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250036-7/2021-1397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区财政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备注/文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生成日期 | 2021-05-26 | 发布日期 | 2021-05-26 |
附件 | 关于拱墅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的报告 |
发布日期: 2021-05-26 14:45:04 点击率:
拱墅区2021年预算已经拱墅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批准,现公开如下:
关于拱墅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的报告(书面)
(2021年5月7日在拱墅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
拱墅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筹备组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拱墅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其特殊、极具考验的一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艰巨的改革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财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财为政服务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年来,财政部门以集中财力办大事为抓手,以政府过紧日子为依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有效发挥财政“支撑、保障、引导”作用,创新财源培植举措,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管理规范,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总体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财政收支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收支完成情况
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积极克服减税降费、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围绕全市财政收入“一盘棋”部署,着力做好组织收入工作,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000752万元,比上年下降1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965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5.0%,比上年下降10.6%,完成市下达建议目标的100%。全区完成财政总支出1149008万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5324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8%,比上年增长14.9%。区本级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640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6%,比上年增长16%;街道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684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4.9%,比上年增长10.4%。
收支平衡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全区一般公共预算上年项目结转60890万元;收入合计253356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965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3000万元、转移支付补助收入613487万元、调入资金167421万元;支出合计253515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1149008万元、上解省市支出1385648万元、债券还本支出500万元;结转下年使用的项目支出58602万元。收支相抵后一般公共预算结余692万元,全部安排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重点支出执行情况
2020年,财政部门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服务和保障作用,全力以赴支持中心工作有效开展。
教育支出279119万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区当年预算安排226621万元,省市补助和上年结转52498万元。提升教师待遇水平。落实资金227503万元,着力保障各学段教师待遇,支持优化教师梯度培养体系,助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支持教育均衡发展。落实资金22252万元,积极助力打造“百姓家门口好学校”,支持名校培育提升工程,加大投入满足现代化学校办学需求,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支撑。助力深化教育改革。落实资金14248万元,支持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有效保障教育发展水平提升。
科学技术支出54554万元,比上年增长41.1%,其中:区当年预算安排44728万元,省市补助和上年结转9826万元。加强科技帮扶。落实资金29930万元,兑现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强科技投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助推产业加快转型。支持创新驱动。落实资金8490万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助推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创新驱动财政保障水平。推进数字政务。落实资金8143万元,支持推进城市大脑、数据安全中枢等项目,保障“民生直达”平台建设资金需求,助力完善智慧政务体系。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1527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区当年预算安排8600万元,省市补助和上年结转2927万元。助力打响文旅品牌。落实资金1704万元,支持“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试验区”建设,积极落实文旅扶持政策资金,保障文体场馆运作,支持文艺精品创作,助力打造“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示范区,彰显文旅品牌品质魅力。强化文化惠民保障。落实资金1734万元,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需求,助力提升区域内人均藏书量,支持公共场馆免费开放,加大社区文化家园建设投入,有效保障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支持保护传统文化。落实资金804万元,支持开展非遗传承活动,保障非遗成果编撰资金需求,助力推动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运作,助推传统文化传承保护。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8109万元,比上年增长39.5%,其中:区当年预算安排154328万元,省市补助和上年结转13781万元。支持稳就业聚人才。落实资金38920万元,保障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杭州人才码等政策资金需求,深入稳就业、聚人才财政保障力度,着力为招才引智贡献力量。强化社会帮扶投入。落实资金35930万元,支持实施“养老顾问”制,为“阳光老人家”从“站点全覆盖”向“多元服务入家庭”升级提供财政支持,助力打造街道级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落实资金为重度残疾人家庭提供住房适老化改造或无障碍设施设备改造,有力保障社会帮扶政策落实。保障优抚安置政策。落实资金7065万元,保障安置就业、拥军优抚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助力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工作,支持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到位。
卫生健康支出61632万元,比上年增长35.8%,其中:区当年预算安排54595万元,省市补助和上年结转7037万元。支持构建疫情防控体系。落实资金5005万元,支持专防专控、物资保障等所需经费,支持构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以“最快最严最实”的举措,积极助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加大公共卫生服务投入。落实资金14340万元,保障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卫生监督、精神卫生等各项医疗卫生事业开展,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落实资金11820万元,深化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改革,支持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助力改善医疗服务流程,支持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城乡社区支出64130万元,其中:区当年预算安排54847万元,省市补助和上年结转9283万元。助力改善生态文明。落实资金24330万元,支持垃圾分类、道路保洁、公厕管理、绿道建设、污水零直排等工作,支持建设美丽小巷,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助力提升居住品质。落实资金16927万元,全力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老旧小区物管改善等项目,高品质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助力改善城区宜居环境。助力加强城市管理。落实资金11632万元,支持城市序化管理,保障交通治理、盲区暗点整治等工作,助力提升城市管理成效。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全区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0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0%,比上年下降44%,主要原因是根据浙彩发〔2020〕17号、浙彩发〔2020〕18号文件精神,辖区内中福在线销售厅关停,导致彩票公益金收入减少。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7127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1%,比上年增长567.8%。全区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816698万元(市返还土地出让金支出457173万元、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47262万元)。
收支平衡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全区政府性基金上年结转资金33960万元;收入合计1015229万元,其中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03万元、调入债券付息等资金14769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收入254500万元、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43557万元;支出合计1043129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816698万元、债券还本支出70389万元、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156042万元;结转下年使用6060万元,收支平衡。
另2020年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转贷收入95000万元,调入债券还本资金85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0350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66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1%,比上年下降8.3%。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95万元,结余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收支平衡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核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101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3%,比上年下降17.5%。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8067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6%,比上年增长5.9%。
收支平衡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社会保险基金上年结余1960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101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80676万元,收支平衡。
(五)政府债务情况
2019年全区政府债务余额766959万元。2020年地方政府再融资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27000万元,调入债券还本资金850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206389万元,国债转贷偿还44万元,通过省政府代为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54500万元,全区政府债务余额942026万元。
二、2020年财政主要工作
2020年,财政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目标,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财经形势,在支持疫情防控、企业纾困解难、财政保障民生、财政管理改革、财政智慧便民等领域取得了良好成绩,为“十三五”圆满收官付出了积极努力。
(一)有效发挥职能,积极有为助力打赢“两战”
