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018-0/2023-2620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上塘街道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备注/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生成日期 2023-01-06 发布日期 2023-01-06
附件
上塘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3-01-06 09:52:13 点击率: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塘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区第一次党代会,区委一届一次、二次全会精神,围绕“三城五区”发展战略,提升党建“四力”,探索“五富”路径,“年轻、数字、文旅、宜居”的新上塘共富图景正徐徐展开,全年被央视、人民日报等市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528次。上塘古运河景区《如梦上塘》夜游秀获得央视海外平台传播,实现高流量曝光。2022年,街道获评全区唯一的省级治违控违示范街道。瓜山未来社区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蔡马社区创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蔡马人家小区入选全省仅两个的国家级“美好家园”典型案例。

一、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

1.走一条城市有机更新的“党建带富”之路。一是形成共富标志性成果。瞄准党建统领共富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立足“未来”价值坐标,瓜山未来社区成为共富标志性成果鲜活展示地。我们以党建统领力聚强未来社区建设耦合力,成立未来社区功能型党支部,联合45家中小企业、60余家商户成立党建共建联盟,依托联盟较好解决了九大场景落地难、可持续发展难等问题。瓜山未来社区党建做法获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报道,青年团建经验获团中央点赞。二是绘就共富幸福图景。安置房建设有速度,建管有品质,顺利完成皋亭人家、仁新雅居、胜滨府三个安置房小区382户回迁安置,特别在胜滨府156户农户回迁安置中,妥善解决了涉及街社多、安置对象杂、房源供应少、户型搭配难、防疫态势紧等一系列难题,同步克服霞湾变电站搬迁滞后、小区对面新启用垃圾中转站等不利影响,用时2天平稳有序完成,为构筑大运河幸福家园夯实基础。顺利完成全市渣土消纳量最大的谢村渣土码头征迁交地,拔掉了运河新城最后一根“硬钉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城北区块发展扫清了障碍。三是共享共富发展成果。高效完成省市区级民生实事项目10个,投用1.2万方上塘卫生服务中心,新建瓜山阳光老人家、皋亭婴幼儿成长驿站,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新添文澜慧澜中学、浙大城院附小、贾家弄沈塘湾幼儿园3所优质教育配套,交付文澜二小、东沃中学、东沃幼儿园,建设“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完工上石苑、瓜山多层公寓旧改工程,新增10个2450方嵌入式体育场地。健全留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投用八丈井商务大厦、皋亭睿勤、蔡马欣瑞国际3个项目65.7亩14.76万方,跑出上塘留用地建设“加速度”。

2.走一条经济稳进提质的“转型创富”之路。一是全力安商稳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先后实施三轮“累进纾困·亲商暖商”行动,启动“风秦论建”系列活动,成功挽回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康邻科技、君诺科技等拟外迁企业9家。有效推进企业培育发展,建华集团和海外海集团蝉联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元通汽车救援跻身2021年汽车救援领先企业;中建材自动化研究院获评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翔天供应链上榜浙江十大跨境电商企业名单。经济稳进提质取得阶段性成效,主要指标压前行,经济量级位列全区第一方阵。二是加快招大引强。聚焦“1+4”产业主赛道,立足网络电商、智慧物流、汽车商贸等产业基础优势,依托运河湾、TCAR汽车文化主题公园等重点产业平台,新招引浙江浙财国资运营有限公司等总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个,浙江问天量子科技等重大项目2个、优质产业链项目15个、区认定重大签约项目5个,1-11月新招引优质企业349家,其中楼宇企业106家,完成实际利用外资2081万美元。举行2022年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推进宏易能源、海德鑫港科技、喻家山科技优质项目落地。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风口,打造沈半路新能源汽车主题公园,争当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先锋队”。充分发挥鹏锦、宸融等13幢近20万方楼宇平台资源,开展全链条跟踪对接、全过程帮办服务,推动在谈项目早签约、早落地。瞄准重点项目,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项目。天图地理等6家企业获得国高推荐。CC梦工场、运河汇成为拱墅区仅有的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子默网络获评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中诚建勘获评市专家工作站、博士创新站。杭州化工研究院获评省级首批重点院士工作站。

