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39649777-X/2021-166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市场监管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备注/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生成日期 2021-02-07 发布日期 2021-02-07
内容概述
附件
2020年度消费投诉举报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 2021-02-07 14:54:01 点击率:

一、基本情况

1、总量分析

2020年度,我局共受理信访投诉举报19810件,较去年同期下降2%,为消费者挽回损失406元。今年以来,12315举报申诉中心共接待各类群众来电、上门咨询397件。

从受理渠道分,市局315中心交办1247件,占比6%,较去年同期下降49%;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7194件,占比36%,同比上升70%;省统一平台9465件,占比48%,同比下降11%;自身受理件821件,占比4%,同比下降15%; 110联动平台1083件,占比5%,同比下降46 %。

 

      全年消费举报投诉19810件中,按类型分,消费类共有16441件,占总投诉量83%,其中商品类投诉5606件,占消费类投诉的34%;服务类投诉10835件,占消费投诉的66%;举报类投诉2972件,占总投诉量的15%,其中涉及虚假宣传2373件,占比80%,无照经营投诉170件,占举报类6%,假冒106件,占比3%,其他323件,占比11%;咨询类397件,占总投诉量的2%。

  

2.具体内容

据统计,全年度商品类消费投诉5606件,同比下降9%。商品类消费投诉按类别依次排列:服装鞋帽、食品类、家居用品、化妆品、药品和医疗器械、家用电器。商品类投诉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减趋势,其中除药品和医疗器械、服装鞋帽类投诉同比上升197%、31%外,家居用品小幅上升。其他化妆品、家用电器类同比分别下降29%和10%,食品类投诉略有下降,

服务类消费投诉10835件,同比下降13%。服务类投诉按行业依次排序:餐饮和住宿、教育培训、互联网服务、金融服务、美容美发洗浴、中介服务,全年主要服务类投诉中以互联网服务上升幅度最为明显,同比上升338%,中介服务略有增长,上升12%,而餐饮和住宿、美容美发、金融、教育培训服务均出现下滑态势,分别下降71%、69%、45%、28%。

 

 

 

二、主要特点

1.维权投诉途径日趋完善,消费维权区域较为集中。

一是消费维权接收渠道更加完善。自2019年以来,消费投诉热线主要分布在市局315中心,全国315互联网平台、浙江省政务平台、来信来访自身受理、110联动平台,消费维权接收数据发生较明显的转变,后续还将继续整合完善。统计数据显示,原12315热线市局315中心同比下降49%,而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同比上升70%,其他条线投诉均有下降趋势,可见快捷方便的消费维权网络平台更受消费者青睐;二是维权区域相对较集中。投诉区域主要集聚在东新、石桥两大区域,全年处置消费投诉举报7017件,占投诉总量的35%,频率较高投诉发生在电子商务板块、汽车板块,两区域处理涉及电子商务类投诉423件,占到投诉量的6%,汽车类投诉279件,占4%。其他区域投诉举报量增减不一,基本与区域商圈的经济发展保持一致。

2、防疫物资成为商品焦点,网络消费更加普及。

一是口罩问题突增。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消费者带来重大影响,尤其是出现了暂时的防疫物资、生活必需品紧缺,消费者“心理恐慌”指数爆棚。特殊时期与防护用品相关的投诉举报急剧上升,口罩、额温计、酒精、消毒液等用品成为消费者投诉举报的热点,反映防护防疫用品投诉达288件,仅口罩问题达246件,占比85%。第一季度疫情突袭,口罩供不应求,消费者反映网上收不到货情况时有发生,部分消费者举报商家哄抬价格销售的问题,还有举报质量问题和涉嫌销售假冒、虚假、三五产品等行为,要求监管部门查处。另外,部分消费者对商家未戴口罩等类似问题的投诉频发;二是网络化消费模式成为首选。第二季度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们生活渐入正轨,复工复产加速度,消费信心逐步提升。网络购物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实体店销售功能,避免了面对面的接触,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购买商品或服务,既省时又省力,选择余地大,网购、外卖成为人们不可缺的消费方式,加上网络平台快捷方便的投诉维权通道,随之而来的投诉举报件涨势迅猛。二季度开始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投诉迅速增加达6076件,占84%,是投诉总量的31%。

