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007-6/2022-2466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备注/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生成日期 2022-07-11 发布日期 2022-07-11
附件
砥砺奋进谱城市管理新篇 精雕细琢绣美丽拱墅新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 2022-07-11 18:52:00 点击率:

今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奋力开创拱墅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新局面的目标定位,全力推进城市环境品质提档升级,有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闻令而动,打响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攻坚战,力促一天一个变化把蓝图绘成实景

针对亚运会延期,在抓工程进度的同时,重点抓工程质量和长效管理,保持环境品质提升工作不停,节奏不断。我局主要牵头“五提、四线、三馆、两口”四块内容,共涉及环境提升项目374个。其中,工程类项目230个,已完工156个,正在施工53个,前期阶段21个。

1、“五提”方面。一是路面平整提升:21条亚运通勤道路已完工15条,计划7月底前全部完工;62条道路修缮已全部完成;平路整治10条中,已完工2条;10座桥头跳车修复已完成9座。二是公厕服务提升:15座亚运提升公厕均已完成迎亚运专项服务提升并落实长效保障。三是国际化标识提升:完成场馆、酒店、景区、客运站、地铁站等重点区域的国际化标识整改提升848处。四是无障碍环境提升:推进亚运场馆“最后一公里” 、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累计排查问题1028处,已完成整改936处。五是应急保障方面:已落实亚运场馆及周边风险点供排水、防汛防台、内涝治理等“一点一方案”,并完成全区201条道路累计100.3公里地下安全隐患勘测检测工作。

2、“四线”方面。一是西湖东望天际线、运河沿线:西湖东望天际线景观亮灯项目中,杭州大酒店、广利大厦已完成提升;运河沿线景观亮灯设计方案完成修缮,并报市亮灯中心审批。二是7条铁路沿线:已全部完成整治并持续开展动态排查整改。三是56条道路立面整治:目前已完工22条。

3、“三馆”方面。一是比赛场馆:重点推进4个亚运场馆“最后一公里”体验区建设,目前所有比赛场馆周边已完成景观亮化、慢行交通建设和标识标牌等提升工作。二是宾馆、训练馆周边:涉及14家接待宾馆和1个训练馆周边市容市貌及立面整治、亮化、绿化提升和亚运氛围营造工作,目前已完成立面清洗及景观亮化,周边绿化提升完成11家,道路平整完成7家。三是两个广场提升:武林广场提升工程,已完成杭州大酒店亮化提升,浙江展览馆待进场施工;运河文化广场基础设施提升已完成50%,景观喷泉改造完成85%。

4、“两口”方面。一是半山入城口:主要涉及入城口景观亮化提升、绿化景观提升和环境整治等工作,目前已完成环境提升施工图设计,亮灯项目已进场施工。二是129个地铁口:全面完成区域内129个地铁出入口市容秩序管控“一站一方案”并开展亚运城市环境保障执法专项整治。

5、道路提升亮点工程。环城西路(环城北路-庆春路)环境品质提升项目为亚运通勤道路提升任务之一,于5月底全部完工。该路段围绕“西湖序厅•运河之轴”主题对立面、绿化景观、夜景亮灯等内容进行提升改造,并在沿街建筑物山墙面设置8幅巨型铝板穿孔水墨画,以“一轴七面”展示运河漕运、拱宸桥、三潭印月等景致,配合夜景灯光呈现“金角银边、玉露荷出”的景象,充分展现杭州大运河文化和西湖文化韵味。该道路提升工程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二)乘势而上,开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新局面,力促一抓一个典型将改革推深做实

自省市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来,我局作为主要牵头单位,大力推动改革工作落地见效。

1、执法改革“四梁八柱”基本落定。目前,我区已建立双组长高位推动的改革体系,印发了全域改革方案;“区属街用共管”“执法队辅助人员”办法在全省领先,也是全市首创;另外,还形成19项规范化制度、5份指导细则、10件首案指引,为基层执法提供指导。