快速启动抗击疫情。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工作,落实200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应急资金需求,是全市最早落实疫情防控资金、最快开通疫情防控物资采购“绿色通道”的地区之一。全年累计落实资金1.7亿元用于保障卫生防疫、医疗物资采购等,出台区级防控经费管理办法和疫情防控物资管理办法,牵头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后勤保障组,守好疫情防控“大后方”。护航企业复工复产。协同主管部门在全市率先出台企业和人才返岗复工“暖心十条”、“企业复工复产十条”、“规上五条”等惠企政策,制定企业复工复产政策兑现申报指南,出台国有经营用房房租减免操作细则,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冲击。落实大树小巨人、企业上市、跨贸小镇发展等扶持政策,出台创新中国产业园财政扶持办法,财政部门全年累计兑现企业扶持补助资金17.9亿元,助推产业加快转型。政府采购信用融资共签订18个贷款合同,授信金额3880万元。加速扶持政策兑现。围绕惠企利民资金兑现“最多点一次”目标,通过“亲清在线”平台快速兑付资金8.1亿元。高效落实中央“两直”政策,及时组织、分配、下达资金6.1亿元,加速扶持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二)深入挖潜开源,集中财力保障办好“大事”
推进政府过紧日子。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各项措施,通过“保重点、减开支、优结构、稳运行”等举措,统筹推进兜“三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资金保障工作,全年压减非必要支出1.6亿元,统筹盘活沉淀资金5.3亿元。广泛争取政策资金。通过精心准备、提前谋划、多方争取等手段,争取到老旧小区改造上级补助资金4.7亿元,争取到中央抗疫国债和特殊转移支付政策资金5.7亿元,分配用于疫情防控、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民生领域。集中财力保障重点。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疫情防控、义务教育、数字赋能等重点支出需求,全年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支出的比重达到83.9%。落实各渠道资金15.8亿元,用于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将财力有效聚焦到中心工作上来。
(三)推进预算改革,提质增效激发财政活力
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健全预算标准体系,提升预算编制科学
性。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强化财政资金支付安全。推进预算招标控制价审核工作,明确管理流程、落实审核时限、保障审核质量。加大对街道转移支付力度,指导街道根据政府过紧日子要求,重新梳理、整合预算项目,提升街道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水平。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制定出台事前绩效评估、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选取城管局、教育局2个部门开展整体绩效评价试点,开展民生政策、政府实事工程等17个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其中“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成为主城区唯一获评绩效评价市“优秀”项目。建立街道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街道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和综合绩效自评,提高街道财政运行质量。优化政府采购管理。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根据疫情形势适时优化调整采购流程,全面推广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实现政府采购全过程通过政采云电子交易系统在线完成。建立采购资金预付制度并加快采购资金支付进度,试点开展采购意向公开。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全年通过扶贫832平台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金额达1486万元。
(四)加强财政监管,建章立制强化风险防范
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开展预算单位往来款检查,盘活沉淀资金,规范财务管理。通过单位自查和区级检查相结合方式,对基层财政资金管理情况、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开展专项检查,强化资金规范。开展财政“互联网+监管”执法检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开展内控管理情况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单位内控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指导单位健全内控管理机制和自我评价机制,提升单位内控质量。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争取债券资金38.2亿元,其中最终发行专项债券项目27个、募集资金25.5亿元,其余12.7亿元为再融资债券。对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实行“穿透式、全过程”监控,压实主体责任,动态跟踪项目进展,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加强国有企业管理。出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边界,理顺决策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出台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实施办法、监事会外派专职监管人员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和职工薪酬分配。完成5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工作,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
(五)坚持党建引领,财政服务更加智慧便民
机关党建特色化。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推动“党建+”模式探索与创新,以项目化管理为主线,有效激发党建和业务“同频共振”。深化智慧党建平台运用,组织党员参与党组织领导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健全干部学教平台,开展“财政讲堂”、“读书沙龙”等主题活动,开展“干事创业好团队”、“担当作为好干部”选树工作。财政便民数字化。依托区块链+大数据服务,推行财政电子票据改革,率先实现财政电子票据实际应用率100%。全面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核、快递送达”的一站式服务,会计代理记账审批提速95%以上。财政服务多样化。聚焦服务“两战”,组织机关干部投身社区防疫一线,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结合“走亲连心三服务”、“驻企服务员”等载体实时响应企业需求,开展“助万企、帮万户、政银合作促发展”、“财政云直通”等主题活动,累计服务企业、部门、群众1400余次。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离不开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然而,我们也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财政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多变,财政工作必须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财政收支中心工作,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提升财政监管水平,积极有为助推新拱墅高质量发展。
三、2021年财政预算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区委全面部署,2021年财政工作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全区中心工作,积极保障实施“迎亚运·我为新拱墅建功立业”六大攻坚行动,按照“标准科学、约束有力、全面绩效、规范透明”的财政改革目标,深化财政职能,突出资金绩效,着力发挥财政在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城市有机更新样板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样板区的积极作用,确保“十四五”开好局、新征程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助力开启高质量建成运河沿岸名区新篇章。
(二)重点支出政策及投向
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推进重大战略、增进民生福祉,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集中财力保障好全区大事、要事。
坚持不懈助推产业振兴攻坚。立足全区产业战略布局,支持实施产业振兴攻坚行动,支持构建以省开发区(园区)和特色平台楼宇为依托、主导产业集群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作用,支持壮大做优实体经济,保障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助力提升武林商圈、运河商圈能级。综合运用要素保障、金融支持、企业服务等形式,优化营商环境,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精准发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大对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投入力度,提升民生事业发展水平。支持实施新一轮北部教育提振行动,助力推进教育改革,巩固义务教育教师待遇保障,持续改善教育软硬件水平。支持做精运河文化名片,强化基层文化经费保障,助力打造文旅消费高地,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深化科技领域扶持力度,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全力以赴支持民生福祉改善。支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对孤、贫、老、弱、残、幼等人员的托底力度,强化就业创业扶持,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支持深化“阳光老人家”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推动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食堂提质扩面。支持创建国家健康促进区,加大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支持力度,持续深化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改革,保障“阳光小伢儿”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项目,助力提升区域健康水平。
加大投入助力完善城市功能。围绕大城北开发新格局,支持实施重点道路沿线开发攻坚行动和公共项目建设专项行动,积极助力道路提升、环境整治和项目建设,助推城市生态面貌改善。围绕亚运城市行动,着力为市容提升、河道整治、公园改造、绿化养管等项目做好财政保障。围绕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支持实施美丽拱墅攻坚行动,多元筹资支持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垃圾分类、保序保洁等民生工程项目,加大生态廊道建设投入,支持打造“滨河亲水”的绿色场景。
强化保障深化基层治理体系。支持实施基层治理攻坚行动,助力完善社会治理共同体。支持推动三方协同治理向标准化、实体化纵深发展,助力启动住宅小区微治理能力提升工程,积极落实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资金,保障建党100周年及“前亚运”安保、扫黑除恶等项目资金需求,助力维护全区和谐稳定。支持实施数字赋能攻坚行动,助力推进政府治理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
(三)财政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收支预算情况:2021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1813500万元,比上年增长8%。全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1077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区本级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895434万元,比上年增长15.3%;街道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182066万元,比上年增长3%。
收支平衡情况:根据现行财政体制预测(不含专项补助和结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251650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3500万元、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80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预估13000万元、调入资金3100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2516500万元,其中上解省市支出1439000万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7750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收支预算情况: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1800万元,比上年下降25.1%。全区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18205万元,比上年下降93.3%(下降主要原因是2020年支出基数中含有新增专项债券,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已经上报,但额度尚未批复,待批复下达后列入调整预算)。
收支平衡情况:根据现行财政体制预测,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18765万元,其中当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1800万元、调入资金(债券付息和发行费)16965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18205万元,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为1850万元,比上年下降60.4%。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为963万元,比上年下降3.2%,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为85760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预算3940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助收入预算45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8%。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为87750万元,比上年增长8.8%,上年结余10262万元,收支平衡。
