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践典范案例公布!拱墅区9个旧改项目入围

发布日期: 2021-07-28 15:44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惠民生扩内需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为总结展示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阶段性成果,浙江省建设厅与浙江日报联袂推出“旧改看‘浙’里”专栏。日前,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践典范案例公布,拱墅区9个旧改项目案例入围。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项目吧!

居民参与度高

和睦街道和睦新村

和睦街道和睦新村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旧改和家园建设,增强主人翁意识,推动小区从“靠社区管”向“自治共管”转变。精心打造“和睦议事港”平台,并建立“123”机制,即:社区主导;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建设;听证会、协调会和评议会“三会”,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新格局。

成立和睦议事港。对于“要不要改、改什么、怎么改、改后怎么管”等问题,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情于民,问效于民。引进社会资本难,加装电梯难,居民出资难,长效管理难,这“旧改四难”在和睦议事港协商,由老百姓讨论决定。

成立旧改督导团。督导团负责协调施工作业与居民生活的矛盾,监督工程质量、进度、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增强居民主人翁责任意识,引导居民群众支持理解旧改。

设立现场投诉办公室。街道牵头设立现场咨询室,提供现场咨询投诉热线电话,让不理解、不够了解旧改工作的群众充分表达诉求,及时化解细小摩擦,保持顺畅沟通,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改造过程,坚持“双三分之二”的原则,即旧改内容启动的同意率要超过2/3,旧改方案同意率要超过2/3。

大关街道德胜新村

大关街道德胜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充分发掘居民参与的切入点,鼓励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强化居民主体地位,突出居民需求导向,实现改造前调查摸底倾听民意、改造中强化监督依靠群众、改造后效果由群众评价和共同维护,实现小区改造的“共建共治共享”。

居民参与“六步圆桌议事法”。加装电梯,是旧改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特别难的一项民生工作,但再难也要攻克。相关部门建机制、拓言路,想方设法做居民的工作。社区建立“提出议题-广开言路-民主协商-拟定方案-居民表决-形成决议”的六步圆桌议事法,居民通过这个圆桌议事,参与基层民主决策。最终,汇聚民意,德胜新村在2020年加装了2台电梯。

居民参加“社区沟通小组”。街道和社区以居民为中心,组建旧改专班和社区书记、主任牵头成立的社区工作小组,并通过展板展示、上门沟通、宣讲、协商会、宣传接待点等方式,让居民群众充分表达个人意见,找到“最大公约数”。最终拟定的旧改方案,以98%的同意率获得通过。

组建“居民质量监督小组”。在旧改项目的施工阶段,组织热心居民成立了“居民质量监督小组”,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旧改得来的成果让大家共同维护,始终坚持居民的事由小区居民自己做主。

米市巷街道叶青苑

米市巷街道叶青苑老旧小区改造中,始终坚持“以居民为主体”的原则,组建了老旧小区改造民间监理员队伍,从项目的生成、方案的确定、施工的监管到后期的长效管理,让居民全程参与。既确保了改造成效,又提升了居民对建设美好生活的“参与度”、对改造工程的“认可度”和邻里之间的“亲密度”。

居民参与方案意见征集。在旧改方案设计公示过程中,通过社区入户调查、方案比选、问卷调查、意见征集会等形式,以及每周召开的例会,让居民充分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参与讨论解决方案。

居民成立民间监理队伍。组织小区居民,在专业监理的指导下,深入了解改造项目,做到了“听、看、懂、透”。平时,对小区改造工程的质量,进行跟踪日常监督,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上报社区和监理,推进项目建设成效的提高。而且,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由居民志愿协调做好居民的工作,推进改造工程顺利进行。

居民利用数字化平台解决问题。在改造过程中,居民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手机小程序“米市巷街道基层民主协商铃”议事平台中反映。社区终端会立刻响铃,由当值社工联系相关人员及时解决,并记录解决方案和协商结果,居民能对服务进行评价。由此,做到线上问题线下解决,实现“一点我就灵”。

长庆街道贡院小区

去年,长庆街道十五家园社区启动了贡院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注重发挥小区党支部作用,围绕“安居畅达、淡彩书韵”要求,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积极性,做好“共商、共议、共建”文章,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着力提升居住环境,改出效果,改出未来。

