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743485379C/2021-2269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生态环境拱墅分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备注/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生成日期 2021-11-19 发布日期 2021-11-19
附件 《杭州市拱墅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关联类型
《杭州市拱墅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21-11-19 18:16:20 点击率:

一、制定背景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拱墅区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胜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的攻坚期。为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紧扣“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的要求,建设天蓝、水碧、地净的美丽拱墅,编制本规划。

二、主要依据

1、《杭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2、《杭州市拱墅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对“十三五”期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回顾,明确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范围及期限,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等内容。

(一)“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回顾

“十三五”期间,拱墅区涉及的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总体实施情况良好,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劣Ⅴ类水和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市控以上断面达到相应考核目标,空气优良率提升至85%以上,全区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二)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为杭州市拱墅区全域,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三)规划目标

“十四五”期间共设置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指标5类18项,涵盖环境质量、总量控制、风险防控、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五方面的协同性指标体系。到2025年,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环境治理及监管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公众环境满意度、幸福感明显提高。

(四)主要任务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和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鼓励发展绿色金融。二是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障达标工作,提高区内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及水资源保障能力,开展河道生态修复及综合整治工作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三是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严格工业污染防治,强化扬尘管控及移动源污染防治,推广新能源汽车使用,加快补齐城市人口密集区域餐饮配套用房不足的短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开展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和动态更新工作机制。四是降低土壤污染风险,建立重点企业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保障辖区土壤环境安全。五是稳步推进固废减量,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做好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工作,完善收运体系,拓宽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渠道。六是巩固生态文明建设,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开展美丽城区建设,培育生态文明理念。七是提高环境管理能力,加大监测力度,完善监测设施及管理队伍,提高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推进“智慧环保”建设。八是完善政策制度,全面深化生态领域改革创新,构建环境治理现代化城区。

(五)重点工程

结合主要任务,共设置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质量改善(水、气、土、废)、生态文明建设、环保能力建设7大类重点工程项目48个。

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包含产业转型升级1项工程。环境质量改善中“水”包含饮用水源保护、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排水口整治、航运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河湖水质提升、河道生态修复、水资源配置优化、供水设施改建等共25项工程,“气”包含工业废气治理、扬尘精细化管控、车船尾气治理、城市生活废气治理、碳排放达峰等共13项工程,“土”包含土壤状况调查、污染地块修复2项工程,“固”包含“无废城市”建设等3项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包含城市绿化、美丽城区建设2项工程。环保能力建设包含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环境治理数字化智能化2项工程。

四、公开情况

于2021年12月21在拱墅区政府门户网长期公开。

五、政策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电话

解读人:相震

解读机关:生态环境拱墅分局

联系方式:0571-85238239

政策解读
其他文件政策解读
《杭州市拱墅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索引号

743485379C/2021-22698

公布日期

2021-11-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生态环境拱墅分局

关联类型

政策原文

一、制定背景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拱墅区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胜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的攻坚期。为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紧扣“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的要求,建设天蓝、水碧、地净的美丽拱墅,编制本规划。

二、主要依据

1、《杭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2、《杭州市拱墅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对“十三五”期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回顾,明确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范围及期限,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等内容。

(一)“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回顾

“十三五”期间,拱墅区涉及的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总体实施情况良好,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劣Ⅴ类水和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市控以上断面达到相应考核目标,空气优良率提升至85%以上,全区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二)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为杭州市拱墅区全域,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三)规划目标

“十四五”期间共设置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指标5类18项,涵盖环境质量、总量控制、风险防控、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五方面的协同性指标体系。到2025年,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环境治理及监管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公众环境满意度、幸福感明显提高。

(四)主要任务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和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鼓励发展绿色金融。二是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障达标工作,提高区内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及水资源保障能力,开展河道生态修复及综合整治工作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三是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严格工业污染防治,强化扬尘管控及移动源污染防治,推广新能源汽车使用,加快补齐城市人口密集区域餐饮配套用房不足的短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开展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和动态更新工作机制。四是降低土壤污染风险,建立重点企业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保障辖区土壤环境安全。五是稳步推进固废减量,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做好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工作,完善收运体系,拓宽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渠道。六是巩固生态文明建设,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开展美丽城区建设,培育生态文明理念。七是提高环境管理能力,加大监测力度,完善监测设施及管理队伍,提高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推进“智慧环保”建设。八是完善政策制度,全面深化生态领域改革创新,构建环境治理现代化城区。

(五)重点工程

结合主要任务,共设置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质量改善(水、气、土、废)、生态文明建设、环保能力建设7大类重点工程项目48个。

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包含产业转型升级1项工程。环境质量改善中“水”包含饮用水源保护、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排水口整治、航运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河湖水质提升、河道生态修复、水资源配置优化、供水设施改建等共25项工程,“气”包含工业废气治理、扬尘精细化管控、车船尾气治理、城市生活废气治理、碳排放达峰等共13项工程,“土”包含土壤状况调查、污染地块修复2项工程,“固”包含“无废城市”建设等3项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包含城市绿化、美丽城区建设2项工程。环保能力建设包含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环境治理数字化智能化2项工程。

四、公开情况

于2021年12月21在拱墅区政府门户网长期公开。

五、政策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电话

解读人:相震

解读机关:生态环境拱墅分局

联系方式:0571-85238239