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2496193X/2022-2459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朝晖街道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备注/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生成日期 | 2022-07-08 | 发布日期 | 2022-07-08 |
附件 |
发布日期: 2022-07-08 09:19:33 点击率:
序号 | 项目名称 | 牵头领导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项目背景 | 项目分布 | 推进实施计划 | 投资额度 及资金来源 | 进展情况 | 百分比% |
1 | 深化“云照护”服务项目 | 徐静 | 公共服务办 | 各社区 | 朝晖辖区内老龄化严重,60岁以上老人2万余人,80岁以上老人5000余人,为进一步保障特殊老人居家养老安全及提升服务品质,同时切实贯彻省市对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康发展提出的要求,街道主要围绕“一老一小”两大特殊群体,通过整合辖区资源,构建多边型互动平台,根据服务对象的体验和实际需求,在前期配备智能设备的基础上,重点针对80周岁以上孤寡、独居、空巢老人开展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依托0-3岁婴幼儿托育机构资源,开展托育养护服务;并进一步优化平台、做好维护。 | 将“云照护”平台接入街道数字驾驶舱,进一步发挥“数智”的作用,让“云照护“平台在基层真正落地,提升民生服务质量。在老人照护方面,在安防照护服务的基础上,继续搭建助餐、助行等多种生活照料便利服务,享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上门预约操作。在社区试点,通过阶段性的运行测试,逐步在辖区社区内全面推广。在幼儿照护方面,为辖区内0-3岁幼儿提供特色托育服务,幼儿家长可在云照护平台内申请入园报名、上门辅导申请、浏览公益课堂以及在线报名参与亲子活动等,进一步推进辖区婴幼儿养育照护。 | 一季度,接入街道数字驾驶舱;二季度,试点社区运行测试,立足实际需求,优化平台功能; 三季度,升级平台功能,推进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及婴幼儿公益课堂上线等;四季度,完成朝晖街道一老一少托育照护服务的升级。 | 80万元,由街道财政承担。 | 已通过区数据局专家初审。 | 20% |
2 | “圆梦家园”项目 | 徐静 | 公共服务办 | / | 残疾人就业是保障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基础,根据杭州市残联圆梦家园试点工作的要求,为有效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挖掘并发挥残疾人自身价值,提高残疾人自我造血能力,帮助残疾人就业,街道与浙江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开展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先行先试项目—“圆梦家园”,围绕促进残疾人就业,不断拓宽帮扶渠道,以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为主线,扎实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实现“一人就业,全家幸福”。 | 为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在朝晖五区34幢朝晖街道残疾人之家的基础上升级,依托圆通快递服务、终端、商贸等方面的资源及网络优势,共同建设圆梦家园项目点,探索“快递+残疾人事业”助残模式,街道残疾人之家推荐就业人员,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多方合力,使残疾人员工逐步实现从日间照料、技能培训向辅助性就业及社会就业的有效过渡,切实解决辖区部分残疾人就业。 | 一季度,沟通协调,确定项目方案,在辖区内广泛宣传,开展人员招募; 二季度,项目实施,项目工作人员培训上岗,站点试运营,组织残疾人之家站员开展辅助性就业培训; 三季度,项目点正式运营,残疾人之家站员进行辅助性就业实践; 四季度,总结提炼经验做法。 | 5万元,由街道财政承担。 | 项目点正式运营。 | 70% |