党建积极引领,凝心聚力同促旧改。根据“一网格一小区一楼道支部”的特色,整合所有楼道支部成立贡院小区党支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谋百姓满意,扎实稳步推进旧改工作。党支部协调社会多方力量,梳理出施工专业咨询、结对孤老、更换水龙头、垃圾分类讲座、智慧泊车、丝绸文化体验、空置房借用等9项清单。党员带头,积极沟通邻里、了解需求、收集信息、讲解方案、调解矛盾,宣讲旧改相关政策,凝心聚力共同建设美好小区。

居民广泛参与,以“主人翁”姿态共话改造。居民事居民议,小区事小区议,让居民成为小区真正的主人。针对小区一些突出的重要问题,比如保笼拆除、道路拓宽、景观设计、树木迁移、智慧安防等,小区党支部多次组织居民代表开会协商,达成共识。针对小区居民老教师较多、对小区感情深厚的情况,组织他们志愿加入旧改顾问团,为小区旧改工作建言献策,挖掘文化内涵,取得良好效果。

筹资机制多元

和睦街道和睦新村

和睦街道和睦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共分为3期,由中央、市政府、区政府三级出资改造。此外,和睦街道积极撬动社会多方参与,引进民间资本,为小区居民的养老、托幼、出行等多方面做贡献。至目前,已吸引并筹集社会资本超过1000万元。

引入养老社会力量。颐乐和睦养老服务综合街区引入浙江公羊会、智伴等社会组织,作为“阳光老人家”的“好管家” 负责街区各站点的运营,围绕“1234”特色体系打造为老服务,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公益性活动。

引入医疗社会力量。与浙江慈继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在华丰社区成立全日医康中医诊所的同时,在颐乐和睦养老服务街区建成全省首家民营康复医疗中心,实现了家门口“医养护康复一体化”综合养老服务。

引入教育社会力量。以和睦新村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二期)工程为契机,探索“社区普惠+市场运作”模式,打造0~3岁婴幼儿国家照护试点项目。目前已引进第三方教育资源华媒维翰幼儿园,打造托育中心一期和二期,实现老旧小区养老托幼兼备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此外,国网杭州、市地下管道、市自来水和市燃气等公司,都给予了相应的支持,共优惠资金约2000万元助力小区改造提升。

东一社区东二、三苑

大关街道东一社区东二、三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积极开展多元筹资,统筹居民、产权单位和社会资本等的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了以“政府资金保障基础设施改造、居民自筹资金参与共建改造、产权单位负责自有设施改造和社会资本参与服务配套改造”的多元筹资模式。

政府资金保障基础设施改造。改造中的市政道路、雨污管网、公共空间、建筑本体、安防消防等基础设施改造的费用,由政府资金承担。主要是保障及完善基础设施,确保旧改中构建安全智慧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

居民自筹资金参与共建改造。在小区的“老来乐”景亭建设、晾衣架等配套设施的改造中,居民自筹资金60万元,与政府共担完成,充分发挥了“主人翁”意识,担当主体责任。

产权单位负责自有设施改造。在改造中,自来水、燃气等产权单位自行出资,共投入300余万元,升级改造小区内的供水管网、燃气管网有效了解决了旧改资金短缺,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助力城市升级。

社会资本参与服务配套改造。按“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引入专业机构对社区阳光老人家、百姓戏园等进行改造和运营,居民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享受专业机构提供的配套服务。这样做,有利于可持续和长效管理。

祥符街道勤丰小区

祥符街道勤丰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除了政府的极大支持,还得到了产权单位、第三方企业、居民群众等的资金支持。相关部门积极优化资金配置,建立了多元化筹资机制和改造资金合理共担机制,保证了小区改造提升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有效争取大型国企鼎力相助。该老小区起初的70%房屋系铁路职工福利分房,原居民主要来自杭州铁路分局。为了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区委区政府、祥符街道在改造前,即设法联系杭州铁路集团公司。经多次对接沟通,成功争取到原产权单位铁路方面的大力支持,获得提升改造补助资金约421.48万元。此外,铁路方面还无偿提供了隶属于公司的一间房屋,作为小区配套用房使用,共计55平方米、300万元。铁路集团为支持旧改工作展现了国企担当,贡献了企业力量。

居民出资负担自有部分改造。小区改造中的雨棚、晾衣架、庭院复原,采用部分居民自己出资的方式进行改造。居民们积极响应、纷纷自愿出资,具体出资比例与施工方商量着办,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勤丰居民积极参与旧改、美化家园的觉悟与意识。