2、执法事项“一张清单”基本厘清。通过梳理,已形成涵盖4585项行政执法事项的“总目录”,其中综合执法事项1738项,专业执法事项2847项;综合执法事项清单已落地实施,累计办结712件新型案件,我区首案办理量居全市第二,主城区第一。

3、“金字塔型”执法体系基本构建。区级层面,撤销专业执法队伍2支,涉及人员编制划转7名,全面建立“1+5”执法队伍体系。街道层面,72.62%执法编制、68.49%执法人员下沉街道,稳步推进“8个街道赋权+10个街道派驻”的执法模式。 

4、监管执法高效协同机制基本建立。30个部门认领完成8100余条监管事项,初步建立监管执法“两分离”职责体系。同时,全面认领省下发的“监管一件事”59个场景,建筑工地、酒吧、综合体等典型案例落地运行,逐步构建起监管与执法协同并进的“闭环链”。

5、数字化改革赋能提效作用基本显现。立足执法数字化改革,有效归集城管、公安、应急及社会面2.7万余个物联感知设备,融合工程车、油烟等监测系统,探索非现场执法应用场景,实现对车辆占道、违停、出店经营等行为的“非接触式”执法,并在北星桥试点打造全市桥梁超限办案样板。

(三)对标一流,跑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速度,力促一跨一个台阶把红旗立在高地

在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我局以打造“城市客厅”为抓手,持续推动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双提升。

1、做强做大城市精细化管理“红旗班”品牌。我局最早于2020年创建“红旗班”品牌,并在两广一路、新天地区域试点推进。为切实做好亚运“最后一公里”服务保障工作,我局在运河体育公园成立亚运公园红旗班,着力打造服务亚运的精细化管理品牌示范区。目前,该区域红旗班已配备一支20人的全机器化作业队伍,职能涵盖保洁、市政、序化、亮灯、交通、停车、绿化、垃圾分类、公厕等12个领域,并与交警、住建、街道等实现联动。同时,依托数字赋能打造智能化管理平台,植入云上坦途、积水智能监测、人行道实时监测等应用场景,极大地提升了监管绩效。全域整体问题发现率和处置率较过去提高66.67%;区域内数字城管抄告问题和信访投诉案件量下降50%以上。今年,省委书记袁家军、市委书记刘捷在实地考察中,对红旗班精细化服务保障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2、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五化”水平。我局以环境大整治为抓手,持续推动“五化”管理提质提效,着力打造“无街不美景,无处不精细”的宜居环境。今年来,累计自查自纠问题4.3万余处、排查整改8.8万余处。序化方面,重点强化农贸市场、地铁车站等关键区域的市容秩序综合整治,增设非机动车停放泊位15余处约1500个;洁化方面,提标亚运场馆周边及环城北路、延安路等重点路段的精细化保洁质量,全面开展卫生死角歼灭战,累计清理卫生死角3404处;亮化方面,全区57块户外广告电子屏统一纳入“三联”平台管理,完成亚运曲棍球馆、乒乓球馆等亚运场馆的“三同时”建设项目;绿化方面,实施了运河沿线亭廊抢修、石祥路石桥路高架桥荫等绿地提升改造工程。另外,针对环境顽疾问题,开展了裸土覆绿、餐饮油烟、户外广告、渣土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

3、数字赋能推动城管智治迭代升级。我局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深度参与区城运中心建设,目前已将城管自建平台、传感设备等全量接入,可在区城运中心实现城市管理数据一屏统览,着力打造“水、路、空”数智城管体系。“水域”一体化智慧监测。全区河道清淤、闸泵站、地下管网实现智慧化全程监测,打造全天候无人化保洁的智慧河道,河道整体保洁效率提高至250%。“路面”全链条闭环管理。打造市政道路健康监测管理系统,实现线上线下道路养护修复“一条龙”,今年累计识别病害1018处,修复面积约3000平,道路养护用时节约50%。“云端”全覆盖智慧监管。提升市政设施、市容环境、街面秩序的智慧化管理效能,实现对违规宣传物、车辆违停、渣土偷倒、垃圾满溢、井盖位移等多类问题的云端监管。其中,我局创新的渣土统管场景,可实现建筑垃圾全过程智慧管控。系统运行以来,全区渣土案卷发生率明显下降,从前期日均300余次告警下降至100余次。