3.走一条运河文脉传承的“文化润富”之路。一是打造运河新地标。深挖“千年运河”文化底蕴,全情参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样板区建设,亮出“如梦上塘、文旅高地”新名片,打造拱墅人家门口的4A级景区。“如梦上塘”夜游秀今年5月复演迎客,累计创收700余万元,接待游客2万余人,成为拱墅的新文化地标。二是打造城市烟火地。完成“迎亚运”国字号胜利河美食街提升改造。统合霞湾巷南翼胜利河美食街、北翼锦鲤中心以及即将投用的6万方八丈井复合型商业中心,融合打造胜利河美食综合街区。精心举办“胜利河美食街啤酒龙虾节”“6.18美食消费嘉年华”“吃住游在上塘”等消费活动,发放美食消费券,全力助推复商复市。1-11月,美食街就餐客流量达70万人次,营业额5千余万元,成为杭城老百姓心目中的夜宵圣地。三是打造文旅新高地。发挥运河文化品牌效应,在原上塘电商小镇的基础上升级打造数字生活小镇。1-11月,实现税收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18%,街道成功列入2022年度浙江省、杭州市数字生活新服务特色镇(街)创建名单。布局上塘古运河景区4万方文旅产业带,举办“夜运河·醉上塘”文旅消费季、上塘河集市等大型主题活动,落地旭航网络等优质文创项目和总部企业。

4.走一条大运河家园的“幸福奔富”之路。一是探索“幸福上塘”实践范例。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深入开展“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大力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全域推进大运河幸福家园建设,打造善贤人家、蔡马人家、七古登人家等一批精品安置房小区和瓜山社区、假山路社区“融合型大单元幸福街巷”。深化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提前完成全年加梯任务,实现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二是擦亮“数字执法”改革名片。统筹资源、调度力量、快速有力推进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投用街道执法服务中心,搭建“1+N+1”执法队伍架构,整合综合执法、市场监管、文广旅体、应急管理、卫生健康和规划资源等多方执法力量,有效承接338项执法事项,通过“四个统一”,实现“四个转变”,真正推动基层执法队伍从“物理整合”走向“化学融合”。创新推出“扫黄打非”小塘君系列 IP 形象获登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微信号,街道获评第六批全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三是打响“基层智治”网格品牌。坚持党建统领网格智治,系统重塑网格治理模式,优化调整为57个网格、375个微网格,选优配强1196名“1+3+N”网格力量,并吸纳热心志愿者、共建单位党员共同参与,在疫情防控、无疫单元创建、常态化核酸检测等大战大考中显示出上塘基层党组织的强大力量。蔡马望澜府小区“树状”组织体系在“4.19”疫情防控大考中发挥重要作用。

5.走一条除险保安基石的“平安治富”之路。一是“小脑+手脚”协同发力。搭建以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为“小脑”,以下沉执法队员、网格员、街道综管队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等力量为“手脚”的运作架构,打造集无线通讯系统和风险预警综合数据处理、任务指派、流转督办、绩效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驾驶舱”。通过“一脑统管、一屏指挥、一键派单”,确保“1分钟响应启动、3分钟到场处置、5分钟增援力量协同作战”,对事项进行快速处置。共处理非警务类事件 4133条,平均处理时间约30分钟,效率显著提升。二是“预防+处置”同步推进。建立街道基层站所工作周报告制度,对公安、城管、交警等站所一周发生的纠纷、产生的投诉、排查的隐患进行清单化管理、闭环式处置、周期性分析,全面提升党工委对辖区风险隐患预见力和管控力。同步将周报告制度与街道政法联席会议贯通串联,对涉及到多部门的、复杂性强的、历史积案等事件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形成处置合力,提升排险能力。圆满完成国潮音乐节缓办、云澜天第府风险楼盘等重大涉稳事件处置,率先在全区完成6件信访积案化解清零。三是“练内+强外”同向筑防。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全域开展除险保安六大攻坚行动和风险隐患排查,对11个信访重点人实现全轨迹掌控,实现进京、赴省、去市信访零发生。探索反家庭暴力工作全闭环协作联动机制,全年有效处置家暴警情98起,化解处置139户,试点社区家暴警情同比下降19.23%。全区首创“掌上微消”小程序,构建以1个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2个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8个社区微型消防站为架构的上塘“128”应急救援响应圈。今年以来共发生火灾27起,无人员伤亡,比去年下降5起,未发生影响较大火灾事故及生产安全事故。

