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250009-2/2023-2876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区商务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备注/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生成日期 | 2023-11-01 | 发布日期 | 2023-11-01 |
附件 |
发布日期: 2023-11-01 09:56:04 点击率:
序号 | 主要工作内容 | 负责科室 | 累计完成情况 |
1 | 大力发展“拱·创繁华”夜间经济品牌,做精做优武林夜市、如梦上塘、杭州X秀、百县千碗等夜消费场景,推动美食、文创、雅集、展览、演出等串联体验。 | 商贸科 | 武林路夜经济集聚区、胜利河美食街、新天地商圈被评为杭州市夜间经济集聚示范区,成为展现浙江“夜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今年以来以“迎亚运·武林消费季”为主题,联合如 梦上塘、杭州X秀等夜场景,结合“武林消费季”活动品牌,联动企业、综合体共举办活动600余场。开展“不夜天堂·璀璨拱墅”2023武林消费季活动,发布拱墅区夜经济十大政策、推出十大夜场景,将持续开展打造杭城最璀璨的24小时商业空间的活动,提升拱墅夜间经济氛围。 |
2 | 放大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出圈”效应,积极引入电子竞技、元宇宙、脱口秀、Live House、音乐节、艺术节等潮流文化,发展线上演播、网络直播、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以数字化赋能文商旅产业发展。 | 商贸科 | 根据杭州市《关于加大对商圈、商业街区外摆经营活动支持力度的意见》持续优化武林路女人街、商贸综合体美陈装置、休闲外摆、街头巡演、特色摊位等多种元素,完成武林路二期改造、延安路及武林广场提升。武林路“云上武林”1.0正式上线,搭建了杭州首个线上主题街区,打造“线上街区+沉浸式体验”。杭州大厦、嘉里中心、武林银泰轮番开展航天展、“奇幻花园”艺术展等50余场特色活动,充分发展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持续打造大运河武林门码头风情街区等新的夜地标,将武林广场打造成为24小时最璀璨24小时商业空间。 |
3 | 对标“着力扩大内需,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的要求,围绕杭州创建新型消费中心目标,坚决扛起拱墅“全省消费第一区”的使命担当,大力度推进大武林、大运河、新天地、大和平四大商圈重塑提升,全力打造世界级地标商圈群。 | 商贸科 | 开展拱墅区大和平商圈共同体成立暨发展论坛,以大和平商圈推荐、发布研究报告、重点项目签约、论坛等为主要内容。完成武林路二期、武林广场、延安路环境提升改造工作,持续提升大武林商圈整体形象。提升胜利河美食街、桥西直街和小河直街等街区,大兜路历史街区列入省级高品质步行街培育名单,武林路女人街获评省级商业特色街区,组织祥符老街(绿城吉祥里)申报杭州市商业特色街。提升大运河商圈能级,谋划推进英蓝中心-丽水路-大兜路融合发展项目工作。 |
4 | 大武林商圈积极提升规模效应,发展首店经济。 | 商贸科 | 鼓励杭州大厦、嘉里中心、武林银泰、国大城市广场等多家综合体持续引进首店落地,创造性出台促进顶级餐饮、消费首店发展政策,今年以来已引进首店70余家,涉及餐饮、零售、生活服务、儿童亲子、文体娱等业态。武林路梅鹤堂目已引进玉芝兰、壹零贰小馆、Cowhere等6家米其林餐厅。 |
5 | 新天地商圈大力发展夜经济、潮经济、青春经济,突出电竞、元宇宙、潮玩、美食、文创元素,打造新型商贸旅游综合体。 | 商贸科 | 研究制定新天地商圈发展规划,并累计投入922万元对新天地区块景观小品、标识标牌、灯光夜景等进行全面整治提升,街区环境品质显著提升。聚焦亚运文化,协助完美世界、腾讯完成游戏快闪点选择,成功举办2023PEL和平精英春季赛总决赛。联动新天地集团,以“杭州首个沉浸式潮玩不夜城”为定位,精心打磨15000㎡主题街区“时光里巷”项目,目前已成功招引30个品牌入驻,现已启动试营业,已于8月底正式开街。依托活力park街区,打造国际精品美食街,成功招引谢姑娘火塘酒馆、觅泰等8家品牌。 |
