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特色 讲好故事 打造亚运城市夜游闪光点

发布日期: 2023-06-02 14:13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上塘古运河景区项目以“上塘千年夜游秀,山水十里绿长廊”为规划,按照“一秀”(上塘古运河风景区夜游秀)、“一街”(上塘古运河街区)和“一廊”(上塘河绿道)的定位,围绕上塘古运河的悠久历史与人文情怀,融入现代数字多媒体技术、水舞声光秀等多种灯光秀表现形式,实现水岸互动、日夜结合,形成具有国际范、中国风、杭州味、拱墅韵的上塘古运河景区夜游项目,努力打造成为亚运期间中外游客夜间城市文旅体验的向往地和示范点。

特色做法

◎ 斩污清流 智慧赋能

提升片区品质 

创建零直排区。建立健全零直排长效管理机制,完成上塘河片区所辖街道零直排区创建,对已完成零直排建设的街道、生活小区、工业园区及其他单元开展全覆盖“回头看”。 

开展斩污行动。落地落实“斩污攻坚”“碧水亮剑”行动,通过“一月一自查”“一月一曝光”,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和监管,夯实源头污染源防治基础,片区河道水质均稳定在四类及以上。 

倡导科技治水。整合建立“水岸同治、信息共享”的智能化监测管理体系,实现对全区河道清淤、闸泵站、地下管网等的全面监测,不断探索“机器换人”,真正形成“社会共治、全民共享、智慧监管、精准治理”智慧管养新模式。

◎ 开发夜游 沉浸体验

凸显运河文化 

开发沉浸式游船演艺。在拱墅区上塘河核心段2.6公里范围设置水岸互动灯光秀,并对沿岸建筑进行夜游亮化形成独自夜景观,为游客带来“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的行进式、沉浸式全新体验。 

演绎情景式运河故事。夜游项目整剧提取自秦、隋、唐、宋至今的八位历史人物,阐述“七运上塘河”的运河之境,由近百名专业演员、十三条演艺船与两岸七运篇章完美融合,充分展示运河文化内涵。 

打造高科技夜景灯光。通过应用水幕投影、纱幕投影等高科技手段,构建沉浸式、情境化的行进式体验七运场景,并做好古运河两岸景观及演艺灯光平衡,确保景区整体氛围更加和谐,视觉感官更加丰富。

◎ 民呼我为 点亮经济

打造特色街区 

关注群众利益需求。落实“四问四权”、美丽河湖好差评制度,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多次召开民情恳谈会,通过新增4处绿道下桥口、设置褚家河亲水平台、打造水幕电影强化休闲功能等方式,将百姓需求真正落到实处。 

提升特色街区氛围。加紧推进沿岸商户装修开业,引入休闲、餐饮业态塑造丰富消费场景,充分挖掘运河文化、民俗文化、市井文化,增强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使景区加快向“长红”发展。 

打造出旅游智慧景区。建设新型智慧跑道,通过人脸识别监控、前端智慧互动LED大屏,结合线上小程序,可实时采集游客各类运动数据,通过智慧灯杆检测景区环境、LED投射等实用功能,形成互动效果,让游客体验科技带来的无限乐趣。

主要成效

◎ 丰富群众生活体验 

积极融合古运河景区优势组织开展惠民活动,在2023年元宵节成功举办“又见运河·如梦上塘”元宵灯会活动,集元宵市集、赏花灯猜灯谜、宋韵演绎等活动于一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成功登上央视新闻联播。举办“穿越楼宇遇见你”商务社区青年派对等各类文旅活动,为周边楼宇青年、社区群众扩大交友圈、丰富业余生活、释放工作压力提供了温馨的交流平台。◎ 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上塘古运河景区建成以来,迅速成为大运河沿岸又一网红打卡地,并火爆引燃新拱墅夜间经济。“如梦上塘”通过全面挖掘古运河文化内涵,解码文化形态,找到文化“基因”,荣获首批文化基因解码成果转化利用示范项目,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古运河成为人民群众和中外游客的“生态河、人文河、致富河、幸福河”。◎ 拉动夜间经济消费 

项目充分带动了区域文旅经济发展,吸引李九记、不晚咖啡等网红高端品牌纷纷入驻,助力带动夜经济消费,打磨“夜文旅”招牌,打造“夜消费”商圈。景区《如梦上塘》夜游秀,2022年接待观演游客超6万人,创造收益超650万元,预计2023年游客数将突破15万人次,总营收预计突破1500万元,上塘古运河景区将真正成为杭州文旅的一张金名片。

