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打造“民生议事堂”平台,进一步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

发布日期: 2022-11-29 14:45:11 点击率: 来源:拱墅区

省两会召开前夕,钱江晚报邀请省政协领导、委员,走进小河街道“红茶议事会”,与我们共商《“双减”政策背景下,社会各方如何助力孩子教育?》这一民生热点问题,这也是小河街道今年第一场“民生议事堂”活动。

去年9月以来,在区政协的带领下,18家街道“民生议事堂”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安置房回迁提速等主题,累计开展40场协商活动,以大运河为纽带串珠成链,助力解决“运河两岸”民生问题。

其实从2019年起,我们就一直以“红茶议事会”模式,生动演绎着“请你来协商”的场景。小河直街,这个被称为杭州“最后的运河人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里不仅有着原生态的运河人家生活区,还吸引入驻了120多家商户,随着街区商业日益繁荣,商家们提出需求,希望搭建一个平台,整合资源、互助互惠。去年3月,我们召开了“发挥商家优势,组建街区公益联盟”为主题的红茶议事会,收集有效建议30多条,最终达成了共享优势资源、共建公益组织、共商发展对策、共创公益课堂4项共识。半年来,在区政府相关部门、区茶研会、街道社区与商户们的共同努力下,协商成果一一转化落地:建立“小河十三爿”商家联盟,制定商户公约;定期召开联盟会议,举办公益集市、公益课堂;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小组,共享活动场地;成功举办第一届“小河驿·茶汇”活动,自编自导自演的宣传片还荣获了“我为中国茶代言”全国微视频大赛特等奖……如今,小河直街已经成为浙江省放心消费样板街区,30多家茶企加入到“小河十三爿”平台,千年运河缓缓流淌,沿河盛行的茶文化再次得到传承与发展。

“党建引领、以茶叙事、共商民生”,多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实践“红茶议事会”,累计召开150场次,议事员从350多名上升到1500多名,平均年龄从65岁降至45岁,破解治理难题300多项。特别是今年,我们借“民生议事堂”东风,抓“数字化改革”契机,迭代升级“红茶议事会”应用场景,上线“一舱两端”,全流程全方位归集数据,形成“三个数字画像”,入选杭州市党史学习教育“民呼我为”主题活动最佳实践案例,“红茶议事会”的经验做法得到了省政协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清醒看到存在的不足,如政协委员的专业优势和作用需进一步发挥,协商成果质效需不断提高,闭环机制还要完善,群众的感受度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协商氛围还要持续浓厚等等。2022年,我们要铆足奋进“一股劲”,高水平打造“民生议事堂”平台,以民主协商推进民生改善,以协商之治推进基层之治。为此,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站位,突出平台建设的意义

我们还需从构建协商民主体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度,从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要求,认识“民生议事堂”平台建设的重要性,自觉拉高标杆,擦亮特色品牌。坚持党的领导,纵深推动党的建设实现“两个全覆盖”,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协商共治各个环节,把牢协商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遵循政协党建规律,创新政协基层党建方式方法,发挥党员委员示范引领作用,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学习、带头调研、带头协商、带头服务、带头守规);抓好党建与履职互融共促,以履职成果检验党建成效,建立联系委员服务社区制度,形成以党建强政治、促履职、增团结的良好局面。

二、进一步聚焦民生,彰显履职为民的情怀

“民生议事堂”是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载体,平台建设好不好,关键看成果实不实,党政是否真认可,群众是否真满意。坚持民呼我为,重点聚焦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急难愁盼问题,注重选取“切口小、关联广、针对性强”的议题;倡导引入专业促动技术,采用居民喜爱的协商形式,引导“群策群力”,给居民赋能,让“百条心”更快拧成“一股绳”;重视协商结果反馈,保护居民议事的热情和积极性,搭建好“居民的话有处说,说出的话有回应”的平台。

三、进一步数字赋能,提升协商共治的质效

数字化改革赋能“民生议事堂”,让传统的民主协商插上科技的翅膀,放大“协商之治”与“数字之治”的融合叠加优势。积极推广“码上协商”平台应用,让协商开展更便捷、协商内容更广泛、协商反馈更高效,真正成为委员履职的好帮手;提倡“议什么”由居民定,通过大数据动态感知辖区民意,让议事主题更精准、更接地气;破解居民参与困境,实现线上线下“云协商”,优化参与主体结构,做到参与者平均年龄下降、社会能人增加、“议事员”更多元。注重全流程全方位归集数据,多维度生成民意、议事员、成果等“数字画像”,让“合适”的人开“适合”的会,让协商有记忆、成果会思考。

四、进一步构建闭环,推动协商成果落地开花

做深做实协商前后文章,推动居民、委员、政府有效协同,努力使“民生议事堂”更有吸引力、穿透力、影响力。坚持先调研再协商,围绕中心大局,面向基层群众,开展“三联三领三服务”,夯实协商共治的基础;抓实成果转化落地,街道层面无法落地转化的,邀请职能部门乃至区级层面,推动协商成果有效转化为党政决策,转“协商议事”为“协同办事”;多开展监督反馈,委员带头、居民参与,让会上“说”变为实地“看”、现场“评”,真正做到“协商有方、治理有效、群众有感”;协商活动还可与重点调研、民主监督、提案办理等工作一体开展、协同推进,有机串联委员履职链。

新的一年,我们应通过高水平打造“民生议事堂”,推动政协协商延伸到基层,切实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更好彰显“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这一人民民主的真谛,为奋力开创拱墅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区政协
当前位置:首页>议政建言
高水平打造“民生议事堂”平台,进一步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
发布时间: 2022-11-29 14:45
信息来源:拱墅区 浏览量:

