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004-1/2023-2664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公安分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备注/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生成日期 2023-02-28 发布日期 2023-02-28
附件
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区分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23-02-28 15:50:32 点击率:

2022年以来,区公安分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公安局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126”总体目标,紧扣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主线,抓牢除险保安“百日攻坚”行动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两大抓手,全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地落实。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精准防控,维护社会大局更有力度。始终将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紧盯“社会面平稳平静”目标,实现重大突发风险隐患消除忙而有序、忙而不乱。依托涉稳处置“12345”工作机制,成功处置不稳定事件120余起,圆满完成全国及省市区“两会”、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等重大会议及CBA赛事、武林夜市开街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130场次。常态运行疫情防控指挥部,组建多个常态预备队伍,统筹全局警力第一时间开展流调、封控、转运、核查、隔离、增援等各项防控措施,累计调动警力近10万余人次,先后打赢“12.6”“1.27”“3.16”“4.19”“10.15”等30余轮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决战决胜期间,半山通道查控点15分钟完成“10.7涉疫”大客车拦截处置,得到市领导“点赞”肯定。

(二)打防并举,优化营商环境更有强度。先后组织开展7个波次“忠诚”集中统一行动,3次夏夜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和重点场所区域清查行动,加大对行业场所的严管严控力度和夏季治安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力度。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连续第10年保持现发命案全破。深入开展打击传统侵财、性侵、养老诈骗、“清源断流”、食药环知森专项行动,开展涉黄赌场所专项整治,累计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561人,移诉1353人,行政拘留2450人,抓获逃犯271名。期间,分局侦破部督“121生产销售提供假药案(抗癌药)”、全省首例组织境外人员网络赌博案件、“1024”特大利用网盘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等重大典型案件,获评“2022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成绩突出集体”。重点围绕电诈突出问题打击整治,加速建设96110运河智呼反诈宣传劝阻系统,持续开展 “断卡”“断流”“打回流”,收网柬埔寨西港回流境内等电诈团伙43个,实现发案、案损同比分别下降27.50%、37.84%,成功劝阻164起,拦截金额3300万元。

(三)多元智治,提升社会治理更有深度。持续深化警源治理,大力推动政法委牵头、公安主推、职能部门广泛参与、各街道全面推行的“小脑+手脚”警网协同机制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小脑”研判分析和“手脚”联动快处作用,重点探索规范“家暴类”警情处置化解流程,强化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现已累计向“基层四平台”推送联动警情7520起,有效化解率达96.51%。其中,武林街道获评全市首批落实“小脑+手脚”警网协同机制推进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示范街镇,小河街道正在积极申报第二批示范街镇。发挥长庆派出所“国枫”标杆引领作用,持续开展“枫桥式派出所”创建,拱宸桥派出所成功创建“省枫”。积极探索派出所神经元建设,完善派出所核心业务“一本账”梳理,打造《派出所勤务流程体系汇编手册》,全面流程化、规范化基层治理业务工作。

(四)靶向发力,服务民生所需更有温度。会同区检察院、区工商联联合制定《开展“护航 2022”助企惠企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专项行动的方案》,并出台“护企六条”,以政策驱动、制度保障,促进各项为企服务措施的开展,形成良好促企发展机制。以警务服务站建设为载体,为企上门宣讲政策法规10余次、为企业合规建设提供建议20余条、解决困难问题26个、开设“法制大讲堂”5场。在物产中大集团建立首家省属国有企业警企服务站,并与杭钢对外贸易公司党委开展党建共建。在出入境窗口专门设立企业绿色通道,积极为辖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市、区两级商务部门对接落实“两稳一促”白名单企业机制,简化工作流程,加快审批效率。今年以来,出入境窗口共为45人开通“白名单”企业人员绿色通道,为133名具有对标相应“白名单”经营资质的本辖区中小微企业人员开通“绿色通道”服务。