3、服装鞋帽类投诉仍是热点,食品类投诉略有回落。

一是服装鞋帽类投诉居于商品类首位。全年服装类投诉1165件,占总量的6%,同比增加31%。服装鞋帽类投诉内容反映涉嫌虚假宣传广告的484件,占42%,主要举报网店广告涉嫌虚假宣传,反映网店使用 “高档”、“秒杀”等用语涉嫌违反广告法;质量问题投诉99件,占8%;价格问题投诉41件,占4%;售后31件,占3%,假冒问题15件,占1%;其他问题495件,占42%。二是食品类排在商品类投诉次位。全年投诉举报件1026件,较同期下降1%,涉及食品相关投诉850件,占比83%;烟酒类投诉132件,占比13%;保健品投诉44件,占比4%。从食品投诉情况来分析,一是食品安全意识提升。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广泛发展,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安全,维权意识普遍提高;二是赔偿诉求明显增多。投诉主要反映商家疏于管理,造成的食品变质发霉、过保质期、三无产品、短斤缺两、标识不规范等问题,消费者提出索赔要求,双方未达成和解。

4、服务类投诉呈下降趋势,预付式消费问题不容忽视。

今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防控防疫举措的持续,服务类行业受到较大冲击。随着第二季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费者紧张情绪得到缓解,服务类投诉有所回升。全年,除了互联网和中介服务上升外,其他服务类行业均出现明显的下降。一是餐饮和住宿服务行业投诉下降明显。投诉407件,同比下降71%,疫情期间不建议聚集用餐,餐饮和住宿服务几乎全面停业,人们减少外出居家成为常态。一季度消费者提出退订年夜饭36件,住宿类要求退定金等问题投诉41件,疫情后餐饮和住宿行业投诉逐步回升;二是预付式服务行业投诉均出现下降。主要包括美容美发服务投诉202件,同比下降69%;文化娱乐体育服务投诉155件,同比下降84%;教育培训服务投诉302件,同比下降28%。上述投诉较多涉及到预付卡消费问题,部分行业因疫情影响经营受阻,部分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趁机关门歇业,消费者要求退款投诉偶有发生,维权难度加大。针对消费投诉相关问题,我局上半年排查涉及疫情风险隐患14件,涉及消费者预付卡无法消费的11件,我局针对问题积极开展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应对措施,已化解风险隐患10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

【典型案例】

                  朝晖所重拳出击,替群众挽回损失

近日,朝晖市场监管所收到朝晖路派出所移交的线索,反映下城区朝晖路有一家老年保健按摩店,收费高昂,拒不退款,且涉及已故老人,影响十分恶劣。因涉及已故老人且钱款数额较大,为慎重起见,副所长金焕军和林纲迅速出击,联系朝晖路派出所民警,一同前往按摩店现场进行联合执法。

到达现场后,执法人员发现该店大额收费项目没有明码标价;店内悬挂着所谓“除病痛技术高超”、“两医”、“妙手治顽疾”的锦旗,而相关人员并无相应资质;店内号称“药油”的产品根本不具备治疗疾病的功效。执法人员当即对相关证据进行拍照固定,并当场要求整改。

次日,朝晖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接到投诉,称该按摩店欺诈老年人,骗取消费者钱款,并使用霸王条款据不退费。根据前期的检查,该所执法人员迅速召集投诉双方来到所里进行现场调解。经与双方沟通了解到,投诉人为已故消费者的妻子、女儿、女婿。已故老人先前办理了会员卡,充值55220元,并消费了部分余额。后这位老人于本月10日不幸逝世,因此投诉人要求按摩店退还钱款并赔偿损失,但按摩店负责人态度强硬拒不退款。针对这一情况,执法人员与涉事双方反复沟通,从人情、法理、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入手,重点对按摩店负责人展开心理攻势。经过近3小时的调解,双方意见达成一致,按摩店当场退还投诉人28000元,投诉人对工作人员的高效调解、热情服务表示感谢。

下步,朝晖所执法人员将对该保健按摩店开展进一步调查。同时,也要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警惕大额预付式保健产品、保健按摩,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统计数据
政府工作
统计数据
统计分析
2020年度消费投诉举报情况分析