省两会召开前夕,钱江晚报邀请省政协领导、委员,走进小河街道“红茶议事会”,与我们共商《“双减”政策背景下,社会各方如何助力孩子教育?》这一民生热点问题,这也是小河街道今年第一场“民生议事堂”活动。

去年9月以来,在区政协的带领下,18家街道“民生议事堂”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安置房回迁提速等主题,累计开展40场协商活动,以大运河为纽带串珠成链,助力解决“运河两岸”民生问题。

其实从2019年起,我们就一直以“红茶议事会”模式,生动演绎着“请你来协商”的场景。小河直街,这个被称为杭州“最后的运河人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里不仅有着原生态的运河人家生活区,还吸引入驻了120多家商户,随着街区商业日益繁荣,商家们提出需求,希望搭建一个平台,整合资源、互助互惠。去年3月,我们召开了“发挥商家优势,组建街区公益联盟”为主题的红茶议事会,收集有效建议30多条,最终达成了共享优势资源、共建公益组织、共商发展对策、共创公益课堂4项共识。半年来,在区政府相关部门、区茶研会、街道社区与商户们的共同努力下,协商成果一一转化落地:建立“小河十三爿”商家联盟,制定商户公约;定期召开联盟会议,举办公益集市、公益课堂;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小组,共享活动场地;成功举办第一届“小河驿·茶汇”活动,自编自导自演的宣传片还荣获了“我为中国茶代言”全国微视频大赛特等奖……如今,小河直街已经成为浙江省放心消费样板街区,30多家茶企加入到“小河十三爿”平台,千年运河缓缓流淌,沿河盛行的茶文化再次得到传承与发展。

“党建引领、以茶叙事、共商民生”,多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实践“红茶议事会”,累计召开150场次,议事员从350多名上升到1500多名,平均年龄从65岁降至45岁,破解治理难题300多项。特别是今年,我们借“民生议事堂”东风,抓“数字化改革”契机,迭代升级“红茶议事会”应用场景,上线“一舱两端”,全流程全方位归集数据,形成“三个数字画像”,入选杭州市党史学习教育“民呼我为”主题活动最佳实践案例,“红茶议事会”的经验做法得到了省政协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清醒看到存在的不足,如政协委员的专业优势和作用需进一步发挥,协商成果质效需不断提高,闭环机制还要完善,群众的感受度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协商氛围还要持续浓厚等等。2022年,我们要铆足奋进“一股劲”,高水平打造“民生议事堂”平台,以民主协商推进民生改善,以协商之治推进基层之治。为此,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站位,突出平台建设的意义

我们还需从构建协商民主体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度,从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要求,认识“民生议事堂”平台建设的重要性,自觉拉高标杆,擦亮特色品牌。坚持党的领导,纵深推动党的建设实现“两个全覆盖”,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协商共治各个环节,把牢协商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遵循政协党建规律,创新政协基层党建方式方法,发挥党员委员示范引领作用,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学习、带头调研、带头协商、带头服务、带头守规);抓好党建与履职互融共促,以履职成果检验党建成效,建立联系委员服务社区制度,形成以党建强政治、促履职、增团结的良好局面。

二、进一步聚焦民生,彰显履职为民的情怀

“民生议事堂”是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载体,平台建设好不好,关键看成果实不实,党政是否真认可,群众是否真满意。坚持民呼我为,重点聚焦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急难愁盼问题,注重选取“切口小、关联广、针对性强”的议题;倡导引入专业促动技术,采用居民喜爱的协商形式,引导“群策群力”,给居民赋能,让“百条心”更快拧成“一股绳”;重视协商结果反馈,保护居民议事的热情和积极性,搭建好“居民的话有处说,说出的话有回应”的平台。

三、进一步数字赋能,提升协商共治的质效

数字化改革赋能“民生议事堂”,让传统的民主协商插上科技的翅膀,放大“协商之治”与“数字之治”的融合叠加优势。积极推广“码上协商”平台应用,让协商开展更便捷、协商内容更广泛、协商反馈更高效,真正成为委员履职的好帮手;提倡“议什么”由居民定,通过大数据动态感知辖区民意,让议事主题更精准、更接地气;破解居民参与困境,实现线上线下“云协商”,优化参与主体结构,做到参与者平均年龄下降、社会能人增加、“议事员”更多元。注重全流程全方位归集数据,多维度生成民意、议事员、成果等“数字画像”,让“合适”的人开“适合”的会,让协商有记忆、成果会思考。

四、进一步构建闭环,推动协商成果落地开花

做深做实协商前后文章,推动居民、委员、政府有效协同,努力使“民生议事堂”更有吸引力、穿透力、影响力。坚持先调研再协商,围绕中心大局,面向基层群众,开展“三联三领三服务”,夯实协商共治的基础;抓实成果转化落地,街道层面无法落地转化的,邀请职能部门乃至区级层面,推动协商成果有效转化为党政决策,转“协商议事”为“协同办事”;多开展监督反馈,委员带头、居民参与,让会上“说”变为实地“看”、现场“评”,真正做到“协商有方、治理有效、群众有感”;协商活动还可与重点调研、民主监督、提案办理等工作一体开展、协同推进,有机串联委员履职链。

新的一年,我们应通过高水平打造“民生议事堂”,推动政协协商延伸到基层,切实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更好彰显“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这一人民民主的真谛,为奋力开创拱墅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新局面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