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11-21 09:57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老年生活可以是什么样的?杭州市拱墅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这里,老人可以享受哪些服务?和拱小民一起去探个究竟!
在 / 这/ 里
失能老人可以得到更专业的照护
早上把老人送到嵌入式养老机构,晚上接回家里,既能解决子女们白天上班无法专职照护的难题,又能为老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拱墅区聚焦失能老人专业照护服务需求,创新养老服务“爱心卡”机制,在养老服务财政补贴的基础上,设立“爱心卡”慈善基金,持续汇聚集体、社会和家庭等资金资源,每月为高龄和失能老人发放“爱心分”,由30余家专业机构为老人提供助洁、助餐、助浴、助行、助医、助急、助聊七项优质服务,并引导养老服务企业以优惠折扣形式向老年人发放家政、维修、护理等“爱心券”,实现“政府搭台、企业让利、老人受益”,累计服务老人91万人次。
拱墅区小河街道“重阳宴”
针对老年人探访服务工作量大面广的问题,拱墅区创新老年人安居守护“五色探访”治理模式,每年实施“安居守护”民生实事工程,贯通上门探访服务、中心呼叫服务等“线上+线下”多平台多类型数据,健全“预警—派单—响应”闭环,今年1至10月,累计处理预警信息1.85万条,救助老年人60余次,形成“人在走、数在转、云在算”的老年人安居守护智慧养老新模式。
杭州亚运会期间,拱墅区开展“武林大妈”
志愿服务培训
在 / 这/ 里
老人和小孩可以相伴一整天
在庆隆社区的阳光老人家里,既有面向婴幼儿的短托服务,也有面向老年群体的文娱活动,在这里,老人和小孩可以相伴一整天。这是拱墅区联动推进“阳光老人家”“阳光小伢儿”一体化建设的阵地之一。
拱墅区半山街道夏意社区“阳光老人家”
拱墅区全面迭代升级28.97万平方米的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大力推进“集成式、街区化、片区化”场地建设,一半以上的场地用于服务老年群体和婴幼儿群体,共投用158个阳光老人家工作站、53个阳光小伢儿驿站、108个社区阳光食堂和超过12万平方米嵌入式体育场地,初步形成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大运河美好家园15分钟便民服务保障圈。
在 / 这/ 里
共同爱好的老人聚集在一起
在大运河书法公园里,三五个老人围在一起,看老朋友用毛笔蘸着水在地上写字。今年刚完成改造提升的大运河书法公园已正式向市民开放,吸引了不少书法社团和爱好书法的老人前来参观交流。进入公园,一条蜿蜒的环路串联书法展示区、书法感知区、书法品鉴区、书法体验区、书法交流区五大功能区,很快成为爱好书法的老年人聚集地。
大运河书法公园
拱墅区坚持以兴趣爱好为纽带,组建500余个、5.2万余名低龄老年人的阳光社团,涵盖文体娱乐、书法绘画、旅游摄影等文化活动方面,以及三方协同、文明创建、矛盾调解等基层治理领域,老人在阳光社团既可以结识好友,还能够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背景链接:
杭州拱墅区以数字赋能“一老一小”改革为契机,聚焦原居安养,持续深化“大社区养老”新格局建设。作为拥有24万老年人口的主城区,近年来,拱墅区从实施居家养老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到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再到构建“大社区照护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家门口的“老有康养”场景,加速实现“一老一小”阳光相伴。
专题专栏
|
年度专题汇总
|
养老服务
|
敬老服务动态
|
老年生活可以是什么样的?杭州市拱墅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这里,老人可以享受哪些服务?和拱小民一起去探个究竟!
在 / 这/ 里
失能老人可以得到更专业的照护
早上把老人送到嵌入式养老机构,晚上接回家里,既能解决子女们白天上班无法专职照护的难题,又能为老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拱墅区聚焦失能老人专业照护服务需求,创新养老服务“爱心卡”机制,在养老服务财政补贴的基础上,设立“爱心卡”慈善基金,持续汇聚集体、社会和家庭等资金资源,每月为高龄和失能老人发放“爱心分”,由30余家专业机构为老人提供助洁、助餐、助浴、助行、助医、助急、助聊七项优质服务,并引导养老服务企业以优惠折扣形式向老年人发放家政、维修、护理等“爱心券”,实现“政府搭台、企业让利、老人受益”,累计服务老人91万人次。
拱墅区小河街道“重阳宴”
针对老年人探访服务工作量大面广的问题,拱墅区创新老年人安居守护“五色探访”治理模式,每年实施“安居守护”民生实事工程,贯通上门探访服务、中心呼叫服务等“线上+线下”多平台多类型数据,健全“预警—派单—响应”闭环,今年1至10月,累计处理预警信息1.85万条,救助老年人60余次,形成“人在走、数在转、云在算”的老年人安居守护智慧养老新模式。
杭州亚运会期间,拱墅区开展“武林大妈”
志愿服务培训
在 / 这/ 里
老人和小孩可以相伴一整天
在庆隆社区的阳光老人家里,既有面向婴幼儿的短托服务,也有面向老年群体的文娱活动,在这里,老人和小孩可以相伴一整天。这是拱墅区联动推进“阳光老人家”“阳光小伢儿”一体化建设的阵地之一。
拱墅区半山街道夏意社区“阳光老人家”
拱墅区全面迭代升级28.97万平方米的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大力推进“集成式、街区化、片区化”场地建设,一半以上的场地用于服务老年群体和婴幼儿群体,共投用158个阳光老人家工作站、53个阳光小伢儿驿站、108个社区阳光食堂和超过12万平方米嵌入式体育场地,初步形成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大运河美好家园15分钟便民服务保障圈。
在 / 这/ 里
共同爱好的老人聚集在一起
在大运河书法公园里,三五个老人围在一起,看老朋友用毛笔蘸着水在地上写字。今年刚完成改造提升的大运河书法公园已正式向市民开放,吸引了不少书法社团和爱好书法的老人前来参观交流。进入公园,一条蜿蜒的环路串联书法展示区、书法感知区、书法品鉴区、书法体验区、书法交流区五大功能区,很快成为爱好书法的老年人聚集地。
大运河书法公园
拱墅区坚持以兴趣爱好为纽带,组建500余个、5.2万余名低龄老年人的阳光社团,涵盖文体娱乐、书法绘画、旅游摄影等文化活动方面,以及三方协同、文明创建、矛盾调解等基层治理领域,老人在阳光社团既可以结识好友,还能够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背景链接:
杭州拱墅区以数字赋能“一老一小”改革为契机,聚焦原居安养,持续深化“大社区养老”新格局建设。作为拥有24万老年人口的主城区,近年来,拱墅区从实施居家养老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到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再到构建“大社区照护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家门口的“老有康养”场景,加速实现“一老一小”阳光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