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08-01 09:48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近年来,区住建局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全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群众关切最多的道路、绿道等工作作为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的重点工作之一,问计于民、数字赋能、长效服务,积极释放民生红利。截至目前,由区住建局牵头的竣工18条道路和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拱墅段绿道约10公里两项民生实事均已提前完工。
7月28日上午,区人大武林、湖墅代表联络大组对区住建局牵头的“竣工18条道路、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拱墅段绿道约10公里”、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的“修缮8条道路”项目展开视察督查,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赵红、区人大常委会城建工委相关负责人、武林、湖墅人大代表联络组代表、区住建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参与本次督查。
督查组一行先是实地视察了京杭大运河绿道武林壹号段、环城北路(环城东路-建国北路)项目,现场了解18条道路、运道等实施情况与成效,随后开展座谈会听取相关汇报并进行审议。
座谈会上,区住建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牵头实施的民生项目进行汇报,各与会代表对本次视察的民生实事项目成效表示充分肯定,并就绿化养护、休闲便民设施配置、道路盲道设置、道路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意见。
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赵红充分肯定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和本次监督活动,认为实事项目推进有力,监督活动组织有力,代表履职积极有力。同时,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紧盯时间节点,按期推进项目进度。二是要用好监督成果,促进成果转化。三是要下足绣花工作,落实长效管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两项民生实事的相关情况和实施做法吧。
竣工18条道路
今年民生实事竣工道路涉及谢村路、景中路、沈康路等18条,为加快推进民生实事“迎亚运”道路建设,区住建局根据任务要求,压实责任,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间,建立统筹协调、信息报送等机制,合力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科学谋划,统筹制定年度建设计划。进一步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牵头职能,加强与各建设主体的沟通对接,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任务。
二是压实责任,确保任务按期完成。对照目标任务,明确责任清单、政策清单、时间节点清单等“三张清单”,确保任务落实到人。
三是服务先行,强化要素保障供给。在项目前期,邀请交警、绿化、城管等部门提前介入,深化项目前、中、后全过程指导,扫清后续道路项目完工后的移交难题。
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18条道路已全部完工。
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拱墅段绿道约10公里
运道拱墅段,兼具历史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风貌展现两大主题,是杭州运河两岸地理空间范围内,承载风貌最具多样化、最具深度的区域,总长约19.5公里。此次提升运道总长约15.7公里,提升改造绿化面积约8.9万平方米,修缮老石板等铺装地面约1.2万平方米,修缮亭廊19座,更新修缮沿线坐凳、垃圾桶、标识标牌等设施,打通环城北路断点,形成连续贯通的高品质绿道空间,把运河拱墅段建成“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标志性景观。
在提升改造过程中,区住建局以打造“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为目标,从“体现城市品质、服务周边居民”为出发点,在施工工程中保留原有肌理、尊重历史风貌为总基调,力求以“绣花”功夫,在“点”上精雕细琢,让大众在运道的每个细节都能识运河古貌、感运河精神、畅运河未来。
一是转变理念,提升定位。对标世界一流水岸,以更高标准建设绿道,推动运河沿岸成为核心区尺度宜人且功能复合的活力城区,从“赏绿”向“享绿”转变,建设融合文化、旅游、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杭州运道”。
二是提标改善,彰显文化。深入挖掘杭州大运河文化内涵,以大运河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为核心,解构、重塑沿线文化历史元素,通过绿道将运河的遗址文化、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串联,打造运河千年文化长廊,呈现出融合江南韵味和千年运河文化的景观特质。
三是补全功能,呈现亮点。打通环城北路和小河油库断点,串联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和小河直街三大历史文化街区和华浙公园、青莎公园等绿地空间,盘活周边自然生态和旅游资源,打造连续贯通的高品质公共开放空间,激活公共空间的整体价值。截至目前,运道拱墅段已全面完成提升改造,正式精彩亮相。
部门动态
|
近年来,区住建局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全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群众关切最多的道路、绿道等工作作为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的重点工作之一,问计于民、数字赋能、长效服务,积极释放民生红利。截至目前,由区住建局牵头的竣工18条道路和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拱墅段绿道约10公里两项民生实事均已提前完工。
7月28日上午,区人大武林、湖墅代表联络大组对区住建局牵头的“竣工18条道路、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拱墅段绿道约10公里”、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的“修缮8条道路”项目展开视察督查,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赵红、区人大常委会城建工委相关负责人、武林、湖墅人大代表联络组代表、区住建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参与本次督查。
督查组一行先是实地视察了京杭大运河绿道武林壹号段、环城北路(环城东路-建国北路)项目,现场了解18条道路、运道等实施情况与成效,随后开展座谈会听取相关汇报并进行审议。
座谈会上,区住建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牵头实施的民生项目进行汇报,各与会代表对本次视察的民生实事项目成效表示充分肯定,并就绿化养护、休闲便民设施配置、道路盲道设置、道路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意见。
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赵红充分肯定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和本次监督活动,认为实事项目推进有力,监督活动组织有力,代表履职积极有力。同时,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紧盯时间节点,按期推进项目进度。二是要用好监督成果,促进成果转化。三是要下足绣花工作,落实长效管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两项民生实事的相关情况和实施做法吧。
竣工18条道路
今年民生实事竣工道路涉及谢村路、景中路、沈康路等18条,为加快推进民生实事“迎亚运”道路建设,区住建局根据任务要求,压实责任,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间,建立统筹协调、信息报送等机制,合力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科学谋划,统筹制定年度建设计划。进一步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牵头职能,加强与各建设主体的沟通对接,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任务。
二是压实责任,确保任务按期完成。对照目标任务,明确责任清单、政策清单、时间节点清单等“三张清单”,确保任务落实到人。
三是服务先行,强化要素保障供给。在项目前期,邀请交警、绿化、城管等部门提前介入,深化项目前、中、后全过程指导,扫清后续道路项目完工后的移交难题。
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18条道路已全部完工。
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拱墅段绿道约10公里
运道拱墅段,兼具历史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风貌展现两大主题,是杭州运河两岸地理空间范围内,承载风貌最具多样化、最具深度的区域,总长约19.5公里。此次提升运道总长约15.7公里,提升改造绿化面积约8.9万平方米,修缮老石板等铺装地面约1.2万平方米,修缮亭廊19座,更新修缮沿线坐凳、垃圾桶、标识标牌等设施,打通环城北路断点,形成连续贯通的高品质绿道空间,把运河拱墅段建成“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标志性景观。
在提升改造过程中,区住建局以打造“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为目标,从“体现城市品质、服务周边居民”为出发点,在施工工程中保留原有肌理、尊重历史风貌为总基调,力求以“绣花”功夫,在“点”上精雕细琢,让大众在运道的每个细节都能识运河古貌、感运河精神、畅运河未来。
一是转变理念,提升定位。对标世界一流水岸,以更高标准建设绿道,推动运河沿岸成为核心区尺度宜人且功能复合的活力城区,从“赏绿”向“享绿”转变,建设融合文化、旅游、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杭州运道”。
二是提标改善,彰显文化。深入挖掘杭州大运河文化内涵,以大运河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为核心,解构、重塑沿线文化历史元素,通过绿道将运河的遗址文化、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串联,打造运河千年文化长廊,呈现出融合江南韵味和千年运河文化的景观特质。
三是补全功能,呈现亮点。打通环城北路和小河油库断点,串联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和小河直街三大历史文化街区和华浙公园、青莎公园等绿地空间,盘活周边自然生态和旅游资源,打造连续贯通的高品质公共开放空间,激活公共空间的整体价值。截至目前,运道拱墅段已全面完成提升改造,正式精彩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