(四)久久为功,擦亮百姓美好生活新成色,力促一步一个脚印把担当写成答卷

1、高站位谋划垃圾分类绿色发展。围绕生活垃圾“零增长”的目标,探索生活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新路。1-5月,全区清运生活垃圾总量20.34万吨,日均1124吨,同比下降4.3%。突出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进18个省级示范小区、30个省级示范预备小区的新创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对拒不履行生活垃圾分类等行为严管重罚,累计立案查处1571起,罚款27.58万元。另外,我局还建成拱墅区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为我区首座规范化再生资源全品类回收分拣场所,月均处理可回收物900余吨。

2、高水平构建优质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污水零直排工作成效,推进20个“污水零直排”省定小区提标改造工程。推进亚运公园片区省级美丽河湖和红建河等8条市级美丽河道创建工作,完成十字港河、婴儿港等6条河道13.8公里的沿河绿道建设。重点提升亚运公园场馆周边河道整体水质,完成婴儿港生态清淤工程,对亚运会场馆、训练馆及接待宾馆周边管道开展CCTV检测,累计清疏管网1023公里。另外,供水方面,推进45(16+29)个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其中16个为市区民生实事项目,29个为根据总体任务和百姓呼声新增的项目,目前已完工通水小区8个。

3、高标准改善城市道路通行环境。以“美丽杭州迎亚运”拱墅区道路品质提升为抓手,推进石祥路、环城北路等8条道路加固工程(区级民生实事项目),目前金昌路、北秀街两条道路完成60%,其余6条均已完工。开展“拉链马路”专项整治,今年共梳理协调5家管线单位约60个管线维修项目,有效减少道路重复开挖,该工作得到省建设厅认可,“最多挖一次”拱墅经验将在全省推广。加强地下空间安全保障,完成辖区201条、100公里道路的地下勘测检测,完成率100%。

4、高质量办好人民群众“关键小事”。突出民生优先、利民惠民,扎实开展惠民工程。公厕提升改造,推进20座公厕提升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方案审查,预计8月份进场施工。无障碍环境建设,优化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和无障碍空间国际化服务功能,完成省级事业单位及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环境全面排查整改工作,涉及3家医院、4家对外公共服务场所。防汛防涝治理,全面排查积水隐患点位,完成石桥路416号等17处低洼积水点改造工程。城市运行安全保障,加强城管系统的安全管理,排查整改燃气、亮灯、河道、市政等领域安全隐患1824处;重点开展燃气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对全区8个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燃气加气站全覆盖检查37次,餐饮场所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率100%。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乘势而上、创新突破,重点围绕“一个品牌”、“一项改革”、“四大重点”推进工作,全力以赴推动拱墅城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聚力打响“一个品牌”

加快“亚运红旗班”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全区推广工作,以亚运场馆周边、繁华时尚街区、历史文化地标等区域为重点,再新增亚运电竞馆、杭州体育馆(丝绸城)、延安路(武林广场)等10个“红旗班”,持续在保障亚运会、破解热难点问题等工作中探新路、做示范、当样板,打响拱墅“红旗班”品牌。同时,以点带面,着力打造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全域提升“五化”水平,用更加精细的城市管理和更加优质的服务保障,来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和“平安指数”。

(二)全力推进“一项改革”