(五)阳光执法,提升执法能力更有厚度。一是健全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贯彻落实《浙江省公安机关法律顾问工作规则》有关规定,分局建立了以法制大队和其他业务部门专兼职法制员为主体以及分局公职律师组成的法律顾问队伍,每年依法聘请法律顾问参与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重大案件指导,大力推进法律顾问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同时强化对合同形式规范性与合同内容合法性的审查,落实重大合同备案、预警报告、年度专题报告等制度,切实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公安决策、建设法治公安中的积极作用。二是坚持外抓软硬设施建设,内促服务意识强化,深化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品牌窗口,确保服务质效提升。三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制定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做到执法全过程记录,通过办公场所和门户网站,依法公开执法信息。

二、存在不足及原因

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但是仍应清醒认识到我局法制工作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一)执法主体能力薄弱。大部分民警仍存在法律意识薄弱,责任心不强,依赖性较强等问题,缺乏独立思考和深入思考的意识,主要表现在办案程序错误、取证不规范等;也有部分民警工作作风不严谨,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在接处警不规范、未按规定如实受立案等。部分单位和领导执法源头性问题重视不足、管理不力,导致执法质量先天不足。

(二)执法中心运行有待提升。根据“负面清单”相关工作要求,以及分局“做强警种”的思路,中心的服务保障功能急需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已无法满足实际工作和考核需求,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

(三)数字化缺少亮点突破。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分局执法活动的开展在运用各类新型科技手段、创新推进执法办案信息化、科技化提档升级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未能有智慧化运用的成果亮点予以呈现。

三、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安排

2023年,全区公安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驰而不息实施“126”总思路,紧扣杭州亚运安保主线,持续夯实“业务争创一流、队伍走在前列”两大基点,深化实施“清源、赋能、护航、亮剑、筑底、规范”六大行动。

一是深化实施“清源行动”,打好政治保卫战。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夯实政保基础工作,优化预警预防体系建设,加强对涉恐重点人、重点物资管控,落实重点目标部位防范,强化“135”快反圈及人员密集场所“四联三防”机制,坚守涉政涉暴恐案事件“零发生”底线。常态化开展网上政治谣言和有害信息专项巡查打击工作,严密落实“三同步”机制,严防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

二是深化实施“赋能行动”,打好动能牵引战。围绕“公安大脑”建设,以实用实效为导向,紧扣机制体制先行,推动各警种条线在省市“公安大脑”建设中揭榜挂帅。进一步织密社会面物联感知网络体系,强化视频监控体系建设,加快基础设施优化迭代。

三是深化实施“护航行动”,打好安保维稳战。保持“安保无小事,事事连政治”高度敏感性。紧扣五个阶段,优化“六张清单”,持续完善安防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五位一体”安防工程,全面提升指挥调度、服务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举全局之力打赢打好亚运安保攻坚战。

四是深化实施“亮剑行动”,打好治安整治战。依托刑事侦查打击中心,进一步优化打击机制,增强集成打击、合成攻坚“战力”;持续深化责任区打击中队建设,强化“三师”培训,提升专业化打击能力。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持续严打整治电诈、“黄赌毒”“食药环知”“盗抢骗”等突出违法犯罪,确保社会治安清朗。

五是深化实施“筑底行动”,打好社会治理战。全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不断推动街道版“小脑+手脚”警网协同运行机制向纵深推进;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为抓手,持续完善基础管控中心建设和公安“小脑+手脚”勤务机制改革,实现各类风险全流程、闭环式处置。

六是深化实施“规范行动”, 打好能力提升战。以两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为契机,持续优化执法配套设施建设;以落实“负面清单”要求为抓手,持续推动警种专业化建设;以执法管理委员会为牵引,持续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同时,通过强化“忠诚、团队、服务、争先、规矩”五大意识,努力打造一支“党政认可、群众满意、民警幸福”的公安铁军,忠实履行好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使命任务,在忠诚护航杭州亚运、推进“三城五区”建设、争当“两个先行”示范样板中贡献更多的公安力量,奋力谱写拱墅公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行政执法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和工作要点
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区分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索引号

