让财政标准化数据能够更精准地服务于审计项目,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二是持续深入数据挖掘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和数据挖掘技术,将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审计项目相融合,让数据“多跑腿”,深入挖掘相关单位的经济、财务、运营等数据信息,为审计组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三是扎实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和“金审三期”应用推广。加强审计业务电子数据安全管理,有序推进“金审三期”审计业务管理子系统、现场审计作业云平台等系统的应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三)扎实开展本级财政资金审计
在同级审项目开展过程中根据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提出的“围绕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要求,深入开展财政审计”要求,积极落实、部署2022年度本级政府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审计,聚焦财政资源统筹管理、重大财政政策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及财政运行风险防控等事项,积极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进一步反映财政政策执行、财政资金、资产统筹管理、债务风险防控及招商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地方预算管理不断科学化、精准化,促进本级财政持续平稳运行及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四)规范权力运行做好经责审计
坚持党政同审,科学安排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做到无盲区、全覆盖,形成常态化、动态化监督。灵活采取多种组织方式,不断探索经济责任审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审计成效。扎实开展17家单位领导干部离任交接工作,严格执行《浙江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办法》,切实加强干部离任交接监督检查工作,将审计监督与组织监督、干部监督有机结合,从制度上严把离任“交接关”,使离任者盘清“家底”,继任者明白“接棒”,加强单位“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实效。
解读链接:http://www.gongshu.gov.cn/art/2023/7/19/art_1229707689_1833362.html
规划计划
|
总结计划
|
总结和计划
|
索引号
00250047-1/2023-27940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7-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审计局
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审计机关成立40周年,也是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拼搏正逢其时,上半年区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员力推审计监督现代化先行,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聚焦财政收支、风险防范、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等关键环节,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依法忠实履行监督职责,为在“两个先行”中推进“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建设贡献审计力量、展现审计担当。
一、“八八战略”实施以来的巨大变化
“八八战略”提出二十周年以来,区审计局始终牢记审计机关的政治属性和审计工作的政治功能,全面打造变革型审计机关。一是审计委员会成立。2019年5月,拱墅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审计委员会精神,召开第一次区委审计委员会会议,听取并审议《区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规则》《区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的起草说明及2018年拱墅区审计工作主要情况和2019年审计工作总体安排。积极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政府投资审计深化转型。2019年11月,遵照审计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投资审计工作的通知》要求,第一时间全面停止辖区内所有政府投资项目的审价工作,从单一工程造价审计向全面投资审计转变,针对民生、热点、重大EPC项目开展全过程审计监督的同时,以抽查或复核的方式,对各建设单位EPC项目自行审价的具体开展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审计数字化改革。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审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数字化改革的部署要求,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主动适应数字化审计发展需要,探索信息新技术与审计工作的深度融合,不断强化大数据审计思维,推进审计数字赋能、整体智治,进一步提升大数据环境下审计监督能力。
二、2023年上半年主要工作
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平稳推进各项工作,严格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目前已实施完成2022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审计、区财政局经济责任审计、区商务局经济责任审计、区文广旅体局经济责任审计4个审计项目,并统筹开展投资审计,涉及2022年政府投资计划新开工、续建、竣工、决算项目共701个,其中财政资金项目143个,资金126459万元。参与完成杭州市交叉审计滨江区国有企业债务管理情况专项审计,以及对余杭区开展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兑现和土地出让合同执行情况专项调查2个杭州市立项项目。
(一)全力推进审计问题清单工作
区审计局全力推进重大审计问题清单工作,积极推动整改机制重塑、问题精准突破、监督成效转化,紧盯制度聚焦新旧考核办法衔接,全程跟进狠抓问题整改率。天水街道1个问题、小河街道1个问题纳入区清单,拱墅区天水街道内部审计管理不到位问题纳入市重大审计问题清单。全区纳入市级清单23个,已销号20个,其中EPC问题被评为市级示范案例,新上报市局整改示范案例1个。纳入省级清单6个,均已销号。4月份审计清单指数得分97.57,排名全市第5名,全省第10名。
(二)践行科技强审塑造变革能力
一是完善数据采集和整理工作。根据省市部署财政数据标准化和质量验证的工作任务,及时对预算编制、国库支付、总预算会计等数据进行整理和标准化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让财政标准化数据能够更精准地服务于审计项目,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二是持续深入数据挖掘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和数据挖掘技术,将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审计项目相融合,让数据“多跑腿”,深入挖掘相关单位的经济、财务、运营等数据信息,为审计组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三是扎实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和“金审三期”应用推广。加强审计业务电子数据安全管理,有序推进“金审三期”审计业务管理子系统、现场审计作业云平台等系统的应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三)扎实开展本级财政资金审计
在同级审项目开展过程中根据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提出的“围绕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要求,深入开展财政审计”要求,积极落实、部署2022年度本级政府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审计,聚焦财政资源统筹管理、重大财政政策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及财政运行风险防控等事项,积极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进一步反映财政政策执行、财政资金、资产统筹管理、债务风险防控及招商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地方预算管理不断科学化、精准化,促进本级财政持续平稳运行及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四)规范权力运行做好经责审计
坚持党政同审,科学安排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做到无盲区、全覆盖,形成常态化、动态化监督。灵活采取多种组织方式,不断探索经济责任审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审计成效。扎实开展17家单位领导干部离任交接工作,严格执行《浙江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办法》,切实加强干部离任交接监督检查工作,将审计监督与组织监督、干部监督有机结合,从制度上严把离任“交接关”,使离任者盘清“家底”,继任者明白“接棒”,加强单位“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实效。
解读链接:http://www.gongshu.gov.cn/art/2023/7/19/art_1229707689_183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