一是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抢抓全区执法改革推进会节点,印发《通知》和《管理办法》,部署推进会上授牌仪式等准备工作,推动实现全域赋权;以出台《拱墅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辅助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为契机,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的招聘和管理。二是推动“一支队伍促治理”。结合区域特色,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执法示范点。例如,武林街道“网格化执法”示范点,东新街道“综合查一次”示范点,上塘街道“一体化执法”示范点,长庆街道“信用赋能”示范点,拱宸桥街道“数智执法”示范点,等等。三是推动“一支队伍优服务”。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探索执法管理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将双随机抽查的比例频次、被抽查概率与抽查对象的信用等级挂钩,对有不良信用记录加大抽查力度,对信用较好的减少抽查,从而引导企业、商户诚信合法合规经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突出抓好“四大重点”

集中精力围绕重点、中心工作,力争交出亚运保障、环境整治、民生工作、队伍建设四张成绩单。

1、全力以赴做好亚运保障任务。有序推进“美丽杭州迎亚运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保质保量完成“五提、四线、三馆、两口”四大任务。围绕省党代会、文明迎检、国庆、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继续抓好21条重点亚运通勤道路、亚运比赛场馆周边等重要节点项目实施,确保总体目标7月底基本完成,个别项目8月底全面完成。

2、持之以恒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服务和执法水平,聚焦渣土、广告、卫生死角、地铁口序化、餐饮油烟等顽疾治理,全面提升洁化、序化、绿化、亮化和美化水平,推进环境大整治长效管理工作向上向好发展,力争继续在全市中站稳第一方阵。

3、全心全意抓好民生实事工程。以“人民满意”为标杆,力争在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工作中突破创新,开展好公厕提改、二次供水、燃气安全、防汛抗台、疫情防控等民生工程。同时,做好“一站式”服务,深化城管开放日、局长接待日等活动,进一步完善“驿站接访日”、“城管议事厅”、“片儿城管”等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服务百姓的能力和水平。

4、凝心聚力建好城管铁军队伍。围绕二十大召开,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着力精神“补钙”,切实提升城管队伍凝聚力。以“三联三领三服务”为平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干部在重难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育冲锋陷阵的“闯将”和攻城拔寨的“尖兵”。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推开“廉政教育套餐”,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动形成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局面。


政策解读:http://www.gongshu.gov.cn/art/2022/7/11/art_1229707689_1822217.html

总结计划
规划计划
总结计划
总结和计划
砥砺奋进谱城市管理新篇 精雕细琢绣美丽拱墅新景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情况汇报

索引号

00250007-6/2022-24660

文号

公布日期

2022-07-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今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奋力开创拱墅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新局面的目标定位,全力推进城市环境品质提档升级,有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闻令而动,打响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攻坚战,力促一天一个变化把蓝图绘成实景

针对亚运会延期,在抓工程进度的同时,重点抓工程质量和长效管理,保持环境品质提升工作不停,节奏不断。我局主要牵头“五提、四线、三馆、两口”四块内容,共涉及环境提升项目374个。其中,工程类项目230个,已完工156个,正在施工53个,前期阶段21个。

1、“五提”方面。一是路面平整提升:21条亚运通勤道路已完工15条,计划7月底前全部完工;62条道路修缮已全部完成;平路整治10条中,已完工2条;10座桥头跳车修复已完成9座。二是公厕服务提升:15座亚运提升公厕均已完成迎亚运专项服务提升并落实长效保障。三是国际化标识提升:完成场馆、酒店、景区、客运站、地铁站等重点区域的国际化标识整改提升848处。四是无障碍环境提升:推进亚运场馆“最后一公里” 、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累计排查问题1028处,已完成整改936处。五是应急保障方面:已落实亚运场馆及周边风险点供排水、防汛防台、内涝治理等“一点一方案”,并完成全区201条道路累计100.3公里地下安全隐患勘测检测工作。

2、“四线”方面。一是西湖东望天际线、运河沿线:西湖东望天际线景观亮灯项目中,杭州大酒店、广利大厦已完成提升;运河沿线景观亮灯设计方案完成修缮,并报市亮灯中心审批。二是7条铁路沿线:已全部完成整治并持续开展动态排查整改。三是56条道路立面整治:目前已完工22条。