3 | “校外一小时”社区青少年成长空间项目 | 徐静 | 文化站 | / | \扎实推进“双减”政策有效落实,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落地实施,面向未成年人探索社区教育服务新模式,为辖区青少年提供校外学习教育场地和行之有效的成长课程,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在课后时间和假日期间参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劳动教育、艺术培训、志愿服务提供活动场所,为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提供切实帮助。本项目坚持公益性原则,采用“政府主导、街道主管、专业化第三方教育机构承办”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模式,在朝晖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打造新型青少年成长空间,服务项目包括 “社区少年宫”、“家长训练营”、“亲子活动社”、“学后托管站”四个子项目。(1)社区少年宫:为青少年在节假日期间提供综合素质提升课程和生活体验类活动。(2)家长训练营: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传授育儿知识,改善目前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现状。(3)亲子活动社:为青少年及家长提供平台开展亲子互动,增进亲子感情。(4)学后托管站:为中小学生提供放学后托管服务,解决双职工家庭难题。 | 全街道范围内有需求的中小学生及家长。 | 一季度,制定完善的年度实施计划,完成管理团队的招募和课程内容的设置;二季度,完成对活动场地的布置调整和准备工作,启动“社区少年宫”、“家长训练营”、“亲子活动社”3个子项目,每月分别举办1场活动;三季度,启动“学后托管站”。招募需要课后托管的中小学生,开展整学期课后托管服务;四季度,完成本年度计划。 | 10万,由街道财政承担。 | 朝晖伢儿乐学园5月底完成场地运行。6月已举办3期“社区少年宫”公益活动,参加120余人次,涵盖传统节日文化、航天科学知识、现代城市社区等内容,社会反响良好。 | 70% |
4 | 朝晖街道住宅电梯“梯阻”推广普及工程 | 施煜华 陈智军 | 平安办 | 三方办、 各社区 | 近年来,电动车上楼入户的火灾事故发生,为切实加强我街道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综合整治,街道计划在全域住宅楼推广普及“梯阻”系统,杜绝电动车通过电梯上楼,减少住宅楼内发生电动车火灾的概率。 | 覆盖街道12个社区住宅楼(含商住两用)电梯200台 | 一季度,摸排辖区住宅类电梯运行使用情况,通过市场比较明确 “梯阻”使用标准;二季度,按照招标流程确定服务单位,根据区民生实事项目的要求推进“梯阻”安装运行;三季度,推进街道本级80台梯控安装运行;四季度,完成街道范围内住宅类电梯“梯阻”安装并验收。 | 25万元,其中120台由区、街财政各承担50%,其他80台由街道财政全额承担。 | 已完成59台电梯的安装。 | 30% |
5 | 区域性微型消防站建设项目 | 施煜华 陈智军 | 平安办 | 相关社区 | 根据市安委会、市消安委和区委区政府的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辖区内三级消防救援体系,各街道须按照年度计划建成1所区域性微型消防站,形成以消防中队为业务指导、区域中心站和社区微消站联动一体的消防救援工作体系。 | 建站场地为新市街8号(大木桥社区),功能辐射区域为大木桥社区、老房地社区、玉公桥社区、应家桥社区、华联社区等朝晖街道东部区域。 | 一季度,对预选场地进行勘查评估,做好硬件软件改造预算,完善确定方案; 二季度,5月底前根据区消防大队对区域中心站建站的要求,完成硬件改造、软件装饰以及设施设备采购,上报市消防支队验收; 三季度,选聘专职消防员,对消防站人员进行在岗训练,完善站点运行制度,进行试运行、正式运行,完成与区里的联动指挥接入; 四季度,做好区域中心消防站建站运行的经验总结,对下一年度建站做好指导作用。 | 65万元,由街道财政承担;站点人员经费另行安排。(区消防救援大队要求6月底前建成并通过考核,最多可补助20万元) | 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等待上级部门验收。 | 95% |
6 | 西湖文化广场“红旗班”服务保障中心项目 | 戴伟 陈智军 | 广场管委会现场办 | / | 西湖文化广场作为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群,室外面积10万平方米,现由街道聘请第三方保洁公司负责日常保洁维护工作。结合拱墅区打造“运河明珠”的新要求,拟建设广场“红旗班”服务保障中心,全方位提升广场保洁作业质量和服务管理水平。 | 西湖文化广场室外区域。 | 一季度,项目评估; 二季度,项目方案优化; 三季度,项目施工; 四季度,项目验收。 | 100万元,由街道财政承担。 | 未启动。 | 0 |
7 | 共享法庭项目 | 施煜华 | 平安办 | 司法所 | 将“共享法庭”建设与数字法治建设、数字法院改革全面融合,建设微法庭、调解室、培训室、律师咨询室、综合会议室等实地场景,集合多平台应用场景,通过提供诉前调解指导,促进矛盾纠纷及时、高效、源头化解,打造深化诉源治理的“重要前哨”通过提供网上立案、出庭作证、在线庭审等诉讼服务,打造基层群众参与诉讼的“便捷驿站”。 | 街道矛调中心。 | 一季度:对预选场地进行踏勘评估;二季度,进行硬件改造、软件装饰、内部物品完善; 三季度,试运行并对系统进行完善,正式启用。 | 50万元,由街道财政承担。 | 场地基本布置完成,相关上墙制度正在制作,连线系统还未开通。 | 50% |