00250004-1/2023-26645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2-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公安分局

2022年以来,区公安分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公安局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126”总体目标,紧扣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主线,抓牢除险保安“百日攻坚”行动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两大抓手,全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地落实。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精准防控,维护社会大局更有力度。始终将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紧盯“社会面平稳平静”目标,实现重大突发风险隐患消除忙而有序、忙而不乱。依托涉稳处置“12345”工作机制,成功处置不稳定事件120余起,圆满完成全国及省市区“两会”、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等重大会议及CBA赛事、武林夜市开街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130场次。常态运行疫情防控指挥部,组建多个常态预备队伍,统筹全局警力第一时间开展流调、封控、转运、核查、隔离、增援等各项防控措施,累计调动警力近10万余人次,先后打赢“12.6”“1.27”“3.16”“4.19”“10.15”等30余轮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决战决胜期间,半山通道查控点15分钟完成“10.7涉疫”大客车拦截处置,得到市领导“点赞”肯定。

(二)打防并举,优化营商环境更有强度。先后组织开展7个波次“忠诚”集中统一行动,3次夏夜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和重点场所区域清查行动,加大对行业场所的严管严控力度和夏季治安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力度。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连续第10年保持现发命案全破。深入开展打击传统侵财、性侵、养老诈骗、“清源断流”、食药环知森专项行动,开展涉黄赌场所专项整治,累计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561人,移诉1353人,行政拘留2450人,抓获逃犯271名。期间,分局侦破部督“121生产销售提供假药案(抗癌药)”、全省首例组织境外人员网络赌博案件、“1024”特大利用网盘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等重大典型案件,获评“2022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成绩突出集体”。重点围绕电诈突出问题打击整治,加速建设96110运河智呼反诈宣传劝阻系统,持续开展 “断卡”“断流”“打回流”,收网柬埔寨西港回流境内等电诈团伙43个,实现发案、案损同比分别下降27.50%、37.84%,成功劝阻164起,拦截金额3300万元。

(三)多元智治,提升社会治理更有深度。持续深化警源治理,大力推动政法委牵头、公安主推、职能部门广泛参与、各街道全面推行的“小脑+手脚”警网协同机制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小脑”研判分析和“手脚”联动快处作用,重点探索规范“家暴类”警情处置化解流程,强化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现已累计向“基层四平台”推送联动警情7520起,有效化解率达96.51%。其中,武林街道获评全市首批落实“小脑+手脚”警网协同机制推进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示范街镇,小河街道正在积极申报第二批示范街镇。发挥长庆派出所“国枫”标杆引领作用,持续开展“枫桥式派出所”创建,拱宸桥派出所成功创建“省枫”。积极探索派出所神经元建设,完善派出所核心业务“一本账”梳理,打造《派出所勤务流程体系汇编手册》,全面流程化、规范化基层治理业务工作。

(四)靶向发力,服务民生所需更有温度。会同区检察院、区工商联联合制定《开展“护航 2022”助企惠企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专项行动的方案》,并出台“护企六条”,以政策驱动、制度保障,促进各项为企服务措施的开展,形成良好促企发展机制。以警务服务站建设为载体,为企上门宣讲政策法规10余次、为企业合规建设提供建议20余条、解决困难问题26个、开设“法制大讲堂”5场。在物产中大集团建立首家省属国有企业警企服务站,并与杭钢对外贸易公司党委开展党建共建。在出入境窗口专门设立企业绿色通道,积极为辖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市、区两级商务部门对接落实“两稳一促”白名单企业机制,简化工作流程,加快审批效率。今年以来,出入境窗口共为45人开通“白名单”企业人员绿色通道,为133名具有对标相应“白名单”经营资质的本辖区中小微企业人员开通“绿色通道”服务。