6 | 持续开展“迎亚运·武林消费季”一月一主题消费活动,不断擦亮“武林衣秀”“武林大巡游”等特色品牌,强化线上线下双向驱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撬动社零增量100亿元以上。 | 商贸科 | 瞄准消费重点、要点领域,以“迎亚运·武林消费季”为主题,连续举办了“瑞兔闹元宵”“进博会365武林市集”、三八美丽购、船说大运河老字号、“盎”武林衣秀、武林大巡游、龙马精神唤醒秀、杭州中国“国际”美食节暨杭帮菜高峰发展论坛等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活动。全面打响“武林消费季”活动品牌。央视、新华社、人民网等中央媒体及省市主流媒体多次大篇幅连续报道。联合杭州大厦、银泰百货、盒马鲜生、联华等重点社零企业,精准发放2000万“迎亚运大武林商圈消费券”,持续提升武林商圈消费热度。 |
7 | 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支持本地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内外贸一体化并重的双循环示范企业。 | 外经贸科 | 聚焦展会功能,推进今年的广交会、进博会及数贸会等重要展会工作,更好助力企业拓市场增订单。积极培育并组织申报浙江省内外贸一体化企业。组织10场以上“巩增长 树品牌”拱墅区千企拓市场宣讲会,鼓励企业加强国际开拓。组织企业申报杭州市出境机票及海外专业展补助政策。 |
8 | 发挥跨境园区及公共海外仓资源优势,加速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发展。 | 外经贸科 | 配合上级部门完成杭州企业投资( 合作建设)海外仓完成41个目标。拨付2023年省级海外仓补助资金。指导恒健家居申报2023年省级海外仓(第八批)。 |
9 | 完善“货物+服务”双出口模式,加快传统服贸数字化转型,引导服务贸易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保持货物出口份额增长。 | 外经贸科 | 继续深入开展全区“货物+服务”贸易企业的走访调研,密切关注企业经营情况和在手订单情况;加快落实出口信保、小微统保、外贸增量等政策,举办企业扶持政策宣讲会,发挥政策助力外贸稳增长作用。指导杭州明宏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申报杭州市服务贸易成长型企业,组织杭州华普永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申报2023年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 |
10 | 巩固中央商务区楼宇经济功能,大力发展新消费、新金融、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新能源汽车等新业态,新消费重点发展商圈经济、夜经济,青春经济、潮经济,首店经济、元宇宙和医美健康、文体旅游等新消费新体验业态,同步推动传统商贸零售企业数字化改造,促进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商业模式发展。 | 商贸科、安商稳商科 | 一季度我区发布《“拼经济·开门红”2023年拱墅区经济稳进提质发展系列政策》,包含贸易相关的促进汽车产业发展、新零售发展和批发业发展等商贸政策16条,发放1000万平台消费券。二季度调整及新增商贸业、批发业和餐饮业等政策7条,三季度继续出台批发业印花税政策、汽车社零政策、拱墅区夜间经济十大政策,全面促进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商业模式发展。新天地商圈被评为首批市级示范智慧商圈;新增5家浙江省新零售示范企业、2家杭州市新零售企业,目前我区共有15家浙江省新零售示范企业、35家杭州市新零售企业(其中6家被评为杭州市新零售示范企业)。制定《拱墅区现代服务业强区政策中部分医美政策实施细则》,在此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形成政策修订稿,征求区发改经信局、区科技局、区人社局、区投促局等部门意见,继续完善政策体系;对接区国投集团、第三方机构等,建立项目专项群,推进医美产业规划制定工作。 |
11 | 汽车销售产业全方位做强一手车和二手车、传统能源和新能源车、线上和线下销售。 | 商贸科 | 今年以来,我区先后推出5轮合计1亿元的汽车补贴,共计拉动汽车销售16000台,销售额43.07亿元,拉动比1:43,有效促进汽车销售,1-8月实现限上汽车零售额151.75亿元。同时针对二手车入统交易现状,进一步修改完善二手车达限纳统政策,截至8月,我区已有4家二手车经销企业入统,1-8月实现限上二手车零售额1.53亿元。 |
12 | 深入推进“楼均论英雄”改革,优化楼宇评价指数,开展星级楼宇评定,持续完善商务社区建设,打造“亿元楼”60幢,扎实推进安商稳商。 | 安商稳商科 | 优化楼宇评价指数,修订优商服务考核办法,定期摸排楼宇底数,关注亿元楼宇培育,今年以来新招引核心产业楼宇企业559家。制定商务社区工作规范指引、服务事项准入、考核办法等制度规范,做好商务社区经济工作指导,梳理商务社区企业所需清单、楼宇、重点企业底数摸排。修订完善安商稳商联合工作机制,开展墅企回归专项行动,目前企业注册地已迁回14家(税收千万级企业1家),税收关系已迁入4家,税收合计6300.61万元。 |