8 | 街社仓库提升改造建设项目 | 戴伟 | 综合信息指挥室 | 各社区 | 根据街道工作需要,打造街道、社区物资仓库,进行提升改造和规范化建设,实现各类物资科学分类、有序调配。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街道、社区传播疫情,实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策略,对现有疫情防控物资进行清单造册,补充相关疫情防控物资储备。根据防灾减灾标准化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有效提升街、社的防灾减灾应急能力。 | 1、完成1处街道防灾减灾物资仓库提升改造; 2、完成1处街道疫情防控物资仓库的提升改造; 3、完成12个社区的防灾减灾物资仓库提升改造(其中玉公桥、华联、塘南、虹园4处社区按规范化创建标准建设)和疫情防控物资仓库提升改造。 | 一季度,完成选址; 二季度,完成方案设计、空间提升改造、相关物资设备采购; 三季度,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 120万元,由街道财政承担。(玉公桥、华联、塘南、虹园4处避灾应急仓库建设部分投入视考核情况由区级资金补助,单个社区不超过2万) | 玉公桥、塘南、虹园3处社区避灾应急仓库已完成规范化建设,待区应急局验收。 街道级、12个社区级应急仓库与疫情防控物资仓库也已完成建设。 | 100% 已完成 |
9 | 社区驾驶舱项目 | 施煜华 | 平安办 | 各社区 | 对重大活动期间的各项安全指标数据的实时采集并上报,通过分析、研判后,快速进行处置,将苗头性、突发性因素的危害降至最低。各社区通过建设数字平台将日常安全、消防、重点人员等实时信息集中展现,并同步推送至街道指挥大厅。 | 街道指挥大厅、12个社区驾驶舱。 | 一季度,初步建设完成;二季度,试点社区运行测试,系统完善;三季度,全面铺开; 四季度,正式启用。 | 60万元,由街道财政承担。 | 确定试点社区,并开展相关调研。 | 10% |
10 | 环境提升代整治项目 | 戴伟 | 综合信息指挥室 | 各社区 | 为各社区解决目前社区层面处理难度大、又比较急需的维修改造类项目,主要集中在无专业物管小区和“三不管”地带公共部位的维修,实现小修由小区管家负责,中修由街道代整治托底,大修由项目带动进一步落实。 | 各社区无专业物管小区和“三不管”地带公共部位。 | 根据需求落实, 一季度,完成项目25%; 二季度,完成项目50%; 三季度,完成项目75%; 四季度,完成项目100%。 | 60万元,由街道财政承担。 | 完成大家苑、施家花园、玉公桥等社区的代整治项目13处,其他按需有序推进。 | 50% |
规划计划
|
总结计划
|
决策执行落实情况
|
索引号
002496193X/2022-24593
文号
公布日期
2022-07-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朝晖街道
序号 | 项目名称 | 牵头领导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项目背景 | 项目分布 | 推进实施计划 | 投资额度 及资金来源 | 进展情况 | 百分比% |
1 | 深化“云照护”服务项目 | 徐静 | 公共服务办 | 各社区 | 朝晖辖区内老龄化严重,60岁以上老人2万余人,80岁以上老人5000余人,为进一步保障特殊老人居家养老安全及提升服务品质,同时切实贯彻省市对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康发展提出的要求,街道主要围绕“一老一小”两大特殊群体,通过整合辖区资源,构建多边型互动平台,根据服务对象的体验和实际需求,在前期配备智能设备的基础上,重点针对80周岁以上孤寡、独居、空巢老人开展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依托0-3岁婴幼儿托育机构资源,开展托育养护服务;并进一步优化平台、做好维护。 | 将“云照护”平台接入街道数字驾驶舱,进一步发挥“数智”的作用,让“云照护“平台在基层真正落地,提升民生服务质量。在老人照护方面,在安防照护服务的基础上,继续搭建助餐、助行等多种生活照料便利服务,享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上门预约操作。在社区试点,通过阶段性的运行测试,逐步在辖区社区内全面推广。在幼儿照护方面,为辖区内0-3岁幼儿提供特色托育服务,幼儿家长可在云照护平台内申请入园报名、上门辅导申请、浏览公益课堂以及在线报名参与亲子活动等,进一步推进辖区婴幼儿养育照护。 | 一季度,接入街道数字驾驶舱;二季度,试点社区运行测试,立足实际需求,优化平台功能; 三季度,升级平台功能,推进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及婴幼儿公益课堂上线等;四季度,完成朝晖街道一老一少托育照护服务的升级。 | 80万元,由街道财政承担。 | 已通过区数据局专家初审。 | 20% |