同时,由于差额和自收自支单位养老保险从杭州市下放至我区,按照要求进行清算,需要将差额部分收支在报表中反映,增加养老保险保费收入8374万元、财政补助收入12979万元,增加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1353万元。
四、2021年财政主要工作任务
2021年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拱墅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做好财政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抢抓区划调整重大机遇,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衔接、强化保障,支撑区划调整工作
开展新拱墅财政制度、财政政策梳理整合,促进制度和各项政策相衔接。开展金库、财政专户和各类银行账户的整合归并工作,确保财政资金及时、安全支付。加强区划调整相关经费保障,助推工作顺利开展。加快财源管理融合,尽快摸清财源底数,强化财政收入分析和测算,提高财政收入管理质量和效益。实施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确保账实相符。加强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管理的广度、深度,提升管理成效。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指导和业务培训,助力区划调整工作有效开展。
(二)加强扶持、优化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
围绕新拱墅产业发展目标,优化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激励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招引优秀人才,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推进政府产业基金运作,做好政策指导和统筹协调,提升基金运作绩效。深化“亲清在线”平台应用,进一步提升惠企政策资金兑付效率。聚焦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痛点难点,通过落实减税降费、畅通金融服务渠道、举办企业服务主题活动等形式,切实解决企业难题,降低企业发展负担。加深互联网等智慧工具在财源服务上的应用程度,助力营造高效、顺畅、协同的企业创新生态环境。
(三)深化改革、突出绩效,提升财政管理规范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提升财政资源统筹和可持续性。根据上级部署,对标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规范和标准,推进各项前期工作,确保2022年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顺利实施。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推进部门整体绩效管理,加大重点领域预算绩效管理力度,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出台社区经费管理制度,搭建社区财政管理数字化平台,依托数字赋能助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调整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助推基层可持续发展。
(四)立足实际、严守底线,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面对财政收支趋紧的形势,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控会议费、培训费、办公费等支出,从严从紧安排“三公”经费预算,一般性项目支出原则按2020年预算数压减10%,通过保刚性、压一般,提升财政平衡能力。面对可用财力趋紧的局面,以集中财力办大事为依托,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严守“三保”支出底线,集中财力保障好疫情防控、迎亚运项目、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等重点领域的资金需求。积极争取政府债券额度,强化国有建设单位财务监管,贯彻落实化债计划,稳妥有序推进债务化解。
各位代表:2021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与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进一步提高站位、勇于担当、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着力推动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力助推“三个样板区”建设,为高质量建成运河沿岸名区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拱墅区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及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
一、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执行情况
2020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9652万元,比上年下降10.6%,为调整预算的95.0%,完成市下达建议目标的100%。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详见表一)
1. 增值税(50%部分)62531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1%,下降6.2%。
2. 企业所得税(40%部分)31715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9.1%,下降23.9%,主要因经济形势影响,企业所得税实际入库低于预期目标。
3. 个人所得税(40%部分)13731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8.3%,增长9.9%,主要受代扣代缴个税增长、个人股权转让等因素带动。
4. 城市维护建设税10358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下降2.6%。
5. 其他税收收入38999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2.7%,下降5.9%。
6. 专项收入8141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9%,下降7.5%。
7. 行政事业性收费731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6.1%,增长5.3%,主要因诉讼费增加。
8. 罚没收入1687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20.1%,下降67.9%,主要因2019年存在一次性入库因素。
9.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69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6.8%,下降25.7%。
(二)支出执行情况
全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5324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8.8%,比上年增长14.9%;其中区本级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640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6%,比上年增长16%,街道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684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4.9%,比上年增长10.4%。区本级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年初预留的改革经费和预备费根据调剂程序,调整至相应的支出科目):(详见表二)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485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6.9%,增长6.4%,主要因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改由208科目列支。
2.国防支出164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11103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8%,增长14.4%。
4.教育支出22662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1.5%,增长20.3%。
5.科学技术支出4472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3.1%,增长40.8%。
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86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4.4%,增长17.8%。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432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8.6%,增长31.4%。
8.卫生健康支出5459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4.3%,增长30.5%。
9.节能环保支出408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6%,下降22.1%,下降主要原因是2019年底支付了国三柴油车淘汰补助资金。
10.城乡社区支出5484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7.9%,下降28.8%,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部分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度。
11.农林水支出163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3.6%,下降16.3%,下降主要原因是原农业局机构调整后经费调减,仅列支在部门安排的扶贫类支出。
1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5万元。
1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017万元。
14.金融支出398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208.5%,增加3806万元,主要原因是根据省疫情防控[2020]22号等文件,兑现“三减联动工作”企业补助资金。
15.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65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7.9%,增长34.3%,主要原因是部分基本支出改由市资金列支。
16.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67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8.8%,增长6.7%。
17.住房保障支出1081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8%,增长4%。
18.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16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1.7%,增长191.8%。
19.债务付息支出655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3.4%,增长18.4%。
20.债务发行费用支出36万元。
(三)收支平衡情况
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全区一般公共预算上年项目结转60890万元;收入合计253356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965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3000万元、转移支付补助收入613487万元、调入资金167421万元;支出合计253515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1149008万元、上解省市支出1385648万元、债券还本支出500万元;结转下年使用的项目支出58602万元。收支相抵后一般公共预算结余692万元,全部安排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二、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一)收入预算情况
2021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1813500万元,比上年增长8%。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详见表十四)
1. 增值税(50%部分)700000万元,增长11.9%。
2. 企业所得税(40%部分)336500万元,增长6.1%。
3. 个人所得税(40%部分)147000万元,增长7.1%。
4. 城市维护建设税109800万元,增长6%。
5. 其他税收收入407700万元,增长4.5%。
6. 专项收入87000万元,增长6.9%。
7. 行政事业性收费7000万元,下降4.3%。
8. 罚没收入18000万元,增长6.7%。
9.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500万元,下降27.6%。
(二)支出预算情况
2021年全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1077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区本级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895434万元,比上年增长15.3%,街道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182066万元,比上年增长3%。区本级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详见表十五)
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1209万元,增长19.3%,主要是大
学生租房补贴资金通过该科目列支。
2. 国防支出319万元,增长94.5%。
3. 公共安全支出118459万元,增长6.7%。
4. 教育支出262079万元,增长15.6%。
5. 科学技术支出46708万元,增长4.4%。
6.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9585万元,增长11.4%。
7.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7991万元,增长21.8%。
8. 卫生健康支出63602万元,增长16.5%。
9. 节能环保支出4130万元,增长1.1%。
10.城乡社区支出54510万元,下降0.6%。
11.农林水支出2426万元,增长48%。
12.金融支出1268万元,下降68.2%,主要原因是2020年兑现的疫情“三减联动工作”企业补助资金2021年尚未明确。
13.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804万元,增长8%。
14.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4315万元,增长18.2%。
16.住房保障支出11623万元,增长7.5%。
17.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800万元,增长29.5%。