产权单位出资设施改造。旧改中涉及的供水、供电及供气等的改造,由其各产权单位负责出资。相关单位主动履行产权人责任,缓解了老旧小区改造的“筹资难”压力,推动了整个旧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推进机制完善

潮鸣街道小天竺、知足弄社区

潮鸣街道小天竺、知足弄旧改工程二期涉及46幢,14.69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530户。街道牵头成立旧改工程临时党支部和旧改指挥部,全面凝聚住建、街道、社区、施工、设计等多方合力,“一办八组”挂图作战、各司其职,统筹协调有序推进。

遵循绿色社区理念。工程采用EPC总承包模式,设计师、工程师现场驻点,每周召开现场推进会等。通过展板示意图、民主议事会、入户走访等征求居民意见,辅导居民积极参与。在改造中,目标建设绿色社区,建筑外立面采用白色外墙涂料,局部青砖贴面,统一安装灰色铝板和耐力板组合材质的雨棚,重新铺管实现雨污分流;微调区内小道方便人车通行,园路改造采用生态、透水、环保的材料。

合理利用闲置空间。盘活小区一破旧活动室,改造为党群驿站,为小区自治提供硬件支撑;打造“红亭”等适老公园,安装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求;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新增14处非机动车停车棚,缓解了停车难。

落实施工安全责任。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切实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安排专人对责任区块进行巡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严格执行安全日志,定期召开安全例会,通报工程进度,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制作并张贴《文明施工责任人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

米市巷街道叶青苑小区

先行一步的米市巷街道叶青苑旧改工程,从头到尾注重推进机制完善,采用EPC模式,邀请监理单位指导居民有效参与,盘活小区闲置空间,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责任,当年完成了基础设施等3大类改造,还入选杭州年度旧改典型。

改造尊重民意,设计师全程驻点。在改造前,设计师与社区一起,运用入户调查、方案比选、座谈议事、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集居民意见,让居民有效参与方案设计。一周开一个例会,梳理民意、讨论完善方案,最终确定了与大运河相融合的景观设计,打造生活和文化“两条流线”的方案。

项目改造时,建立了居民监理员队伍,通过专业培训和指导,具备了检查施工规范和质量的基本技能,发挥日常监督作用。如在更换单元门和雨棚时,施工方提供几款样式,由居民监理员进行质量把关后,请居民投票选择。

盘活存量房屋,腾出养老新空间。小区老龄化达28.5%,但没有配套用房,老人们迫切希望有一处室内活动场地。街道旧改办通过多次与居民沟通,得悉小区内有部分市、区级的单位用房空置。经深入了解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向上级部门反映,寻求支持。多方协调后,到目前已争取到2套存量房,与市基建中心签订免费用房协议,用于小区养老,现正在装修中。

天水街道环北新村

天水街道环北新村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以“保持旧的肌理、赋予新的功能、展现老的味道”为原则,通过推进机制完善,激发群众积极参与,整合资源高效运作,实现主城区老旧小区的华丽蝶变。省市区各级领导,对项目改造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辅导居民,有效参与保障工程高质高效。天水街道与环北新村社区选优人员,组建旧改工作专班,实行“一办四组”机制,建立健全例会沟通制度、问题清单交办制度、群众沟通制度和《文明施工约法三章》等制度,按部就班有序推进,加强设计师、工程师与小区居民的互动,积极入户走访、摸排调研等,辅导居民有效参与改造。旧改专班通过搭建百姓议事团、居民监督队、平安巡防队等平台,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汛期防范、安全施工、矛盾化解等工作,保障工程高质高效推进。

党建引领,发挥共建机制盘活闲置空间。改造期间,注重挖潜盘活利用社会资源,实现项目提质增效。针对居民停车难问题,发挥武林商圈党建联盟优势,发动联盟单位杭州大厦为居民提供了400个停车位,缓解了停车难。此外,社区在联盟单位省文化厅的支持下,将原文化厅招待所的辅助用房,改造为200平方米的社区邻里中心,拓展了社区公共服务空间,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完善管理机制

大关街道德胜新村

大关街道德胜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贯彻“三分建七分管”理念,采取建管同步的模式,以党建引领为主体,建立专业物业、社区居民自管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三方的力量,加强项目建设的后期长效管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