区情快递
做优特色 讲好故事 打造亚运城市夜游闪光点
发布时间: 2023-06-02 14:13
信息来源:今日拱墅 浏览量:

上塘古运河景区项目以“上塘千年夜游秀,山水十里绿长廊”为规划,按照“一秀”(上塘古运河风景区夜游秀)、“一街”(上塘古运河街区)和“一廊”(上塘河绿道)的定位,围绕上塘古运河的悠久历史与人文情怀,融入现代数字多媒体技术、水舞声光秀等多种灯光秀表现形式,实现水岸互动、日夜结合,形成具有国际范、中国风、杭州味、拱墅韵的上塘古运河景区夜游项目,努力打造成为亚运期间中外游客夜间城市文旅体验的向往地和示范点。

特色做法

◎ 斩污清流 智慧赋能

提升片区品质 

创建零直排区。建立健全零直排长效管理机制,完成上塘河片区所辖街道零直排区创建,对已完成零直排建设的街道、生活小区、工业园区及其他单元开展全覆盖“回头看”。 

开展斩污行动。落地落实“斩污攻坚”“碧水亮剑”行动,通过“一月一自查”“一月一曝光”,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和监管,夯实源头污染源防治基础,片区河道水质均稳定在四类及以上。 

倡导科技治水。整合建立“水岸同治、信息共享”的智能化监测管理体系,实现对全区河道清淤、闸泵站、地下管网等的全面监测,不断探索“机器换人”,真正形成“社会共治、全民共享、智慧监管、精准治理”智慧管养新模式。

◎ 开发夜游 沉浸体验

凸显运河文化 

开发沉浸式游船演艺。在拱墅区上塘河核心段2.6公里范围设置水岸互动灯光秀,并对沿岸建筑进行夜游亮化形成独自夜景观,为游客带来“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的行进式、沉浸式全新体验。 

演绎情景式运河故事。夜游项目整剧提取自秦、隋、唐、宋至今的八位历史人物,阐述“七运上塘河”的运河之境,由近百名专业演员、十三条演艺船与两岸七运篇章完美融合,充分展示运河文化内涵。 

打造高科技夜景灯光。通过应用水幕投影、纱幕投影等高科技手段,构建沉浸式、情境化的行进式体验七运场景,并做好古运河两岸景观及演艺灯光平衡,确保景区整体氛围更加和谐,视觉感官更加丰富。

◎ 民呼我为 点亮经济

打造特色街区 

关注群众利益需求。落实“四问四权”、美丽河湖好差评制度,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多次召开民情恳谈会,通过新增4处绿道下桥口、设置褚家河亲水平台、打造水幕电影强化休闲功能等方式,将百姓需求真正落到实处。 

提升特色街区氛围。加紧推进沿岸商户装修开业,引入休闲、餐饮业态塑造丰富消费场景,充分挖掘运河文化、民俗文化、市井文化,增强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使景区加快向“长红”发展。 

打造出旅游智慧景区。建设新型智慧跑道,通过人脸识别监控、前端智慧互动LED大屏,结合线上小程序,可实时采集游客各类运动数据,通过智慧灯杆检测景区环境、LED投射等实用功能,形成互动效果,让游客体验科技带来的无限乐趣。

主要成效

◎ 丰富群众生活体验 

积极融合古运河景区优势组织开展惠民活动,在2023年元宵节成功举办“又见运河·如梦上塘”元宵灯会活动,集元宵市集、赏花灯猜灯谜、宋韵演绎等活动于一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成功登上央视新闻联播。举办“穿越楼宇遇见你”商务社区青年派对等各类文旅活动,为周边楼宇青年、社区群众扩大交友圈、丰富业余生活、释放工作压力提供了温馨的交流平台。◎ 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上塘古运河景区建成以来,迅速成为大运河沿岸又一网红打卡地,并火爆引燃新拱墅夜间经济。“如梦上塘”通过全面挖掘古运河文化内涵,解码文化形态,找到文化“基因”,荣获首批文化基因解码成果转化利用示范项目,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古运河成为人民群众和中外游客的“生态河、人文河、致富河、幸福河”。◎ 拉动夜间经济消费 

项目充分带动了区域文旅经济发展,吸引李九记、不晚咖啡等网红高端品牌纷纷入驻,助力带动夜经济消费,打磨“夜文旅”招牌,打造“夜消费”商圈。景区《如梦上塘》夜游秀,2022年接待观演游客超6万人,创造收益超650万元,预计2023年游客数将突破15万人次,总营收预计突破1500万元,上塘古运河景区将真正成为杭州文旅的一张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