总结计划
规划计划
总结计划
总结和计划
上塘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

索引号

00250018-0/2023-26200

文号

公布日期

2023-01-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上塘街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塘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区第一次党代会,区委一届一次、二次全会精神,围绕“三城五区”发展战略,提升党建“四力”,探索“五富”路径,“年轻、数字、文旅、宜居”的新上塘共富图景正徐徐展开,全年被央视、人民日报等市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528次。上塘古运河景区《如梦上塘》夜游秀获得央视海外平台传播,实现高流量曝光。2022年,街道获评全区唯一的省级治违控违示范街道。瓜山未来社区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蔡马社区创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蔡马人家小区入选全省仅两个的国家级“美好家园”典型案例。

一、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

1.走一条城市有机更新的“党建带富”之路。一是形成共富标志性成果。瞄准党建统领共富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立足“未来”价值坐标,瓜山未来社区成为共富标志性成果鲜活展示地。我们以党建统领力聚强未来社区建设耦合力,成立未来社区功能型党支部,联合45家中小企业、60余家商户成立党建共建联盟,依托联盟较好解决了九大场景落地难、可持续发展难等问题。瓜山未来社区党建做法获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报道,青年团建经验获团中央点赞。二是绘就共富幸福图景。安置房建设有速度,建管有品质,顺利完成皋亭人家、仁新雅居、胜滨府三个安置房小区382户回迁安置,特别在胜滨府156户农户回迁安置中,妥善解决了涉及街社多、安置对象杂、房源供应少、户型搭配难、防疫态势紧等一系列难题,同步克服霞湾变电站搬迁滞后、小区对面新启用垃圾中转站等不利影响,用时2天平稳有序完成,为构筑大运河幸福家园夯实基础。顺利完成全市渣土消纳量最大的谢村渣土码头征迁交地,拔掉了运河新城最后一根“硬钉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城北区块发展扫清了障碍。三是共享共富发展成果。高效完成省市区级民生实事项目10个,投用1.2万方上塘卫生服务中心,新建瓜山阳光老人家、皋亭婴幼儿成长驿站,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新添文澜慧澜中学、浙大城院附小、贾家弄沈塘湾幼儿园3所优质教育配套,交付文澜二小、东沃中学、东沃幼儿园,建设“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完工上石苑、瓜山多层公寓旧改工程,新增10个2450方嵌入式体育场地。健全留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投用八丈井商务大厦、皋亭睿勤、蔡马欣瑞国际3个项目65.7亩14.76万方,跑出上塘留用地建设“加速度”。

2.走一条经济稳进提质的“转型创富”之路。一是全力安商稳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先后实施三轮“累进纾困·亲商暖商”行动,启动“风秦论建”系列活动,成功挽回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康邻科技、君诺科技等拟外迁企业9家。有效推进企业培育发展,建华集团和海外海集团蝉联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元通汽车救援跻身2021年汽车救援领先企业;中建材自动化研究院获评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翔天供应链上榜浙江十大跨境电商企业名单。经济稳进提质取得阶段性成效,主要指标压前行,经济量级位列全区第一方阵。二是加快招大引强。聚焦“1+4”产业主赛道,立足网络电商、智慧物流、汽车商贸等产业基础优势,依托运河湾、TCAR汽车文化主题公园等重点产业平台,新招引浙江浙财国资运营有限公司等总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个,浙江问天量子科技等重大项目2个、优质产业链项目15个、区认定重大签约项目5个,1-11月新招引优质企业349家,其中楼宇企业106家,完成实际利用外资2081万美元。举行2022年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推进宏易能源、海德鑫港科技、喻家山科技优质项目落地。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风口,打造沈半路新能源汽车主题公园,争当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先锋队”。充分发挥鹏锦、宸融等13幢近20万方楼宇平台资源,开展全链条跟踪对接、全过程帮办服务,推动在谈项目早签约、早落地。瞄准重点项目,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项目。天图地理等6家企业获得国高推荐。CC梦工场、运河汇成为拱墅区仅有的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子默网络获评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中诚建勘获评市专家工作站、博士创新站。杭州化工研究院获评省级首批重点院士工作站。