专业物业参与长效管理。德胜新村结合疫情防控和大封闭管理,德胜社区引进拱墅知名企业新南北专业物业,发挥其在回迁安置房管理上的规模效应,并与翠玉社区试行“以大带小”组团联营,运营成本下降30%。

四种形式加强多方管理。在党建引领下,小区管理主要由专业物业、社区统筹、小区微治理、居民自管四种形式组成,根据小区的特有属性选择最合适的管理模式使其持续向好发展,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党建引领成立“旧改红盟荟”。2020年6月,在拱墅区住建局党委的指导下,街道联合社区、地下管网公司、项目总包单位、物业公司、居民等各方成立“旧改红盟荟”,把“支部建在旧改项目上”,保证项目管理在管理效益上实现管理的长效之长。

文晖街道流水北苑

文晖街道流水北苑小区旧改工程,秉持不搞“面子”工程的初心,历经4个月的改造,“老破小”变成了精品样板小区。完成硬件改造后,街道进一步加强了后续管理机制的健全完善,探索实践,务求旧改工程实实在在地改到广大居民的心坎上。

探索无物业管理,维护改造成果。积极探索试行无物业管理,以党建引领维护旧改成效。通过党组织架构扁平化运作,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响应解决的效果。为真正实现居民事居民议,社区牵头成立小区党总支,并制定了定期协商、分片包干等机制。围绕小区治理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党总支通过召开议事会议,已协调解决了地下室改造提升、公共区域维护等事宜。

一支部一实事,激活居民自治。针对居民提出的维持小区面貌的集中需求,小区党总支制定了“一支部一实事”规则。3个支部各自认领了绿化保洁、公园养护、智能门禁维修等实事,并具体落实。最终完成的情况,将作为支部年底考核评定标准之一。深化疫情防控期间“一名党员一幢楼”的经验做法,建立了“党员管家进楼道,党建引领入民心”的党建项目,党员任小区联络员、和事佬、代言人。通过党建引领,实现建管并举,居民有效地参与小区治理,使流水北苑实现了从“面目一新”到“万象更新”。

速读拱墅
部门动态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践典范案例公布!拱墅区9个旧改项目入围
发布时间: 2021-07-28 15:44
信息来源:区住建局 浏览量: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惠民生扩内需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为总结展示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阶段性成果,浙江省建设厅与浙江日报联袂推出“旧改看‘浙’里”专栏。日前,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践典范案例公布,拱墅区9个旧改项目案例入围。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项目吧!

居民参与度高

和睦街道和睦新村

和睦街道和睦新村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旧改和家园建设,增强主人翁意识,推动小区从“靠社区管”向“自治共管”转变。精心打造“和睦议事港”平台,并建立“123”机制,即:社区主导;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建设;听证会、协调会和评议会“三会”,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新格局。

成立和睦议事港。对于“要不要改、改什么、怎么改、改后怎么管”等问题,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情于民,问效于民。引进社会资本难,加装电梯难,居民出资难,长效管理难,这“旧改四难”在和睦议事港协商,由老百姓讨论决定。

成立旧改督导团。督导团负责协调施工作业与居民生活的矛盾,监督工程质量、进度、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增强居民主人翁责任意识,引导居民群众支持理解旧改。

设立现场投诉办公室。街道牵头设立现场咨询室,提供现场咨询投诉热线电话,让不理解、不够了解旧改工作的群众充分表达诉求,及时化解细小摩擦,保持顺畅沟通,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改造过程,坚持“双三分之二”的原则,即旧改内容启动的同意率要超过2/3,旧改方案同意率要超过2/3。

大关街道德胜新村

大关街道德胜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充分发掘居民参与的切入点,鼓励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强化居民主体地位,突出居民需求导向,实现改造前调查摸底倾听民意、改造中强化监督依靠群众、改造后效果由群众评价和共同维护,实现小区改造的“共建共治共享”。

居民参与“六步圆桌议事法”。加装电梯,是旧改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特别难的一项民生工作,但再难也要攻克。相关部门建机制、拓言路,想方设法做居民的工作。社区建立“提出议题-广开言路-民主协商-拟定方案-居民表决-形成决议”的六步圆桌议事法,居民通过这个圆桌议事,参与基层民主决策。最终,汇聚民意,德胜新村在2020年加装了2台电梯。