2 | “圆梦家园”项目 | 徐静 | 公共服务办 | / | 残疾人就业是保障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基础,根据杭州市残联圆梦家园试点工作的要求,为有效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挖掘并发挥残疾人自身价值,提高残疾人自我造血能力,帮助残疾人就业,街道与浙江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开展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先行先试项目—“圆梦家园”,围绕促进残疾人就业,不断拓宽帮扶渠道,以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为主线,扎实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实现“一人就业,全家幸福”。 | 为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在朝晖五区34幢朝晖街道残疾人之家的基础上升级,依托圆通快递服务、终端、商贸等方面的资源及网络优势,共同建设圆梦家园项目点,探索“快递+残疾人事业”助残模式,街道残疾人之家推荐就业人员,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多方合力,使残疾人员工逐步实现从日间照料、技能培训向辅助性就业及社会就业的有效过渡,切实解决辖区部分残疾人就业。 | 一季度,沟通协调,确定项目方案,在辖区内广泛宣传,开展人员招募; 二季度,项目实施,项目工作人员培训上岗,站点试运营,组织残疾人之家站员开展辅助性就业培训; 三季度,项目点正式运营,残疾人之家站员进行辅助性就业实践; 四季度,总结提炼经验做法。 | 5万元,由街道财政承担。 | 项目点正式运营。 | 70% |
3 | “校外一小时”社区青少年成长空间项目 | 徐静 | 文化站 | / | \扎实推进“双减”政策有效落实,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落地实施,面向未成年人探索社区教育服务新模式,为辖区青少年提供校外学习教育场地和行之有效的成长课程,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在课后时间和假日期间参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劳动教育、艺术培训、志愿服务提供活动场所,为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提供切实帮助。本项目坚持公益性原则,采用“政府主导、街道主管、专业化第三方教育机构承办”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模式,在朝晖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打造新型青少年成长空间,服务项目包括 “社区少年宫”、“家长训练营”、“亲子活动社”、“学后托管站”四个子项目。(1)社区少年宫:为青少年在节假日期间提供综合素质提升课程和生活体验类活动。(2)家长训练营: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传授育儿知识,改善目前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现状。(3)亲子活动社:为青少年及家长提供平台开展亲子互动,增进亲子感情。(4)学后托管站:为中小学生提供放学后托管服务,解决双职工家庭难题。 | 全街道范围内有需求的中小学生及家长。 | 一季度,制定完善的年度实施计划,完成管理团队的招募和课程内容的设置;二季度,完成对活动场地的布置调整和准备工作,启动“社区少年宫”、“家长训练营”、“亲子活动社”3个子项目,每月分别举办1场活动;三季度,启动“学后托管站”。招募需要课后托管的中小学生,开展整学期课后托管服务;四季度,完成本年度计划。 | 10万,由街道财政承担。 | 朝晖伢儿乐学园5月底完成场地运行。6月已举办3期“社区少年宫”公益活动,参加120余人次,涵盖传统节日文化、航天科学知识、现代城市社区等内容,社会反响良好。 | 70% |
4 | 朝晖街道住宅电梯“梯阻”推广普及工程 | 施煜华 陈智军 | 平安办 | 三方办、 各社区 | 近年来,电动车上楼入户的火灾事故发生,为切实加强我街道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综合整治,街道计划在全域住宅楼推广普及“梯阻”系统,杜绝电动车通过电梯上楼,减少住宅楼内发生电动车火灾的概率。 | 覆盖街道12个社区住宅楼(含商住两用)电梯200台 | 一季度,摸排辖区住宅类电梯运行使用情况,通过市场比较明确 “梯阻”使用标准;二季度,按照招标流程确定服务单位,根据区民生实事项目的要求推进“梯阻”安装运行;三季度,推进街道本级80台梯控安装运行;四季度,完成街道范围内住宅类电梯“梯阻”安装并验收。 | 25万元,其中120台由区、街财政各承担50%,其他80台由街道财政全额承担。 | 已完成59台电梯的安装。 | 30% |