18.债务还本支出436万元。
19.债务付息支出6150万元,下降6.1%。
20.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0万元,下降44.4%。
21.预备费16000万元。
(三)收支平衡情况
根据现行财政体制预测(不含专项补助和结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251650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3500万元、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80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预估13000万元、调入资金3100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2516500万元,其中上解省市支出1439000万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77500万元。
(四)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572817万元,按照经济分类:机关工资福利支出288815万元,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48003万元,对事业单位经常性补助支出221934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4065万元。(详见表十八)
(五)省市转移支付安排情况
2021年根据省市相关文件和依据,部门省市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12038万元,安排省市专项转移支付支出112038万元。(详见表十九)
拱墅区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及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
一、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执行情况
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全区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0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0%,比上年下降44%,主要原因是根据浙彩发〔2020〕17号、浙彩发〔2020〕18号文件精神,辖区内中福在线销售厅关停,导致彩票公益金收入减少。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详见表五)
1. 彩票发行机构和彩票销售机构的业务费用75万元,为预算的33.3%,下降70.9%。
2. 彩票公益金收入129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4.7%,下降48.6%。
3. 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103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452%,下降31.7%。
(二)支出执行情况
全区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7127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1%,比上年增长567.8%。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详见表六)
1. 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11461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加114417万元,主要是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11.41亿元,通过该科目列支。
2. 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124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2%,增长15.8%。
3. 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1404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长461.6%,主要是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14.04亿元,通过该科目列支。
4. 债务付息支出1458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长3.5%。
5.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43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225.5%,增长240.9%。
(三)收支平衡情况
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全区政府性基金上年结转资金33960万元;收入合计1015229万元,其中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03万元、调入债券付息等资金14769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收入254500万元、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43557万元;支出合计1043129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816698万元、债券还本支出70389万元、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156042万元;结转下年使用基金6060万元,收支平衡。
另2020年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转贷收入95000万元,调入债券还本资金85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03500万元。
二、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一)收入预算情况
2021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算为1800万元,比上年下降25.1%。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详见表二十一)
1. 彩票公益金收入800万元,下降38.1%。
2. 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1000万元,下降3.4.%。
(二)支出预算情况
2021年全区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18205万元,比上年下降93.3%,下降主要原因是2020年支出基数中含有新增专项债券,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已经上报,但额度尚未批复,待批复下达后列入调整预算。区本级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详见表二十二)
1. 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580万元,下降53.3%。
2. 其他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支出660万元,下降99.4%。
3. 债务付息支出16920万元,增长16%。
4.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45万元,下降89.6%。
(三)收支平衡情况
收支平衡情况:根据现行财政体制预测,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18765万元,其中当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1800万元、调入资金(债券付息和发行费)16965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18205万元,收支平衡。
(四)省市转移支付安排情况
2021年根据省市转移支付预下达等情况,区级部门省市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预计为335690万元,安排省市专项转移支付支出335690万元。(详见附表二十四)
拱墅区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及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一、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执行情况(详见表八)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66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1.1%,下降8.3%。
(二)支出执行情况(详见表九)
2020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95万元,结余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三)收支平衡情况
收支平衡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收支平衡。
二、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一)收入预算情况(详见表二十五)
2021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为1850万元,下降60.4%。
(二)支出预算情况(详见表二十六)
2021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为963万元,下降3.2%。
(三)收支平衡情况
按现行财政体制预计,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185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963万元,结余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拱墅区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及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一、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执行情况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101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3%,下降17.5%。(详见表十二)
1.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3928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7.5%,增长1.4%。
2.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助收入3025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32.7%,下降33.9%。
3.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利息收入9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480%,下降166.7%。
4. 其他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371万元(主要为转移性收入),为调整预算的114.3%,下降12.1%。
(二)支出执行情况
2020年全区社保基金预算支出为8067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6%,增长5.9%。(详见表十三)
(三)收支平衡情况
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1010万元,上年结余1960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0676万元,收支平衡。
二、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一)收入预算情况
2021年全区社保基金收入预算为85760万元,增长20.8%。(详见表二十九)
1.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预算39400万元,增长0.3%。
2.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助收入预算45400万元,增长50.1%。
3、其他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960万元,下降34.6%。
(二)支出预算情况
2021年全区社保基金支出预算为87750万元,比上年增长8.8%。(详见表三十)
(三)收支平衡情况
按现行财政体制预计,社会保险基金上年结余1026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8576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87750万元,收支平衡。
政府预算公开补充说明:
一、2021年财政转移支付安排
拱墅区无乡镇,无对下转移支付情况。
二、2021年政府债务情况
2021年预计新增债务15.5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亿元,专项债券13.5亿元,如有新增债券金额变动,将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整。
三、2021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等绩效目标
1、政策名称或项目名称: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
政策依据:《关于印发<关于服务“ 六大行动” 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意见的实施细则>的通知》(杭委人办〔2019〕4号)、杭《关于印发杭向未来•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杭政办函〔2020〕11号)
支持方向:对来杭工作的全球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含毕业5 年内的回国留学人员、外国人才) 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其
中本科1 万元、硕士3 万元、博士5 万元。
绩效目标:加强区域人才吸引力,每年力争新引进应届高学历毕业生1万人。
支出内容:根据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人员发放相关资助。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无。
2、政策名称或项目名称: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项目
政策依据:《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杭政办函(2019)72号);拱墅区旧改办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拱墅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通知》(拱旧改办〔2020〕4号)。
支持方向:计划到2021年底,完成全域131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10个街道,1798幢、585万平方米。
绩效目标:一是对131个老旧小区完成提升改造;二是打造一批老旧小区改造样板工程,提升人民群众居住条件;三是准时通过竣工验收。