3、“三馆”方面。一是比赛场馆:重点推进4个亚运场馆“最后一公里”体验区建设,目前所有比赛场馆周边已完成景观亮化、慢行交通建设和标识标牌等提升工作。二是宾馆、训练馆周边:涉及14家接待宾馆和1个训练馆周边市容市貌及立面整治、亮化、绿化提升和亚运氛围营造工作,目前已完成立面清洗及景观亮化,周边绿化提升完成11家,道路平整完成7家。三是两个广场提升:武林广场提升工程,已完成杭州大酒店亮化提升,浙江展览馆待进场施工;运河文化广场基础设施提升已完成50%,景观喷泉改造完成85%。

4、“两口”方面。一是半山入城口:主要涉及入城口景观亮化提升、绿化景观提升和环境整治等工作,目前已完成环境提升施工图设计,亮灯项目已进场施工。二是129个地铁口:全面完成区域内129个地铁出入口市容秩序管控“一站一方案”并开展亚运城市环境保障执法专项整治。

5、道路提升亮点工程。环城西路(环城北路-庆春路)环境品质提升项目为亚运通勤道路提升任务之一,于5月底全部完工。该路段围绕“西湖序厅•运河之轴”主题对立面、绿化景观、夜景亮灯等内容进行提升改造,并在沿街建筑物山墙面设置8幅巨型铝板穿孔水墨画,以“一轴七面”展示运河漕运、拱宸桥、三潭印月等景致,配合夜景灯光呈现“金角银边、玉露荷出”的景象,充分展现杭州大运河文化和西湖文化韵味。该道路提升工程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二)乘势而上,开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新局面,力促一抓一个典型将改革推深做实

自省市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来,我局作为主要牵头单位,大力推动改革工作落地见效。

1、执法改革“四梁八柱”基本落定。目前,我区已建立双组长高位推动的改革体系,印发了全域改革方案;“区属街用共管”“执法队辅助人员”办法在全省领先,也是全市首创;另外,还形成19项规范化制度、5份指导细则、10件首案指引,为基层执法提供指导。

2、执法事项“一张清单”基本厘清。通过梳理,已形成涵盖4585项行政执法事项的“总目录”,其中综合执法事项1738项,专业执法事项2847项;综合执法事项清单已落地实施,累计办结712件新型案件,我区首案办理量居全市第二,主城区第一。

3、“金字塔型”执法体系基本构建。区级层面,撤销专业执法队伍2支,涉及人员编制划转7名,全面建立“1+5”执法队伍体系。街道层面,72.62%执法编制、68.49%执法人员下沉街道,稳步推进“8个街道赋权+10个街道派驻”的执法模式。 

4、监管执法高效协同机制基本建立。30个部门认领完成8100余条监管事项,初步建立监管执法“两分离”职责体系。同时,全面认领省下发的“监管一件事”59个场景,建筑工地、酒吧、综合体等典型案例落地运行,逐步构建起监管与执法协同并进的“闭环链”。

5、数字化改革赋能提效作用基本显现。立足执法数字化改革,有效归集城管、公安、应急及社会面2.7万余个物联感知设备,融合工程车、油烟等监测系统,探索非现场执法应用场景,实现对车辆占道、违停、出店经营等行为的“非接触式”执法,并在北星桥试点打造全市桥梁超限办案样板。

(三)对标一流,跑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速度,力促一跨一个台阶把红旗立在高地

在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我局以打造“城市客厅”为抓手,持续推动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双提升。