5 | 区域性微型消防站建设项目 | 施煜华 陈智军 | 平安办 | 相关社区 | 根据市安委会、市消安委和区委区政府的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辖区内三级消防救援体系,各街道须按照年度计划建成1所区域性微型消防站,形成以消防中队为业务指导、区域中心站和社区微消站联动一体的消防救援工作体系。 | 建站场地为新市街8号(大木桥社区),功能辐射区域为大木桥社区、老房地社区、玉公桥社区、应家桥社区、华联社区等朝晖街道东部区域。 | 一季度,对预选场地进行勘查评估,做好硬件软件改造预算,完善确定方案; 二季度,5月底前根据区消防大队对区域中心站建站的要求,完成硬件改造、软件装饰以及设施设备采购,上报市消防支队验收; 三季度,选聘专职消防员,对消防站人员进行在岗训练,完善站点运行制度,进行试运行、正式运行,完成与区里的联动指挥接入; 四季度,做好区域中心消防站建站运行的经验总结,对下一年度建站做好指导作用。 | 65万元,由街道财政承担;站点人员经费另行安排。(区消防救援大队要求6月底前建成并通过考核,最多可补助20万元) | 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等待上级部门验收。 | 95% |
6 | 西湖文化广场“红旗班”服务保障中心项目 | 戴伟 陈智军 | 广场管委会现场办 | / | 西湖文化广场作为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群,室外面积10万平方米,现由街道聘请第三方保洁公司负责日常保洁维护工作。结合拱墅区打造“运河明珠”的新要求,拟建设广场“红旗班”服务保障中心,全方位提升广场保洁作业质量和服务管理水平。 | 西湖文化广场室外区域。 | 一季度,项目评估; 二季度,项目方案优化; 三季度,项目施工; 四季度,项目验收。 | 100万元,由街道财政承担。 | 未启动。 | 0 |
7 | 共享法庭项目 | 施煜华 | 平安办 | 司法所 | 将“共享法庭”建设与数字法治建设、数字法院改革全面融合,建设微法庭、调解室、培训室、律师咨询室、综合会议室等实地场景,集合多平台应用场景,通过提供诉前调解指导,促进矛盾纠纷及时、高效、源头化解,打造深化诉源治理的“重要前哨”通过提供网上立案、出庭作证、在线庭审等诉讼服务,打造基层群众参与诉讼的“便捷驿站”。 | 街道矛调中心。 | 一季度:对预选场地进行踏勘评估;二季度,进行硬件改造、软件装饰、内部物品完善; 三季度,试运行并对系统进行完善,正式启用。 | 50万元,由街道财政承担。 | 场地基本布置完成,相关上墙制度正在制作,连线系统还未开通。 | 50% |
8 | 街社仓库提升改造建设项目 | 戴伟 | 综合信息指挥室 | 各社区 | 根据街道工作需要,打造街道、社区物资仓库,进行提升改造和规范化建设,实现各类物资科学分类、有序调配。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街道、社区传播疫情,实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策略,对现有疫情防控物资进行清单造册,补充相关疫情防控物资储备。根据防灾减灾标准化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有效提升街、社的防灾减灾应急能力。 | 1、完成1处街道防灾减灾物资仓库提升改造; 2、完成1处街道疫情防控物资仓库的提升改造; 3、完成12个社区的防灾减灾物资仓库提升改造(其中玉公桥、华联、塘南、虹园4处社区按规范化创建标准建设)和疫情防控物资仓库提升改造。 | 一季度,完成选址; 二季度,完成方案设计、空间提升改造、相关物资设备采购; 三季度,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 120万元,由街道财政承担。(玉公桥、华联、塘南、虹园4处避灾应急仓库建设部分投入视考核情况由区级资金补助,单个社区不超过2万) | 玉公桥、塘南、虹园3处社区避灾应急仓库已完成规范化建设,待区应急局验收。 街道级、12个社区级应急仓库与疫情防控物资仓库也已完成建设。 | 100% 已完成 |
9 | 社区驾驶舱项目 | 施煜华 | 平安办 | 各社区 | 对重大活动期间的各项安全指标数据的实时采集并上报,通过分析、研判后,快速进行处置,将苗头性、突发性因素的危害降至最低。各社区通过建设数字平台将日常安全、消防、重点人员等实时信息集中展现,并同步推送至街道指挥大厅。 | 街道指挥大厅、12个社区驾驶舱。 | 一季度,初步建设完成;二季度,试点社区运行测试,系统完善;三季度,全面铺开; 四季度,正式启用。 | 60万元,由街道财政承担。 | 确定试点社区,并开展相关调研。 | 10% |
10 | 环境提升代整治项目 | 戴伟 | 综合信息指挥室 | 各社区 | 为各社区解决目前社区层面处理难度大、又比较急需的维修改造类项目,主要集中在无专业物管小区和“三不管”地带公共部位的维修,实现小修由小区管家负责,中修由街道代整治托底,大修由项目带动进一步落实。 | 各社区无专业物管小区和“三不管”地带公共部位。 | 根据需求落实, 一季度,完成项目25%; 二季度,完成项目50%; 三季度,完成项目75%; 四季度,完成项目100%。 | 60万元,由街道财政承担。 | 完成大家苑、施家花园、玉公桥等社区的代整治项目13处,其他按需有序推进。 |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