居民参加“社区沟通小组”。街道和社区以居民为中心,组建旧改专班和社区书记、主任牵头成立的社区工作小组,并通过展板展示、上门沟通、宣讲、协商会、宣传接待点等方式,让居民群众充分表达个人意见,找到“最大公约数”。最终拟定的旧改方案,以98%的同意率获得通过。

组建“居民质量监督小组”。在旧改项目的施工阶段,组织热心居民成立了“居民质量监督小组”,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旧改得来的成果让大家共同维护,始终坚持居民的事由小区居民自己做主。

米市巷街道叶青苑

米市巷街道叶青苑老旧小区改造中,始终坚持“以居民为主体”的原则,组建了老旧小区改造民间监理员队伍,从项目的生成、方案的确定、施工的监管到后期的长效管理,让居民全程参与。既确保了改造成效,又提升了居民对建设美好生活的“参与度”、对改造工程的“认可度”和邻里之间的“亲密度”。

居民参与方案意见征集。在旧改方案设计公示过程中,通过社区入户调查、方案比选、问卷调查、意见征集会等形式,以及每周召开的例会,让居民充分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参与讨论解决方案。

居民成立民间监理队伍。组织小区居民,在专业监理的指导下,深入了解改造项目,做到了“听、看、懂、透”。平时,对小区改造工程的质量,进行跟踪日常监督,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上报社区和监理,推进项目建设成效的提高。而且,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由居民志愿协调做好居民的工作,推进改造工程顺利进行。

居民利用数字化平台解决问题。在改造过程中,居民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手机小程序“米市巷街道基层民主协商铃”议事平台中反映。社区终端会立刻响铃,由当值社工联系相关人员及时解决,并记录解决方案和协商结果,居民能对服务进行评价。由此,做到线上问题线下解决,实现“一点我就灵”。

长庆街道贡院小区

去年,长庆街道十五家园社区启动了贡院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注重发挥小区党支部作用,围绕“安居畅达、淡彩书韵”要求,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积极性,做好“共商、共议、共建”文章,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着力提升居住环境,改出效果,改出未来。

党建积极引领,凝心聚力同促旧改。根据“一网格一小区一楼道支部”的特色,整合所有楼道支部成立贡院小区党支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谋百姓满意,扎实稳步推进旧改工作。党支部协调社会多方力量,梳理出施工专业咨询、结对孤老、更换水龙头、垃圾分类讲座、智慧泊车、丝绸文化体验、空置房借用等9项清单。党员带头,积极沟通邻里、了解需求、收集信息、讲解方案、调解矛盾,宣讲旧改相关政策,凝心聚力共同建设美好小区。

居民广泛参与,以“主人翁”姿态共话改造。居民事居民议,小区事小区议,让居民成为小区真正的主人。针对小区一些突出的重要问题,比如保笼拆除、道路拓宽、景观设计、树木迁移、智慧安防等,小区党支部多次组织居民代表开会协商,达成共识。针对小区居民老教师较多、对小区感情深厚的情况,组织他们志愿加入旧改顾问团,为小区旧改工作建言献策,挖掘文化内涵,取得良好效果。

筹资机制多元

和睦街道和睦新村

和睦街道和睦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共分为3期,由中央、市政府、区政府三级出资改造。此外,和睦街道积极撬动社会多方参与,引进民间资本,为小区居民的养老、托幼、出行等多方面做贡献。至目前,已吸引并筹集社会资本超过1000万元。

引入养老社会力量。颐乐和睦养老服务综合街区引入浙江公羊会、智伴等社会组织,作为“阳光老人家”的“好管家” 负责街区各站点的运营,围绕“1234”特色体系打造为老服务,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公益性活动。

引入医疗社会力量。与浙江慈继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在华丰社区成立全日医康中医诊所的同时,在颐乐和睦养老服务街区建成全省首家民营康复医疗中心,实现了家门口“医养护康复一体化”综合养老服务。

引入教育社会力量。以和睦新村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二期)工程为契机,探索“社区普惠+市场运作”模式,打造0~3岁婴幼儿国家照护试点项目。目前已引进第三方教育资源华媒维翰幼儿园,打造托育中心一期和二期,实现老旧小区养老托幼兼备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此外,国网杭州、市地下管道、市自来水和市燃气等公司,都给予了相应的支持,共优惠资金约2000万元助力小区改造提升。