1、做强做大城市精细化管理“红旗班”品牌。我局最早于2020年创建“红旗班”品牌,并在两广一路、新天地区域试点推进。为切实做好亚运“最后一公里”服务保障工作,我局在运河体育公园成立亚运公园红旗班,着力打造服务亚运的精细化管理品牌示范区。目前,该区域红旗班已配备一支20人的全机器化作业队伍,职能涵盖保洁、市政、序化、亮灯、交通、停车、绿化、垃圾分类、公厕等12个领域,并与交警、住建、街道等实现联动。同时,依托数字赋能打造智能化管理平台,植入云上坦途、积水智能监测、人行道实时监测等应用场景,极大地提升了监管绩效。全域整体问题发现率和处置率较过去提高66.67%;区域内数字城管抄告问题和信访投诉案件量下降50%以上。今年,省委书记袁家军、市委书记刘捷在实地考察中,对红旗班精细化服务保障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2、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五化”水平。我局以环境大整治为抓手,持续推动“五化”管理提质提效,着力打造“无街不美景,无处不精细”的宜居环境。今年来,累计自查自纠问题4.3万余处、排查整改8.8万余处。序化方面,重点强化农贸市场、地铁车站等关键区域的市容秩序综合整治,增设非机动车停放泊位15余处约1500个;洁化方面,提标亚运场馆周边及环城北路、延安路等重点路段的精细化保洁质量,全面开展卫生死角歼灭战,累计清理卫生死角3404处;亮化方面,全区57块户外广告电子屏统一纳入“三联”平台管理,完成亚运曲棍球馆、乒乓球馆等亚运场馆的“三同时”建设项目;绿化方面,实施了运河沿线亭廊抢修、石祥路石桥路高架桥荫等绿地提升改造工程。另外,针对环境顽疾问题,开展了裸土覆绿、餐饮油烟、户外广告、渣土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

3、数字赋能推动城管智治迭代升级。我局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深度参与区城运中心建设,目前已将城管自建平台、传感设备等全量接入,可在区城运中心实现城市管理数据一屏统览,着力打造“水、路、空”数智城管体系。“水域”一体化智慧监测。全区河道清淤、闸泵站、地下管网实现智慧化全程监测,打造全天候无人化保洁的智慧河道,河道整体保洁效率提高至250%。“路面”全链条闭环管理。打造市政道路健康监测管理系统,实现线上线下道路养护修复“一条龙”,今年累计识别病害1018处,修复面积约3000平,道路养护用时节约50%。“云端”全覆盖智慧监管。提升市政设施、市容环境、街面秩序的智慧化管理效能,实现对违规宣传物、车辆违停、渣土偷倒、垃圾满溢、井盖位移等多类问题的云端监管。其中,我局创新的渣土统管场景,可实现建筑垃圾全过程智慧管控。系统运行以来,全区渣土案卷发生率明显下降,从前期日均300余次告警下降至100余次。

(四)久久为功,擦亮百姓美好生活新成色,力促一步一个脚印把担当写成答卷

1、高站位谋划垃圾分类绿色发展。围绕生活垃圾“零增长”的目标,探索生活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新路。1-5月,全区清运生活垃圾总量20.34万吨,日均1124吨,同比下降4.3%。突出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进18个省级示范小区、30个省级示范预备小区的新创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对拒不履行生活垃圾分类等行为严管重罚,累计立案查处1571起,罚款27.58万元。另外,我局还建成拱墅区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为我区首座规范化再生资源全品类回收分拣场所,月均处理可回收物900余吨。

2、高水平构建优质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污水零直排工作成效,推进20个“污水零直排”省定小区提标改造工程。推进亚运公园片区省级美丽河湖和红建河等8条市级美丽河道创建工作,完成十字港河、婴儿港等6条河道13.8公里的沿河绿道建设。重点提升亚运公园场馆周边河道整体水质,完成婴儿港生态清淤工程,对亚运会场馆、训练馆及接待宾馆周边管道开展CCTV检测,累计清疏管网1023公里。另外,供水方面,推进45(16+29)个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其中16个为市区民生实事项目,29个为根据总体任务和百姓呼声新增的项目,目前已完工通水小区8个。

3、高标准改善城市道路通行环境。以“美丽杭州迎亚运”拱墅区道路品质提升为抓手,推进石祥路、环城北路等8条道路加固工程(区级民生实事项目),目前金昌路、北秀街两条道路完成60%,其余6条均已完工。开展“拉链马路”专项整治,今年共梳理协调5家管线单位约60个管线维修项目,有效减少道路重复开挖,该工作得到省建设厅认可,“最多挖一次”拱墅经验将在全省推广。加强地下空间安全保障,完成辖区201条、100公里道路的地下勘测检测,完成率100%。