(五)阳光执法,提升执法能力更有厚度。一是健全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贯彻落实《浙江省公安机关法律顾问工作规则》有关规定,分局建立了以法制大队和其他业务部门专兼职法制员为主体以及分局公职律师组成的法律顾问队伍,每年依法聘请法律顾问参与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重大案件指导,大力推进法律顾问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同时强化对合同形式规范性与合同内容合法性的审查,落实重大合同备案、预警报告、年度专题报告等制度,切实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公安决策、建设法治公安中的积极作用。二是坚持外抓软硬设施建设,内促服务意识强化,深化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品牌窗口,确保服务质效提升。三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制定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做到执法全过程记录,通过办公场所和门户网站,依法公开执法信息。

二、存在不足及原因

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但是仍应清醒认识到我局法制工作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一)执法主体能力薄弱。大部分民警仍存在法律意识薄弱,责任心不强,依赖性较强等问题,缺乏独立思考和深入思考的意识,主要表现在办案程序错误、取证不规范等;也有部分民警工作作风不严谨,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在接处警不规范、未按规定如实受立案等。部分单位和领导执法源头性问题重视不足、管理不力,导致执法质量先天不足。

(二)执法中心运行有待提升。根据“负面清单”相关工作要求,以及分局“做强警种”的思路,中心的服务保障功能急需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已无法满足实际工作和考核需求,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

(三)数字化缺少亮点突破。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分局执法活动的开展在运用各类新型科技手段、创新推进执法办案信息化、科技化提档升级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未能有智慧化运用的成果亮点予以呈现。

三、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安排

2023年,全区公安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驰而不息实施“126”总思路,紧扣杭州亚运安保主线,持续夯实“业务争创一流、队伍走在前列”两大基点,深化实施“清源、赋能、护航、亮剑、筑底、规范”六大行动。

一是深化实施“清源行动”,打好政治保卫战。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夯实政保基础工作,优化预警预防体系建设,加强对涉恐重点人、重点物资管控,落实重点目标部位防范,强化“135”快反圈及人员密集场所“四联三防”机制,坚守涉政涉暴恐案事件“零发生”底线。常态化开展网上政治谣言和有害信息专项巡查打击工作,严密落实“三同步”机制,严防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

二是深化实施“赋能行动”,打好动能牵引战。围绕“公安大脑”建设,以实用实效为导向,紧扣机制体制先行,推动各警种条线在省市“公安大脑”建设中揭榜挂帅。进一步织密社会面物联感知网络体系,强化视频监控体系建设,加快基础设施优化迭代。

三是深化实施“护航行动”,打好安保维稳战。保持“安保无小事,事事连政治”高度敏感性。紧扣五个阶段,优化“六张清单”,持续完善安防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五位一体”安防工程,全面提升指挥调度、服务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举全局之力打赢打好亚运安保攻坚战。

四是深化实施“亮剑行动”,打好治安整治战。依托刑事侦查打击中心,进一步优化打击机制,增强集成打击、合成攻坚“战力”;持续深化责任区打击中队建设,强化“三师”培训,提升专业化打击能力。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持续严打整治电诈、“黄赌毒”“食药环知”“盗抢骗”等突出违法犯罪,确保社会治安清朗。

五是深化实施“筑底行动”,打好社会治理战。全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不断推动街道版“小脑+手脚”警网协同运行机制向纵深推进;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为抓手,持续完善基础管控中心建设和公安“小脑+手脚”勤务机制改革,实现各类风险全流程、闭环式处置。

六是深化实施“规范行动”, 打好能力提升战。以两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为契机,持续优化执法配套设施建设;以落实“负面清单”要求为抓手,持续推动警种专业化建设;以执法管理委员会为牵引,持续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同时,通过强化“忠诚、团队、服务、争先、规矩”五大意识,努力打造一支“党政认可、群众满意、民警幸福”的公安铁军,忠实履行好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使命任务,在忠诚护航杭州亚运、推进“三城五区”建设、争当“两个先行”示范样板中贡献更多的公安力量,奋力谱写拱墅公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