东一社区东二、三苑

大关街道东一社区东二、三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积极开展多元筹资,统筹居民、产权单位和社会资本等的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了以“政府资金保障基础设施改造、居民自筹资金参与共建改造、产权单位负责自有设施改造和社会资本参与服务配套改造”的多元筹资模式。

政府资金保障基础设施改造。改造中的市政道路、雨污管网、公共空间、建筑本体、安防消防等基础设施改造的费用,由政府资金承担。主要是保障及完善基础设施,确保旧改中构建安全智慧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

居民自筹资金参与共建改造。在小区的“老来乐”景亭建设、晾衣架等配套设施的改造中,居民自筹资金60万元,与政府共担完成,充分发挥了“主人翁”意识,担当主体责任。

产权单位负责自有设施改造。在改造中,自来水、燃气等产权单位自行出资,共投入300余万元,升级改造小区内的供水管网、燃气管网有效了解决了旧改资金短缺,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助力城市升级。

社会资本参与服务配套改造。按“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引入专业机构对社区阳光老人家、百姓戏园等进行改造和运营,居民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享受专业机构提供的配套服务。这样做,有利于可持续和长效管理。

祥符街道勤丰小区

祥符街道勤丰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除了政府的极大支持,还得到了产权单位、第三方企业、居民群众等的资金支持。相关部门积极优化资金配置,建立了多元化筹资机制和改造资金合理共担机制,保证了小区改造提升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有效争取大型国企鼎力相助。该老小区起初的70%房屋系铁路职工福利分房,原居民主要来自杭州铁路分局。为了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区委区政府、祥符街道在改造前,即设法联系杭州铁路集团公司。经多次对接沟通,成功争取到原产权单位铁路方面的大力支持,获得提升改造补助资金约421.48万元。此外,铁路方面还无偿提供了隶属于公司的一间房屋,作为小区配套用房使用,共计55平方米、300万元。铁路集团为支持旧改工作展现了国企担当,贡献了企业力量。

居民出资负担自有部分改造。小区改造中的雨棚、晾衣架、庭院复原,采用部分居民自己出资的方式进行改造。居民们积极响应、纷纷自愿出资,具体出资比例与施工方商量着办,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勤丰居民积极参与旧改、美化家园的觉悟与意识。

产权单位出资设施改造。旧改中涉及的供水、供电及供气等的改造,由其各产权单位负责出资。相关单位主动履行产权人责任,缓解了老旧小区改造的“筹资难”压力,推动了整个旧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推进机制完善

潮鸣街道小天竺、知足弄社区

潮鸣街道小天竺、知足弄旧改工程二期涉及46幢,14.69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530户。街道牵头成立旧改工程临时党支部和旧改指挥部,全面凝聚住建、街道、社区、施工、设计等多方合力,“一办八组”挂图作战、各司其职,统筹协调有序推进。

遵循绿色社区理念。工程采用EPC总承包模式,设计师、工程师现场驻点,每周召开现场推进会等。通过展板示意图、民主议事会、入户走访等征求居民意见,辅导居民积极参与。在改造中,目标建设绿色社区,建筑外立面采用白色外墙涂料,局部青砖贴面,统一安装灰色铝板和耐力板组合材质的雨棚,重新铺管实现雨污分流;微调区内小道方便人车通行,园路改造采用生态、透水、环保的材料。

合理利用闲置空间。盘活小区一破旧活动室,改造为党群驿站,为小区自治提供硬件支撑;打造“红亭”等适老公园,安装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求;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新增14处非机动车停车棚,缓解了停车难。

落实施工安全责任。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切实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安排专人对责任区块进行巡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严格执行安全日志,定期召开安全例会,通报工程进度,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制作并张贴《文明施工责任人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

米市巷街道叶青苑小区

先行一步的米市巷街道叶青苑旧改工程,从头到尾注重推进机制完善,采用EPC模式,邀请监理单位指导居民有效参与,盘活小区闲置空间,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责任,当年完成了基础设施等3大类改造,还入选杭州年度旧改典型。

改造尊重民意,设计师全程驻点。在改造前,设计师与社区一起,运用入户调查、方案比选、座谈议事、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集居民意见,让居民有效参与方案设计。一周开一个例会,梳理民意、讨论完善方案,最终确定了与大运河相融合的景观设计,打造生活和文化“两条流线”的方案。