索引号

39649777-X/2021-16620

文号

公布日期

2021-02-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市场监管局

一、基本情况

1、总量分析

2020年度,我局共受理信访投诉举报19810件,较去年同期下降2%,为消费者挽回损失406元。今年以来,12315举报申诉中心共接待各类群众来电、上门咨询397件。

从受理渠道分,市局315中心交办1247件,占比6%,较去年同期下降49%;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7194件,占比36%,同比上升70%;省统一平台9465件,占比48%,同比下降11%;自身受理件821件,占比4%,同比下降15%; 110联动平台1083件,占比5%,同比下降46 %。

 

      全年消费举报投诉19810件中,按类型分,消费类共有16441件,占总投诉量83%,其中商品类投诉5606件,占消费类投诉的34%;服务类投诉10835件,占消费投诉的66%;举报类投诉2972件,占总投诉量的15%,其中涉及虚假宣传2373件,占比80%,无照经营投诉170件,占举报类6%,假冒106件,占比3%,其他323件,占比11%;咨询类397件,占总投诉量的2%。

  

2.具体内容

据统计,全年度商品类消费投诉5606件,同比下降9%。商品类消费投诉按类别依次排列:服装鞋帽、食品类、家居用品、化妆品、药品和医疗器械、家用电器。商品类投诉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减趋势,其中除药品和医疗器械、服装鞋帽类投诉同比上升197%、31%外,家居用品小幅上升。其他化妆品、家用电器类同比分别下降29%和10%,食品类投诉略有下降,

服务类消费投诉10835件,同比下降13%。服务类投诉按行业依次排序:餐饮和住宿、教育培训、互联网服务、金融服务、美容美发洗浴、中介服务,全年主要服务类投诉中以互联网服务上升幅度最为明显,同比上升338%,中介服务略有增长,上升12%,而餐饮和住宿、美容美发、金融、教育培训服务均出现下滑态势,分别下降71%、69%、45%、28%。

 

 

 

二、主要特点

1.维权投诉途径日趋完善,消费维权区域较为集中。

一是消费维权接收渠道更加完善。自2019年以来,消费投诉热线主要分布在市局315中心,全国315互联网平台、浙江省政务平台、来信来访自身受理、110联动平台,消费维权接收数据发生较明显的转变,后续还将继续整合完善。统计数据显示,原12315热线市局315中心同比下降49%,而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同比上升70%,其他条线投诉均有下降趋势,可见快捷方便的消费维权网络平台更受消费者青睐;二是维权区域相对较集中。投诉区域主要集聚在东新、石桥两大区域,全年处置消费投诉举报7017件,占投诉总量的35%,频率较高投诉发生在电子商务板块、汽车板块,两区域处理涉及电子商务类投诉423件,占到投诉量的6%,汽车类投诉279件,占4%。其他区域投诉举报量增减不一,基本与区域商圈的经济发展保持一致。

2、防疫物资成为商品焦点,网络消费更加普及。

一是口罩问题突增。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消费者带来重大影响,尤其是出现了暂时的防疫物资、生活必需品紧缺,消费者“心理恐慌”指数爆棚。特殊时期与防护用品相关的投诉举报急剧上升,口罩、额温计、酒精、消毒液等用品成为消费者投诉举报的热点,反映防护防疫用品投诉达288件,仅口罩问题达246件,占比85%。第一季度疫情突袭,口罩供不应求,消费者反映网上收不到货情况时有发生,部分消费者举报商家哄抬价格销售的问题,还有举报质量问题和涉嫌销售假冒、虚假、三五产品等行为,要求监管部门查处。另外,部分消费者对商家未戴口罩等类似问题的投诉频发;二是网络化消费模式成为首选。第二季度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们生活渐入正轨,复工复产加速度,消费信心逐步提升。网络购物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实体店销售功能,避免了面对面的接触,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购买商品或服务,既省时又省力,选择余地大,网购、外卖成为人们不可缺的消费方式,加上网络平台快捷方便的投诉维权通道,随之而来的投诉举报件涨势迅猛。二季度开始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投诉迅速增加达6076件,占84%,是投诉总量的31%。

