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01-12 10:37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近日,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公布浙江省2022年度第三批城乡风貌样板区名单,拱墅“大运河核心区”传统风貌样板区成功创建为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
拱墅“大运河核心区”传统风貌区样板区位于大运河南端核心区地段,北至石祥路,南至德胜路,西至小河路及和睦新村,东至金华路,面积约为342.8公顷。该风貌样板区打造,深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重要论述,深化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高水平打造大运河文化之窗;进一步加快我区“三城五区”建设,对标共同富裕示范区拱墅样本打造目标,高水平打造运河明珠、高品质建设大运河幸福家园。
五大特色亮点展示
1、桥下空间挖掘利用
立足“还河于民”理念,将登云桥桥下空间活化利用,打造成不打烊的“24小时博物馆”。紧扣“匠心文化”脉搏,优化桥下空间布局打造桥西“新三馆”文化地标,弘扬运河文化。同时,将北星桥桥下空间进行活化利用,新建约1140平方米体育场地,建成全市首个嵌入式体育设施场地,打造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10分钟健身圈”,绘就全民健身的运河活力画卷,充分展现大运河的独特魅力。
2、创新工作推进机制
开展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为主题的“线上+线下”市民意见征集活动,认真研究意见建议,并充分吸收。在改造中,注重保持历史风貌,本着“厉行节俭,最小干预”的原则,采用“小切口、微更新”的方式,着重解决市民游客关切问题,优先消除出行安全隐患,提升市民游客休闲体验感。按照“维修为主、更换为辅”的思路,并将“算清投入产出账”的理念贯彻街区提升始终。街区提升改造期间,弥补商户经营损失,为商户减免租金。
3、重要节点串景成链
如通过小河公园建设打通主城区最后一段运河“运道”。同时,小河公园将连接大兜路、桥西、小河直街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优化板块,提升活力,形成一个聚集化的历史大街区。
4、盘活工业遗存
大运河周边有大量的工业遗存,通过样板区建设,节点串链,向游客介绍工业文明的演变,延续大运河和旧工业遗址的文脉,并将文旅与商业的核心功能在工业遗存上重新产生市场价值,焕发新生。
5、撬动社会资本
引入“社会资本”约3亿元,投入大运河紫檀博物馆、大运河紫檀匠心广场装修改造及布置展品。由第三方运维大运河紫檀博物馆,强化桥下空间管理打造大运河畔“最美桥下空间”,呈现视觉盛宴。
作为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拱墅“大运河核心区”传统风貌区将以更加大气、开放、包容的姿态践行文化兴城,展现“传统东方韵味”魅力形象的大都市发展格局,为杭州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有力支撑,为“整体大美”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增添蓬勃生机。
2023年,在城乡风貌提升建设工作中,区住建局(区风貌办)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谋划上城-拱墅“杭儿风”特色产业风貌区、拱墅“智慧网谷”特色产业风貌区工作,在建设共同富裕基本单元的实践中为市民游客们带来更舒适、更美好、更朝气蓬勃的风貌体验。
部门动态
|
近日,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公布浙江省2022年度第三批城乡风貌样板区名单,拱墅“大运河核心区”传统风貌样板区成功创建为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
拱墅“大运河核心区”传统风貌区样板区位于大运河南端核心区地段,北至石祥路,南至德胜路,西至小河路及和睦新村,东至金华路,面积约为342.8公顷。该风貌样板区打造,深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重要论述,深化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高水平打造大运河文化之窗;进一步加快我区“三城五区”建设,对标共同富裕示范区拱墅样本打造目标,高水平打造运河明珠、高品质建设大运河幸福家园。
五大特色亮点展示
1、桥下空间挖掘利用
立足“还河于民”理念,将登云桥桥下空间活化利用,打造成不打烊的“24小时博物馆”。紧扣“匠心文化”脉搏,优化桥下空间布局打造桥西“新三馆”文化地标,弘扬运河文化。同时,将北星桥桥下空间进行活化利用,新建约1140平方米体育场地,建成全市首个嵌入式体育设施场地,打造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10分钟健身圈”,绘就全民健身的运河活力画卷,充分展现大运河的独特魅力。
2、创新工作推进机制
开展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为主题的“线上+线下”市民意见征集活动,认真研究意见建议,并充分吸收。在改造中,注重保持历史风貌,本着“厉行节俭,最小干预”的原则,采用“小切口、微更新”的方式,着重解决市民游客关切问题,优先消除出行安全隐患,提升市民游客休闲体验感。按照“维修为主、更换为辅”的思路,并将“算清投入产出账”的理念贯彻街区提升始终。街区提升改造期间,弥补商户经营损失,为商户减免租金。
3、重要节点串景成链
如通过小河公园建设打通主城区最后一段运河“运道”。同时,小河公园将连接大兜路、桥西、小河直街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优化板块,提升活力,形成一个聚集化的历史大街区。
4、盘活工业遗存
大运河周边有大量的工业遗存,通过样板区建设,节点串链,向游客介绍工业文明的演变,延续大运河和旧工业遗址的文脉,并将文旅与商业的核心功能在工业遗存上重新产生市场价值,焕发新生。
5、撬动社会资本
引入“社会资本”约3亿元,投入大运河紫檀博物馆、大运河紫檀匠心广场装修改造及布置展品。由第三方运维大运河紫檀博物馆,强化桥下空间管理打造大运河畔“最美桥下空间”,呈现视觉盛宴。
作为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拱墅“大运河核心区”传统风貌区将以更加大气、开放、包容的姿态践行文化兴城,展现“传统东方韵味”魅力形象的大都市发展格局,为杭州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有力支撑,为“整体大美”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增添蓬勃生机。
2023年,在城乡风貌提升建设工作中,区住建局(区风貌办)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谋划上城-拱墅“杭儿风”特色产业风貌区、拱墅“智慧网谷”特色产业风貌区工作,在建设共同富裕基本单元的实践中为市民游客们带来更舒适、更美好、更朝气蓬勃的风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