支出内容:一是外立面提升、屋顶修缮、智慧安防、绿化景观提升、垃圾分类设施等支出;二是地下管网、架空线整治等支出;三是设计、监理、跟踪审计等支出。做到改造流程规范统一,确保改造资金安全可控。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无
资金信息
|
财政预决算
|
政府预决算
|
索引号
00250036-7/2021-13976
文号
公布日期
2021-05-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财政局
拱墅区2021年预算已经拱墅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批准,现公开如下:
关于拱墅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的报告(书面)
(2021年5月7日在拱墅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
拱墅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筹备组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拱墅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其特殊、极具考验的一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艰巨的改革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财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财为政服务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年来,财政部门以集中财力办大事为抓手,以政府过紧日子为依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有效发挥财政“支撑、保障、引导”作用,创新财源培植举措,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管理规范,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总体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财政收支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收支完成情况
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积极克服减税降费、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围绕全市财政收入“一盘棋”部署,着力做好组织收入工作,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000752万元,比上年下降1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965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5.0%,比上年下降10.6%,完成市下达建议目标的100%。全区完成财政总支出1149008万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5324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8%,比上年增长14.9%。区本级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640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6%,比上年增长16%;街道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684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4.9%,比上年增长10.4%。
收支平衡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全区一般公共预算上年项目结转60890万元;收入合计253356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965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3000万元、转移支付补助收入613487万元、调入资金167421万元;支出合计253515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1149008万元、上解省市支出1385648万元、债券还本支出500万元;结转下年使用的项目支出58602万元。收支相抵后一般公共预算结余692万元,全部安排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重点支出执行情况
2020年,财政部门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服务和保障作用,全力以赴支持中心工作有效开展。
教育支出279119万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区当年预算安排226621万元,省市补助和上年结转52498万元。提升教师待遇水平。落实资金227503万元,着力保障各学段教师待遇,支持优化教师梯度培养体系,助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支持教育均衡发展。落实资金22252万元,积极助力打造“百姓家门口好学校”,支持名校培育提升工程,加大投入满足现代化学校办学需求,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支撑。助力深化教育改革。落实资金14248万元,支持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有效保障教育发展水平提升。
科学技术支出54554万元,比上年增长41.1%,其中:区当年预算安排44728万元,省市补助和上年结转9826万元。加强科技帮扶。落实资金29930万元,兑现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强科技投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助推产业加快转型。支持创新驱动。落实资金8490万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助推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创新驱动财政保障水平。推进数字政务。落实资金8143万元,支持推进城市大脑、数据安全中枢等项目,保障“民生直达”平台建设资金需求,助力完善智慧政务体系。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1527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区当年预算安排8600万元,省市补助和上年结转2927万元。助力打响文旅品牌。落实资金1704万元,支持“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试验区”建设,积极落实文旅扶持政策资金,保障文体场馆运作,支持文艺精品创作,助力打造“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示范区,彰显文旅品牌品质魅力。强化文化惠民保障。落实资金1734万元,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需求,助力提升区域内人均藏书量,支持公共场馆免费开放,加大社区文化家园建设投入,有效保障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支持保护传统文化。落实资金804万元,支持开展非遗传承活动,保障非遗成果编撰资金需求,助力推动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运作,助推传统文化传承保护。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8109万元,比上年增长39.5%,其中:区当年预算安排154328万元,省市补助和上年结转13781万元。支持稳就业聚人才。落实资金38920万元,保障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杭州人才码等政策资金需求,深入稳就业、聚人才财政保障力度,着力为招才引智贡献力量。强化社会帮扶投入。落实资金35930万元,支持实施“养老顾问”制,为“阳光老人家”从“站点全覆盖”向“多元服务入家庭”升级提供财政支持,助力打造街道级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落实资金为重度残疾人家庭提供住房适老化改造或无障碍设施设备改造,有力保障社会帮扶政策落实。保障优抚安置政策。落实资金7065万元,保障安置就业、拥军优抚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助力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工作,支持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到位。
卫生健康支出61632万元,比上年增长35.8%,其中:区当年预算安排54595万元,省市补助和上年结转7037万元。支持构建疫情防控体系。落实资金5005万元,支持专防专控、物资保障等所需经费,支持构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以“最快最严最实”的举措,积极助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加大公共卫生服务投入。落实资金14340万元,保障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卫生监督、精神卫生等各项医疗卫生事业开展,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落实资金11820万元,深化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改革,支持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助力改善医疗服务流程,支持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城乡社区支出64130万元,其中:区当年预算安排54847万元,省市补助和上年结转9283万元。助力改善生态文明。落实资金24330万元,支持垃圾分类、道路保洁、公厕管理、绿道建设、污水零直排等工作,支持建设美丽小巷,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助力提升居住品质。落实资金16927万元,全力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老旧小区物管改善等项目,高品质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助力改善城区宜居环境。助力加强城市管理。落实资金11632万元,支持城市序化管理,保障交通治理、盲区暗点整治等工作,助力提升城市管理成效。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全区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0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0%,比上年下降44%,主要原因是根据浙彩发〔2020〕17号、浙彩发〔2020〕18号文件精神,辖区内中福在线销售厅关停,导致彩票公益金收入减少。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7127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1%,比上年增长567.8%。全区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816698万元(市返还土地出让金支出457173万元、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47262万元)。
收支平衡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全区政府性基金上年结转资金33960万元;收入合计1015229万元,其中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03万元、调入债券付息等资金14769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收入254500万元、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43557万元;支出合计1043129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816698万元、债券还本支出70389万元、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156042万元;结转下年使用6060万元,收支平衡。
另2020年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转贷收入95000万元,调入债券还本资金85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0350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66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1%,比上年下降8.3%。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95万元,结余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收支平衡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核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101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3%,比上年下降17.5%。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8067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6%,比上年增长5.9%。
收支平衡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社会保险基金上年结余1960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101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80676万元,收支平衡。
(五)政府债务情况
2019年全区政府债务余额766959万元。2020年地方政府再融资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27000万元,调入债券还本资金850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206389万元,国债转贷偿还44万元,通过省政府代为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54500万元,全区政府债务余额942026万元。
二、2020年财政主要工作
2020年,财政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目标,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财经形势,在支持疫情防控、企业纾困解难、财政保障民生、财政管理改革、财政智慧便民等领域取得了良好成绩,为“十三五”圆满收官付出了积极努力。
(一)有效发挥职能,积极有为助力打赢“两战”