3、服装鞋帽类投诉仍是热点,食品类投诉略有回落。

一是服装鞋帽类投诉居于商品类首位。全年服装类投诉1165件,占总量的6%,同比增加31%。服装鞋帽类投诉内容反映涉嫌虚假宣传广告的484件,占42%,主要举报网店广告涉嫌虚假宣传,反映网店使用 “高档”、“秒杀”等用语涉嫌违反广告法;质量问题投诉99件,占8%;价格问题投诉41件,占4%;售后31件,占3%,假冒问题15件,占1%;其他问题495件,占42%。二是食品类排在商品类投诉次位。全年投诉举报件1026件,较同期下降1%,涉及食品相关投诉850件,占比83%;烟酒类投诉132件,占比13%;保健品投诉44件,占比4%。从食品投诉情况来分析,一是食品安全意识提升。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广泛发展,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安全,维权意识普遍提高;二是赔偿诉求明显增多。投诉主要反映商家疏于管理,造成的食品变质发霉、过保质期、三无产品、短斤缺两、标识不规范等问题,消费者提出索赔要求,双方未达成和解。

4、服务类投诉呈下降趋势,预付式消费问题不容忽视。

今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防控防疫举措的持续,服务类行业受到较大冲击。随着第二季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费者紧张情绪得到缓解,服务类投诉有所回升。全年,除了互联网和中介服务上升外,其他服务类行业均出现明显的下降。一是餐饮和住宿服务行业投诉下降明显。投诉407件,同比下降71%,疫情期间不建议聚集用餐,餐饮和住宿服务几乎全面停业,人们减少外出居家成为常态。一季度消费者提出退订年夜饭36件,住宿类要求退定金等问题投诉41件,疫情后餐饮和住宿行业投诉逐步回升;二是预付式服务行业投诉均出现下降。主要包括美容美发服务投诉202件,同比下降69%;文化娱乐体育服务投诉155件,同比下降84%;教育培训服务投诉302件,同比下降28%。上述投诉较多涉及到预付卡消费问题,部分行业因疫情影响经营受阻,部分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趁机关门歇业,消费者要求退款投诉偶有发生,维权难度加大。针对消费投诉相关问题,我局上半年排查涉及疫情风险隐患14件,涉及消费者预付卡无法消费的11件,我局针对问题积极开展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应对措施,已化解风险隐患10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

【典型案例】

                  朝晖所重拳出击,替群众挽回损失

近日,朝晖市场监管所收到朝晖路派出所移交的线索,反映下城区朝晖路有一家老年保健按摩店,收费高昂,拒不退款,且涉及已故老人,影响十分恶劣。因涉及已故老人且钱款数额较大,为慎重起见,副所长金焕军和林纲迅速出击,联系朝晖路派出所民警,一同前往按摩店现场进行联合执法。

到达现场后,执法人员发现该店大额收费项目没有明码标价;店内悬挂着所谓“除病痛技术高超”、“两医”、“妙手治顽疾”的锦旗,而相关人员并无相应资质;店内号称“药油”的产品根本不具备治疗疾病的功效。执法人员当即对相关证据进行拍照固定,并当场要求整改。

次日,朝晖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接到投诉,称该按摩店欺诈老年人,骗取消费者钱款,并使用霸王条款据不退费。根据前期的检查,该所执法人员迅速召集投诉双方来到所里进行现场调解。经与双方沟通了解到,投诉人为已故消费者的妻子、女儿、女婿。已故老人先前办理了会员卡,充值55220元,并消费了部分余额。后这位老人于本月10日不幸逝世,因此投诉人要求按摩店退还钱款并赔偿损失,但按摩店负责人态度强硬拒不退款。针对这一情况,执法人员与涉事双方反复沟通,从人情、法理、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入手,重点对按摩店负责人展开心理攻势。经过近3小时的调解,双方意见达成一致,按摩店当场退还投诉人28000元,投诉人对工作人员的高效调解、热情服务表示感谢。

下步,朝晖所执法人员将对该保健按摩店开展进一步调查。同时,也要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警惕大额预付式保健产品、保健按摩,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