3.走一条运河文脉传承的“文化润富”之路。一是打造运河新地标。深挖“千年运河”文化底蕴,全情参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样板区建设,亮出“如梦上塘、文旅高地”新名片,打造拱墅人家门口的4A级景区。“如梦上塘”夜游秀今年5月复演迎客,累计创收700余万元,接待游客2万余人,成为拱墅的新文化地标。二是打造城市烟火地。完成“迎亚运”国字号胜利河美食街提升改造。统合霞湾巷南翼胜利河美食街、北翼锦鲤中心以及即将投用的6万方八丈井复合型商业中心,融合打造胜利河美食综合街区。精心举办“胜利河美食街啤酒龙虾节”“6.18美食消费嘉年华”“吃住游在上塘”等消费活动,发放美食消费券,全力助推复商复市。1-11月,美食街就餐客流量达70万人次,营业额5千余万元,成为杭城老百姓心目中的夜宵圣地。三是打造文旅新高地。发挥运河文化品牌效应,在原上塘电商小镇的基础上升级打造数字生活小镇。1-11月,实现税收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18%,街道成功列入2022年度浙江省、杭州市数字生活新服务特色镇(街)创建名单。布局上塘古运河景区4万方文旅产业带,举办“夜运河·醉上塘”文旅消费季、上塘河集市等大型主题活动,落地旭航网络等优质文创项目和总部企业。

4.走一条大运河家园的“幸福奔富”之路。一是探索“幸福上塘”实践范例。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深入开展“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大力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全域推进大运河幸福家园建设,打造善贤人家、蔡马人家、七古登人家等一批精品安置房小区和瓜山社区、假山路社区“融合型大单元幸福街巷”。深化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提前完成全年加梯任务,实现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二是擦亮“数字执法”改革名片。统筹资源、调度力量、快速有力推进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投用街道执法服务中心,搭建“1+N+1”执法队伍架构,整合综合执法、市场监管、文广旅体、应急管理、卫生健康和规划资源等多方执法力量,有效承接338项执法事项,通过“四个统一”,实现“四个转变”,真正推动基层执法队伍从“物理整合”走向“化学融合”。创新推出“扫黄打非”小塘君系列 IP 形象获登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微信号,街道获评第六批全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三是打响“基层智治”网格品牌。坚持党建统领网格智治,系统重塑网格治理模式,优化调整为57个网格、375个微网格,选优配强1196名“1+3+N”网格力量,并吸纳热心志愿者、共建单位党员共同参与,在疫情防控、无疫单元创建、常态化核酸检测等大战大考中显示出上塘基层党组织的强大力量。蔡马望澜府小区“树状”组织体系在“4.19”疫情防控大考中发挥重要作用。

5.走一条除险保安基石的“平安治富”之路。一是“小脑+手脚”协同发力。搭建以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为“小脑”,以下沉执法队员、网格员、街道综管队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等力量为“手脚”的运作架构,打造集无线通讯系统和风险预警综合数据处理、任务指派、流转督办、绩效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驾驶舱”。通过“一脑统管、一屏指挥、一键派单”,确保“1分钟响应启动、3分钟到场处置、5分钟增援力量协同作战”,对事项进行快速处置。共处理非警务类事件 4133条,平均处理时间约30分钟,效率显著提升。二是“预防+处置”同步推进。建立街道基层站所工作周报告制度,对公安、城管、交警等站所一周发生的纠纷、产生的投诉、排查的隐患进行清单化管理、闭环式处置、周期性分析,全面提升党工委对辖区风险隐患预见力和管控力。同步将周报告制度与街道政法联席会议贯通串联,对涉及到多部门的、复杂性强的、历史积案等事件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形成处置合力,提升排险能力。圆满完成国潮音乐节缓办、云澜天第府风险楼盘等重大涉稳事件处置,率先在全区完成6件信访积案化解清零。三是“练内+强外”同向筑防。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全域开展除险保安六大攻坚行动和风险隐患排查,对11个信访重点人实现全轨迹掌控,实现进京、赴省、去市信访零发生。探索反家庭暴力工作全闭环协作联动机制,全年有效处置家暴警情98起,化解处置139户,试点社区家暴警情同比下降19.23%。全区首创“掌上微消”小程序,构建以1个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2个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8个社区微型消防站为架构的上塘“128”应急救援响应圈。今年以来共发生火灾27起,无人员伤亡,比去年下降5起,未发生影响较大火灾事故及生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