规划计划
|
总结计划
|
决策执行落实情况
|
索引号
00250009-2/2023-28768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11-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商务局
序号 | 主要工作内容 | 负责科室 | 累计完成情况 |
1 | 大力发展“拱·创繁华”夜间经济品牌,做精做优武林夜市、如梦上塘、杭州X秀、百县千碗等夜消费场景,推动美食、文创、雅集、展览、演出等串联体验。 | 商贸科 | 武林路夜经济集聚区、胜利河美食街、新天地商圈被评为杭州市夜间经济集聚示范区,成为展现浙江“夜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今年以来以“迎亚运·武林消费季”为主题,联合如 梦上塘、杭州X秀等夜场景,结合“武林消费季”活动品牌,联动企业、综合体共举办活动600余场。开展“不夜天堂·璀璨拱墅”2023武林消费季活动,发布拱墅区夜经济十大政策、推出十大夜场景,将持续开展打造杭城最璀璨的24小时商业空间的活动,提升拱墅夜间经济氛围。 |
2 | 放大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出圈”效应,积极引入电子竞技、元宇宙、脱口秀、Live House、音乐节、艺术节等潮流文化,发展线上演播、网络直播、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以数字化赋能文商旅产业发展。 | 商贸科 | 根据杭州市《关于加大对商圈、商业街区外摆经营活动支持力度的意见》持续优化武林路女人街、商贸综合体美陈装置、休闲外摆、街头巡演、特色摊位等多种元素,完成武林路二期改造、延安路及武林广场提升。武林路“云上武林”1.0正式上线,搭建了杭州首个线上主题街区,打造“线上街区+沉浸式体验”。杭州大厦、嘉里中心、武林银泰轮番开展航天展、“奇幻花园”艺术展等50余场特色活动,充分发展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持续打造大运河武林门码头风情街区等新的夜地标,将武林广场打造成为24小时最璀璨24小时商业空间。 |
3 | 对标“着力扩大内需,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的要求,围绕杭州创建新型消费中心目标,坚决扛起拱墅“全省消费第一区”的使命担当,大力度推进大武林、大运河、新天地、大和平四大商圈重塑提升,全力打造世界级地标商圈群。 | 商贸科 | 开展拱墅区大和平商圈共同体成立暨发展论坛,以大和平商圈推荐、发布研究报告、重点项目签约、论坛等为主要内容。完成武林路二期、武林广场、延安路环境提升改造工作,持续提升大武林商圈整体形象。提升胜利河美食街、桥西直街和小河直街等街区,大兜路历史街区列入省级高品质步行街培育名单,武林路女人街获评省级商业特色街区,组织祥符老街(绿城吉祥里)申报杭州市商业特色街。提升大运河商圈能级,谋划推进英蓝中心-丽水路-大兜路融合发展项目工作。 |
4 | 大武林商圈积极提升规模效应,发展首店经济。 | 商贸科 | 鼓励杭州大厦、嘉里中心、武林银泰、国大城市广场等多家综合体持续引进首店落地,创造性出台促进顶级餐饮、消费首店发展政策,今年以来已引进首店70余家,涉及餐饮、零售、生活服务、儿童亲子、文体娱等业态。武林路梅鹤堂目已引进玉芝兰、壹零贰小馆、Cowhere等6家米其林餐厅。 |
5 | 新天地商圈大力发展夜经济、潮经济、青春经济,突出电竞、元宇宙、潮玩、美食、文创元素,打造新型商贸旅游综合体。 | 商贸科 | 研究制定新天地商圈发展规划,并累计投入922万元对新天地区块景观小品、标识标牌、灯光夜景等进行全面整治提升,街区环境品质显著提升。聚焦亚运文化,协助完美世界、腾讯完成游戏快闪点选择,成功举办2023PEL和平精英春季赛总决赛。联动新天地集团,以“杭州首个沉浸式潮玩不夜城”为定位,精心打磨15000㎡主题街区“时光里巷”项目,目前已成功招引30个品牌入驻,现已启动试营业,已于8月底正式开街。依托活力park街区,打造国际精品美食街,成功招引谢姑娘火塘酒馆、觅泰等8家品牌。 |
6 | 持续开展“迎亚运·武林消费季”一月一主题消费活动,不断擦亮“武林衣秀”“武林大巡游”等特色品牌,强化线上线下双向驱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撬动社零增量100亿元以上。 | 商贸科 | 瞄准消费重点、要点领域,以“迎亚运·武林消费季”为主题,连续举办了“瑞兔闹元宵”“进博会365武林市集”、三八美丽购、船说大运河老字号、“盎”武林衣秀、武林大巡游、龙马精神唤醒秀、杭州中国“国际”美食节暨杭帮菜高峰发展论坛等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活动。全面打响“武林消费季”活动品牌。央视、新华社、人民网等中央媒体及省市主流媒体多次大篇幅连续报道。联合杭州大厦、银泰百货、盒马鲜生、联华等重点社零企业,精准发放2000万“迎亚运大武林商圈消费券”,持续提升武林商圈消费热度。 |