快速启动抗击疫情。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工作,落实200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应急资金需求,是全市最早落实疫情防控资金、最快开通疫情防控物资采购“绿色通道”的地区之一。全年累计落实资金1.7亿元用于保障卫生防疫、医疗物资采购等,出台区级防控经费管理办法和疫情防控物资管理办法,牵头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后勤保障组,守好疫情防控“大后方”。护航企业复工复产。协同主管部门在全市率先出台企业和人才返岗复工“暖心十条”、“企业复工复产十条”、“规上五条”等惠企政策,制定企业复工复产政策兑现申报指南,出台国有经营用房房租减免操作细则,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冲击。落实大树小巨人、企业上市、跨贸小镇发展等扶持政策,出台创新中国产业园财政扶持办法,财政部门全年累计兑现企业扶持补助资金17.9亿元,助推产业加快转型。政府采购信用融资共签订18个贷款合同,授信金额3880万元。加速扶持政策兑现。围绕惠企利民资金兑现“最多点一次”目标,通过“亲清在线”平台快速兑付资金8.1亿元。高效落实中央“两直”政策,及时组织、分配、下达资金6.1亿元,加速扶持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二)深入挖潜开源,集中财力保障办好“大事”
推进政府过紧日子。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各项措施,通过“保重点、减开支、优结构、稳运行”等举措,统筹推进兜“三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资金保障工作,全年压减非必要支出1.6亿元,统筹盘活沉淀资金5.3亿元。广泛争取政策资金。通过精心准备、提前谋划、多方争取等手段,争取到老旧小区改造上级补助资金4.7亿元,争取到中央抗疫国债和特殊转移支付政策资金5.7亿元,分配用于疫情防控、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民生领域。集中财力保障重点。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疫情防控、义务教育、数字赋能等重点支出需求,全年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支出的比重达到83.9%。落实各渠道资金15.8亿元,用于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将财力有效聚焦到中心工作上来。
(三)推进预算改革,提质增效激发财政活力
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健全预算标准体系,提升预算编制科学
性。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强化财政资金支付安全。推进预算招标控制价审核工作,明确管理流程、落实审核时限、保障审核质量。加大对街道转移支付力度,指导街道根据政府过紧日子要求,重新梳理、整合预算项目,提升街道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水平。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制定出台事前绩效评估、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选取城管局、教育局2个部门开展整体绩效评价试点,开展民生政策、政府实事工程等17个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其中“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成为主城区唯一获评绩效评价市“优秀”项目。建立街道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街道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和综合绩效自评,提高街道财政运行质量。优化政府采购管理。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根据疫情形势适时优化调整采购流程,全面推广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实现政府采购全过程通过政采云电子交易系统在线完成。建立采购资金预付制度并加快采购资金支付进度,试点开展采购意向公开。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全年通过扶贫832平台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金额达1486万元。
(四)加强财政监管,建章立制强化风险防范
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开展预算单位往来款检查,盘活沉淀资金,规范财务管理。通过单位自查和区级检查相结合方式,对基层财政资金管理情况、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开展专项检查,强化资金规范。开展财政“互联网+监管”执法检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开展内控管理情况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单位内控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指导单位健全内控管理机制和自我评价机制,提升单位内控质量。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争取债券资金38.2亿元,其中最终发行专项债券项目27个、募集资金25.5亿元,其余12.7亿元为再融资债券。对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实行“穿透式、全过程”监控,压实主体责任,动态跟踪项目进展,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加强国有企业管理。出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边界,理顺决策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出台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实施办法、监事会外派专职监管人员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和职工薪酬分配。完成5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工作,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
(五)坚持党建引领,财政服务更加智慧便民
机关党建特色化。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推动“党建+”模式探索与创新,以项目化管理为主线,有效激发党建和业务“同频共振”。深化智慧党建平台运用,组织党员参与党组织领导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健全干部学教平台,开展“财政讲堂”、“读书沙龙”等主题活动,开展“干事创业好团队”、“担当作为好干部”选树工作。财政便民数字化。依托区块链+大数据服务,推行财政电子票据改革,率先实现财政电子票据实际应用率100%。全面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核、快递送达”的一站式服务,会计代理记账审批提速95%以上。财政服务多样化。聚焦服务“两战”,组织机关干部投身社区防疫一线,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结合“走亲连心三服务”、“驻企服务员”等载体实时响应企业需求,开展“助万企、帮万户、政银合作促发展”、“财政云直通”等主题活动,累计服务企业、部门、群众1400余次。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离不开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然而,我们也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财政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多变,财政工作必须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财政收支中心工作,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提升财政监管水平,积极有为助推新拱墅高质量发展。
三、2021年财政预算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区委全面部署,2021年财政工作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全区中心工作,积极保障实施“迎亚运·我为新拱墅建功立业”六大攻坚行动,按照“标准科学、约束有力、全面绩效、规范透明”的财政改革目标,深化财政职能,突出资金绩效,着力发挥财政在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城市有机更新样板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样板区的积极作用,确保“十四五”开好局、新征程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助力开启高质量建成运河沿岸名区新篇章。
(二)重点支出政策及投向
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推进重大战略、增进民生福祉,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集中财力保障好全区大事、要事。
坚持不懈助推产业振兴攻坚。立足全区产业战略布局,支持实施产业振兴攻坚行动,支持构建以省开发区(园区)和特色平台楼宇为依托、主导产业集群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作用,支持壮大做优实体经济,保障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助力提升武林商圈、运河商圈能级。综合运用要素保障、金融支持、企业服务等形式,优化营商环境,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精准发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大对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投入力度,提升民生事业发展水平。支持实施新一轮北部教育提振行动,助力推进教育改革,巩固义务教育教师待遇保障,持续改善教育软硬件水平。支持做精运河文化名片,强化基层文化经费保障,助力打造文旅消费高地,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深化科技领域扶持力度,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全力以赴支持民生福祉改善。支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对孤、贫、老、弱、残、幼等人员的托底力度,强化就业创业扶持,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支持深化“阳光老人家”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推动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食堂提质扩面。支持创建国家健康促进区,加大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支持力度,持续深化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改革,保障“阳光小伢儿”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项目,助力提升区域健康水平。
加大投入助力完善城市功能。围绕大城北开发新格局,支持实施重点道路沿线开发攻坚行动和公共项目建设专项行动,积极助力道路提升、环境整治和项目建设,助推城市生态面貌改善。围绕亚运城市行动,着力为市容提升、河道整治、公园改造、绿化养管等项目做好财政保障。围绕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支持实施美丽拱墅攻坚行动,多元筹资支持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垃圾分类、保序保洁等民生工程项目,加大生态廊道建设投入,支持打造“滨河亲水”的绿色场景。
强化保障深化基层治理体系。支持实施基层治理攻坚行动,助力完善社会治理共同体。支持推动三方协同治理向标准化、实体化纵深发展,助力启动住宅小区微治理能力提升工程,积极落实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资金,保障建党100周年及“前亚运”安保、扫黑除恶等项目资金需求,助力维护全区和谐稳定。支持实施数字赋能攻坚行动,助力推进政府治理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
(三)财政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收支预算情况:2021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1813500万元,比上年增长8%。全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1077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区本级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895434万元,比上年增长15.3%;街道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182066万元,比上年增长3%。
收支平衡情况:根据现行财政体制预测(不含专项补助和结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251650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3500万元、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80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预估13000万元、调入资金3100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2516500万元,其中上解省市支出1439000万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7750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收支预算情况: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1800万元,比上年下降25.1%。全区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18205万元,比上年下降93.3%(下降主要原因是2020年支出基数中含有新增专项债券,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已经上报,但额度尚未批复,待批复下达后列入调整预算)。
收支平衡情况:根据现行财政体制预测,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18765万元,其中当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1800万元、调入资金(债券付息和发行费)16965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18205万元,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为1850万元,比上年下降60.4%。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为963万元,比上年下降3.2%,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为85760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预算3940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助收入预算45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8%。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为87750万元,比上年增长8.8%,上年结余10262万元,收支平衡。
同时,由于差额和自收自支单位养老保险从杭州市下放至我区,按照要求进行清算,需要将差额部分收支在报表中反映,增加养老保险保费收入8374万元、财政补助收入12979万元,增加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1353万元。