4、高质量办好人民群众“关键小事”。突出民生优先、利民惠民,扎实开展惠民工程。公厕提升改造,推进20座公厕提升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方案审查,预计8月份进场施工。无障碍环境建设,优化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和无障碍空间国际化服务功能,完成省级事业单位及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环境全面排查整改工作,涉及3家医院、4家对外公共服务场所。防汛防涝治理,全面排查积水隐患点位,完成石桥路416号等17处低洼积水点改造工程。城市运行安全保障,加强城管系统的安全管理,排查整改燃气、亮灯、河道、市政等领域安全隐患1824处;重点开展燃气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对全区8个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燃气加气站全覆盖检查37次,餐饮场所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率100%。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乘势而上、创新突破,重点围绕“一个品牌”、“一项改革”、“四大重点”推进工作,全力以赴推动拱墅城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聚力打响“一个品牌”

加快“亚运红旗班”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全区推广工作,以亚运场馆周边、繁华时尚街区、历史文化地标等区域为重点,再新增亚运电竞馆、杭州体育馆(丝绸城)、延安路(武林广场)等10个“红旗班”,持续在保障亚运会、破解热难点问题等工作中探新路、做示范、当样板,打响拱墅“红旗班”品牌。同时,以点带面,着力打造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全域提升“五化”水平,用更加精细的城市管理和更加优质的服务保障,来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和“平安指数”。

(二)全力推进“一项改革”

一是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抢抓全区执法改革推进会节点,印发《通知》和《管理办法》,部署推进会上授牌仪式等准备工作,推动实现全域赋权;以出台《拱墅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辅助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为契机,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的招聘和管理。二是推动“一支队伍促治理”。结合区域特色,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执法示范点。例如,武林街道“网格化执法”示范点,东新街道“综合查一次”示范点,上塘街道“一体化执法”示范点,长庆街道“信用赋能”示范点,拱宸桥街道“数智执法”示范点,等等。三是推动“一支队伍优服务”。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探索执法管理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将双随机抽查的比例频次、被抽查概率与抽查对象的信用等级挂钩,对有不良信用记录加大抽查力度,对信用较好的减少抽查,从而引导企业、商户诚信合法合规经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突出抓好“四大重点”

集中精力围绕重点、中心工作,力争交出亚运保障、环境整治、民生工作、队伍建设四张成绩单。

1、全力以赴做好亚运保障任务。有序推进“美丽杭州迎亚运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保质保量完成“五提、四线、三馆、两口”四大任务。围绕省党代会、文明迎检、国庆、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继续抓好21条重点亚运通勤道路、亚运比赛场馆周边等重要节点项目实施,确保总体目标7月底基本完成,个别项目8月底全面完成。

2、持之以恒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服务和执法水平,聚焦渣土、广告、卫生死角、地铁口序化、餐饮油烟等顽疾治理,全面提升洁化、序化、绿化、亮化和美化水平,推进环境大整治长效管理工作向上向好发展,力争继续在全市中站稳第一方阵。

3、全心全意抓好民生实事工程。以“人民满意”为标杆,力争在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工作中突破创新,开展好公厕提改、二次供水、燃气安全、防汛抗台、疫情防控等民生工程。同时,做好“一站式”服务,深化城管开放日、局长接待日等活动,进一步完善“驿站接访日”、“城管议事厅”、“片儿城管”等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服务百姓的能力和水平。

4、凝心聚力建好城管铁军队伍。围绕二十大召开,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着力精神“补钙”,切实提升城管队伍凝聚力。以“三联三领三服务”为平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干部在重难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育冲锋陷阵的“闯将”和攻城拔寨的“尖兵”。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推开“廉政教育套餐”,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动形成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局面。


政策解读:http://www.gongshu.gov.cn/art/2022/7/11/art_1229707689_182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