项目改造时,建立了居民监理员队伍,通过专业培训和指导,具备了检查施工规范和质量的基本技能,发挥日常监督作用。如在更换单元门和雨棚时,施工方提供几款样式,由居民监理员进行质量把关后,请居民投票选择。

盘活存量房屋,腾出养老新空间。小区老龄化达28.5%,但没有配套用房,老人们迫切希望有一处室内活动场地。街道旧改办通过多次与居民沟通,得悉小区内有部分市、区级的单位用房空置。经深入了解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向上级部门反映,寻求支持。多方协调后,到目前已争取到2套存量房,与市基建中心签订免费用房协议,用于小区养老,现正在装修中。

天水街道环北新村

天水街道环北新村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以“保持旧的肌理、赋予新的功能、展现老的味道”为原则,通过推进机制完善,激发群众积极参与,整合资源高效运作,实现主城区老旧小区的华丽蝶变。省市区各级领导,对项目改造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辅导居民,有效参与保障工程高质高效。天水街道与环北新村社区选优人员,组建旧改工作专班,实行“一办四组”机制,建立健全例会沟通制度、问题清单交办制度、群众沟通制度和《文明施工约法三章》等制度,按部就班有序推进,加强设计师、工程师与小区居民的互动,积极入户走访、摸排调研等,辅导居民有效参与改造。旧改专班通过搭建百姓议事团、居民监督队、平安巡防队等平台,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汛期防范、安全施工、矛盾化解等工作,保障工程高质高效推进。

党建引领,发挥共建机制盘活闲置空间。改造期间,注重挖潜盘活利用社会资源,实现项目提质增效。针对居民停车难问题,发挥武林商圈党建联盟优势,发动联盟单位杭州大厦为居民提供了400个停车位,缓解了停车难。此外,社区在联盟单位省文化厅的支持下,将原文化厅招待所的辅助用房,改造为200平方米的社区邻里中心,拓展了社区公共服务空间,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完善管理机制

大关街道德胜新村

大关街道德胜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贯彻“三分建七分管”理念,采取建管同步的模式,以党建引领为主体,建立专业物业、社区居民自管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三方的力量,加强项目建设的后期长效管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

专业物业参与长效管理。德胜新村结合疫情防控和大封闭管理,德胜社区引进拱墅知名企业新南北专业物业,发挥其在回迁安置房管理上的规模效应,并与翠玉社区试行“以大带小”组团联营,运营成本下降30%。

四种形式加强多方管理。在党建引领下,小区管理主要由专业物业、社区统筹、小区微治理、居民自管四种形式组成,根据小区的特有属性选择最合适的管理模式使其持续向好发展,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党建引领成立“旧改红盟荟”。2020年6月,在拱墅区住建局党委的指导下,街道联合社区、地下管网公司、项目总包单位、物业公司、居民等各方成立“旧改红盟荟”,把“支部建在旧改项目上”,保证项目管理在管理效益上实现管理的长效之长。

文晖街道流水北苑

文晖街道流水北苑小区旧改工程,秉持不搞“面子”工程的初心,历经4个月的改造,“老破小”变成了精品样板小区。完成硬件改造后,街道进一步加强了后续管理机制的健全完善,探索实践,务求旧改工程实实在在地改到广大居民的心坎上。

探索无物业管理,维护改造成果。积极探索试行无物业管理,以党建引领维护旧改成效。通过党组织架构扁平化运作,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响应解决的效果。为真正实现居民事居民议,社区牵头成立小区党总支,并制定了定期协商、分片包干等机制。围绕小区治理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党总支通过召开议事会议,已协调解决了地下室改造提升、公共区域维护等事宜。

一支部一实事,激活居民自治。针对居民提出的维持小区面貌的集中需求,小区党总支制定了“一支部一实事”规则。3个支部各自认领了绿化保洁、公园养护、智能门禁维修等实事,并具体落实。最终完成的情况,将作为支部年底考核评定标准之一。深化疫情防控期间“一名党员一幢楼”的经验做法,建立了“党员管家进楼道,党建引领入民心”的党建项目,党员任小区联络员、和事佬、代言人。通过党建引领,实现建管并举,居民有效地参与小区治理,使流水北苑实现了从“面目一新”到“万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