四、2021年财政主要工作任务
2021年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拱墅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做好财政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抢抓区划调整重大机遇,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衔接、强化保障,支撑区划调整工作
开展新拱墅财政制度、财政政策梳理整合,促进制度和各项政策相衔接。开展金库、财政专户和各类银行账户的整合归并工作,确保财政资金及时、安全支付。加强区划调整相关经费保障,助推工作顺利开展。加快财源管理融合,尽快摸清财源底数,强化财政收入分析和测算,提高财政收入管理质量和效益。实施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确保账实相符。加强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管理的广度、深度,提升管理成效。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指导和业务培训,助力区划调整工作有效开展。
(二)加强扶持、优化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
围绕新拱墅产业发展目标,优化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激励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招引优秀人才,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推进政府产业基金运作,做好政策指导和统筹协调,提升基金运作绩效。深化“亲清在线”平台应用,进一步提升惠企政策资金兑付效率。聚焦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痛点难点,通过落实减税降费、畅通金融服务渠道、举办企业服务主题活动等形式,切实解决企业难题,降低企业发展负担。加深互联网等智慧工具在财源服务上的应用程度,助力营造高效、顺畅、协同的企业创新生态环境。
(三)深化改革、突出绩效,提升财政管理规范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提升财政资源统筹和可持续性。根据上级部署,对标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规范和标准,推进各项前期工作,确保2022年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顺利实施。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推进部门整体绩效管理,加大重点领域预算绩效管理力度,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出台社区经费管理制度,搭建社区财政管理数字化平台,依托数字赋能助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调整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助推基层可持续发展。
(四)立足实际、严守底线,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面对财政收支趋紧的形势,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控会议费、培训费、办公费等支出,从严从紧安排“三公”经费预算,一般性项目支出原则按2020年预算数压减10%,通过保刚性、压一般,提升财政平衡能力。面对可用财力趋紧的局面,以集中财力办大事为依托,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严守“三保”支出底线,集中财力保障好疫情防控、迎亚运项目、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等重点领域的资金需求。积极争取政府债券额度,强化国有建设单位财务监管,贯彻落实化债计划,稳妥有序推进债务化解。
各位代表:2021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与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进一步提高站位、勇于担当、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着力推动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力助推“三个样板区”建设,为高质量建成运河沿岸名区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拱墅区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及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
一、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执行情况
2020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9652万元,比上年下降10.6%,为调整预算的95.0%,完成市下达建议目标的100%。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详见表一)
1. 增值税(50%部分)62531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1%,下降6.2%。
2. 企业所得税(40%部分)31715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9.1%,下降23.9%,主要因经济形势影响,企业所得税实际入库低于预期目标。
3. 个人所得税(40%部分)13731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8.3%,增长9.9%,主要受代扣代缴个税增长、个人股权转让等因素带动。
4. 城市维护建设税10358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下降2.6%。
5. 其他税收收入38999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2.7%,下降5.9%。
6. 专项收入8141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9%,下降7.5%。
7. 行政事业性收费731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6.1%,增长5.3%,主要因诉讼费增加。
8. 罚没收入1687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20.1%,下降67.9%,主要因2019年存在一次性入库因素。
9.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69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6.8%,下降25.7%。
(二)支出执行情况
全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5324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8.8%,比上年增长14.9%;其中区本级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640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6%,比上年增长16%,街道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684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4.9%,比上年增长10.4%。区本级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年初预留的改革经费和预备费根据调剂程序,调整至相应的支出科目):(详见表二)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485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6.9%,增长6.4%,主要因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改由208科目列支。
2.国防支出164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11103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8%,增长14.4%。
4.教育支出22662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1.5%,增长20.3%。
5.科学技术支出4472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3.1%,增长40.8%。
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86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4.4%,增长17.8%。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432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8.6%,增长31.4%。
8.卫生健康支出5459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4.3%,增长30.5%。
9.节能环保支出408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6%,下降22.1%,下降主要原因是2019年底支付了国三柴油车淘汰补助资金。
10.城乡社区支出5484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7.9%,下降28.8%,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部分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度。
11.农林水支出163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3.6%,下降16.3%,下降主要原因是原农业局机构调整后经费调减,仅列支在部门安排的扶贫类支出。
1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5万元。
1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017万元。
14.金融支出398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208.5%,增加3806万元,主要原因是根据省疫情防控[2020]22号等文件,兑现“三减联动工作”企业补助资金。
15.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65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7.9%,增长34.3%,主要原因是部分基本支出改由市资金列支。
16.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67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8.8%,增长6.7%。
17.住房保障支出1081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8%,增长4%。
18.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16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1.7%,增长191.8%。
19.债务付息支出655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3.4%,增长18.4%。
20.债务发行费用支出36万元。
(三)收支平衡情况
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全区一般公共预算上年项目结转60890万元;收入合计253356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965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3000万元、转移支付补助收入613487万元、调入资金167421万元;支出合计253515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1149008万元、上解省市支出1385648万元、债券还本支出500万元;结转下年使用的项目支出58602万元。收支相抵后一般公共预算结余692万元,全部安排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二、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一)收入预算情况
2021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1813500万元,比上年增长8%。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详见表十四)
1. 增值税(50%部分)700000万元,增长11.9%。
2. 企业所得税(40%部分)336500万元,增长6.1%。
3. 个人所得税(40%部分)147000万元,增长7.1%。
4. 城市维护建设税109800万元,增长6%。
5. 其他税收收入407700万元,增长4.5%。
6. 专项收入87000万元,增长6.9%。
7. 行政事业性收费7000万元,下降4.3%。
8. 罚没收入18000万元,增长6.7%。
9.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500万元,下降27.6%。
(二)支出预算情况
2021年全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1077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区本级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895434万元,比上年增长15.3%,街道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182066万元,比上年增长3%。区本级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详见表十五)
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1209万元,增长19.3%,主要是大
学生租房补贴资金通过该科目列支。
2. 国防支出319万元,增长94.5%。
3. 公共安全支出118459万元,增长6.7%。
4. 教育支出262079万元,增长15.6%。
5. 科学技术支出46708万元,增长4.4%。
6.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9585万元,增长11.4%。
7.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7991万元,增长21.8%。
8. 卫生健康支出63602万元,增长16.5%。
9. 节能环保支出4130万元,增长1.1%。
10.城乡社区支出54510万元,下降0.6%。
11.农林水支出2426万元,增长48%。
12.金融支出1268万元,下降68.2%,主要原因是2020年兑现的疫情“三减联动工作”企业补助资金2021年尚未明确。
13.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804万元,增长8%。
14.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4315万元,增长18.2%。
16.住房保障支出11623万元,增长7.5%。
17.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800万元,增长29.5%。
18.债务还本支出436万元。
19.债务付息支出6150万元,下降6.1%。
20.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0万元,下降44.4%。
21.预备费16000万元。
