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1-11-23 16:22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今年以来,拱墅区城管局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优先从市政道路、应急防汛、渣土管控等群众日常关注、反映强烈的具体事项入手,通过联合应急、公安等2.7万余个物联感知设备,全方位归集40个数源单位的131个系统,进一步实现城市部件标签化处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积极打造城市运行的“智慧之眼”,受到《浙江日报》头版头条的点赞
拱墅区城管局在300辆出租车和网约车上安装了一个拥有17个传感器的“小黑盒”,可以24小时为城市路面做全面“CT扫描”,实时上传至“云上坦途”系统平台。路段养护人员可随即在APP上收到附详情的工单,第一时间找到破损路面进行修复。目前已累计获得道路数据454万公里,实现积水、坑洼等16种问题实时分析反馈,后台分析数据准确率高达98%。
城区积水、站点广场人流是否过密、窨井盖有无异常、危旧房屋是否倾斜等,在“智慧之眼”的感知下,都能得到及时掌握和提前预警,目前系统已汇聚公共数据平台8.6亿条数据。
应运而生的“渣土统管”场景打通了相关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渣土管理全部数据共享。拱墅区有3个渣土清运码头,杭州主城区80%的渣土都要经由这里外运,每月约有7万辆次渣土车出入,任何一辆渣土车被查到存在抛撒滴漏、违规倾倒等问题,都可以“按图索骥”找到相应建筑工地、渣土收运公司,通过指挥中枢一键派单处理。
部门动态
|
今年以来,拱墅区城管局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优先从市政道路、应急防汛、渣土管控等群众日常关注、反映强烈的具体事项入手,通过联合应急、公安等2.7万余个物联感知设备,全方位归集40个数源单位的131个系统,进一步实现城市部件标签化处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积极打造城市运行的“智慧之眼”,受到《浙江日报》头版头条的点赞
拱墅区城管局在300辆出租车和网约车上安装了一个拥有17个传感器的“小黑盒”,可以24小时为城市路面做全面“CT扫描”,实时上传至“云上坦途”系统平台。路段养护人员可随即在APP上收到附详情的工单,第一时间找到破损路面进行修复。目前已累计获得道路数据454万公里,实现积水、坑洼等16种问题实时分析反馈,后台分析数据准确率高达98%。
城区积水、站点广场人流是否过密、窨井盖有无异常、危旧房屋是否倾斜等,在“智慧之眼”的感知下,都能得到及时掌握和提前预警,目前系统已汇聚公共数据平台8.6亿条数据。
应运而生的“渣土统管”场景打通了相关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渣土管理全部数据共享。拱墅区有3个渣土清运码头,杭州主城区80%的渣土都要经由这里外运,每月约有7万辆次渣土车出入,任何一辆渣土车被查到存在抛撒滴漏、违规倾倒等问题,都可以“按图索骥”找到相应建筑工地、渣土收运公司,通过指挥中枢一键派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