7 | 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支持本地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内外贸一体化并重的双循环示范企业。 | 外经贸科 | 聚焦展会功能,推进今年的广交会、进博会及数贸会等重要展会工作,更好助力企业拓市场增订单。积极培育并组织申报浙江省内外贸一体化企业。组织10场以上“巩增长 树品牌”拱墅区千企拓市场宣讲会,鼓励企业加强国际开拓。组织企业申报杭州市出境机票及海外专业展补助政策。 |
8 | 发挥跨境园区及公共海外仓资源优势,加速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发展。 | 外经贸科 | 配合上级部门完成杭州企业投资( 合作建设)海外仓完成41个目标。拨付2023年省级海外仓补助资金。指导恒健家居申报2023年省级海外仓(第八批)。 |
9 | 完善“货物+服务”双出口模式,加快传统服贸数字化转型,引导服务贸易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保持货物出口份额增长。 | 外经贸科 | 继续深入开展全区“货物+服务”贸易企业的走访调研,密切关注企业经营情况和在手订单情况;加快落实出口信保、小微统保、外贸增量等政策,举办企业扶持政策宣讲会,发挥政策助力外贸稳增长作用。指导杭州明宏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申报杭州市服务贸易成长型企业,组织杭州华普永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申报2023年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 |
10 | 巩固中央商务区楼宇经济功能,大力发展新消费、新金融、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新能源汽车等新业态,新消费重点发展商圈经济、夜经济,青春经济、潮经济,首店经济、元宇宙和医美健康、文体旅游等新消费新体验业态,同步推动传统商贸零售企业数字化改造,促进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商业模式发展。 | 商贸科、安商稳商科 | 一季度我区发布《“拼经济·开门红”2023年拱墅区经济稳进提质发展系列政策》,包含贸易相关的促进汽车产业发展、新零售发展和批发业发展等商贸政策16条,发放1000万平台消费券。二季度调整及新增商贸业、批发业和餐饮业等政策7条,三季度继续出台批发业印花税政策、汽车社零政策、拱墅区夜间经济十大政策,全面促进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商业模式发展。新天地商圈被评为首批市级示范智慧商圈;新增5家浙江省新零售示范企业、2家杭州市新零售企业,目前我区共有15家浙江省新零售示范企业、35家杭州市新零售企业(其中6家被评为杭州市新零售示范企业)。制定《拱墅区现代服务业强区政策中部分医美政策实施细则》,在此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形成政策修订稿,征求区发改经信局、区科技局、区人社局、区投促局等部门意见,继续完善政策体系;对接区国投集团、第三方机构等,建立项目专项群,推进医美产业规划制定工作。 |
11 | 汽车销售产业全方位做强一手车和二手车、传统能源和新能源车、线上和线下销售。 | 商贸科 | 今年以来,我区先后推出5轮合计1亿元的汽车补贴,共计拉动汽车销售16000台,销售额43.07亿元,拉动比1:43,有效促进汽车销售,1-8月实现限上汽车零售额151.75亿元。同时针对二手车入统交易现状,进一步修改完善二手车达限纳统政策,截至8月,我区已有4家二手车经销企业入统,1-8月实现限上二手车零售额1.53亿元。 |
12 | 深入推进“楼均论英雄”改革,优化楼宇评价指数,开展星级楼宇评定,持续完善商务社区建设,打造“亿元楼”60幢,扎实推进安商稳商。 | 安商稳商科 | 优化楼宇评价指数,修订优商服务考核办法,定期摸排楼宇底数,关注亿元楼宇培育,今年以来新招引核心产业楼宇企业559家。制定商务社区工作规范指引、服务事项准入、考核办法等制度规范,做好商务社区经济工作指导,梳理商务社区企业所需清单、楼宇、重点企业底数摸排。修订完善安商稳商联合工作机制,开展墅企回归专项行动,目前企业注册地已迁回14家(税收千万级企业1家),税收关系已迁入4家,税收合计6300.61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