(三)收支平衡情况
根据现行财政体制预测(不含专项补助和结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251650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3500万元、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80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预估13000万元、调入资金3100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2516500万元,其中上解省市支出1439000万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77500万元。
(四)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572817万元,按照经济分类:机关工资福利支出288815万元,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48003万元,对事业单位经常性补助支出221934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4065万元。(详见表十八)
(五)省市转移支付安排情况
2021年根据省市相关文件和依据,部门省市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12038万元,安排省市专项转移支付支出112038万元。(详见表十九)
拱墅区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及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
一、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执行情况
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全区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0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0%,比上年下降44%,主要原因是根据浙彩发〔2020〕17号、浙彩发〔2020〕18号文件精神,辖区内中福在线销售厅关停,导致彩票公益金收入减少。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详见表五)
1. 彩票发行机构和彩票销售机构的业务费用75万元,为预算的33.3%,下降70.9%。
2. 彩票公益金收入129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4.7%,下降48.6%。
3. 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103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452%,下降31.7%。
(二)支出执行情况
全区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7127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1%,比上年增长567.8%。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详见表六)
1. 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11461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加114417万元,主要是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11.41亿元,通过该科目列支。
2. 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124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2%,增长15.8%。
3. 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1404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长461.6%,主要是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14.04亿元,通过该科目列支。
4. 债务付息支出1458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长3.5%。
5.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43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225.5%,增长240.9%。
(三)收支平衡情况
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全区政府性基金上年结转资金33960万元;收入合计1015229万元,其中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03万元、调入债券付息等资金14769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收入254500万元、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43557万元;支出合计1043129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816698万元、债券还本支出70389万元、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156042万元;结转下年使用基金6060万元,收支平衡。
另2020年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转贷收入95000万元,调入债券还本资金85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03500万元。
二、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一)收入预算情况
2021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算为1800万元,比上年下降25.1%。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详见表二十一)
1. 彩票公益金收入800万元,下降38.1%。
2. 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1000万元,下降3.4.%。
(二)支出预算情况
2021年全区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18205万元,比上年下降93.3%,下降主要原因是2020年支出基数中含有新增专项债券,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已经上报,但额度尚未批复,待批复下达后列入调整预算。区本级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详见表二十二)
1. 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580万元,下降53.3%。
2. 其他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支出660万元,下降99.4%。
3. 债务付息支出16920万元,增长16%。
4.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45万元,下降89.6%。
(三)收支平衡情况
收支平衡情况:根据现行财政体制预测,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18765万元,其中当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1800万元、调入资金(债券付息和发行费)16965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18205万元,收支平衡。
(四)省市转移支付安排情况
2021年根据省市转移支付预下达等情况,区级部门省市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预计为335690万元,安排省市专项转移支付支出335690万元。(详见附表二十四)
拱墅区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及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一、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执行情况(详见表八)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66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1.1%,下降8.3%。
(二)支出执行情况(详见表九)
2020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95万元,结余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三)收支平衡情况
收支平衡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收支平衡。
二、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一)收入预算情况(详见表二十五)
2021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为1850万元,下降60.4%。
(二)支出预算情况(详见表二十六)
2021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为963万元,下降3.2%。
(三)收支平衡情况
按现行财政体制预计,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185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963万元,结余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拱墅区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及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一、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执行情况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101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3%,下降17.5%。(详见表十二)
1.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3928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7.5%,增长1.4%。
2.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助收入3025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32.7%,下降33.9%。
3.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利息收入9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480%,下降166.7%。
4. 其他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371万元(主要为转移性收入),为调整预算的114.3%,下降12.1%。
(二)支出执行情况
2020年全区社保基金预算支出为8067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6%,增长5.9%。(详见表十三)
(三)收支平衡情况
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1010万元,上年结余1960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0676万元,收支平衡。
二、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一)收入预算情况
2021年全区社保基金收入预算为85760万元,增长20.8%。(详见表二十九)
1.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预算39400万元,增长0.3%。
2.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助收入预算45400万元,增长50.1%。
3、其他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960万元,下降34.6%。
(二)支出预算情况
2021年全区社保基金支出预算为87750万元,比上年增长8.8%。(详见表三十)
(三)收支平衡情况
按现行财政体制预计,社会保险基金上年结余1026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8576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87750万元,收支平衡。
政府预算公开补充说明:
一、2021年财政转移支付安排
拱墅区无乡镇,无对下转移支付情况。
二、2021年政府债务情况
2021年预计新增债务15.5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亿元,专项债券13.5亿元,如有新增债券金额变动,将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整。
三、2021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等绩效目标
1、政策名称或项目名称: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
政策依据:《关于印发<关于服务“ 六大行动” 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意见的实施细则>的通知》(杭委人办〔2019〕4号)、杭《关于印发杭向未来•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杭政办函〔2020〕11号)
支持方向:对来杭工作的全球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含毕业5 年内的回国留学人员、外国人才) 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其
中本科1 万元、硕士3 万元、博士5 万元。
绩效目标:加强区域人才吸引力,每年力争新引进应届高学历毕业生1万人。
支出内容:根据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人员发放相关资助。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无。
2、政策名称或项目名称: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项目
政策依据:《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杭政办函(2019)72号);拱墅区旧改办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拱墅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通知》(拱旧改办〔2020〕4号)。
支持方向:计划到2021年底,完成全域131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10个街道,1798幢、585万平方米。
绩效目标:一是对131个老旧小区完成提升改造;二是打造一批老旧小区改造样板工程,提升人民群众居住条件;三是准时通过竣工验收。
支出内容:一是外立面提升、屋顶修缮、智慧安防、绿化景观提升、垃圾分类设施等支出;二是地下管网、架空线整治等支出;三是设计、监理、跟踪审计等支出。做到改造流程规范统一,确保改造资金安全可控。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